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直以来,武术文献的研究,处于冷门状态,得不到武术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这不仅因为现今品流驳杂的武术文献难以辨伪考证,也与中国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武术古籍文献的存留罕见,真正保留下来并有一定价值的武术文献更是寥寥无几的现状息息相关。所以,对于武术文献的研究,迫切且必要!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广东近代武术文献进行搜罗与初步整理,所收录范围定位为广东省,及香港、澳门的着作者及在此地方范围出版的文献。在完成《广东近代武术文献目录》的前提下,对广东近代武术文献发展进行初步探索研究。结合中国近代社会时代背景影响与近现代武术文献发展概况,本文将研究时间节点范围定位在1900-1949年。此时段,中国武术在“西学东渐”影响下开始着新旧体育之争、土洋体育之争、中华新武术、精武武术、国术等一系列自身的调整与变化,广东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作为西学最先传入的地域,其经济、思想、科技等在西学的影响下发展迅速,首当其冲地受到西学先进文化的影响,而且,此时广东武术的发展丰富且繁荣,它的发展可谓是近代武术发展的代表,所以,对于广东近代武术文献发展进行初步研究与探索,对日后武术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立足于文献学之建立,实事求是地治学,小心谨慎地求证,试图为武术文献学相关研究勾勒方向,也是作为了解本土体育现代化与现代体育本土化的很好的依托点。
经查阅,笔者发现对于广东武术的研究以及武术文献的相关研究尚不够丰富,对武术文献这一领域的研究涉及较少,关于武术文献发展的论述几乎没有,武术文献作为出版业的一部分至今仍未得到足够的研究与重视是日后武术研究者应当努力承担责任与积极探索的重要方面。本文是关于广东近代武术文献的研究,对于填补广东武术研究以及武术文献学的相关研究空白具有一定的意义。
1 近代广东武术文献产生的背景
武术文献作为武术理论的物质载体,自古代,已出现与武术有关的图书着作,“早在汉以前,我国就出现了专门的武术图书”然而古代统治者禁武措施的实施,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以及武术家自身文化素养限制阻碍了武术图书的着述与存留,现今保留的武术文献,多为明清时期的着作。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西学开始大量传入,对中国近代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的思想将西方的军国民体育思想带入中国,这个时期,一些武术大师,结合自身的文化知识与社会的需要,开始着书立说,丰富了武术技术内容与武术理论建设。军国民主义体育思想对武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各名流或组织武术机关,造就武术教材;或会集各界人士,研究武术;或着述武术专书;或编辑武术杂刊;或设武术场,传习生徒;或延(聘)武士,教授其子女。
随之实用主义体育思想开始进入中国,这种体育思想强调竞技,注重体育的实用价值。军事体育被提倡,武术则受到严重的冲击。之后在自然主义体育思想“自然教育思想强调体育的教育意义”对武术理论的倡导方面主要体现在人们更加注重了对武德的教育”的影响下,武术的军事作用逐渐退出舞台,而武术的教育作用则逐渐受到重视。武术开始进入教育层面,武术教材、武术教育书籍等着作开始发展并且伴随学制的建立,此时的武术着作成果十分丰富。
近代中国在西方体育思想影响下,武术在不断受到冲击的同时也在积极调整,并发生着变化。20世纪初的“新旧体育之争”以及20世纪30年代“土洋体育之争”就是武术在西方文化冲击中做出的努力。但自古以来“重文轻武”的观念正如马明达所言,毫无疑问‘重文轻武’恐怕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悖谬现象中流弊最深的一种,直到今天还不能说已经得到根本改变”.
