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现代社会法律体系中,宪法和行政法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中宪法是基础性地位,行政法是调节行政管理关系的重要法律依据。法律保留原则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对于法律的适用,以及调整整个社会法律体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要积极探索宪法和行政法中法律保留原则的价值分析,探索其应用空间和应用价值,进而构建现代法律体系,提升法律适用综合效果。
关键词: 宪法; 行政法; 法律保留; 法理学;
在法律适用和法律实施过程中,宪法和行政法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整个法律体系构建都具有重要价值。在宪法和行政法实施的过程中,法律保留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原则,其核心在于划清法律适用的边界,对于法律规定和未规定事项的适用、理解都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法律保留原则作为一项基础性原则,对于调整法律关系,提升宪法和行政法的适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作为相关理论研究者和司法实践人员,在开展宪法和行政法研究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法律保留原则的真正内涵和实践意义,探索科学的法律适用路径,提升宪法和行政法发展的综合水平,适应当前法治建设需求,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法律研究成果和实践策略[1]。
一、法律保留原则概述
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期。法律保留原则在适用和探索方面,主要集中在行政权力方面,产生法律保留原则的主要原因在公权力实施,特别是行政执法过程中,普遍存在滥用公权力,进而侵害了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力。随着现代法律体系的发展,在宪法和行政法领域对于法律保留原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进而形成了相关的理论体系。
法律保留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其基本内涵在于,限制人身自由等基础性法律,属于专门性的立法事项,必须通过立法机关制定,不能由行政机关和实施机关制定,限制人身基本自由等基础性法律行为必须有法律的授权,没有法律的授权,行政执法机关不得实施以上规定的法律内容,因此,该项必须有法律明确授权的法律原则,就是法律保留原则,这项原则也被称为特别保留,这是相对于一般性的保留而言,其重点在于规范行政权力的实施,特别是直接关系到人身自由等基础性权力的实施。可以这样讲,在现代社会法律治理体系中,法律保留原则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构建现代法律格局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法律体系中,法律保留原则对于整体架构都发挥着指引作用,对于提升法律实施综合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宪法和政法体系中,法律保留原则也被称为二分性,就是指执法和立法上的区分。在英美法系中,特别是在三权分立的政治结构中,这种二分性特尤其明显。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很多方面,最为明显的就是法律事项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条目进行,所实施的行政执法和司法行为,必须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在宪法和行政法实施体系中,法律保留原则最大的意义就是限制公权力,特别是行政执法权力,进而通过法律保留原则保护社会公众的基本权力。对于社会公众而言,法无禁止即可为,而对于宪法和行政法机构而言,其具体要求为法无授权即禁止,这也是现代法律体系中法律保留原则的最直观体现。
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公众,避免法律沦为统治者强权的工具,法律保留原则在整个世界法律体系中都占据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规范权力的运用具有积极意义,有待深入探索,特别结合宪法和行政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探索法律实施原则和策略,进而构建起科学、平等、合理的现代法律治理体系。
二、法律保留原则在宪法和行政法中的关联性分析
法律保留原则在宪法和行政法中,分别有着不同的表现,在具体内容上既体现一定的联系性,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区别,深入探索法律保留原则的具体内涵,对于宪法和行政法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2]。
(一)两者的本质基本一致
从宪法和行政法的特点来看,法律保留原则在两个法律当中的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在长期的法律发展进程中,宪法具有基础性地位,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行政法是具体的法律实施环节,是行政机关意志的一种实施与体现。从本质内涵来看,法律保留原则就是制约公权力的实施,对于宪法和行政法两个部门法来说,其核心在于对权力的规范运用,因此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二)在法律目的上较为趋同
在宪法和行政法律体系中,法律保留原则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对于约束相关部门的权力目的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是为了限制法律的滥用而确立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限制公权力的实施,进而达到保护私权利的目的。从法律地位和法律作用来看,宪法居于基础性地位,其核心在于保障权利、规范义务,行政法作为一种具体的行政性实施法律,其价值目的也在于规范整个行政法律体系,在运用法律保留原则的过程中,在两个部门法律之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其核心都在于规范整个法律运用体系,提升法律治理综合效果,适应当前法律发展需求[3]。
三、法律保留原则在宪法和行政法中的差异性分析
从本质内涵来看,构建现代法律体系,法律保留原则占据着核心地位,正如前文论述的那样,法律保留原则在宪法和行政法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是在法律适用和法律实施实践中,二者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有待深入探索,寻求科学的法律建设体系。
(一)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宪法和行政法属于同一个法律体系,其基础内涵和原则具有一定一致性,基础理论和法理基础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宪法作为基础性法律,是规范国家权力和义务的基础性法律,其中也明确了保障私权的基本观点,体现的是基础的法理思想。行政法作为一种重要的部门法,是规范行政机关执法行为和公民权利的基础性法律,通过对公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对于构建社会治理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法律保留原则在适用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宪法和行政法的基本内涵决定的。法律保留原则在宪法和行政法中的适用,呈现出逐步分化的状态,也是因为二者的法理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二者的具体法律规范存在差异性
