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与中国武术一样,是各自国家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泰拳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无论是在亚洲还是世界范围内都较为成功。而中国武术的国际化道路却差强人意,泰拳对外传播与推广的成功经验可以给中国武术走向国际提供重要的借鉴。所以,本研究对中泰两国武术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从泰拳发展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示。
1 中泰武术文化的比较
1.1 中泰武术文化共性
1)身体技术的文化传承:文化对外输出载体。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武术的起源来看,其历史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武术的发展与中国历史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在武术的演进过程之中,吸收了历朝历代的社会文化内容属性,呈现出一种活态传承的态势。武术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内容,中国各个拳种流派,武术动作每招每式,都可以认为是一种身体技术对于历史文化的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精髓,通过武术这一身体技艺平台进行着传承。从 1936 年柏林奥运会武术在西方的正式亮相,到近些年借助武术平台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很好说明了武术的文化传承性之特征。
泰拳虽然没有中国武术那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是泰拳从其诞生到现今的 500 多年发展历程中,极大地吸收了暹罗文化的精髓,是泰国国家历史的一块活化石。泰拳的肢体格斗技术,是泰国祖先在军事战争与历史文化变迁中不断变化形成的。泰拳是泰国国家文化传承与对外输出的重要载体,泰拳承载着其国家历史文化的精髓。在旅游、影视等对外文化输出的领域,泰拳在推广与传承国家文化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前一段时间风靡我国,且对于泰国文化进行宣传的电影《泰囧》中,就有大量的泰拳戏码出现,这足以说明泰拳在对外输出其国家传统文化所占的重要地位。
2)身体的国家文化记忆:具有国家文化地位。
泰拳与武术这两种身体技击形式,在各自国家都有极高的文化地位,而且都是一种通过身体来叙述国家传统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
在我国的武术研究中曾有“武术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的论断,并在学界普遍获得了认可[1].虽然从技术层面来看武术是一项民族体育活动,但是我国给予武术更多的是传统文化层面的定义。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武术在我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母庸置疑,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武术吸收了我国宗教、医学、伦理、民族、民俗等各种传统文化精髓,武术的肢体动作记忆了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并把其通过武术活动形式进行了展现。
与武术在中国的文化地位相比,泰拳在泰国的文化地位毫不逊色。泰拳是泰国最为重要的 3 种文化(言语文化、宫廷文化及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泰拳是泰族一种身体性的语言,泰拳用身体技击的传承形式记录着其本民族语言的历史性变迁。泰拳在其国家宫廷文化体系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古暹罗王朝时期,王宫的各种节日活动泰拳表演必不可少,直到现今泰拳仍然是泰国皇宫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泰国的传统文化定义内容甚广,包含了宗教、艺术、农耕等方面。泰拳在比赛之前,都要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一系列的宗教仪式性活动,这是对泰拳传统文化的彰显与传承。由此可见,武术与泰拳都是以身体承载着国家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在国家中都有着至高无上的文化地位。
1.2 中泰武术文化差异
1)“简单”与“复杂”.
武术与泰拳文化内容最为明显的差异就是“简单”与“复杂”.泰拳从其生成到现今国际化全面推广的几百年间,其形式内容从未改变,以一种完全依靠拳脚手肘格斗技术存在。泰拳也一直给人呈现出的是一种简单化武术模式。而相对于泰拳来说,我国的武术就显得极为复杂。中国地域辽阔、文化多元,据不完全统计,武术拳种与功法派别将近千种,而且每个流派的拳种都有自身的文化体系脉络,这造成了当前武术文化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复杂性特征。泰拳的文化与技术的简单性,似乎十分符合欧美等国家的文化需求取向,这种单一的格斗技术更容易进行普及,所以使得泰拳在国际化层面得到较好的推广。
2)“暴力”与“仁和”.
