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论文写作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论文写作 > 本科论文写作 >

读书为什么要思考?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12-16 共7822字

  张之洞在《书目答问略例》中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我们读书要掌握书的要领,要有所收获,关键就在于思考。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读书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

  1.读书而不思考作用不大

  人们常把喜欢读书而又没有什么心得体会的人比喻成两脚书橱,如《南齐书陆澄传》云:"(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日:陆公,书厨也。""明张岱也谈道:"吾越,惟余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纲鉴》,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橱,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39]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读书要能理解书中的意思,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否则,书读得再多再熟,用处也不大。

  2.学有所得关键在思考

  怎么才能做到学有所得呢?关键在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60]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361管子说:"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教之。"1362]应当说凡优秀的论文都得写出自己独有的心得体会,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上海辞书出版社编的《唐诗鉴赏辞典》等通行本首句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但是,《文苑英华》《乐府诗集》《万首唐人绝句》《唐诗纪事》等比较早的版本,首句均作"黄沙直上白云间",孰是孰非?就得要思考。学术界流行的看法是"黄河远上白云间",而著名地理学家竺可桢却认为首句应当是"黄沙直上白云间",并指出:

读书要思考.png

  "这是很合乎凉州以西玉门关一带春天情况的,和王之涣同时而齐名的诗人王。

  昌龄,有一首《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也是把玉门关和黄沙联系起来。""在唐朝开元时代,对于安西玉门关一一带春天几乎每天到日中都要刮起黄沙直冲云霄的情况是熟悉的,但后来不知在何时,王之涣《凉州词》第一句便被改成'黄河远上白云间'.到如今,书店流行的唐诗选本,统沿用改过的句子。实际黄河和凉州及玉门关谈不上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改,便使这句与河西走廊的地理和物候两不对头。"1363]

  但是,程千帆写过一篇著名的论文《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指出:唐人边塞诗中所出现的地名,常常有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唐人边塞诗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乃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于历史的复杂的回忆,激发人们对于地理上的辽阔的想象,让读者更其深入地领略边塞将士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细节一一般应当是真实的,但它也是可以虚构的。在真实的细节无助于使自己的作品达到更高级、更集中、更富于典型性的情况下,作家们保留虚构反常'的或者*错误'

  的细节的权利,以便保证它在整体上达到这个目的。"那么,王之涣的《凉州词》究竟哪一一个版本正确呢?我们认为"黄沙直上白云间"正确,因为这首诗的主题是一一个"怨"字,写成边将士长期生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却得不到春风的眷顾,因此环境越差,他们的埋怨也就越深、越合理。相反,如果把戍边环境写得很美,就与该诗的主题思想不协调,并且相矛盾了。

  读书不仅要思考,而且要不断地思考。因为只有不断思考,对问题的认识才能不。

  断深入。如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之五中的两句诗,比较原始的版本作"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卷三O,以及后来许多版本都是这么写的。但是苏轼经过思考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在一则读书笔记《题渊明饮酒诗后》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一篇神气都索然矣。"1365他的看法为后世所普遍接受,于是"悠然见南山"似乎成了定论。

  我于2005年3月2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黑板报上见到一篇大学生访谈录,其中特别提到徐复先生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见'仍应作'望,依据在《晋书隐逸传》,说翟汤是陶渊明的好友,住在南山,'望南山'是在思念翟汤。"后来我才知道徐复的《后读书杂志》已明确谈到过这个问题,现录之如下:"《晋书隐逸传》:'翟汤,字道深,寻阳……司徒王导辟,不就,隐于县界南山。'诗云南山,当指翟汤言。

