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

现代电子媒介下审美新范式对文学的影响与对策(2)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胡友峰
发布于:2017-06-15 共16548字
  2. 影像:现代阶段。
  
  这一阶段审美范式的转变主要在于摄影术的产生、电影和电视的发明。 摄影技术的起步在 19世纪 20 年代,1839 年摄影术真正的诞生,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曝光和后期制作。 摄影术的诞生为影像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当然,摄影术只是非常简单的影像复制技术, 这种复制技术通过照相机与胶卷的链接而得以实现。 毫无疑问,摄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将人们带入一个视觉的图像时代, 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以及文化的创制方式都可以通过摄影技术而得以保存。 在摄影技术发展的同时,19世纪末在法国诞生的电影技术, 是一种利用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 电影技术的发展预示着图像由“静态”转为“动态”,即图像开始“活动”起来。 摄影技术和电影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 审美范式也发生了转向,审美从“形像”转向了“影像”. 1925 年,现代意义上的电视机诞生, 这是一种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 通过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为工作原理的现代媒介。 电影和电视这两种现代媒介的诞生, 将人们从印刷媒介“形像”的包围中解放出来,人们的审美范式跨入“影像时代”. 在这一背景之下,审美对象(即图像)表现为以摄影、电影和电视剧为代表的“以化学颜色及光电为介质的影像。 ”⑦所谓影像,“意指真实世界中的事物, 通过光的反射作用在胶片感光剂或电子成像装置上的显影成像。 ”⑧而这一时期审美对象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为显着的特征就是机器 (各种影像的生产均需要机器的参与)的介入,而古典时期的“形像”生产是以人类的手工制作为基础的, 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促成了审美对象的批量化产生。 其次,审美对象的范围有了较大的突破, 突破了以前时间的和空间的限制, 图像的传送可以使远在千万里之外的人也能同时享受到清晰而又声情并茂的影像。 在图像化审美时代, 人们将图像作为审美的主要对象, 这样就使得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向图像靠拢以获得更多的接受和关注。 诸如文学、音乐、戏曲等不得不想方设法与电子媒介(电视、电影)结合在一起,以获得更多读者的关注。 例如金庸先生的作品被翻拍成电视剧,而且一拍再拍,各种版本层出不穷, 同样的现象是我国的四大名着也是不断翻拍,以便能够加入更多的现代元素,目的在于人们接受起来更加容易。 而更多的戏曲表演被录制成电视节目,向人们传递着“影像”,所有这样一种图像的展示使得传播的距离或空间消失, 人们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而这一切就是“影像”审美所带来的审美体验。 在经历了摄影、电影和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后,“影像”审美范式作为一种机器化的“视觉”审美范式,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眼睛“观看”的视觉范围,也改变了人类“观看”世界的方式,“世界通过视觉机器被编码成图像”⑨。 这种被视觉机器所编码的“图像”在后现代的“拟像”阶段表现得更为充分。
  
  3. 拟像:后现代阶段。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子媒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候“图像的制作进入了以数字仿真为特点的后现代阶段”⑩。 在这一阶段,图像的制作经历了仿制和机械复制这两个阶段, 图像的制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由于图像制作技术的简易,人们可以观赏图像的途径就更加广泛,人们的生活进入到一个被“图像”包围的时代,也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图像”泛滥的时期。 如同柯勒律治关于“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的着名诗句所描述的一样,我们也可以描述此时的审美环境:在图像的海洋里,却找不到有用的审美对象。 图像作为一种符号,它“不再表征现实,甚至与现实无关,它依循自身的逻辑来表征,符号交换是为了符号自身。 ”图像走向虚拟化,具有欺骗性、不确定性和异质性, 图像由此走向了电子媒介制造的拟像阶段。 拟像( simulacrum) 是鲍德里亚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拟像是对现实的一种仿制,但可能仿制的比现实更真实,出现“内爆”. 拟像的出现,审美范式相应地从现代阶段过渡到了后现代阶段。
  
  “拟像,又可以译成仿像、类像、幻像、仿真等,指的是后现代社会大量复制、 极度真实而又没有客观本源、没有任何所指的图像、形象或符号。 ”
  
  在柏拉图的文本中,就已经出现了“拟像”这一概念。 但是直到法国哲学家、现代社会思想大师让·鲍德里亚在他的《拟像的进程》一书中对拟像的重新阐释和独到分析, 才使得这一概念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在《拟像的进程》中,鲍德里亚认为“拟像物从来就不遮盖真实,相反倒是真实掩盖了‘从来就没有什么真实’这一事实。 拟像物就是真实。 ”当今社会就是由数字技术所制造的一个“拟像”世界,“拟象和仿真的东西因为大规模地类型化而取代了真实和原初的东西, 世界因而变得拟象化了”.在他看来,拟像是没有原本的东西的摹本。 正如上文所说,电子媒介时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由电子网络构建起来的图像化的虚拟世界,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准确地辨别事物的真实或虚假。 用让·鲍德里亚的话来说就是拟像世界就是一个“超真实”的世界,它可以通过模拟来仿制真实, 创造一种可能原本就没有真实的存在。
  
