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

高校太极拳教学质量的提升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5-06-30 共3608字
摘要

  根据《体育课的指导意见》,众多高校将“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教育指导的立足点,并融入“民族性、健身性、文化性及世界性”,树立起“民族文化”的体育大旗,武术课当仁不让地成为其重要内容,太极拳作为武术文化的瑰宝,更受到了众多高校的青睐。如今,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其体育教学中,已经将 24 式太极拳(简化版)作为必修内容。这也侧面表现了太极拳之于民族文化传承的巨大价值。太极拳课在高校的开展,增加了体育文化内涵,对学生终生体育思维培养具有深远影响。

  一、高校太极拳教学困境

  源于太极拳节奏之慢,缘起开展人群年龄较大,故而许多高校在太极拳教学实施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认知理念、选择兴趣等方面的问题。现列述如下,以期寻得良策应对。

  (一)课时少,教学效率低

  太极拳发展有其独立的体系支撑[1].太极拳以轻松柔和为其表征,要求架势舒而平,动作缓而灵,整体上无论起势收势,其动作姿势过渡须均匀、连贯,禁忌出现断节。不过要让学生做到有模有样,姿势动作标准化,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然而现实中,大多数高校安排太极拳(24 式)教学时,课时数不超 20 节,显然教师用于教学、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大受限制。在此时间段,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要深入讲解太极拳理论内涵,还要讲解、示范化解和连贯技术动作,最后还要应对学期考核。因此教师讲课在层次深度上大打折扣,不少高校甚至出现“应试式”学习风潮,这让本来内涵丰富、套路优美的太极拳变成了健美操。教师很累,很枯燥;学生很累,很厌烦。

  (二)教师职业水平不高,太极拳价值挖掘不够

  体育教学直观性很强,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太极拳教学中,教师职业水平层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率的高低。实际中,许多体育教师只在大学期间学习时,接触过太极拳,至于其发展精髓、技击价值及哲学内涵认知甚少,更谈不上其太极拳技术水平有多高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太极拳教师技术水平的欠缺。在实际太极拳教学中,教师仅限于传授一些套路动作,对手、眼、身、步、意的融合衔接引导严重不足,且未能从攻防技击角度考虑太极拳教学,造成学生学习同样疲于应付,教学实效不大。

  (三)教学模式僵化,学习氛围不浓

  太极拳学习氛围折射出教学模式合理程度[2].从普通高校太极拳开展模式来看,其教学形式、方法相对僵化、单一。目前高校太极拳教学主要以传统的“讲解示范”教学模式为主。而在教学内容上,太极拳学习集中在套路技术路线、身体姿态及节奏把握上,教师往往对每个动作的规范与否十分重视,而忽略了文化内涵教育,从而形成僵化的教学模式。这种太极拳教学,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忽视学生主体,教学理念创新度较差

  我国传统体育教育理念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授课的主体,在技术性传授中更是如此。在“教师教,学生仿”的模式下,教师的威严往往是无法撼动的,更不存在让学生评判选择教师,主导课堂的情况。大多数高校太极拳教学,均将学生作为学习客体,即在上课时,教师先示范拳法动作,学生再模仿,教师矫正动作,学生复习。教师在传授时,往往只注重学生学习,而不思考动作的适应性;学生在学习时,同样只一味照搬,注意力并不在拳法技术研究与创新上。太极拳学习效率因此下降,其在高校开展的认同度也大打折扣。

  (五)教学评价反馈体系不健全,指导欠缺

  在教育决策中,教学评价是重要的一环。其包含对教学成效的检验,体现出较强的目标性、系统性与指导性。在太极拳教学评价中,教师传授内容的多寡与深度、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及学生学习效果等均是重要组成。然而在现阶段,我国高校太极拳教学并不具备完整、统一的评价系统,各个学校之间另立模式,评价方式参差不齐。这也导致了太极拳教学评价趋于个体化,不具备可比性,对高校改革实效化与科学化走向形成较大影响。