  '望'谓仰望,有希冀义。有本作见,其义隔。

  "徐复此文肯定"望"字,批评"见"字,道人所未道,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是陶渊明所望者是否就是翟汤呢?那倒不一定。因为这两句诗后面紧接着还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陶渊明"望南山"的主要目的是欣赏傍晚时分"飞鸟相与还"的情景,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一只归鸟,所以对归鸟特别关注,不仅望之再三,而且也咏之再三,如他专门写过一一首《归鸟》诗,其第三章云:"翼翼归鸟,循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反旧栖。虽无昔侣,众声每谐。日夕气清,悠然其怀。"再如《饮酒诗二十首》之七的后四句也表达了同样的情感:"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可见他的心是与归鸟相通的,他是在借归鸟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思。反观我们讨论的这两句诗,只有用"望"字才能恰到好处地表达他见到"山气日夕佳,飞 鸟相与还"的情景所具有的愉悦欣慰之情,如果用"见"字,表明陶渊明无意望山,甚至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诗都忽略了,这就与南山的这种情景,诗人的这种情感显得很隔膜了,所以我以为陶渊明这两句流传千古的名句还是应当作"望"字。

  3.思考的标志是能提出问题

  读书时思考与否的一一个重要标志是看你能否提出问题。《礼记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你读书时动了脑筋,就会有收获;不思考当然就提不出问题,也就不会有收获。我国古代许多大学问家,读书都喜欢提问,戴震就是一一个例子,梁启超说:

  震十岁就傅,受《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 下,问其塾师日:"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日:"此先儒朱子所注云尔。"又问:"朱子何时人?"日:"南宋。"又问:"孔子、曾子何时人?"日:"东周。"又问:"周去宋几何时?"日:"几二千年。"又问:"然则朱子何以知其然?"师无以应[368]

  梁启超接着评价道:.

  此一 一段故事,非惟可以说明戴氏学术之出发点,实可以代表清学派时代精神之全部。盖无论何人之言,决不肯漫然置信,必求其所以然之故;常从众人所不注意处觅得间隙,既得间,则层层逼拶,直到尽头处;苟终无足以起其信者,虽圣哲父师之言不信也。此种研究精神,实近世科学所赖以成立。而震以童年具此本能,其能为一一代学派完成建设之业固宜。[369]

  现代学者也认为能否提出适当的问题,是判断学生思考与否、学术水平高低的一 一种标志。据罗香林回忆陈寅恪道:"他常说:问答式的笔试,不是观察学问的最好办法。

  学生们每要求他以写短篇论文代替大考。但陈师又谓:做论文要有新的资料或新的见解,如果资料和见解都没有什么可取,则做论文也没有什么益处;最好各同学于听课及研究后,细细的想想,到了学期结束,对教师每位提出一二问题;自然,教师也是不能包懂的,但对学生能否提出适当的问题,也可以知道学生是否曾用过工夫,可以略约分别成绩。但同学们多数也不敢采取这种办法,因为如果所提出的问题,被人认为是不聪明的问题时,面子上也很难看。"13701刘起紆是研究《尚书》的专家,他在《我和<尚书>》一一文中谈起过他师从顾颉刚学习《尚书》的趣事:

  一年级时,他拿一一部《尚书》叫我标点,我当时还以为他要此标点本别有用处(如出版标点本),所以用心在一 一年级课余时间内标点好交去。他看了觉得标点不错,问我有问题没有,我说按《孔氏传》释义都标点通了,没什么问题。他笑了,指出《尚书》是五经中问题最多的一部,而我不知道。要知不能发现问题就不能做学问;要做学问,不能墨守传统,要善于从传统观点中解放出来,发现新问题,才能开启学问之门。而这标点本,他就摆在案头没作别用。我才知道,这完全是他对我施教的一种方式。 当年胡适先生叫顾先生标点《古今伪书考》,即诱导顾先生走上一生治学道路。[31]

