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

武术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具体思路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4-09-27 共3864字
论文摘要

  高校武术教学对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与重要的价值。在体育锻炼方法上,传统武术非常重视人体的全面调节,讲究“形神兼备、内外合一”。

  高校武术教学也强调既要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武术内容来锻炼身体,又要为毕业以后从事终身体育活动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由于具有实用性与民族人文性相统一的突出特点,武术教学在功能上具有多样性与完备性。同时,也正由于武术寓攻防技击于体育活动之中,这种兼具民族风格与广泛适应性的课程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青睐。而且,武术教学不但可以传授学生以知识和技能,还能带给他们许多学习乐趣、意志训练、民族文化价值观教育等,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阳刚正气或改变他们受时代不良风气影响而形成的有害气质。武术教学老师必须主动积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自觉推动武术教学改革,承担育心、育德、育美的教学任务。

  1、 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武术在我国已发展演变了数千年,积淀了众多的门派、套路、拳种,内容极其丰富,技法各有讲究,器械多种多样,已经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集文化、体育与科学之大成的中华传统文化体育项目。但在将武术项目引入高校教学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其实现“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教育目标。

  1. 1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武术是一门高校体育教学的主干课程,承担着向高校学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义务和责任。这意味着武术老师不但要具备较强的武术技能,更要深谙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具有较好的理论功底,能教书育人。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少数武术专业教师存在责任心不强、上课流于形式、敷衍了事的现象。武术教师的理论与实践功底不强,职业责任感缺乏,导致高校学生难以对武术课程长时间保持兴趣。

  1. 2 教学内容贫乏

  虽然我国许多地区从小学到大学都设置有武术教学内容,但是各教育阶段的教学大纲设置严重雷同,没有根据教育规律而体现出相应的内容与难度提升。教材内容也只注重套路的统一化、规格化等外在合理性,普遍局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编制的初级三路长拳、初级剑术、初级棍术、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等,忽视了武术隐含的技击功法与内在合理性,也体现不出武术技击本身内含的多元性与复杂性。武术理论部分也只是介绍武术竞赛裁判法方面的知识,体现不出武学的人文精髓。这些教学内容既反映不出武术体系的整体面貌,又忽略了高校学生的心智发育水平与时代发展需要,导致学生普遍出现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的现象。

  1. 3 教学方法落后

  高校学生的身心发育已经到了成人早期阶段,对习武的兴趣更多表现在实用性、人文性与观赏性方面。但是现在的武术教学,对武术发展史与不同流派特点的介绍也非常有限,教学观念上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为了保证课堂教学安全,武术教学尽量避免出现激烈动作,仅局限在特定动作的演示与练习,学生难以满足对武术教学的心理期待。课程评价也过多关注学生的体能及运动技能,致使一些体质较差的学生产生害怕心理与厌恶情绪,大多数学生仅仅抱着过关心态,也体验不到习武强身的乐趣。总之,武术教学方法上与学生占据主体地位的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满足与健身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难以发挥武术教学的教育作用。

  1. 4 教育设施不足

  与其他体育课程相比,武术教学在体育课程体系中明显处于从属地位,未能获得与教育价值相匹配的重视。这种现象首先体现在上课地点,一般的球类运动都有正规的运动场地和完备的运动器材,但是很多学校武术课程往往只能在田径场或其他校园开阔处临时选用一块空地。而且常用的一些武术器材,诸如传统意义上的上的刀、枪、剑、棍等攻防武器及现代意义上的护肘、护膝、头盔等防护器具配备都不健全。

  这种情况也很容易让武术教师和选课学生感到教学不够正规,难以建立起学科自尊心与自信心。

  2、 武术教学改革的立足点

  鉴于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了弘扬武学教育,发挥武术教学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推进终身教育的重大意义,理当对高校武术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而任何改革必须找准立足点,才能尽量避免方向错误、减少改革失误。

  2. 1 武术教学改革要立足于终身体育精神

  众所周知,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高校学生自觉开展体育运动、增强自身体质的自我教育精神。通过两年的体育教育,引导学生掌握与自觉兴趣和体质相适应的体育锻炼方法。而武术教学作为一门有着中国传统人文特色的体育课程,更应将这一理念贯彻始终。武术教学的改革要充分唤起高校学生对于民族武术文化的热爱与向往,传授与学生接受能力相适应的武术健身技艺,培植学生通过武术健身强体、弘扬武魂的热情与自觉,进而投身于以武术习练实现终身体育的实践当中。

