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与西田的内在哲学对比分析(2)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板桥勇仁,徐英瑾,马塞
发布于:2017-06-26 共11406字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叔本华所说的“意志”既高于主-客区分,亦高于因-果区分。因而,不论是作为世界一部分的身体,还是在主-客关系中呈现出来的整个世界,均为客体化的意志的现象,或者是意志的客体化的现象。不过,有鉴于意志本身并不是现象,叔本华就把它称为“自在之物”.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叔本华并不把“现象”视为关于对象的表征或者为主体所拥有或构建出来的观念。毋宁说,“现象”就是意志的客体化。而在他的术语库中,“表象( Vorstellung)”就是指这种被客体化的意志。从这个角度看,用“表象”来翻译德语中的“Vorstellung”一词才更符合叔本华的原义---而若像学界所通常所做的那样,将其译为“表征”或者“观念”,则有些不妥。这是因为,只有采纳笔者所建议的译法,读者才不会将“Vorstellung”误解为“主体对于客体所具有的印象”之类的意思。
关于上述基于意志论的“表象”理论,叔本华还给出过一番非常有益的补充性说明。在他看来,由意志发出的每一活动皆有其动机,而所谓“动机”,无非即意志呈现自身之机缘( WI,127) .他还说: “在诸多动机中,为何单单是这一动机最终触发了意志呢? 此事并无根据可供吾辈追索”( WI,148) .这就意味着: 就意志之存在的整体性而言,无根据可谈。意志是“无根据的”( grundlos,WI,127) .也正因为这一点,叔本华说:“意志之每一个别活动均有目的,而意志之整体却是没有目的的。”( WI,196) 他还说,作为“无尽的追求”的意志总体来说,所有目的均已缺席( WI,195) .因此,从总体上说,意志从不知晓它所欲求的究竟是什么---就此而言,意志是“盲目的”.
由此看来,叔本华的见解便是: 就每一人类的个体“生命( Leben) ”而言,所谓“意志”便是“生存意志( Wille zum Leben) ”.生存意志是盲目的,它是对其自身之根据作出无尽之欲求,尽管这样的根据确实并不存在。对人类而言,在这世上仿佛确有目的,确有意志的最终所指,而这也正是人类能够活下去的理由。也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人们才具有了意志以统一自身的生活。但是,从总体上看,意志从不知晓它欲求什么,而且,也不存在着意志活动的终极目标,而所谓在“达到目标”后产生的满足感,并不会长久( WI,365) .因此,痛苦是“无法衡量的,没有尽头的”,而对生命而言,痛苦的存在是具有本质意义的。
三、 意志之否定与内在哲学。
如叔本华所写: “单单是由于巨大的不幸和创痛,对于生存意志之自相矛盾性的认识,也会不可阻拦地涌上心头。这样,我们也就迅速悟到了一切挣扎之虚无性( Nichtigkeit) ”( WI,466) .他把这一点推及至每个人的生活中( 对任何人而言,痛苦的存在均具有本质意义) .叔本华所言及的这种心路转变历程,就是所谓的“意志之否定”.这种转变并不能被刻意求得,而是“天赐”之果( WI,479) .
由此可见,意志对于自身根据无尽追索,“意志之否定”则对这种追索提出质疑。这一质疑之所以发生,乃是因为如下见解已经得到领悟: 生存意识在根本上是虚无的,是没有根据的。若套用叔本华在其《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 Der Satz vom zureichendenGrunde) 一书中所提出的观点,我们便可说: 对于生存意志的否定,在实质上便是对于“根据-结果”关系的超越。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否定不能被视为对于某种处于意志之外的基础状态或终极状态的达成---因为倘若我们这么看的话,这种状态就会成为意志的某种根据,而意志却本该是无根据的。最后,对于生存意志之否定,也就是对那不断探问着根据的意志的否定,便成为了这样的一种“转向( Wendung) ”活动:该“转向”的初始状态乃是某种欲求着其根由的意志,而该“转向”的结果则是某种“自在存在”的意志---该意志既无所作为,也不通过“根据律”而将自身奠基于任何根据之上。
此外,叔本华还主张说,所谓“意志之否定”便是“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所具有的本真的或是真实的自由”之涌现,抑或是“对于自在存在的意志自由的本真的、唯一的直接表达”( WI,355) .据叔本华的观点,“自由( Freiheit) ”意味着“独立于根据律”,亦即,一种不对其根据作出欲求的无根据的意志活动。这样一来,对于生存意志之否定,便成为了一种转向活动,这种活动偏离了生存意志,进而转向意志自身---而这里所说的“意志自身”就其本质而言是以自由之方式而活动的,或者说,是以无根据之方式而活动的。这种否定,实际上就是针对生存意志的 “弃绝( Aufhebung)”---不过,这种“弃绝”并不针对意志自身。毋宁说,恰恰是通过这种否定,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自身才得到了实现。
叔本华本人的说法是: “对于生存意志之否定,无论如何都不意味着对于实体的湮灭。”不过,请读者不要误读此话的意思。这并不是说对于生存意志的否定不会对“实体”的存在构成影响---相反,这意味着“意志”本身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一种“实体”; 同时,就“实体”本身而言,无论在生存意志被否定之前还是在此之后,叔本华均未为其在自己的体系中安排任何位置。如叔本华所坚称的,对于那种不断求索根据的意志所作出的否定,将把我们引向某种 “天赐之福( Seligkeit) ”,引向芸芸众生之生命进程( 也就是世间每一个体存在者之生灭进程) 之中的“不可剥夺的宁静( unanfechtbare Ruhe) ”( WI,464) .这样的意志处于平和状态之中,而且这样的意志又是自由的。但其平和与自由与其说是源于其自身,还不如说就是在其自身之中的。而对于那试图拥有自己之存在根据的意志( 也就是自身缺乏根据的生存意志) 而言,这个世界是彻底地为空虚性所充盈的。而只要意志试图避开这种空虚性,那么它就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痛苦。对于这样的意志而言,从根本上来说,一切皆无。只要意志把空虚性( Nichtigkeit) 领会为根据自身的无根据性或者根据之虚无性( 即其非存在性) ,那么这样的意志就会发现,在其所面对的这个世界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是存在的。这也就是说,由于世界本身既无根据用以支撑自身,又无更大的背景用以映衬自身,那么除了这个无根据的世界之外,就不会有任何东西存在。叔本华说: “自由虚无化了那处在现象根据处的( zum Grunde) 本质,与此同时,现象自身却还在时间中继续存在。”( WI,339) 这样一来,也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对于生存意志之否定,乃是植根于自身的( 甚至是显现于现象之中的) 意志的自由的‘本真且唯一的直接表达方式’”( WI,355) .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板桥勇仁,徐英瑾,马塞知远. 两种内在哲学之比较——西田几多郎与叔本华的对话[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38-46.
相关内容推荐
-
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
亚瑟叔本的代表作是《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一书。在其书中,叔本华向我们描述了一个痛苦的现实世界并探讨了摆脱现实痛苦通向幸福的途径。世界是由人的意志和表象所构成的,意志与世界同时存在却不同于世界。叔本华认为,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各种痛苦。为了不被空...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