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物资管理论文

浅议轨道交通运营物资数据化管理模式

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作者:周鑫
发布于:2022-09-04 共5205字

  摘要:众所周知,轨道交通行业由于公益性和建设资金投入大的特点,轨道交通企业大都为亏损单位,而运营物资作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固定投入成本,如果通过物资管理的数据化和精细化,将有助于降低运营物资成本。本文基于降本增效,分析轨道交通运营物资的数据化管理模式,探讨物资管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轨道交通;物资数据化管理;物资成本控制;

  作者简介:周鑫,男,甘肃秦安人,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物资成本管理。;

  一、引言

  根据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协会2020年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共有40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0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6736.2公里,而2020年全年累计客运量237.1亿人次。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不仅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更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2020年,全国地铁单位平均运营收支比为72.7%,其中,运营收支比超过100%的城市有杭州、青岛、深圳、北京四市,均为资源经营收入较高的城市,其余城市运营收支比均低于100%。整体来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入不敷出依然是普遍状况。作为轨道交通运营生产过程中的固定消耗和成本部分,物资成本管控是有“潜力可挖”的,可通过科学精细化管理,做好物资数据的统计、分析及运用,借助信息化软件载体,降低轨道交通运营物资成本。

  二、加强物资数据化管理的重要性

  物资统计管理主要为物资全周期管理过程中传递的需求、采购到货、出入库及消耗等数据进行汇总统计,最终实现数据串联与统计分析,为实现公司物资成本可控和物资精细化管理指引方向。物资消耗的统计有助于掌握轨道交通电客车维修及其他设备检修的物资消耗情况,以及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统计固定消耗物资种类数量,以此制定消耗定额和物资标准。通过一年到两年的逐月实施,能够准确掌握各部门、各专业、各设备及各类修程维修保养所需的物资消耗量,具备制定各专业定额消耗的条件,为主动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奠定基础,提高生产性物资采购计划的准确性,有效控制公司的物资成本。

轨道交通物资

  三、轨道交通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物资管理标准不合理

  物资管理标准是开展物资计划、采购及仓储配发等工作的依据,比如工器具管理标准、生产耗材配备标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备品备件安全库存等物资标准。但是国内各地铁企业制定的物资管理标准依然存在不规范之处,例如工器具管理标准的制定未统筹考虑使用频率、使用成本以及一线班组属地管理方式,导致工器具在库成本远高于地铁运营检修实际检修工器具需求;由于历史消耗统计数据基础差,各专业系统生产耗材的真实消耗消耗掌握不透彻,导致制定的消耗定额和配备标准不合理;备品备件的安全库存标准的建立没有结合设备的故障率和易损率,甚至有的企业没有相关标准,导致储备了大量的备品备件,致使物资采购与实际物资需求物资不符,存在不同程度的物资呆滞情况,导致物资采购成本高和资金占用。

  (二)物资数据统计不扎实

  轨道交通运营检修所需的物资包含上万种生产物资,物资管理的环节、专业及涉及的物资数据繁杂。物资管理的过程可以看作数据处理的过程,如物资出入库数据、库存数据、消耗数据、计划执行数据等,但目前来说,大部分的企业只注重基于账实相符目标下的出入库数据、库存数据,而对于历史消耗数据的统计,尤其是不同维度的对比统计数据关注较少。由于缺乏系统性、持续性的历史物资消耗统计数据,致使无法建立合理正确的物资配备标准和物资消耗定额;此外,缺乏不同维度的对比统计数据,导致物资计划审核、库存考核等物资管理没有着力点。

  (三)信息化系统利用不充分

  自进入互联网、数据化时代以来,全国轨道交通企业大都重视对信息化软件的投入和使用,大部分成熟的地铁公司也都借助物资管理系统软件实现物资管理,但目前使用的效果仍不理想。目前,大部分地铁公司物资管理系统的建设较为独立单一,有的企业物资管理系统未涵盖物资管理全过程,有的企业物资管理系统未能将物资管理的各类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物资系统的使用大都集中于物资计划申报和库存管理等环节,但是对于物资管理中各模块的串联使用不理想,信息化系统利用不充分。例如缺失备品备件数据管理模块、物资消耗统计模块,不能统计企业日常生产检修物资的消耗数据,对于物资计划的编制未提供数据支撑,导致物资计划编制不准确,物资采购成本大于实际维修成本。

