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时代的需要与发展武术逐渐成为一种代表中国的特殊文化符号。武术的继承与弘扬,首先必须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武术起源于日常生活,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和积累,武术的功能与技术日趋完善。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慢慢地从追求物质生活到追求生活质量,不断进步的社会以及不断变迁的时代,让人们进入新的生活世界中,同时使武术这个开放的系统在外在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不同的形式,武术原有的本质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争议,新生活世界下武术是否失去了原有技击的本质,失去了本质的东西该如何存在?
然而随着蓬勃发展的技术和经济现代化的进程,整个社会的文化都在发生着微观的变动,那就是传统日常生活结构的松动,非日常生活的无限扩大,但是为了满足个体的发展,以及来自社会不同形式的压力和高节奏的步伐,又迫使人们不得不回归到日常生活世界中,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到生活的情趣。
武术同样发生着这种微观的变动,随着时代的进步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武术也从维持给生存和再生的日常生活中脱颖而出,走入维持社会生产或再生产的非日常生活中,同理,人们在社会巨大的压力下又不得不寻找一种自我放松、自我休闲的传统项目,所以武术同样要走入日常生活中。传统武术在经济发展的今天要想发展必然经过改革,既要传承又要发展,既要促进文化发展多样化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既要走入非日常生活中又要回归日常生活中。
1 传统武术与日常生活的冲突
传统武术是一种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从军事战争中脱颖而出,从满足军事战争的需要到防身自卫磨练意志,最终的目的都是生存,是一种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活动,是一种封闭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活动。日常生活具有重复性,传统武术的传承同样显现了这种特征,师徒传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逐渐的沦为私人的,隐蔽的狭小空间内,日积月累传统武术派别减少,种类逐渐在消亡;传统武术在面临着巨大的危险。然而在充满创造性的现代社会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保护挖掘传统文化的种类,传统武术被提上了新的阶层,武术上升到一种文化层面,大力的传承与发展,从一种生存必备的技能到一种体育项目,到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慢慢脱离了日常生活的范围,武术已经不能仅仅在日常生活中发展,逐渐的走入了非日常生活中,所谓的非日常生活就是"维持社会生产或再生产的社会总称",主要指政治、经济、科学、艺术、公共事务等有组织的或大规模的社会活动领域。
现在武术摆脱和超越了封闭的门派之争、师徒传承的方式。
传统的武术传承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日常生活的条件已经不具备传统武术发展,原有的武术性质、价值、功能都随这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发展下去,产生了巨大的冲突。
2 传统武术走向非日常生活的冲动
***在两会中提到:"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最重要的是坚持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一个民族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的兴盛总是以文化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国要建设"书香社会"不仅要每个人有文化,更要有精气神。武术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独特的一部分,在这个大背景下武术文化凸显了他的价值。在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全民健身的背景下,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武术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改变中国人民的精气神。
随着中国对文化的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被提上日程,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被国家体育总局以及中国武术协会所关注,当今社会如何更好地将其传承与发展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既然武术已经脱离了日常生活的禁锢,必然要走入非日常生活之中,这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整个社会可以说大部分笼罩在了非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大部分的生活也情不自禁踏进了非日常生活之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走入非日常生活世界中。
2.1 传统武术在非日常活动领域的发展
非日常活动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经营管理、公共事务等有组织的大规模的社会活动。如何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武术,使武术呈现百花齐放的场景,"中国梦"与"改革热"成了当今社会的话题,国家有关领导针对武术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武术标准化建设、武术段位制推广、武术六进、大武术观、武术产业化等为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道路。
武术赛事的兴盛极大地促进了传统武术的发展,武术的传播与发展是以武术比赛为依托的,武术比赛是武术发展融合的动力,为武术的交流、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来自五湖四海的武术人才、武术流派进行交流观摩,提高武术竞技水平,同时获得不同的训练方法及管理办法,从而丰富了武术理论,推动了武术文化的繁荣发展。武术赛事的兴盛,不仅仅为武术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广阔的捷径,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武术文化的对外宣传、当地餐饮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等等。从现在看来武术赛事的发展成为武术传承的重要途径,发展的趋势是由单一化逐渐走向多元化的模式,由单纯的武术单项竞赛转为集比赛、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赛事活动。各式各样的武术节、武术之乡比赛、及各拳种的赛事在中国大地上普遍的开展起来。
武术传承的根基就是青少年群体,"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武术六进中的学校武术是武术传承推广的载体,学校武术的开展是以后武术繁荣的命脉,所以应大力推广学校武术,让武术成为学校体育的必修内容是武术发展的走向。
同样与学校武术一样,武术进社区、进企业、进乡镇、进机关、进军营同样是武术未来发展的走向。
武术表演形式的多样化以及融合现代体操、舞蹈、影视设计等元素是推进武术繁荣的重要举措,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媒介的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以武术为题材的广播、电视、电影、网络为主的媒介,为武术的传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近几年体育产业成了体育界的名词,2014 年 10 月 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中表明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加快全国综合性和单项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加快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体育用品、体育服务、场馆建筑等行业发展,到 2025 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 5 万亿元。开发"武术产业"是全面实现武术大发展的重大措施,在这个武术赛事、武术协会兴起的社会,走武术产业发展的道路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加快武术推广的有效方式。武术的产业化已经成为当今武术发展推广的大势所趋,它集武术和社会共同进步,这将会是武术一段时间的走向。