中国武术在其历史发展中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极大影响,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武术的一种精神追求。在中国武术文化与传统的武德思想之中,表现出了“仁爱”、“和谐”等传统文化意蕴,这也一直左右着中国武术的发展和文化形态的构建。中国武术文化在对外推广中也是把“仁和”作为文化主题。在《李小龙传奇》、《叶问》等传播中国武术文化的电影之中,都把武术讲求的“和”、“仁”等非暴力文化进行深度的刻画和宣传。
与中国武术文化形成鲜明对比,泰拳的文化则充满了“暴力”的元素。泰拳的格斗理念之中讲求以把对手击倒来取得比赛的胜利,与其拳术体系之中佛教文化内容相悖,这也是泰拳的一个重要特色[2].泰拳之中的暴力文化哲学与中国武术文化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性也决定了两种武术形式的国际化推广路径的迥异。泰拳能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得到很好的发展与推广,这与泰拳自身的暴力式文化有着重要的关系。暴力美学(Aestheticization of violence),是西方文化里的一种重要审美形式,同时也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泰拳文化中表现出的攻击性与暴力性正好与西方的暴力美学文化吻合,这也是泰拳能被西方文化所认同,并得到推广的重要原因。
3)“职业”与“业余”.
中泰武术文化的“职业”差异更多的体现在了整体的文化产业之中。中国武术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是由国家政府部门所扶持的一种传统文化,虽然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武术文化产业已经开始有了尝试性开发,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并没有达到产业化的程度,所以武术文化的推广、包装等方面,一直还是在社会大众层面业余进行。泰拳在国家文化产业中就显得十分“职业”.泰拳除了是泰国需要进行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外,更重要的是国家重要的文化产业支柱。泰拳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各种专业赛事打造、泰拳培训、综艺影视等文化产业层面的推广与开发都十分专业,并且在泰国有着许多除运动员之外的职业泰拳文化从业者,同时在政府的积极倡导引导下,有着完善的泰拳文化产业机制模式,正是因为泰国对于泰拳的专业运作模式,从而使得泰拳文化之中更加具备了“职业”属性,而泰拳文化发展的职业性内涵,也正符合泰拳对外推广的需要。国外有着极为完善的体育产业市场机制,泰拳文化的职业性正好符合了国外体育文化的需求。
2 泰拳国际化的启示
泰拳在经历几百年的发展与完善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很好的推广与传播。泰拳的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国外对于泰拳的主动学习层面。对于一种文化的传播,对方的主动学习更胜于被动的硬性传播,主动学习是对其文化认同的重要表现。因为泰拳有极为实用的技术动作与文化属性,所以被世界格斗界所认可。许多国外职业格斗运动员都把泰拳作为主修的格斗技术,如世界着名格斗运动员荷兰的彼得阿兹就是使用泰拳技术多年横扫 K-1 赛场,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把泰拳的实用技术进行了国际化的推广。
泰国人对于泰拳的发展理念是利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群载体把泰拳进行推广并取得了极大的效果,这说明了泰拳文化的开放性与国际性。在世界知名的格斗运动员中,还没有以散手作为自己的主流格斗技术,同时在 UFC、K-1 等世界级的格斗赛事中也很难寻觅到散打技术形式的存在,所以在国际化推广层面中,武术明显落后于泰拳[3].从文化层面来看,泰拳的国际化取得的成功,不仅仅依靠其武技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其深层次文化内容更加符合西方乃至国外的文化需求。
2.1 武术对外推广的“标准化”
泰拳之所以被西方普遍认可,就是因为内容形态的实用简洁,便于学习与接受。反观中国武术,内容复杂。泰拳的成功国际化推广为武术提出了应对于内容进行标准化统一的借鉴作用[4].只有按照标准化、简单化提炼武术文化精华,进行传播与推广,才便于被更多的差异文化所接受,而标准、简单的武术文化内容形式也更加符合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
2.2 挖掘中国武术文化“搏”的属性
泰拳能被世界搏击格斗界所广泛认可,并有着大量的练习人群,这与泰拳凶狠的武风文化有着重要的关系,泰拳的这种文化也正好符合了西方人的文化认同,这也给予武术国际化发展更多的思考:如何挖掘武术文化之中的“搏”性。武术的起源与形成与军事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军事搏杀是武术的重要属性,在现今近几百种的中国武术拳种流派之中,没有哪一种不是带有明显的攻防技击内容,就连被认为以养生健身为主导的太极拳招式中也具有如“借力打力”、“以柔克刚”等极强的攻击性特征。在武术国际化过程中,文化的渗透与输出固然重要,但是国际化需要的是国外对于武术这种运动的接受性认同,泰拳的优势就是在于把其以技击格斗为主打的武术文化理念契合了西方的文化需求,这也给予了武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把中国武术之中攻防技击的格斗内容作为文化推广的重点。
2.3 加强中国武术的文化产业发展
在泰拳文化之中,职业性占据了重要位置,并且泰拳产业化十分明显,已经成为了泰国的一项重要文化产业,同时也是泰拳对外推广的重要动力。泰拳的职业性促成了其产业化的成型,这也是泰拳国际化推广的重要基础。2014 年 9 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会议中部署了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这表明了体育产业已经被提升到政府高度,同时也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背景与契机。泰拳文化产业的成功给予中国武术的启示是:如果想进行国际化推广,就必须要着力发展武术的文化产业[5].武术文化产业的构建既为武术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同时更为武术打开国际化市场,成为武术文化对外输出重要的保障。
中泰两国武术有着极为明显的文化差异,但是其中也有着重要的文化共性。中泰武术文化之间不存在孰高孰低之分,是在不同的国家传统文化背景下而生成的一种武术形式。泰拳因为很好利用了自身文化内容与进行了合理的文化产业打造,使得其在国际化推广之中取得巨大成功,给予中国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伍绍祖。 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一般体育[EB/OL].武术万维网,2003-03-28.
