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文化,更作为当今不可或缺的民族体育项目,已慢慢走向世界体育的舞台。高校教育是培育人才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必须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武术教学中蕴涵着深邃的武术文化教育性,其在当代社会散发着五彩的光芒。要从中国国学的角度,从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去继承发扬我国博大精深的国术,拯救将要遗失的武术文化遗产。
一、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现状
中国当代的教育过于单方面的强调自然科学的重要性,从而轻视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重要价值。这样的教育方式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心理素质和伦理道德的教育。在这样的方式教育背景下,高校的武术教学也只注重其动作技术性的发展,从而忽略了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
武术教育不仅是技术性的传授过程,更是我国文化精神与价值传递和发扬的过程,所以高校武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递。国人已经重视起现代武术教学中的武术文化教育,在武术教学中,以传统武术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添加了传承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教学理念和武术礼仪的教育。希望能够创造更好的武术教学环境,宏扬中华武术。
二、高校武术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数太少
高校武术教学的课时数是非常有限的,在仅有的课时里,学生对于武术技术的学习是有限的,所以对于武术文化内涵学习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二)重技术轻文化
在高校以及社会上,武术一般是作为一种纯技术的体育项目在进行传播和教学,大多武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观念,也都是把武术只当作套路教学传授,对其作技术性的讲解,在武术文化教育方面的讲解传授很少。
(三)西方体育思想的侵蚀
近代学校体育教育接受了西方体育的体育观念,以西方的田径、球类运动游戏为主。高校武术作为体育教育的一个项目,受到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使得武术教学内容方式制定了统一的标准模式。在选择武术教学内容时,大部分是以动作套路和散打为主,注重了竞技武术的培育,学生对于无数的技击内涵价值是体验不到的。武术散打也是模仿了西方拳击发展模式,不能体现中华武术技法的博大精深,忽略了武术的文化内涵。过于借鉴西方体育教学方法的原因,使得武术教学模式机械化,学生领略不到中华武术文化的丰富内涵。
(四)武术教学体系的不健全
匮乏高校武术理论教材和只以体育院校的普修武术教材为主的武术教学体系,是不能够满足高校武术的教学需要,更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了解和学习武术的兴趣。武术教学体系中的评价部分也是不够完善的,绝大部分高校武术课的考试内容忽视学生对武术理论知识和文化内涵的掌握,忽略了以及对学生学习态度、德育、情意表现等方面,评价集中在对动作技能方面的考核,不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解决高校武术文化教育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增加武术文化教育的课时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加大武术文化教育的比重,传扬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深入到课堂教学,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学校课程文化的民族性,重视民族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与建设必须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为基础,积极改革学校武术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形式,建构学校武术文化教育平台,形成一种崭新的课程形态和武术文化主体姿态。
(二)改变传统观念,重视武术文化教育
改变国人中“重技术轻文化”的传统观念,重视武术文化教育。武术文化把人的生命作为一体,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追求身心和谐发展,强调身心统一的修身养性原则,达到心灵的彻底顿悟,从而实现个人的全方面发展,高校武术文化的教育可以让学生接受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洗礼,可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谦让和谐的良好品德,锻炼学生的身体,健全其人格发展,推动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实现由单纯的技能传习向文化传承的转变,彰显武术的文化性特征是消弭武术异化的基本途径。
(三)明确武术文化教育,改正武术文化思想
淡化西方体育教育思想,重视中华武术的丰富内涵体育归属于人类文化的范畴内,除了其技术性,它的德育功效在各国教育学家看来都是非常重要的。武术礼仪是武术文化的重要部分,武术管理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一部统一“规范”科学的武术文化手册,作为世界范围内所有武术习练者从事武术运动所必须遵从的指南和法则;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途径进行宣传教育,将武术礼文化教育渗透到家庭学校和社会。
武术的思想理论是建立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念之上的,它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把人与宇宙自然联系起来,以宇宙的本源为人的道德修养准则。武术将道德的教化放在修身养性的第一位,这样的教育铸成的生活态度,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生活中的困扰,保持身心的宁静和平稳。
(四)武术教学体系的完善
教材不仅起着使学生获得武术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兴趣的重要作用,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创编普通高校武术教材,是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理论保障。武术专业知识结构、文化教育及德育教育高度和谐统一应该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武术教材的创编,适度增加传统武术文化基础理论部分。增加课本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