武术文献的存着多少,与“重文轻武”的背景影响有很大关联。武术受到西方体育的影响,武术文献与体育文献的比重也受到其影响。武术文献相较其他文献的着作数量较少,这不仅与重文轻武的思想有关也与当政者对武的政策要求、着者能力大小、着作水平相关。
纵观武术文献,《中国武术大典》作为目前收录范围最广、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工具书,为查阅武术文献的分布提供了便利,显而易见的是,近代武术文献的数量远大于古代武术文献,这样我们不仅看到武术文献的发展变化,也同时思考这样的量差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武术的发展概况、武术家、武术团体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2 广东武术文献的发展与影响
笔者几经搜罗广东近代武术文献,在进一步整理的基础上并作《广东近代武术文献目录》。其中图书类75种,期刊类14种,报纸类7种。仅以数量而言,广东近代武术文献的数量不及广东近代体育文献的半数,在西学的影响下,广东武术积极进行着自身的调整与变化,对广东近代武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土洋体育之争的漩涡中,广东武术以其自身特殊的发展特点,并未被西方体育跻身中国身体文化之外,这是广东武术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使然,亦是与广东武术发展的先进性息息相关的。广东武术在接受西方体育影响的同时也积极做出了自身的调整,武术团体组织的相继出现,带给武术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精武会等武术团体的建立,得到了许多拥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商人、革命家的大力支持,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和政治支持。伴随武术团体组织的建立,武术期刊、报纸等武术文献开始兴起,对武术文献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75种图书类着作中拳术着作29种,器械着作9种、武侠小说及其他类37种,从武术着作类型看出,武术文献是以拳术着作为主体的。从拳术着作的丰富,也能看出广东近代武术拳术的繁荣发展。拳术作为武术的基础传播,其相较于器械着作的稀少,也反映了武术的特点,拳术发展相对器械发展广泛,且影响深远。笔者从拳术着作的拳种研究发现,广东武术的拳种发展受北方拳种的影响较大,这与承担着南北武术交流重任的广东精武会、两广精武会等武术团体组织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样的拳种发展现象也正好印证了广东武术北拳南传的特点。
笔者将当时的武术出版机构分为三类。一类是官办出版机构,像国术馆。二类是民办出版机构,像广东精武会、香港精武会等。第三类就是其他类。从文献的出版可以看出武术文献的出版还是以民间的出版机构为重心,此时大力宣扬武术的民间组织在武术文献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官办的武术出版机构,其出版书目的数量及文献内容涵盖的广度都较之民办出版机构有一定差距,这样的现象是与民办武术出版机构与官办出版机构的性质紧密相关的。所以笔者思考,武术发展的民众基础是武术广泛传播的必要条件。查阅所收录文献发现,大量出版机构中武术团体自身的出版居于出版机构的大半,像广东省内的精武会、国术馆,香港精武会等武术团体组织,而部分出版大都为商务出版社、社会科学出版社等机构,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武术文献的出版依赖于武术团体组织存在,而非武术团体组织机构的出版皆为综合科类的出版社出版,专门服务于武术文献出版的出版社还未出现。以此笔者认为对广东近代武术的传播,以言传身教的技术传播为主,而以图书文献类的理论传播多有不足,这不仅体现了广东近代武术发展理论建设的薄弱以及还未嗅及武术文献理论传播之必要,缺乏进步性发展的眼光同时也忽略了武术文献的传播带给广东武术发展的影响。
从图书的出书地点来看,因一些书籍出版无法考证,笔者粗略统计香港出书22种,广州10种,上海6种,佛山2种,澳门1种,从数字的差异可以看出,所搜罗的武术着作中,香港、广州为两大重要出书地点。这种图书地点的分布不仅与香港、广州两大与西方文化交流区域的特殊地理位置相关,亦是与其接收先进文化、吸收先进科技的整体发展有关。也可试总结为香港、广州作为武术文化传播的中心对广东武术及广东武术文献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图书的出版时间分析看来,因一些图书出版时间无法考证,笔者以1937年为节点试总结出1937年以前的武术文献44种,1937年以后的武术文献16种,1937年以前的武术文献占据1937年以后的两倍之多,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受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的直接影响。战争爆发,国人无暇顾及着书立说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当为,广东境内的武术团体组织因战争等多方面的原因无法运营,缺失了重要的武术团体组织,广东近代武术的支撑随之倒塌,武术文献的着作逐渐停滞。