从宪法和行政法来看,二者的具体实施和适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核心在于二者的法律属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宪法作为基本性法律,是其他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规定的是基础性的权利义务,行政法作为一项具体实施性质的法律,包括《行政处罚法》等多个具体实施性的法律,是一项基本性的法律实施文本。从宪法本身来看,法律保留原则在其中的具体体现是,法律所保护和维护的具体权利,都在宪法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以及相关的公权力,也都在宪法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如果在具体过程中,既无法在部门法中找到依据,也无法在宪法中找到依据,其合理性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行政法而言,其为具体实施性质的法律,公权力机关在适用法律的时候,必须以行政法律文本为基础遵循,法律没有授权的坚决予以禁止,以防止公权力的滥用。
四、法律保留原则在宪法和行政法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知道,法律保留原则在宪法和行政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法律保留原则通过规定基本权利义务和行政实施的具体模式,有助于发挥法律保留原则的重要作用。对于现代社会法律治理体系而言,法律保留原则是一项基本原则,而宪法和行政法是发挥着主导性作用的重要法律,对于构建起现代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施法律过程中,合理性和合法性是基本的要求和遵循,通过在宪法和行政法中融入法律保留原则,有助于规范公权力的运用,同时能起到保障私权利的意义。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法律保留原则的内涵和运用策略,是现代法律治理体系发展完善的重要方向。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社会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基础性地位,是所有法律的指引和准则,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行政法作为一项重要的部门法,其作用在于规范社会行政管理和行政行为,有着很强的实践和指引作用。在构建现代社会法律治理体系中,通过融入法律保留原则,提升法律适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构建现代社会法律治理体系,提升法律建设综合效果。作为法律工作者和法学理论研究者,在探索宪法和行政法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法律保留原则的意义和内涵,构建起科学的法律适用体系,提升法律建设综合水平,适应当前宪法和行政法律体系发展需求,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彤.法律保留原则在宪法和行政法中的分析[J].法制博览,2019(25):221-222.
[2] 马婷婷.宪法与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则探讨[J].区域治理,2018(14):236.
[3]王默.宪法与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则探讨[J].山西青年,2017(14):106.
紧急状态问题成为宪法理论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使得近代宪法诞生伊始学者们就将其置于重点研究的领域,亦即如何实现紧急状态下的法治化,既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又保证宪法基本价值不被破坏。...
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国家监督制度。回溯其在中国封建社会下的制度沿革,虽然其机构名称(会稽、宰夫、御史、比部等)几经变化,但其均不脱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纠察百僚,纲维庶政的职责,但在封建皇权体制之下,审计制度充其量也是封建皇帝统御臣民的...
基本义务是宪法强制公民对国家履行的责任。法治国家奉行义务法定,设定义务的规范须由立法机关以法律为之,意味着只有人民同意才可制定侵害自身权利的条款。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固然强制公民履行,但其本质属于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和干预,故适用法律保留...
关于宪政,近来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当时中国就曾经发生过一次宪政讨论热潮.其巾,《联合国宪章》的中译者、1948年被荷兰海牙国际法学院评为世界50位杰出法学家之一的杨兆龙先生于1944年5月在《中华法学杂志》第3卷第5期上发表了《宪政之...
目录摘要一、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概述(一)以法治国概述1、以法治国的含义2、以法治国的必要性(二)以德治国概述1、以德治国的含义2、以德治国的必要性二、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一)依法治国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公正的执法、司法态度(...
检察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并存于1982年宪法文本中。《宪法》第3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学界对二者的内涵和功能等并没有达成共...
宪法人格权在本质上属于基本权利, 而民法上所谓的人格权属于私法上所拥有的权利。在两种不同体系下, 人格权的发展路径以及主观权利属性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根据基本权利的客观法属性作为连接纽带, 宪法权利下的人格权与民法权利下的人格权, 可以进行间接性的互...
经过多年的酝酿与探索,中国的司法改革终于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公正”确定为司法的最高价值目标,明确指出司法改革的目标要求是“健全事实认定符合客...
一、宪法解释方法在宪法学上的核心意义近些年来,宪法解释方法问题日益为我国学界所关注并成为中国宪法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现有的研究多重视宏观的理论建构与法哲学层面之玄思,缺乏在对宪法解释方法的运用和分析。宪法解释方法应以实践为指向,对宪...
执政方式现代化一词自党的十六大开始逐渐成为党建理论研究的热点,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立服务型执政党,预示着中共执政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也为执政方式现代化明确了一个具体目标,理论界对于执政方式现代化存在各个角度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实现依法执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