还要挖掘整理我国传统的武术套路,使“地方武术”的特色得到发展。武术教学的评价是武术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武术教学评价通常作为检验武术教学水平的一种手段,对武术的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改善高校武术教学的效果评价,必须科学、系统、全面地对学生武术技能的掌握情况作一个了解,其更深远的目的可以促进武术教学改革,从而提高高校武术教学的质量。加大创新改编高校武术校本教材,改善教学评价来完善武术教学体系,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的重要手段。
五、结论
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哲学内涵和人文主义精神,其内涵超过了体育的范围,在高校的体育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高武术文化教育比重,改变观念和重视武术文化教育,明确武术思想文化教育,完善武术的教学体系,是推动高校武术文化发展的有效方法。武术文化着重于追求和谐的观念,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完善武术教学中的武术文化教育,可以使得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虞定海,张茂林.高校武术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5).
[2]李金龙,宿继光,李梦桐.中国武术礼文化及其传承与发展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3]司幸伟.高校武术教育面临的困境[J].体育师友,2012,(1).
[4]刘国奇,刘静,吴明冬.学校武术教学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搏击:武术科学,2010,(8).
[5]司钦如,张玉强.普通高校武术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述评[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6).
1前言作为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打运动有别于套路运动的动作多变、神形兼备,而是参赛双方依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等技击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格斗项目。现代武术散打运动依傍于中国传统武术,在融合了近代西方体育思想之后逐渐演变为现如今的发...
结论沧州回族武术是中国武术历史长河中的一支涓涓细流,武术已成为宣传沧州、推介沧州的名片。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沧州的人文风貌,挖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突出沧州的武术底蕴与文化特色。沧州古时侠义之乡,今朝好人之城.在经...
引言一直以来,武术文献的研究,处于冷门状态,得不到武术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这不仅因为现今品流驳杂的武术文献难以辨伪考证,也与中国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武术古籍文献的存留罕见,真正保留下来并有一定价值的武术文献更是寥寥无几的现状息息相关。所以...
中文摘要我国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很明确的提出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而小康社会不仅仅体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指数上,更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所以,不仅要要全力的构建全民健身健康体系,还要积极的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武术如何在现代社会更好发展是全民族共同关心、关注的大事。武术源于农耕社会,历史悠久,拳种繁多,以家传或师徒传承形式,依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方式代代相传,是一种活态的传承方式,因此具有人...
武术套路竞赛在今天的中国武术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武术套路竞赛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武术套路竞赛在内容上可以是民族的、传统的,但在形式上必须是中西通用的、现代的。武术套路作为体育运动项目,被生活在...
自古以来的大部分时期,武术就只有少部分人所有,民间习武一直被统治者严厉禁止,一些人不得不转入地下进行练习。在艰苦寂寞的环境下,通过长期的磨练强大自己;在中国农耕文明社会背景下,形成了独有的封建宗法制,武术仅在门内相授,还有传男不传女的传统...
摘要:本文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对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机能指标(有氧耐力、无氧耐力)和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力量、速度、灵敏和柔韧等)以及专项技术训练方面的身体训练控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研究旨在为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实施有效的控...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溯源于道家的养生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是在道教导引、行气和佛家禅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养生文化,其以广纳众长,博大精深,讲究阴阳调节、内外兼修等特点,在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蕴含着强烈的儒、释、道文...
一、引言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手段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应用到各行各业,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武术课教学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优秀道德品质,还能树立民族自尊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