武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

近代重庆武术拳种与比赛内容变化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4-08-05 共3464字
论文摘要

  据古籍《汉书·西域传》严师古注: “巴人,巴州人也; 俞,水名,今俞州也。”这里的俞州,就是指现在的重庆城,是古代巴族人建立的政治中心,这就是现在重庆人自称“巴渝”的由来,“巴渝武术”也源于此说。人口和时间是区域文化特性形成的核心因素和基本要素。明、清时期,巴渝地区由于自然灾害、瘟疫、战乱等因素,人口稀少,于是在元末民初和民末清初进行了历史上的两次大移民,使得该地区人口恢复并出现了增长。“五方杂处,俗尚各从其乡”。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文化的介入以及借用,从而形成了新的层次文化。

  特别是在重庆作为陪都的时候,作为国民党政府的首都,重庆吸引了大批的武术精英在这里生根发芽,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巴渝武术文化的内涵,形成了主体性、兼容性、创新性的巴渝武术文化特征。

  1 巴渝武术的概述

  巴渝武术作为一种区域性的武术文化,是巴渝文化的组成部分。武术文化的萌芽源于生产活动,因战争的兴起而蓬勃发展。据重庆冬笋坝出土的战国后期的巴蜀剑、钺、釜、矛和西汉的巴族青铜剑、铜釜等含有武术练功意义的器械就可以看出,巴渝武术在秦汉、南北朝时期已经开展。巴渝武术的前身是“巴渝舞”,是秦汉时期的一种具有战斗风格、武乐交融的舞蹈,这种武舞,就是艺术化了的军事格斗技术,它是武术从纯军事技术中脱颖而出的先声,也是后来巴渝武术的雏形。随着文明的进步,火药的发明与运用,冷兵器逐渐为新式火器所代替而消亡,武术其本上从军事中脱离出来,成为自卫、健身、娱乐的竞技体育项目。到唐朝时,重庆民间已尚武成风。不过,真正构成巴渝武术框架还是重庆作为“陪都”的时候,移民来的外来武术与本土武术就构成了当今的巴渝武术。

  2 近代巴渝武术的变迁

  2. 1 近代巴渝武术拳种的变化
  清朝初期,由于战乱使得四川人口的锐减,重庆当时不是受影响最大的地方,但是它却是后面湖广移民四川各地的必经之地,所以当时也有不少的移民来到重庆并居住下来。字门拳、罗门拳、苏家拳、周家拳、梅氏拳、缠丝拳就是在这移民中带到重庆来。再后来,重庆作为西南的交通要塞与经济中心,不断的吸引外来人员的滞留以及本地外出人员的回归,到清末明初,三元门、化门拳、余门拳、岳门拳等约 12 类拳种传到了重庆。1931 年以后,抗战开始,东北三省被日本占领,不少人因躲避战乱南移,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南方重镇,吸引了不少人才的到来,特别 1937 年抗战全面爆发,国民政府建都重庆,不少的武术精英齐聚重庆,他们积极倡导武术活动,纷纷发表宣传文章以及国术论着,国民政府教育部明令各市、县、乡成立国术馆,各类学校技击推行国术教育。体育部门不时举办大规模的国术竞赛、表演,不少武术门派、拳种就传到了重庆,八极拳、八卦掌、六合门、太极拳、形意拳、螳螂拳、燕青拳……等拳种就是在这个时候传入重庆的。这样一来,巴渝武术就高手云集,外来武术和本土武术就共同构成了巴渝武术现在的框架。1931 年“九·一八”事件后抗日战争就开始了,直到 1937 年抗战才全面爆发,所以在此就 1931 年前后重庆存在的拳种进行对比( 表 1) 。可以看出,重庆武术的兴盛期是“陪都”时期。【表1】
论文摘要
  