  审美范式从形象到拟像的这个转变过程,让·鲍德里亚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阐述。 最初,形象可以表现真实,在数字模拟技术的催生下,形像被遮蔽,真实出现歪曲,形象与真实之间出现裂痕,最终,拟像出现,形象是形象,真实是真实,拟像与真实之间完全断裂。 在这里,具有真实特征的“形象”完全转化为去真实的“拟像”,这就是“超真实”,一个失去真实存在的比真实更加真实的世界, 因而杰姆逊说:“事物变成事物之形象,然后,事物仿佛便不存在了,这一整个过程就是现实感的消失,或者说是指涉物的消失。”也就是说,当今我们生活的社会是这样的一个社会: 现实中的实物正渐渐被拟像所代替,生活逐渐由真实向超真实转变。 此外,在真实不断被消解转换的过程中,各种拟像的模型出现了,并且填补了真实的空缺。 这些模型是想象出来的,我们无法在现实中找到它们的原型。但是越来越多的这样的模型却给我们制造了一种比真实更真的幻觉---“超真实”, 好像这些模型就是真实存在的,从而拟像进入了超越真实的“幻觉”世界之中。
  
  拟像具有二元性和数字性的特征, 通过数字模拟技术制作出来的“拟像”有时候比现实更加的真实。 例如我们可以在好莱坞大片《2012》中看到这样的情景:黄石公园火山喷发,继而全球所有冰川融化,地球淹没在海洋之中,人间一片狼藉,这样的场景简直就是人间地狱……当然, 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场景: 各种各样的外星人入侵地球,与人类发生战争,奇异的飞行物,造型古怪的外星人,乃至机器也可以变成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感情……而这一切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觉得是不可能之事迹,而“拟像”却可以做到这一切。 古人云:眼见为实。 而在“超真实”阶段,眼见也不一定为实,一切都存在着虚假性和欺骗性,人们更多地采用娱乐的态度面对着生活中上演的一些事件。 例如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比如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森马的广告词:穿什么,潮我看。 我们更多的时候不会想到具体的衣服或者裤子,而更多的时候会想起时尚、流行、休闲等形容词汇。 因此,在后现代电子媒介的引导下,人们的审美范式也由原来的具体之物的“形象”转变为具有虚拟性和虚假性的“拟像”阶段。
  
  我们在移动公交电视中经常会看到讲解交通知识的 3D 模拟交警。 短片中,讲解交通知识的并不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交警,而是一个看上去很像真人的 3D 模拟交警 (电子交警)。 但无论从言语、神态还是手势动作上来看,它跟真人的交警没有什么两样。 若远看,还真的看不出其真伪。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博览会上的电子解说员,网络游戏中的人物等等。 这些都是以真人的拟像的形式存在, 我们不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那个电子交警和博览会的解说员, 更别说是网络游戏中的 3D 人物了。但每当我们的双眼遇到这些拟像模型时却会不自觉地进入到一种审美的幻觉中,逐渐地、自然而然地就接受了所谓的“超真实”的世界。 而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审美由无利害性向审美与生活合一的转变,而这种转变,也说明了电子媒介时代审美范式从审美无利害性向审美生活化的转变。
  
  二、电子媒介时代审美范式转型背景下文学的异变。
  
  电子媒介时代主导的审美范式是“拟像”的审美范式,这种审美范式对文学影响深远。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审美变异首先与电子媒介的兴盛密切相关。 南帆就认为:“文学之为文学与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早期社会,媒介对于文学而言是以工具的身份出现的。 从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再到大众媒介(电视、电影),每次媒介的转变,必然会引起文学形态的变化。 在口语媒介时期,文学文本规模小,其词汇、句式篇章都较为简单。 而且文本都是以歌谣等形式出现,充满着不稳定性和流动性。 因此,人们的审美主要是用一种口耳相传的方式来进行和传播。 进入文字媒介时期,文本具有了可保存性,审美主要靠“读”即阅读来进行。 然而到了印刷媒介时代以后,文学作品的复制和传播显得更为方便,例如明清小说的发展和繁荣, 不容否认和媒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 而到了现代时期和后现代时期,随着电影和电视的出现,人们主要欣赏的是图像,而过去“阅读范式”统治一切的时代也早已一去不复返。 从“媒介即信息”的视角来看,审美范式的转变首先就在于媒介的转变。 媒介的转变可以带来不同的美的表现形式,或文字、或声音、或图像。 在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文学从“读”转向了“看”,文学的图像化趋势明显,媒介的主动性增强,文学与媒介的关系更加的紧密,由此出现了电子媒介形态的文学:比如说网络文学、影视文学、微文学等。 文学表现媒介的变化导致文学的异变在历史上不乏其例, 当纸张媒介取代竹简媒介时, 文学的传播空间就得到了较大的释放,文学形态、文学功能、文学趣味等都发生了相应的转移。 而审美范式从形像到影像,再到“拟像”的转变,文学作为语言制造的“形象”在“拟像”为主导的审美范式作用下会发生哪些异变呢? 当审美范式从无利害性向审美生活化的转移过程中,文学精神又有哪些变化呢? 下面我们将从文学形态、文学功能、文学趣味和文学理想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原文出处:胡友峰. 电子媒介时代审美范式转型与文学镜像[J]. 浙江社会科学,2017,(01):103-113+158-15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艺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