  四、轨道交通运营物资数据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结合数据统计,完善物资配备标准

  1. 工器具配备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各专业设备运营检修的工器具配备标准,包括配置工器具名称、配置单位名称、配置数量、配置金额等信息,应按照三级检修班组设备管理进行制定,同时结合使用频率和价值高低进行调整。比如,对于价值较高和使用频率较低的工器具,可以考虑按照二级中心,甚至是一级管理单位进行共用配置;对于价值一般和使用频率高的工器具,按照三级班组或个人进行配置。同时,做好工器具使用情况统计,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不断调整工器具配置标准,确保工器具配置标准规范合理,降低在库工器具的资金占用。

  2. 生产耗材配备标准

  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耗材配备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资的申报以及采购应以物资配备的要求为依据,而物资的配发和管理也要严格按照物资配备的标准来执行。生产性耗材配备标准如果没有与地铁运营一线实际相符合,其结果就很有可能是产生大量呆滞物资,造成企业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导致地铁运营成本上升。轨道交通所需的生产耗材具有需求种类繁杂、专业差别大、低值易耗等特点,在运营初期建立合理的配备标准显然不切实际。确保物资配备标准科学合理的前提就是必须要有持续稳定的物资消耗数据统计。生产耗材配备标准的制定,应以地铁运营开通至少三年的历史物资消耗数据为依据,统计近几年各部门及专业固定消耗的生产耗材种类及数量,同时统筹兼顾,结合轨道交通各专业设备维修要求、班组管理方式等因素,不断完善,最终使物资配备的标准和实际需求基本一致。

  3. 建立备品备件安全库存管理目录

  备品备件安全库存指的是为确保地铁安全平稳运营,各专业设备需及时储备最低安全数量的维修更换零部件。轨道交通的安全平稳运营依赖于轨道交通设备的稳定运转,而当某种设备发生故障时,为不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需要及时更换配套的备品备件。由此就会衍生出一个问题,需要储备什么种类和数量的备品备件来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营?备品备件一般价值都比较高,储备所有的设备零部件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占用了公司较高的资金成本。建立备品备件的安全库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统建考虑。第一,备品备件的安全库存管理目录,须对照国家标准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分类,对企业各系统设备进行层级分类,备品备件的申请、采购及仓储应按照各层级进行细分管理;第二,备品备件的安全库存可以围绕各专业设备的易损件和故障率来建立,而不是将备品备件储备的范围扩大到各专业的各个零部件。在地铁运营初期,由于没有更换数据,可以依靠设备厂家,统计厂家所掌握设备的易损件类别和故障情况,来制定备品备件的安全库存;第三,备品备件安全库存管理目录,应包含各设备层级分类、备品备件库存明细、备品备件消耗数据、备品备件具体库存存放区域等信息;备品备件安全库存目录应逐月进行统计更新,实时掌握轨道交通各系统设备备品备件的库存明细和存放区域,根据地铁设备运行情况,查缺补漏,在确保地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降低备品备件的资金占用。

  (二)建立物资数据统计体系

  1. 物资消耗数据统计

  物资消耗数据统计的真实性依赖于持续稳定的数据统计和正确的统计规则。持续稳定的数据统计应借助于物资管理系统、公司相关制度,确保数据统计是物资管理的必要工作流程;正确的统计规则应是物资的消耗必须以一线工班的实际消耗为依据统计,而不是以物资出库就开始统计为消耗。例如,建立工班物资消耗统计台账,统计物资的消耗数量、使用时间、使用用途等。某项耗材,从物资总库领用出库至二级库,甚至是工班库或三级库,都不能算作已消耗,而是由于设备检修实际需要须消耗该物资,才能录入工班物资消耗统计台账,才能视作已消耗。统计的周期可以根据企业要求,结合工班工作周期,最多不能超过7天,避免数据录入遗漏。

