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物资管理论文 >

我国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改革问题与深化对策

来源:北京医学 作者:苑丽敏
发布于:2017-02-14 共4834字

  原标题: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改革现状及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后勤管理作为公立医院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后勤必须转变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突破自我配套、自我封闭的运行模式,创建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的医院后勤服务体制,为医院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后勤服务,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旨在通过对现阶段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改革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适应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后勤保障体制,建立起有竞争,有活力的后勤运行机制,以降低后勤管理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后勤服务质量,使管理者从繁杂的后勤管理中摆脱出来,全力抓好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一、我国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改革现状分析
  
  后勤管理是对保证医疗一线的后勤支持系统的综合管理,机构庞大,系统繁杂,门类繁多,涉及面广,对象包括物资、后勤设备、基本建设和后勤服务自身。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化,现行的医院后勤管理无论是从组织结构上、人才队伍建设上,还是服务模式上都已无法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弊端日益突出。
  
  1.后勤外包状况分析
  
  为应对医疗服务的变化,多数医院都对后勤服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外包,在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医院的后勤外包经历了从单纯服务型岗位外包到关键技术型岗位外包,从单一专业外包到一体化外包,从引进外包公司到引进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的发展过程。就大部分医院而言,后勤外包已从最初的保洁、导医扩展到现在的绿植、餐饮、维修、动力和专业维保,覆盖面广,规模大。医院后勤管理的工作性质在相当程度上已经从过去的培养自己人干,到现在的监督和管理外包公司干。
  
  2.公立医院后勤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1)人员严重不足:以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为例,总务处正式职工为99人,根据统计,按照目前的岗位设置、职责划分,总务处须配备人员249人,方能不违反《劳动法》关于职工倒休、带薪休假及每日工作8 h的规定。后勤人员严重不足,维持正常运转已是很费力,与保证医院未来发展所需相差甚远。
  
  (2)人才队伍的结构严重不合理:由于当前人力成本的居高不下,导致很多公立医院对于后勤部门采用“只出不进”的进人机制,相当多的三级医院后勤工作人员在不断萎缩,平均年龄较大,学历低,职称低。以某医院为例,总务处现有正式员工99人,40岁以下占7%、41~49岁占43%、50岁以上人员占50%,平均年龄50.5岁;大专以上占21%、中专和高中占40%、初中以下占39%;中级职称占2%、初级职称占10%、其余88%均为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
  
  (3)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不到位:随着公立医院的发展、现代化技术的引进、设备规模的扩大、患者需求的变化,后勤工作涉及的范围和知识面越来越广,后勤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后勤管理专业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后勤人员得不到正规培训,技术好坏没有考核,很多公立医院多年没有引进专业人才,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但医疗设备的维修工程师引进少,维修力量跟不上。公立医院的电梯、智能楼宇的中央空调、净化病房、灯光系统等需要有专业的工程师进行维护、管理,但这方面的人才处于断层状态,都直接影响了医疗工作。
  
  3.后勤社会化服务质量现状
  
  当前,多数公立医院对于社会化服务质量的评价,仍然处于对服务质量的监管层面,即:按照招标协议和服务合同的质量条款,对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通过检查、打分和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回馈,进行综合评价。
  
  现有的后勤服务质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科学性。一是考评缺乏系统性。对后勤服务质量的考核、评价,仍局限于对某一个环节,某一个专业的考核,对后勤各专业之间的配合、效率是考评真空;二是尚未将后勤服务质量考评与整个服务对象、与医院的整体绩效考评相结合;三是服务质量考核的关键性指标是顾客满意度,而现有的后勤满意度调查仅限于医院内部,如由护理部出具的满意度结果,而对影响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患者满意度调查,很少涉及,或者只是从属于医疗服务的非关键指标,科学性有待提高。在实践中应通过对管理环节的优化,建立有效的反馈系统,方能不断发现并纠正计划执行的偏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管理目标。
  
  二、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尽管很多公立医院已经意识到后勤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尝试和初步进行了医院后勤管理改革,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的束缚、理论研究的滞后、法规的不健全,在实践中后勤服务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公立医院后勤的发展。
  
  1.医院后勤管理缺乏行业标准
  
  医院后勤承担着医院的建筑规划、院内绿化保洁、水电暖的维护、膳食的供应和管理、房产维修及改扩新建房屋、办公家具耗材等固定资产的采购、维护及配送,专业众多,有些专业具有各自归口的行业强制性规范,比如电梯的运行、安装,基建、房屋的管理,燃气、电力的运行等,但仍有一些专业并无明确的标准,如:关于保洁,至今尚无针对不同保洁区域、不同客流量的“保洁人员配置标准”等。因此,医院后勤在日常管理中,对于各专业的管理,除必须遵照国家各类强制性标准外,只是依经验制定本单位的管理制度和检查标准。
  
  2.后勤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之所以存在着诸多问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管理技能,而医院对于后勤服务管理人员的培养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在管理上也缺乏创新意识。
  
  3.后勤改革对社会化服务企业依存度过高
  
  由于医院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点多面广,人员年龄偏大、层次较低,导致很多公立医院将后勤管理工作交由社会化的专业公司完成,但由于我国医院后勤社会化起步较晚,针对医院的社会化服务公司数量较少,且水平、规模参差不齐,加之我国对医院服务的标准、规范欠缺,使医院后勤管理水平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医疗工作。
  
  4.对后勤社会化服务企业缺乏科学管理
  
  (1)对后勤服务企业缺乏管理标准:医院后勤服务管理是-个新兴的服务产业,目前在我国尚没有相关标准可依据,没有针对后勤服务企业的管理标准、管理办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发展。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苑丽敏.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改革现状及对策分析[J]. 北京医学,2016,(04):366-36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后勤管理论文
返回:物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