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史论文 >

英国启蒙运动中的仁爱与同情道德观探究(4)

来源:理论探索 作者:骆婷,薛勇民
发布于:2017-06-28 共10179字
  自马基雅维里提出“政治祛道德化”以来,在 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和 17 世纪个人主义思潮的推动下,现代性的社会范式转换在 18 世纪的英国启蒙运动中得到了定型。商业经济的兴起和市民社会的形成,使道德属性从“共同体道德”转向“个体道德”.“共同体道德”关注共同体的利益,对个人鲜有关怀。比如,英雄社会的血缘共同体,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共同体,以及基督教修士的宗教共同体。18 世纪的英国启蒙运动,开启了对德性的全面关注与论述,尤其关注个人的情感与道德的关系。“个体道德”替代“共同体道德”势在必行。
  
  对“个体道德”的呼吁,符合商业社会中市场机制的需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个体都力求追逐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如何将个体的正当权益与社会的公共利益相协调是英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使命。与曼德维尔认为“私恶即公利”的反讽式论述语调不同,沙夫茨伯里与哈奇森等启蒙思想家致力于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提出自爱与仁爱的辩证关系,将仁爱的道德感指向公共利益。从而奠定了社会经济的伦理基础,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仁爱的道德感基于个人的自愿,着眼于个人的行为。因此,仁爱与自爱一样,最终都是个体道德的体现。由于对其不能施加强制性,因而,个人是否付诸仁爱的行动,只能凭依个人的道德自愿。如果社会道德话语式微,仁爱将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道德幻想。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麦金太尔认为英国启蒙运动思想家颠覆了亚里士多德主义,并且提倡“共同体道德”优越于“个体道德”.
  
  同样是从现实人性的角度出发,在英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看来,市民社会已经从“熟人社会”变成“陌生人社会”.虽然人类的幸福与繁荣起源于仁爱,但是,人类的幸福却建立在正义的德性基础上。因此,相比仁爱,正义才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因为,仁爱是出于个人自愿的个人行为,缺乏仁爱只会招致厌恶之情,而不会受到惩罚;相较之下,正义并不取决于自己的意愿,它关注的是社会整体,没有正义则会导致愤恨,受到伤害。简言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仁爱是锦上添花,正义则是不可或缺的。基于这一认识,英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提出“正义优先于善”.这一洞见成为现代自由主义者奉行的基本道德原则。基于此原则建立的社会,隐藏着现代性诸多的问题根源。尤其是对个人自利与社会公利的区分强化,导致了社会的分殊化。如果社会走向分殊化的极端,很容易形成罗尔斯所谓的“私有社会”.以至于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抱怨道:“现代社会已经没有公民,有的只是各个领域的专家”〔10〕32.如何在分殊化的社会建立自由而和谐的良好秩序,或许是英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没有关涉的问题,但也正是现代社会必须给予思考的问题。
  
  (二)英国启蒙运动对中国的启示。
  
  比照英国启蒙运动的现代性启蒙,中国在现代性进程中表现出与其相类似的现代性问题。比如,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家园却逐渐失落,道德走向荒原。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公共责任意识淡薄,公德失范现象屡屡发生,大多数人以追逐个人的利益为人生目标,忽略了社会共同体的公共利益与共同善。对这些现代性问题的解决,本文认为可以借鉴英国启蒙运动---以道德为基石建立文明社会。如此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中国应对现代性发展的重要道德主张,也是中国现代社会对如何建立自由、和谐的美好生活的思考成果。
  
  一方面,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必须建设精神文明。这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基本矛盾解决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彰显了国家道德旨归,也突显了个体道德规范。个体的正当权益与社会的公共利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到了协调。具体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冲突日益尖锐,利益关系呈现多元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的公正,从权利公正、机会公正、规则公正等方面,有效地制衡利益双方,缓解利益冲突。努力营造公正的社会环境,并以公正为基点,造福全体人民,这是公正的道德实践要求。
  
  另一方面,如果说公正是利益冲突的社会不可或缺的美德,那么友善便是和谐社会的伦理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既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也蕴含着人对社会的仁爱之情。在面对公德失范现象时,友善可以提醒自己及他人,使人人具有公共感,提升公民的公共责任意识;在失落的精神家园中,友善可以帮助人们化解精神忧思,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复杂的生态伦理困境中,友善可以还给人们一个美好的世界。总之,以友善面对自己,可以塑造更健全的人格;以友善面对他人,可以滋润更崇高的心灵;以友善面对社会,可以建构更和谐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格特鲁德·希梅尔法布。现代性之路:英法美启蒙运动之比较〔M〕。齐安儒,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沙夫茨伯里。人、风俗、意见与时代之特征---沙夫茨伯里选集〔M〕。李斯,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 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4〕Alexander Broadie.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Scottish Enlightenment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3.  
  〔5〕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 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6〕James N. Loughran. Francis Hutcheson:Benevolenceas Moral Motivation 〔J〕。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1986(3)。  
  〔7〕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伏尔泰。哲学通信〔M〕。高达观,译。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9〕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 追寻美德〔M〕。 宋继杰,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10〕卢 梭。 论科学与艺术〔M〕。何兆武,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骆婷,薛勇民. 道德与现代性启蒙——基于英国启蒙运动的考察[J]. 理论探索,2017,(01):49-5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西方哲学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