  2. 物资申请与消耗对比统计

  物资申请作为物资管理工作的开端,其物资计划编制与审核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物资采购成本的高低。换句话说,物资申请与轨道交通日常维修实际物资需求要相符,物资采购成本接近物资消耗成本,而物资申请高于实际的物资需求,致使公司成本上升。对轨道交通物资从业者来说,相信这一情况时有发生。物资需求部门由于考虑维修需要,申请的物资预算比较高。而物资采购部门由于考虑公司整体预算考并不能审核通过,两者出现工作沟通障碍。出现上述情况的重要原因在于物资计划的编制或审核没有数据统计支撑。物资申请与消耗对比统计,指的是某一年度,需求部门申请的物资与该年度该部门实际消耗的百分比统计,如果能够建立物资申请与消耗对比统计,既可以为需求部门编制下一阶段物资申请计划提供依据,又可以为物资采购部门审核下一阶段物资申请计划提供数据支撑。两者兼顾,可降低公司不必要的物资采购资金支出,降低物资呆滞率,同时也为物资管理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

  3. 备品备件更换数据统计

  备品备件依然是目前轨道交通企业物资库存占比最高的物资类别,为了满足地铁运营平稳安全运营,大多数企业储备了大量的备品备件,有的企业储备的备品备件甚至长年累月未消耗,造成库存成本居高不下。上述情况主要是由于从地铁运营的初期开始没有建立备品备件更换数据统计,导致年复一年的储备。建立备品备件更换数据统计,可以统计轨道交通各专业设备更换过的零部件和更换频率,以此掌握设备的易损件和故障率,这对于备品备件安全库存的建立和储备备品备件至关重要。

  建立备品备件更换数据统计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统计要素要全,数据统计的要素要涵盖更换专业、更换设备、更换备件名称及型号、更换备件的序列号、更换时间、是否送厂返修等等,便于后续统计各专业设备的故障率、易损件及更换频率,也为建立备品备件安全库存提供数据依据;二是要统计设备质保期内更换的备品备件数据。由于轨道交通机电设备厂家质量保质期一般为两年,而在这质保期两年内零部件的更换一般由厂家负责,在此期间的备品备件更换数据必须要做好统计工作,否则不便于统计各类设备真实的故障情况和易损件情况;三是制度支持,必须建立相关的定期统计制定规定,确保数据统计的真实性和持续性。

  (三)优化物资管理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

  新时代,轨道交通物资管理要有新举措,更要有新作为。现如今,物资管理的精细化除了依靠制度规定、优化流程之外,还应积极开发、优化及有效利用物资管理系统。

  一是物资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必须围绕“契合线下流程、各模块有效串联”的中心思想,实现基础数据—物资申请—物资采购—物资出入库—物资消耗数据—基础数据的全周期闭环管理,具备计划管理模块、采购管理模块、仓储管理模块、工器具管理模块、劳动防护用品模块、备品备件管理模块、统计汇总模块等功能。

  二是各模块之间必须能够串联使用。例如,工器具管理模块要串联计划申请和仓储管理,实现工器具配备标准—工器具申请采购—发放使用—报废更换申请的闭环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模块,严格按照配置标准和员工信息,通过领用台账基础数据,实现劳动防护用品的定期更换提醒和更换数量的自动计算。

  三是数据统计要形成可视化。物资管理的过程,涉及采购数据、出入库数据、消耗数据等多方面的物资数据,物资管理其实就是数据管理。物资管理系统要能实现物资申请及采购数据统计、物资消耗统计、物资采购与消耗对比统计、物资申请与消耗对比统计、出入库统计、物资领用台账、计划执行跟踪统计等数据统计,这些数据要能够相互匹配、形成物资统计报表,便于进行数据分析,提高物资管理水平。

  四是物资系统要与其他相关系统完成对接,物资管理系统必须与财务管理、合同管理、自动化仓储设备、生产维修等系统实现接口对接,这样不仅可以将企业员工从大量的数据处理中解放出来,还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化工具,实时对企业实际成本费用支出与既定预算数据进行对比,提高企业成本管控效果。

  五、结语

  轨道交通行业作为负债较高的公益性行业,相关企业必须实现开源节流,在积极寻找资源或经营开发收入来源的同时,也要发挥如何通过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来控制企业的开支成本。各地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轨迹不尽相同,物资管理的数据化与精细化,必须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围绕“完善物资配备标准、做好物资数据统计、充分发挥信息化工具”的思路,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迈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J].中国城市轨道,2021(4):30-36.
  [2] 黄志平.基于地铁运营物资精细管理相关思考与分析[J].经济与管理科学,2019(11).
  [3] 鲍丰.网络条件下地铁物资信息化管理探究[J].低碳世界,2018(07):347-348.

原文出处:周鑫.浅议轨道交通运营物资数据化管理模式[J].产业创新研究,2022(16):122-12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物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