  这在客观上要求武术教学内容和方法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发展需求,吸引学生的全程学习兴趣。既要注重理论部分的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武术的发展历史、主要流派和武德、武魂的内涵意义,又要加强实践技能的习练,鼓励学生因人制宜选择与自身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学习内容,坚持习练熟练掌握,并在课下反复练习形成习惯。

  2. 2 武术教学改革要立足于弘扬国粹理念

  中国武术的发展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不但从身体生理构造特点出发探索并积淀了大量兼有体育锻炼和攻防技击价值的武术套路,更在其中注入了刻苦顽强、自强不息、追求正义与平等的民族精神。

  而后者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武术教学中,武术教师不但要满足学生习武自强的求学需求,更要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加入对民族精神的发扬与教育,达到借体育教学来弘扬国粹的目的。

  这在客观上,要求武术教师不但要具备熟练的武术技能,还要对武术教学充满热情以及富有爱国主义情操,并对武术理论具有精湛的理解和精准的把握。

  在课堂教育上,要注意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动作习练的过程中进行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起到弘扬国粹的效果。

  2. 3 武术教学改革要立足于时代发展节奏

  中国传统武术体现了农耕文明时代的人文风貌和体育特色,在当时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下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与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生活节奏快速变化的当代社会相比,依然存在着许多格格不入之处。比如说,在传统武术中扮演了相当角色的刀枪剑棍武术技艺,已经落后于现代青年追求健美与塑形的体育锻炼目标。而以养生敛气效果著称的太极拳,其闲云野鹤的缓慢节奏与行云流水的一气呵成,也难以被快节奏运转的都市白领所理解。

  时代在发生变化,武术教学改革也要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做到与时俱进。

  这在客观上要求武术教学深入研究当代社会的运作规律,把握与高校学生同龄的都市青年生活特点、精神面貌和行为特征。对一些比较繁琐冗杂的武术套路进行适当精简提炼,一些要求较为严苛的武术流派要针对都市生活面貌和时间场地限制进行适当改变革新。总之,使得传统武术能够与当代社会生活相互契合,保证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在学生毕业后依然可以发挥作用。

  3、 武术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3. 1 转换价值取向

  武术作为一门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体育课程体系中具有从属于体育又高于一般体育的特点。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往往是把武术教学当做体育锻炼的必要补充,而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与发扬。武术教师有必要转换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取向,切实认识到武术教学的重大意义和现实必要。将武术教学当做一门兼具弘扬民族文化、进行爱国教育、传授锻炼方法、促进终身体育等多项功能的教学科目来实施,从根本上树立起武术教学的强大自尊心和自信心。

  3. 2 强化教育环节

  教师、教材、教学是开展好学科教育的三个重要环节,针对目前三个环节都比较薄弱的现实情况,高校体育教育有必要对三个部分进行强化。全国各地的高等学校存在着地理自然条件、学生生源情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显著差异,故武术教学不宜全国采取同一个标准。高校需要加大武术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并引导武术教师需要根据当地社会发展水平、学校师资环境容量、学生生源基础特点等实际情况开展武术教学教研,编制与实际相适应的教学材料,选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强化教育各个环节来保障武术教育质量,推动武术育人功能的发挥。

  3. 3 保障教育投入

  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借助相应的资源投入来推动,对于劳动、智力密集型的教育活动尤为如此。武术教学改革也需要高校及上级主管部门予以重视,从经费、政策等方面予以充分支持。适当提高对武术教学的重视力度,提供较有竞争力的待遇来引进教育背景较好、综合素质较高的武术教师,并拨付适当款项来推行武术教师的委托培养。对武术教材的编写提供相应的人才和经费支持,以保障资料搜集、材料甄选、内容修订等工作顺利进行。提供适当的场地和购置适量的器材,来保障武术教学的必要基础条件。

  4、 结束语

  武术教学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在实际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武术教学的改革需要找准立足点,依托相应的改革思路来进行,使传统武术教育在新时代下继续焕发光彩,承担起自身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崔文学. 高校武术课程改革思路和措施[J]. 学理论,2010(23) : 63-64.
  [2]魏曙光. 高等院校武术课教学改革思路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5) : 35.
  [3]邱丕相,杨建营. 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 体育学刊,2007(10) : 124.
  [4]刘旭东. 高校体育教学专业武术课程改革策略研究[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10(3) : 87-90.
  [5]林虹全,梁建军. 论高校武术选修课教学改革[J]. 现代企业教育,2008(5) : 12-14.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