  对于一一 些习以为常的名篇佳作,只要我们勤于思考,也可能发现问题,譬如王维的《相思》,通行本作: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表面上看来,这首诗,似乎没有问题,但是仔细一想就会觉得有不妥之 处。常言道"春花秋实",红豆树春天开白色或淡红色花,红豆是藏在豆荚中的果实,而非花。查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的陈铁民《王维集校注》,第二句作"秋来发几枝".显然,"秋来发几枝"要比"春来发几枝"合理一些。此外,关于"秋来发几枝"的"几"字,陈铁民《王维集校注》还有个注:"《唐人万首绝句》《全唐诗》俱作'故".""秋来发几枝"是疑问句,而"秋来发故枝"是陈述句,两者含义大不一样。"故枝"二字显然系专指,而非泛称。如果该句确为王维原诗所有,那么王维与"君"之间围绕着"故枝"应当还有过一段故事。据陈铁民《王维集校注》所附《王维年谱》可知,王维于开元二十八年(740) 十月三十日前到达岭南主持科举考试,正好遇上采撷红豆的时节,他与某"君"一道采撷北方罕见的红豆。相处中,王维与某"君"产生了深厚的友谊。次年春,王维自岭南北归。这年秋天,又到了采撷红豆的时节,往事历历在目,于是他写诗对某"君"表示思念之情当然是极其自然的。一般人能写出"秋来发几枝",却写不出"秋来发故枝",因为后者来自实际生活,具有个性化色彩。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秋来发故枝"才是原文。[372]

  4.提出问题要有怀疑一切的精神

  思而有得的前提是要有怀疑一切的精神。 《孟子。尽心下》就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东汉王充在所著《论衡》中有《问孔》

  《刺孟》等篇,对孔孟的学术提出了怀疑、分析与批判,如《问孔篇》开头就指出:"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并且大声疾呼:"追难孔子,何伤于义?"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373]接着,他还提出了大量质疑孔子的问题。正因为王充具有怀疑精神,所以才写出了《论衡》这部在中国思想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著作。

  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发扬了王充的怀疑与批判精神,在所著《史通》中专门有《疑古》《惑经》等篇。其《疑古》篇对《尚书》提出了十点疑问;其《惑经》篇对《春秋》提出了十二点疑问,并称:"昔王充设论,有《问孔》之篇,虽《论语》群言,多见指摘,而《春秋》杂义,曾未发明。是用广彼旧疑,增其新觉。将来学者,幸为详之。"宋人郑樵谈道:"因疑而思,思而得。"1374]今 人当然更强调要有怀疑精神,如胡适云:

  "不要轻于相信,要怀疑,要怀疑书,要怀疑人,要怀疑自己,不要轻于相信人家,'先小人而后君子',所谓"三个不相信,出个大圣人',我对这话非常佩服,所谓打破砂锅问到底,都是告诉我们要怀疑。"1375]当然说得最彻底的要算马克思,他女儿问他:"你所喜欢的座右铭是什么?"他答道:"怀疑一切。 "[376]

  梁启超还分析了其中的道理:"流俗每易致误者,此实根于心理上一种幻觉,每语及长城辄联想始皇,每语及道教,辄联想老子。此非史料之误,乃吾侪自身之误而以所误诬史料耳。吾侪若思养成鉴别能力,必须将此种心理结习痛加涤除,然后能向常人不怀疑之点能试怀疑,能对于素来不成问题之事项而引起问题。夫学问之道,必有怀疑然后有新问题发生,有新问题发生然后有研究;有研究然后有新发明,百学皆然。"[377]