故此,广东近代武术的发展不仅要具备自身的发展特点,亦需要优秀的领导者、强大的团体组织支撑,充实丰富的武术理论知识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期刊类的武术文献16种,皆为精武会的月刊、会刊等,广东精武会、佛山精武会、香港精武会的期刊着作较为丰富,这体现了广东精武会、佛山精武会、香港精武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对广东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精武会的文献纪实与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发展变化,会刊、期刊中积极学习了西方着述特点,多个栏目内容的设置丰富了广东近代武术发展的多个方面,增进了武术文化的交流。而相较于精武会在广东的发展,笔者看到国术馆的武术着作几乎没有搜集到,笔者认为是精武会民间性质与国术馆官办性质的原因。笔者发现地方武馆的图书着作更是少之又少,这种现象受地方武馆的民俗性影响较大,因能文能武的武术家在广东近代极为罕见,武术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团体的发展也依赖于武术个人的领导发挥。
《广东近代武术文献目录》中收录了75种图书类文献,其中,陈铁笙编着16种,10种武术专着;黄汉勋编着12种,5种武术专着;林世荣、李佩弦编着各4种,且全为武术专着;卢炜昌、罗啸!编着4种,陈公哲编着3种,大都为精武丛书;黄啸侠编着3种,皆为武术专着,以上以个人编着的数量已达50种,其中专着26种,已占据总图书类的大半,由此可见个人图书出版的武术文献是武术文献出版的主体,占据武术文献的重要地位。西学的传入促进了武术个人着述的发展。但从以上数据,亦可以看到“文人不武,武人不文”现象十分明显,这也是武术文献缺失的重要影响因素,很多武艺精湛的武术大家不屑于着书立说、或是没有能力着述、或是为保密不外传等导致武术文献的缺失,然而文人对武术感兴趣,却又因对武术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成书质量不高,就如精武会的图书、期刊,其参与着作的学者对武术感兴趣的文人居多,这就造成了武术文献内容价值的差异,所以真正又能文能武,又对武术有很好的造诣研究的着作者少之又少,具有高价值的武术专着文献亦然。
笔者从收录的图书类书,略加分类发现,广东武术文献关于导引类、养生类书籍还未收集到相关的书目。导引类、养生类书籍作为身体文化的一部分,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对于这种书籍收录的缺失现象是否与西方文化的影响有关,又是怎样被影响还需日后进一步研究。
广东近代武术文献的出版,受到近代时代背景的影响,正如西方先进印刷术的引进是广东武术文献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使得承载武术文化的载体--书籍、期刊、报纸的发展迅猛,不仅保护了武术文化的存留,拓宽了武术的传播途径,也为后人对武术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意义的参考。
3 武术文献整理的意义
现如今武术文献数量稀缺、质量糙杂等问题,严重阻碍着武术文献学的发展。品流驳杂、真假难辨的武术文献,需更多的筛选考证已是迫在眉睫。可喜的是,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注重武术文献学的建立,中国武术研究院已组织学者专家进行武术古籍文献的点校工作。武术文献学的研究应是武术研究的基础。武术文献作为武术的理论载体,是对武术发展的记录,是对武术内容的丰富。武术文献拓宽了武术发展的传播途径,让后人对武术的研究有据可依。
4 结语
当今武术发展的无序状态,以及武术相关研究和学术性着作长期徘徊于低水平的核心原因是缺乏学术依托点!而武术作为一个以身体练习为基础的文化传承体,肩负着主要的传统文化承载责任。而做到这一步,第一步是对自己的家底,也就是对于武术的整体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这就需要武术在基础研究上重视正本清源、重视抽丝剥茧,先摆事实,才可以讲道理,最终脱离虚悬,成为实学!而武术文献研究应该是这一部分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意义重大!
同时,马廉祯在文章《论美国体育对近代中国体育的影响》(博士论文)中曾提出,西方体育的传入是西学东渐主要的组成部分。而武术文献的近代化发展,深受西学东渐影响,在格式、体例、内容,以及教学法、概念界定,乃至思维模式上都或多或少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这对于中国武术的现代化转型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而窥探武术文献的发展,就是从最细节处,观察武术的现代化转型。这对于研究武术现代化,乃至于借力于此,继续推动武术现代化,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马明达。略论武术古籍与武术文献学的建立[J].体育文史,1999,06:41-43.
