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与西田的内在哲学对比分析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板桥勇仁,徐英瑾,马塞
发布于:2017-06-26 共11406字
【摘 要】本文集中探讨了西田几多郎的“内在”哲学,并试图将其思想放置于叔本华哲学之经纬中予以考察( 众所周知,叔本华的意志论具有将康德的批判哲学彻底化的旨趣) .在笔者看来,在西田建立起其大名鼎鼎的“场所逻辑”思想之时,其所给出的一则评论其实已经包含了使得上述思想得以被建立的关键线索。相关论述的文本根据,则是通常被评判为“西田中期作品”的《从动者到见者》一书( 1927 年出版) .与叔本华哲学遥相呼应的是,西田的哲学立场的真正旨趣,通常被学界把握为对于“康德式的批判主义”的彻底化。对西田而言,这种彻底化进程的实质就在于: 关于那些牵涉到经验本性的哲学预设被摒弃得越多,那么这种“彻底化进程”就会被执行得越好。而在这些需要被摒弃的哲学预设之中,有一个预设的内容便是这样的: 所谓“独立于客体的认识主体或意识”的确是“实在”的一部分。另一个预设则是这样的: 独立于经验的客体亦的确是“实在”的另一部分。而为了与这些流俗意见相对抗,西田建立起了一种“内在”的观点,并经由这种观点将主体或意识视为“场所”---在这种“场所”中,主体和客体都被置于其中,或是被包含于其中。西田的这一评论清楚地表明了他的“场所哲学”不单单是经由东亚的思想资源( 或是他本人的宗教体验) 而诞生的,其创生同时也已借助了康德哲学的东风。换言之,他比康德本人更为彻底地贯彻了康德式的批判精神,由此才构成了西田本人所说的“彻底的批判主义的立场”.而这种对于批判哲学的彻底化也便构成了西田哲学与叔本华哲学之间的契合点。此外,考虑到叔本华的“内在哲学”是基于“对于生存意志之否定”这一概念的,在笔者看来,西田对内在哲学的彻底化其实也是通过“否定那个不断索求事物之根据的意志本身”才得以实现的。
【关键词】场所 意识 意志之否定 意志之自由 内在哲学 康德式的批判主义 无。
一、引言。
日本京都学派创始人西田几多郎曾就其“场所”逻辑思想的形成给出过一个评论,而该评论对我们理解该思想的形成来说,具有重要的线索意义。此评论来自于其中期作品《从动者到见者》( 1927 年出版) .在相关的讨论正式开始之前,笔者想要预先强调的是,西田此后的演进过程,其实就可以被理解为他对于“场所”概念的理解不断加深的过程。而从根本上看,他的哲学立场其实完全可以被归结为所谓的对于“康德式的批判主义”的彻底化---至少对于西田而言,这种彻底化就意味着: 我们必须尽可能地獉獉獉獉摒弃那些关于经验的本质的哲学预设獉獉獉獉,譬如“存在着独立的认识主体或意识”,或“存在着对立于经验的客体”之类的预设。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西田相关评论的内容。他写道: “康德所说的诸如‘自在之物’( 德语: Ding ansich) 之类的超验的实在,是在认知主体之外而自在地存在的。关于此类实在,我可不打算予以讨论……在下相信,沿着康德式的批判主义的路径而正在跋涉的我,其实比康德本人走得更为深远”( 日文原文: “私は宁ろカントの批评主义の途を歩みつつあると信ずる”) (NKZ - 5: 8) .基于这种认识,西田提出了自己的“内在的”立场: 根据此立场,主体或意识是需要被视为所谓“面”或“场所”的---而在这种“场所”中,客体也好,存在的事物也罢,都是被“内置于”( 日语:於いてある) 其中的( 参看 NKZ -4:322) .在他看来: “即使在康德式的批判哲学里,独断论思想依然被当作出发点来坚持”( NKZ -5:184) .也就是说,“即便是康德,其哲学工作也开始于如下想法,即,认识是一种‘从主体指向客体’的行动,而此想法本身又预设了主、客之间的对立( 这里的‘客体’指”物自体“) .而为了反对这一点,我所采纳的理论出发点,将比康德更为深远”( NKZ -4: 320 -321) .
这一评论清楚地表明,西田的“场所哲学”不仅仅是东亚思想资源或他本人的宗教体验的产物; 毋宁说,它是作为一种方法而被提出的。该方法的旨趣,便是要比康德本人更为彻底地贯彻康德式的批判精神。西田把这种方法理解为“彻底的批判主义的立场”( NKZ -5:184) ,也正是基于这种理论觉悟,他才引入了关于意识的“内在”立场---这里的意识被视为“场所”,而“场所”又被视为主、客的包容者。不过,这里也出现了一个问题: 西田的“彻底的批判主义”的“内在”立场,与我们平时所说的“泛意识论”或“唯心论”立场,是否有分别呢? 另外,对于被刻画为“场所”的意识而言,“客体”或“存在者”究竟是以怎样的方式才“内在于其中”的呢?
本文将集中讨论西田中期思想中的“内在”哲学,并把它与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观念相比较。在芸芸西哲诸贤之中,笔者之所以特别要提到叔本华,则是因为他也试图以一种与西田遥相呼应的方式,将康德式的批判主义彻底化。
二、叔本华哲学中的意志与直接意识。
我们的讨论从叔本华开始。众所周知,叔本华哲学受到了康德批判主义的影响。叔本华曾云: “关于在所有可能的经验之外,还有何物存在,吾人哲学将不置一词。毋宁说,我的哲学仅仅提供对于下述问题的解释与阐述: 在外部世界中,或在自我意识之中,有什么东西是被直接给予的。……因此,我的哲学便是‘内在的’( 至于”内在的“一词在本人着作中的意义,正如该词在康德着述中的意义) ”( WII,736) .在这里,叔本华把康德的“内在性”哲学视为如下两个预设的否弃: 一是存在着与认识主体相分离的超验实在;二是存在着先于客体而活动的独立主体。也正是基于这些认识,在叔本华的代表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他最终将其“内在”哲学构建成为了一个发端于作为直接意识的“意志( Wille) ”的哲学体系。就此,他写道: “意志在自我意识中被直接地认识到,并自在地存在着”( WI,135) .
据叔本华对意志的看法,“意志行为与身体行为,并不是经由因果性之韧带而被联结起来的两个彼此分别的、并被客观地认识到的状态……毋宁说,它们是合二为一的,只是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下被给定而已”( WI,119) .因而,意志实乃统一主、客之活动。叔本华断言正是“在一种主、客界限难以被辨认的直接状态中”,意志宣告了自己的存在( WI,130) .
由上文可看出,叔本华试图消除以下两个假设对象: 其一是超越于自我意识的客体,其二是先于客体意识而存在的主体。如之前所考虑的那样,叔本华主张,我们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个作为意志的直接意识后,才能分出主、客。简言之,在叔本华的内在哲学中,一切皆源自于这个作为意志的直接意识,而绝不能与之分离。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板桥勇仁,徐英瑾,马塞知远. 两种内在哲学之比较——西田几多郎与叔本华的对话[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38-46.
相关内容推荐
-
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
亚瑟叔本的代表作是《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一书。在其书中,叔本华向我们描述了一个痛苦的现实世界并探讨了摆脱现实痛苦通向幸福的途径。世界是由人的意志和表象所构成的,意志与世界同时存在却不同于世界。叔本华认为,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各种痛苦。为了不被空...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