  2. 2 近代巴渝武术比赛内容的变化
  由于历史原因,重庆在民国以前的武术比赛的相关内容无从考证,根据史载的资料,本文就 1920 年以后在重庆影响较大的武术比赛的内容进行比较( 表 2) 。从表 2 可以看出,1937 年以前,武术比赛都是以自由搏击来决定胜负,武术比赛开始了拳、械的套路表演,还有摔角。后来的比赛内容越来越丰富。但是到了解放后,从 1953 -1976 年间的 6 次比赛,重庆的武术比赛就局限在武术套路的表演上,忽略的武术的技击性开发。这是因为 1953 年以后国家对民间武术界进行整顿清理,武术运动的形式和内容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1957 年以后,以新编“长拳”为核心的“竞技武术”出台,不久成立了武术专业队,从此独领武坛风骚。原属于“国术”体系的许多民族传统项目都从武术运动会上退场。1979 年,武术比赛恢复了技击性比赛,发展到今天,就是现在的散手,现在的散手因为各种规则的限制,已失去了当初的各种门派以及拳种的技击技术了。到 1982 年,武术比赛的项目大量增加,内容更加丰富,以往没有在大赛上露面的拳种也被挖掘出来了,同时,套路由表演项目向竞赛项目改革,对抗性技击( 散手) 表演也执行了国家体委的《1982 年国家体委武术散手竞赛暂行规则》。【表2】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2. 3 原因分析
  ( 1) 社会环境的影响。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内聚和外衍两种基本形态。巴渝武术是在无数次移民和建都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个性化积累的。重庆这个地方,有着移民的宿命。历史上有几次大的外地移民到重庆: “秦民万家”进入巴蜀; 南宋时期的全国性的“北民南移”; 元末明初楚民大入川; 影响特别大的就是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和抗战时期的陪都的建立。从秦汉、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巴渝武术的雏形,唐朝以及南宋时期,在大足、合川等地军民尚武成风。1357 年,红巾军将领明玉珍占领重庆,启用了一批本地以及外地的武艺高强的人带领官兵练武,一方面这对重庆民间的习武,有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为重庆武术带来了外地的拳种以及门派,从而丰富了重庆武术的内涵。民国初期,重庆建立较场,供军民习武练功,同时也为民间武术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抗战时期,重庆成为“战时首都”,党、政、军、学、商等各界名人云集于此,先后有 200 多家工厂和 31 所大专院校迁入,客观上又极大地丰富了巴渝武术的内涵。

  ( 2) 人类文化心理的影响。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与中国传统的哲学、医学、宗教、民俗、文学、伦理、杂技、戏曲、舞蹈等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已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内外兼修、蕴含深刻哲理的传统文化 。自古至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民族个性,同时,人们在不通历史阶段形成的文化心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武术文化的发展。由于历史原因,重庆一直与战争脱离不了关系,人们练武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自卫与战争,于是,摔角与搏击是人们练武的重要内容,到明国时期,由于当时周恩来同志倡导的“文化抗日”成为主流,戏剧占着主体地位,武术的主要功能就退化到了强身健体。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武术比赛的内容慢慢从原来的重技击转变到重套路与器械的表演,解放以后,武术比赛内容几乎摈弃了技击性,套路表演占了主导地位。
  
  ( 3) 价值取向的不同。武术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有着自己的价值取向,那就是与自然抗争,到后来,武术成为一种维护国家统治而用于战争搏杀的技艺,并且这种认识一直持续了几千年,直到火器的出现、普及和发展,取代了武术在战争中的主导地位,至此,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武术,又经过几百年的时间,人们渐渐认识到了武术可以是一种运动方式,可以以一种和平的方式体现在竞技运动中,于是有了近代的各种武术比赛。从表 2 可以看出,重庆近代武术比赛的内容由搏击、对抗逐渐演变到对各门派套路的观赏,到了现代,武术成为了人们余暇生活的一部分,武术的娱乐价值尤为突出,其表现为两种趋势: 其一,通过练武达到健身、娱乐的目的; 其二,通过观赏武术表演和以武术为内容的影视片达到娱乐目的。

  3 结束语

  中科院杨叔予院士指出: “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 没有精神和文化,不打自垮。”武术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更应该好好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巴渝武术作为巴渝文化的重要内容,他不仅是我国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是沉淀了几千年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由于历史的变迁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使得巴渝武术保留了历史上多种民族武术文化的痕迹。在热衷于地域文化研究的今天,巴渝武术应当被重视并加以研究,促使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重庆市体育运动委员会编. 重庆武林志[M]. 重庆: 重庆出版社,1993
  [2]冉学东. 抗战“陪都”时期巴渝武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 1) : 69-72
  [3]许可.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教育传承研究[D]. 西南大学硕博论文,2005( 7) : 104-107
  [4]温力. 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武术运动的综合创造[J]. 武汉体育学报,2006( 4) : 35-37
  [5]邹登顺. 论明清移民与巴渝文化的新变[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6( 5) : 93-97
  [6]韩雪. 中州武术文化研究[J]. 体育科学,2006( 8) : 86-95
  [7]郭志禹,郭守靖. 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策略构想[J]. 体育科学,2006( 10) : 87-90
  [8]陈振勇,温佐惠. 论历史移民对巴蜀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 11) : 42-45
  [9]罗屹. 巴渝武术文化的现状以及传承对策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2010( 6) : 21-23
  [10]蹇建明. 湖广填川大移民运动中的巴渝移民特征[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 4) : 75-79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返回: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