[2]马良,中华北方武术体育五十余年纪略[J].体育与卫生,1924(3):9.
[3]谭明玲。民国时期武术理论对中华武术发展作用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4]马明达。略论武术古籍与武术文献学的建立[J].体育文史,1999,06:41-43.
[5]释永信。中国武术大典[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2.
[6]马廉祯。论美国体育对近代中国体育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9,09.
[7]郭裔,马廉祯。从广东精武会的创办管窥民国广东武术运动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6,08:86-89.
[8]李磊,赵文龙。广东武术与少林武术的关系[J].体育学刊,2012,02:128-131.
[9]程大力,郭裔,王小兵。南少林、天地会与闽、粤、川武术渊源[J].中华武术·研究,2012,01:18-34.
[10]郭学松。南少林武术与近代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11]唐豪。中国武艺图籍考[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2]马明达。略论武术古籍与武术文献学的建立[J].体育文史,1999,06:41-43.
[13]郭玉成。武术文献发展概述与评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06:60-63.
[14]刘登阁,周云芳。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5]容闳,着。西学东渐记[M].徐凤石,恽铁憔,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16]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7]王建利。民国时期武术活动发展述略[J].兰台世界,2012,22:88-89.
[18]马明达。“武学”浅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3,08:23-26.
[19]彭春。近代以来中国武术嬗变及其评述[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0]刘斌。从体操到体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1]刘伟俊。浅析近代中国体育发展[J].兰台世界。
摘要:本文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对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机能指标(有氧耐力、无氧耐力)和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力量、速度、灵敏和柔韧等)以及专项技术训练方面的身体训练控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研究旨在为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实施有效的控...
1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也变得日益密切起来。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看好和对中国关注度的逐步提升,使得汉语热近年来不断升温。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与文化相辅相...
1前言1.1选题依据靶是散打训练的必备器材之一。从外观或使用意图来看,散打训练使用的靶有拳靶和脚靶两种。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打靶训练可以分为持靶和击靶。从使用的形式和目的来看,散打训练中打靶训练方法包括静止和移动或技术、战术、实战和素质等...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会因为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成风格各异的流派,其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均受到了地域条件、习惯生活方式及历史变迁的影响,从而逐渐形成了特色各异的武术种类,带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甚至可以说,武术流派的...
1研究背景现如今,竞技武术向着高、难、美、新的趋势发展,这促使武术运动中的创新高难度动作和指定动作成为武术运动发展的大趋势,然而上述问题对运动员的技术技能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由此而来也加大了武术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因此研...
引言从1958年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的制定到2012年武术竞赛规则的出台,我国的《武术竞赛规则》先后进行了十余次的修改。综观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发展,其评分体系及其内容都是在不断演变的。从1958年开始实行的第一套竞赛规则到1995年的第六套竞赛规则,采用整...
引言创新则兴,守旧则衰,是当代竞技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事物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发展就是不断创新。自武术套路踏上竞技体育的舞台以来,国内武术界对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一直都非常重视,视创新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发展的生命,竞技武术套路中各种技术的...
前言哈尼族勤劳、勇敢、纯朴善良、能歌善舞,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梯田稻作农耕文化,同时也创造了灿烂辉煌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作为哈尼族体育文化重要内容的哈尼族武术源远流长,是哈尼人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华民族武坛一颗璀璨...
人们都知道,古今拳师的技艺和拳谱拳经保存下来的武术技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甚为世人青睐。不少人在武术秘籍上苦苦寻觅,这无可厚非,发掘祖先的优秀遗产,首先就应该从武术本体文化着力。然而,中国漫长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中还蕴藏着许多...
一、传统武德与儒家思想渊源在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最大、时间最久、程度最深当属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思想,在这种以儒家思想为封建社会主流思想的背景下,其对传统武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传统武德的产生更是有巨大而深远的意义。孔子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