2.2 传统武术在非日常精神领域的发展
非日常精神领域主要指科学、艺术等的人类知识和人类精神领域。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传承的更是一种精神。武术精神是武术文化的精髓,武术精神是发展动力。武术自古以来就有武德的说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武德逐渐被社会统一为爱国主义为最高层次的武术精神,从古到今武术塑造了许多的武术精神,如培育追求真理积极进取的性格、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自强不息、敢于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武术精神同中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武术发展乃至中华民族发展的强大凝聚力,武术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3 传统武术回归日常生活的趋势
虽然非日常生活占据了现代社会的大部分,但是人们永远都摆脱不了日常生活世界的规律,人们从非日常生活中生产的物质、财富、精神最终要服务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这些日常交往活动才能带给人们生活的满足与体验。日常生活为人民提供了安全感及归属感,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
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社会在不断的前进,非日常生活带给人们巨大的压力,不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受到严重的侵蚀,人们置身于一个不确定及异化的社会,一系列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极力的寻求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寻找一种能够释放情感、缓解压力的方式,重新寻找人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一些电视传媒固然满足了人们视觉上的体验与刺激,但更多的人想加入到多层面的身心参与的真实感受中。当今社会"全民健身"同样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为了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以及大力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传统武术以一种最独特的形式满足了两者的需求,既是一种传统文化,又是一种健身方式。随着人们的需求的增大,练习传统武术的人越来越多,每个城市的每个街道每个社区几乎都能看到练习传统武术的身影。传统武术起源于日常生活最终也要服务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的武术极大的促进了武术文化的推广与传承,同样满足了人们健身的需求,推动了全民健身的实施。
4 小 结
人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从传统的封闭的小农经济到日益发达的信息时代,从日常生活世界发展到非日常生活世界,最终又回归到日常生活世界;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文化是为人类的发展服务的,同样遵循着这种规律,传统武术起源于日常生活世界,由于社会的需要不得不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在非日常生活中发展,弘扬武术文化、武术赛事的兴盛、武术六进、武术段位制等一系列的非日常活动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非日常生活的节奏带给人们各种压力,人们极力寻找缓解压力的生活方式,所以传统武术又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推动了全民健身的实施。
人既是日常生活的主体,又是非日常生活的主体,传统武术的发展是为人类的发展服务的,所以武术的发展既要在非日常生活中发展,让武术既发挥社会效益,又产生经济效益,又要在日常生活中传承,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传统武术的发展方向要在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中相互协调、相互渗透,才能使武术文化的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武术文化才能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 陈 威。近现代武术文化传承流变--基于一个武术之乡的考察[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11(06)。
[2] 洪 海 . 新时期下武术赛事探究 [D].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
[3] 国盛涛。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赛事组织与传播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5.
[4] 李成银。论武术产业化趋势与武术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4):36~38.
[5] 李小娟,肖玲诺。 90 年代日常生活批判研究述评[J]. 教学与研究,1998(07)。
[6] 阚一工。体育赛事视域下的世界传统武术节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5.
自古以来的大部分时期,武术就只有少部分人所有,民间习武一直被统治者严厉禁止,一些人不得不转入地下进行练习。在艰苦寂寞的环境下,通过长期的磨练强大自己;在中国农耕文明社会背景下,形成了独有的封建宗法制,武术仅在门内相授,还有传男不传女的传统...
茶学思想所倡导的德、静等理念, 都是传统武术文化的价值诉求。所以, 如果我们能够将茶学思想与传统武术文化相结合, 其必然能够优化该文化的传承机制, 并且造就持续性影响力。...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由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在2006年、2008年、2011年发布的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收录传统武术项目28项,足以看出传统武术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整个传统武术体系来...
1安顺地戏中的武术文化现象:和而不同在我国的贵州省安顺地区,目前尚存古老的原始傩剧---安顺地戏.地戏因其古朴粗犷的艺术个性和深邃的人文内涵,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并称其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对于安顺地戏,除了其独特的粗犷之美之外,更让...
0前言传统武术的保护发展工作在当今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延续文化传统和弘扬民族精神,传统武术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这些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有助于维护民族、...
一个时代武艺器械的发展情况,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这个时代武术技艺的发展。两晋南北朝之后,由于战争形式从陆路的车战转向骑兵之战,随之带起了战争兵器的变化。除原有的剑、刀、枪、棍等外,武艺器械种类亦增多或形式上发生了演变。中国古代武术器械...
1劲力是传统武术发展的需要中华武术在很久以前就具有表演和击杀的双重价值。传统武术是融技击价值和表演价值为一体的。随着人们审美追求的提高,传统武术仅仅依靠花拳绣腿很难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然而劲力是传统武术永无止境的追求,也是吸引广大观众眼球...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随着历史的浪潮起起落落,曾辉煌过,也衰败过.创新是永葆生机的源泉,守成是僵化衰落的助推器,传统武术在创新与守成的伴随下一路前行.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武术要想重塑辉煌,一定要坚持创新发展,守成只会使之萎缩衰败,甚至...
修心视角的传统武术,是以理性思维主导下,循规蹈矩的行为准则和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行为态度,作为身心入静的整体方式。所以,传统武术的整体修心理念,即是对人之身心修养而为之的合道理念。该文所提炼出的精修和勤行,是两种不同层面的修心过程之总称。精...
摘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遗产分为两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汉族文化为主要形式,融合其它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