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

比较“七月”与“九叶”诗派的诗美观点和艺术风格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4-24 共2474字
论文摘要

  绪论
  
  中国现代文学中重要的成分是诗歌流派,重要的诗歌流派分别是“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二者的诗歌创作的观点不一致,但是多样化的艺术促进了现代民族诗歌的快速发展,“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补充动力的同时,其中很多的经典之作不断的影响着诗歌的继续进步和发展,这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比较“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能够使人更好地认识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明确其在诗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 诗美观点和风格
  
  “七月”与“九叶”诗美的观点是不同的,但是二者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兴起的,在其处于的环境下反应的社会现实一样,只是在表达形式上面存在不同,两种诗歌都是在抗击黑暗的道路上面相互呼应,为时代的不断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七月”诗派所追求的“主观与客观、历史与个人的统一融合”,其呈现的是诗美知性化倾向,直接性较强。“九叶”诗派“综合性”及“现代性”的特点,更加注重现实生活,但是主张进行侧面的显现。二者较为接近,他们都反应了当时社会的问题,以及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在社会主义进步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

  1.1 “七月”诗派诗美观点和风格
  “七月”诗派得名是从《七月》开始的,胡风主编,流派倾向的创作观念也受其影响较大,“七月”诗派是一种为了生活的战斗,发出欲求的歌声,生活的欲求发出是其主观战斗精神,其反应了现实生活,民族解放战争的大背景下,生活的欲求被唱了出来,符合当代文化的发展要求。“七月”诗派主张要活在现实中,正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从现实生活中突出表现其底蕴,以此达到主客观融合的美感。如果缺乏主观战斗美感,其就不能够获得生活深处的自主能力,就不能够将生活的思想性握在手中,以此会降低拥抱世界的热情,就会导致感觉世界不完整,这是“七月”诗派诗美观点,其诗人始终坚持对客观的事物进行突出表达,以此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这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不仅仅反映了时代的情况,同时将自己主观战斗的意识发挥得淋漓尽致。

  1.2 “九叶”诗派诗美观点和风格
  “九叶”诗派的诗美观点和“七月”诗派的诗美观点有一定的区别,其没有“七月”诗派固定的刊物形式,“九叶”诗派分散性较大,其主要的来源是江苏人民出版社整理出版《九叶集》之后才命名,以前经常被称作“现代诗派”或“新现代诗派”.“九叶”诗派的大多数诗人的创作都是在抗战时期产生的,这些青年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的驱使下,形成了反对内战、不满足现实的黑暗,抱着对未来的憧憬、希望的思想。扎根现实是其和传统诗交融的地方,“九叶”诗派诗人用诗歌的形式,传达出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同时,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九叶”诗派诗人在艺术上面实现了现实主义和现代派相融合,学习了西方后现代诗人的优秀作品,使得“九叶”诗派诗歌的创作形式更加的多样化。在对古典诗歌发扬的同时融合了西方后现代诗歌的优秀观念,这样促成了“九叶”诗派诗歌的综合特征,诗歌的倾向表现为必是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其更注重追求路线的感性显现,与传统的主观抒情不同,其在追求上面表现客观和间接。

  2 艺术风格和创作
  
  “七月”和“九叶”诗派的艺术风格异同的地方较多,下面从创作实践进行比较,以表现二者异同,为更好地进行其认识定位服务。在民族战争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七月”和“九叶”诗派产生了,其主要创作的题材是战争,在战争中抒情,两个学派同中有异,相辅相成,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长河中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七月”诗派的诗人主要是进行战争抒情,其中有在战斗生活中强烈的感受产生的,同时也有反映民族存亡命运的抒情。“九叶”诗人虽然也进行了民族战争的抒情,但是其形式相对于“七月”诗派相对隐晦,注重从侧面进行表现,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兴奋与痛苦的交织,其在进行战争内容抒情的时候,注重从战争中沉思,然后再进行沉思的折射,“九叶”诗人不像“七月”诗人直接的进行战争的抒情,但是在抒发当代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渴望和苦闷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中却显得厚实,甚至在这些方面表现了较为直接的一面。在解放战争以及其过渡的时期,“七月”和“九叶”诗人根据时代的背景,反应出了自身的立场。详细的讲,七月诗人是对人民团结的召唤,对其进行鼓励,以推动民族战争的胜利,诗中反抗的观念极重。然而“九叶”诗人主要是揭露人民的黑暗生活,显现出了一副战争江河破败的画面,反映当时情况的作品有《骚动的城》、《复活的土地》等。

  艺术的表现形式上面,七月诗歌是强烈的反应了现实主义,其采用的抒情手法是喷发而生的,给人一种情感的宣泄,在感觉的渲染上面,注重主观感情和直接宣泄,并且融合形象化的抒情。例如《复仇的哲学》,诗歌字行之间,无不显现出对旧秩序的厌恶,直接宣泄出了打破旧秩序的激情,并主观表现了对建立新时代的憧憬,诗歌充满了对人们的鼓舞和对现实叛逆的思想。然而“,九月”诗派的诗歌对感情的宣泄不直接,其通过丰富的感觉,通过相应的手法,来将人们的思想抽象化,表现出思想直接的特点。例如《金黄的稻束》,诗歌直接借着黄金稻穗,抒发情感,象征着母亲和历史。这种手法,使得现实被升华,同时不缺乏历史感,其表现出来的是知性美。同时“九月”诗派的诗歌语言形式也相对复杂,其借鉴西方后现代诗人的表达技巧,增强了诗歌的语言韧性,通过增强诗歌语言的韧性和意向,能够给人们形成一种陌生的效果,其与“七月”诗派直接反映表现迥然不同。二者虽然在有些方面存在不同,但是其产生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其为诗歌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很多优秀的经验。

  3 结语
  
  “七月”诗派与“九叶”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风格不一,“七月”诗派主张发扬“主现战斗精神”去能动地影响和改造现实,“九叶”诗派致力于新诗的“现代化”建设,二者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诗歌的诗美观点与艺术风格方面的比较分析,使得二者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更加的明显,并为诗歌的继续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岩泉。诗与现实的平衡---九叶诗派诗论研究之一[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3)。
  [2]赵作元。七月诗派的诗体形式观[J].语文学刊,2012(03)。
  [3]沈凤蛟,石雯。九叶派诗歌的语言技法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01)。
  [4]郭子娟。七月派文学批评研究[J].北京大学,2011(0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现当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