  下面我们以郑樵为例来说明这一点。郑樵对毛诗的来源及《诗序》为子夏作的传统观点感到可疑,特作《诗辨妄》。《诗辨妄》的主要成就是否定《诗序》为子夏作,批驳了《诗序》的谬误,从而在一一定程度上推翻了《诗序》 强加于《诗》的封建说教,为正确理解和研究《诗》作出了贡献。郑樵总结了《诗序》的作伪方法,最主要的就是"作《序》者有可经据,则指言其人;无可经据,则言其意".[3781传 《诗》者为了取信于人,总是千方百计地引经据典,附会引申。例如《郑风: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热恋中的年轻女子,既怀念恋人,又害怕父母、诸兄,以及其他人干涉、议论的矛盾心情。但是,这首诗的小序却说:"《将仲子》,刺庄公也,不胜其母,以害其弟。弟叔失道,而公弗制,祭仲谏,而公弗听。小不忍则以致大乱焉。"郑玄《笺》、孔颖达《正义》也叠床架屋地加以引申曲解。郑樵批评道:"此实淫奔之诗,无与于庄公、叔段之事,《序》盖失之。而说者又从而巧为之说,以实其事,误亦甚矣!"[379|细玩诗意,确实与庄公、叔段之事无关。《序》《笺》《正义》的作者大概觉得这首诗系《郑风》,题目为《将仲子》,而《左传》隐公元年又记载了"郑伯克段于鄢"的事,就将它们生硬地拉扯到了一起。郑樵的《诗辨妄》对《诗序》的批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遭到了周孚的激烈反对,也得到了朱熹的充分肯定。朱熹云:

  《诗序》实不足信,向见郑渔仲有《诗辨妄》,力诋《诗序》,其间言语太甚,以为皆是村野妄人所作。始亦疑之,后来子细看一 一两篇,因质之《史记》《国语》,然后知《诗序》之果不足信。因是看《行苇》《宾之初筵》《抑》数篇,《序》与《诗》全不相似。以此看其他《诗序》,其不足信者煞多。

  故其《诗集传》不录《诗序》。朱鹤龄亦称:"汉唐以来,《诗》家悉宗小序,郑夹涤始著《辨妄》,朱紫阳从之,掊击不遗余力。《集传》行而《诗序》几与赵宾之《易》,张霸之《书》同废。"对于一一些似乎成了定论的观点,如果我们用怀疑的眼光重新加以审视,也许会产生新的看法。例如锺嵘的《诗品》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晋书隐逸传》称陶渊明辞官是因为"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此点为人们津津乐道,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经过考索会发现这不过是一 一个借口,真正原因是陶渊明忠于东晋政权。陶渊明之所以在刘裕军队中担任镇军参军,是因为刘裕反对桓玄篡夺东晋政权。

  而刘裕一。旦大权在握,地位巩固,也想篡夺东晋政权时,陶渊明就持反对态度了。其辞官的导火索是刘裕滥杀异己。据《宋书武帝纪》记载:"尚书左仆射王愉,愉子荆州刺史绥等,江左冠族,绥少有重名,以高祖(刘裕)起自布衣,甚相凌忽。绥,桓氏甥,亦有自疑之志。高祖悉诛之。"此事发生在元兴三年(404), 王愉一家百余人被杀。

  陶渊明《感士不遇赋》有云:"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山嶷嶷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望轩唐而永叹,甘贫贱以辞荣。"所写虽为历史人物,所感却是自己的切身体会。其《与子俨等疏》也说得十分明白:"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绳晚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所以我们说,"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是他辞官归隐的借口,而由于政治立场不同,为了避祸才是他辞官归隐的真正原因。

  5.要疑人之所不疑

  需要强调的是既要疑人之所疑,又要疑人之所不疑。宋张载云:"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新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1383明末清初学者方以智《东西均》之《疑何疑》篇亦云:"疑何疑,谁非可疑?又谁可疑乎?

  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之人之所不疑;善疑天下者,其所疑决之以不疑;疑疑之语,无不足以生其至疑。新可疑,旧亦可疑;险可疑,平更可疑。"384)越是疑人之所不疑,你就会越有收获。下面就举一实例, 谭其骧谈道:

  历来研究黄河的学者以至当代的权威,都把黄河在东汉以后出现的长期安流,归功于王景治河,从未有人提出过异议。对这一一点,我一直有怀疑:王景治河,在当时的条件下,工程的质量不可能很高,为什么能收到如此长期的效益?在王景之前,也有过几次大规模的治河工程,自元至明清,更是治河名臣辈出,为什么都收不到王景同样的效果?因此我撇开治河工程,从黄河本身寻找原因。根据近现代的地理资料和研究结果,导致黄河泛滥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中游的泥沙。因此中游的水土保持是消弭下游水害的决定因素。再从历史上看,秦汉以前,山峡峡谷流域和泾渭北洛地区人民还是以畜牧、狩猎为主要生产手段的,原始植被未被破坏,水土流失轻微。秦皇、汉武大规模向西北边郡移民的结果,导致了该地。

  区不合理的开发,牧地、荒地辟为农田,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引起严重水土流失。

  东汉以后,以牧为主的少数民族逐渐向该地区移入,经营农业的汉人日益减少以至基本退出。因此,几个世纪中,该地区重新成为牧区或半农半牧区,天然植被得到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显然,这是东汉以后黄河长期安流的根本原因。

  我在1962年发表了《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一文,论证了上述观点。这是一个引起争议的问题,至今还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是,解放以来黄河中游盲目开垦的严重后果,从实际上证明了这一论点的正确性,我在这篇文章中所揭示的事实,正被人们作为历史的经验在吸取,相信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终将成为公认的消弭黄河水害的根本措施。

  在文学研究中也要疑人之所不疑,这样做才会有新的收获。这种情况在我们读书的过程中也可能随时遇到。譬如一一些南朝民歌经常提到扬州,像《那呵滩》:"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莫愁乐》:"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

  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扬州何在?人们会自然想到现在的扬州市,但是今天的扬州市在南朝时就发达到经常被妇女们挂在嘴。上吗?不会。实际上当时人们口头上的扬州是指以今天的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如《宋书》卷三五《州郡志一一一。扬州》云:"扬州刺史,前汉刺史未有所治,后汉治历阳,魏、晋治寿春,晋平吴治建业。"可见晋平吴以后至南朝时刘宋,扬州治所在今南京。《南齐书》卷一一四《州郡志上》云:"扬州京辇神皋。"则南朝齐时,扬州治也在今南京。《梁书》虽无州郡志,但是《梁书》卷三《武帝纪》下提到梁武帝提倡礼,"皇太子、宣城王亦于东宫宣猷堂及扬州廨开讲,于是四方郡国趋学向风,云集于京师矣".则梁代扬州治也设在京师,今南京了。北宋的秦观对扬州的历史沿革作了十分清楚的阐述:

  扬州者往往指其刺史所治而已,盖西汉刺史无常治;东汉治历阳,或徙寿春,又徙曲阿;魏亦治寿春,或徙合肥;吴治建业。西晋、后魏、后周,皆因魏。东晋、宋、齐、梁、陈,皆因吴。惟宋常以建业为王畿,而东扬州为扬州,东扬州者会稽也。隋以后皆治广陵。由是言之,凡称扬州者,东汉指历阳,或寿春,或曲阿。中原自魏至周,指寿春,或合肥。江左自吴至陈,指建业,或会稽。隋唐五代乃指广陵。

  可见六朝时扬州即为现在的南京。六朝时期南京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把南朝民歌中的扬州理解为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乌"何指?有的解释成"乌鸦"387],有的解释成"乌鹊",[88其实诗中的乌应当指乌白鸟,乌臼鸟的特点是黎明即啼,因此又称黎鹊。如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打杀长鸣鸡,弹去乌白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 一晓。"《乌夜啼》云:"可怜乌臼鸟,强言知天曙。无故三更啼,欢子冒暗去。"皆足以说明乌臼鸟黎明即啼的特点。所以这首诗采取了倒叙的手法,第一 一句说黎明时没有睡着,第二句说夜(一作晚)泊枫桥时没有睡着,第三、四两句说夜半没有睡着。据傅璇琮《张继考》,[3891可 知张继在安史之乱后,乱平前,曾流寓吴中,则诗人在枫桥夜泊时所表现出来的深深的忧愁,既有羁旅之愁,又有家国之忧。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本科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