[2] 靳卫平,冯幼军,钱茹。 中泰武术格斗理念比较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2(1):107-110.
[3] 朱永光,韩传江。 散打与泰拳技术比较[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7):56-58.
[4] 韩晓燕,袁金宝。 论文武术文化软实力的应然表达及提升路径[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33(2):135-139.
[5] 王东。 中华武术的传播模式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4):132-134.
中文摘要我国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很明确的提出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而小康社会不仅仅体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指数上,更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所以,不仅要要全力的构建全民健身健康体系,还要积极的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
1引言新中国成立后,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体制背景下形成的管制型社会,是以政府为包揽社会事务的单一管理主体,以社会资源的国家垄断性配置为体制支撑,以行政化的单位组织为运作载体,以自上而下的行政控制为主要手段。这种强国家、弱社会的发展模式,形成...
中国武术自古就是沿着武与舞的两种轨迹演进,而舞则赋予了中国武术的艺术性。中国武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功能变化以及人们对武术的艺术化追求,从而使中国武术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化特征。1古代武舞:中国武术的舞蹈艺术化传播正如有学者指出体育和艺术在...
1引言1.1选题的依据。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空间的研究波及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并作为当代人文社会学的热点话题,成为人们分析社会现象背后权力作用与制度力量的新概念。福柯认为20世纪预示着一个空间时代的到来,...
武术与经济、文化之间具有直接关系。武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广受欢迎。体验经济下的武术品牌力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中国武术的巨大影响力为其商业化和经济化提供了条件。类似于客户对某种商品或某种服务的认知态度和程度,武术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途径...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中日韩等东亚国家长久以来互相往来接触,正如中国文化圈、汉字文化圈、儒教文化圈这些用语所表达的文化涵义一样,在文化上具有一种地域性的身份认同意识。但是仔细分析东亚历史,便会发现...
目录摘要ABSTRACT第1章前言1.1研究背景1.2研究目的及意义1.2.1研究目的1.2.2研究意义第2章文献综述2.1国内研究现状2.1.1武术散打文化研究2.1.2武林风的文化研究2.2相关概念界定2.2.1武林风2.2.2赛场2.2.3文化2.2.4赛场...
武术是华夏艺苑中一朵绚丽缤纷的奇葩,是中华审美文化的符号载体,是生命精神的人生诠释。在多元文化碰撞、交汇的新时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杰出代表愈发熠熠生辉。当关爱健康、关爱生命的生命宣言响彻21世纪寰宇之际,当审美需要成为满足当代人精神生...
1前言21世纪是一个发展迅速的时期,全球化速度和进程越来越快,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当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西方文化很大的冲击,很多的人看到西方文化的闪光点,崇尚西方文化,投入到学习西方文化的浪潮中去。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近些年探析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关系的研究成果颇丰,不管是从哲学视角、历史进程还是审美意识、艺术方面等所梳理的区别,几乎一致认为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所造就分属不同的身体文化体系。历史演进,社会结构重组,中国武术也随着社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