  二、高校太极拳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适当增加教学空间,增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在太极拳教学中,教师用于挖掘内涵文化及潜在价值的空间受课时限制较多,故而许多时候,太极拳教学只能草草了之。这就需要高校尽可能地拓展教师与学生了解、研究太极拳的空间。当然首要策略就是增加传授课时及课外活动机会。另外,太极拳教学中,起步阶段教学总停留在中华武术对学生的兴趣导向上,教师并不能在课程内涵上做到吸引学生。这种课堂热情的持续性是很难保证的。同时,套路教学显得过于僵化,教师的传授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与套路的教授,并不能让学生融会贯通。故而教师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在讲解时将理论与实践运用(技法)实现无缝连接,将太极拳蕴含之古典神韵、哲思、技击技法等融合。这样可使学生既能从生命内涵角度对其健身功能、娱乐功能进行认知,更能引导其在保留太极拳兴趣基础上满足提升技能快感。学生从理论认知,到内涵辩证应用,实现思维质的飞跃。

  (二)夯实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提高太极拳教学效率

  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太极拳教学效率的提升空间。倘若太极拳运动没有专业化的知识技能作为基础,那么其发展与创新即是一句空话。当前高校太极拳教师可以遵从以下步骤。理论层次上,各高校可以组织太极拳教师,从不同渠道对太极拳文化进行内涵品析,从太极拳的产生、演变历史进行剖析,论证其在当今社会发展决定因素、发展规律等。

  同时对太极拳风格特点及适应化的太极拳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交流,并形成本校特色的太极拳理论体系。技术层次上,教师应加强规范化太极拳技术动作,建立从教学到实践动作的完善技术标准,熟练应用技击技法,帮助学生培养“能练、能用”的能力。实践中教师要创新太极拳训练技巧,拓展武术知识与太极拳精髓融合渠道,加强太极拳技术交流与总结,争取让太极拳教学成为“技术规范与武术神韵”融合的典范。

  (三)丰富教学模式,提升学习氛围

  由于高校太极拳运动开展的普及程度差异,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选择的人数、层次进行多指标分组。在不同层次下的学生,教师要准确定位学生学习进度,并适度调整传授速度、讲解深度等,从而形成科学化、流动化的教育方法。太极拳教学也需要拓展其阵营领地。例如积极利用武术协会来提升太极拳教学价值、教学空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高校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太极拳运动比赛,树立“太极拳教师为主导,优秀学员为补充”的指导帮扶单位,从而稳固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建立网络辅导站及“帮扶单位式”联动学习机制,让学生与学生实现空中交流,技能对接。

  (四)改善教学手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太极拳拳式特征来看,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注重太极拳形神传授。教师应将太极拳内涵融于动作技术演练中,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技术技巧模范,熟练运用。同时在训练中加入形神互合训练,以教学预设高度为教学效率检验标准。教师还要合理规划太极拳传授进度,对教学潜在问题要有应急性预设。这样可以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教学任务稳定有序的进行。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现学生的错误,并让学生作为修正错误的主导力量。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转换师生角色。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测、自我纠错能力,让他们主宰学习,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手段及途径。

  (五)运用合理的教学评价,突出评价的改进功能

  教学评价是太极拳教学的成果检验[3].教师应该注重整体教学过程的评价体系完整性。教师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评价基础上,要着力于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如学生学习太极拳技能情况、学习中所秉持的态度、武术交流程度等。这些评价对教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检验与推动作用。此外,在不同的教学层次下,教师应该在学校教育评价总则范围内,制定具体化、指标化的激励评价措施。统一化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拥有了自我参照及努力的高度设定。在评价实施中,教师要开拓“师生互评”的公平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主体地位的存在。切实落实人性化评价,教师引导学生科学化学习手段,高效化学习行为;学生则帮助教师对其教学行为性质、特点进行改善。综合化的评价体系更加全面,更加合理有效,是太极拳教学的必要组成。

  太极拳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体育文化结晶,体育教师们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应用,丰富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技术手段,营造浓厚的太极拳学习氛围。作为高校,对太极拳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显然是极为重要的。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教师要激发学生内动力,让他们在领悟中华武术文化精髓基础上,将太极拳精神融入人格,健身养心。切不可为了学拳而学拳,更不可将太极拳学习建立在分数评定的基础上,而忽视拳术技巧、拳理拳道的贯通。事实证明,高校体育改革有力促进了太极拳的普及发展,但在“神形兼备,身心同修”的太极拳教育要求及发展中,教师使命之艰巨有目共睹,切望中华体育文化瑰宝能借太极拳之推广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张元驰。高校太极拳教改策略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12)。

  [2]闫英。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分析[J].广东教育,2011,(8)。

  [3]孙立志。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太极拳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