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与解决策略(2)

来源:法制博览 作者:王民化
发布于:2017-02-24 共4840字
  ( 四) 马太效应---失衡心理
  
  社会学上有一种效应称为“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这个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 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引申为马太效应用以描述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转型和发展,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日益明显,特别是经济收入的差异日益加大。
  
  一些人当看到与自己职务相当、或自认为与自己能力相似的人,住别墅开宝马,而自己两袖清风时,当自己“辛辛苦苦干十年,不如人家搞一年”时,会产生心理失衡。很多为官之人一开始都是工作勤恳踏实,尽职尽责,严格执法、反腐防线守得好,有的艰苦奋斗了十几年或者二十几年,对国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当看到百万、千万富翁、大款,甚至外商的生活阔气,一掷千金,自己干了那么多年的国家干部还不及一个老板一、二个月的收入,这时看到别人发财,就觉得自己吃亏,心理失衡,从而产生“自己手中有权力,为什么不能去享受?”等念头,并将想法付诸于行动。“我上任后协助乡镇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为村里修了路,盖了学校。自己看起来政治上红,实质上经济上穷,心理失衡,产生了趁机捞一把的念头。”这是一个村支书触犯法律之后的心理表白。
  
  当自己原来的心理平衡被打破时人们容易处于心理失衡的状态[3].心理失衡不仅发生于自己与他人的对比之中,而且也发生于自身对比之中,当自己从无到有、从平凡到非凡过渡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现象。
  
  “马太效应”是一种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它对于预防职务犯罪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这种效应的消极作用表现为,名人与未出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受到上级表扬,记者采访,各种名利也接踵而来,这时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其中一些人往往会因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而失去理智、居功自傲,从而被行贿之人的糖衣炮弹所利用,防腐败底线被攻破,在人生道路上跌跟头。其积极作用表现为,一方面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 另一方面“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奋斗,而这种奋斗又必须有明显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
  
  ( 五) 法不责众---侥幸心理
  
  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的全国检察机关刑事审判法律监督专项检查发现,2005年至2009年6月,全国被判决有罪的职务犯罪被告人中,判处免刑和缓刑的共占69. 7%,而同期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的抗诉数却仅占职务犯罪案件已被判决总数的2. 68% .法不责众已成为普遍的犯罪现象。当前“集体腐败”成为职务犯罪的一种新动向,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行为人期望通过集体决策分散责任以逃避惩罚。“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在传统法文化中由来已久,它在某种程度上为腐败分子提供了一个心理保护层,同时在客观上也成为反腐败的心理障碍。众人一起贪污受贿,即使出了事也是法不责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针对这种现象,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加强对职务犯罪案件第一审判决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 试行)》( 以下简称《规定》) ,要求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第一审判决实行上下两级检察院同步审查的工作机制。此举为确保职务犯罪分子量刑适当、罚当其罪。
  
  ( 六) 意志薄弱---诱惑难拒
  
  行为动机的产生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内在需要,二是外在诱因。利用职务犯罪之人,若内心产生了对奢华物质的需要,同时身处纷繁耀眼的物质环境之中,名目繁多的物质享受和娱乐活动不断诱惑着自己,在意志薄弱的情况下,心理防线很容易被攻破。“为权所诱,贪婪不已,结果被权所废,成为令人唾弃的禄鬼; 为钱所惑,聚敛不已,结果被钱所毁,成为钻进钱眼之蠹虫; 为色所迷,纵欲不已,结果被色所害,成为身败名裂之淫棍。”这是一名犯有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的官员的忏悔。所以,为官之人,一是要认真思考和平衡自己的内心需要,时刻牢记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二是要远离诱惑,不要被奢华的物质迷惑了眼睛和头脑; 三是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能够抵抗住诱惑的力量。
  
  二、对策思考
  
  预防党员领导干部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需要在清晰认识职务犯罪心理现象的同时,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加强廉洁自律。
  
  对策之一: 认清犯罪心理特征、提高心理防范意识。
  
  身为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清楚地认识职务犯罪的一般心理特征,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需要,在行使权力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警惕别有用心之人,警惕他人通过心理手段,如“先得寸再得尺”或者“想得寸先要尺”等方式,一步步攻破原本牢固的廉洁防线。
  
  对策之二: 树立正确价值观、确立坚定信念。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立坚定的信念。我们国家倡导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它与个体主义价值观相对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集体的利益,强调国民之间要团结一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努力。树立了正确成熟的价值观,确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糖衣炮弹面前、在奢华的诱惑面前,就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拒绝; 不会因为心理失衡,而“狠捞一把”; 也不会受到“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贪图享受,金钱至上”、“无人监督,浑水摸鱼”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对策之三: 正确认识自我、胜不骄败不馁。
  
  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大门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人,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把它奉为“神谕”,是最高智慧的象征。无独有偶,两千多年前,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由此可见,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并非易事,且非常重要。因此,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己的脾气性格、兴趣爱好等。不要因为自己的能力受到上级领导认可或升官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骄傲既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夸大认识,又容易看不清他人行为的真实目的,正所谓被骄傲冲昏头脑。也不要因为自己默默无闻,不受上级领导重视或自身缺点而自卑,自卑容易产生虚荣心,好面子。不论是自卑还是自傲,都容易成为有企图之人利用的工具,而自卑或自傲之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他人的游戏之中,被他人的规则所牵制。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身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党性锻炼,坚持党性原则,严于律己,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的作风,省察自己的言行,努力做到用理智驾驭情感、用党性规范言行。同时要以反面案例时时告诫自己,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不要犯别人类似的错误。
  
  [ 参 考 文 献 ]
  
  [1]赵飞寒。当前职务犯罪的新特点及防范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1)。
  [2]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
  [3]徐加毅。职 务 犯 罪 心 里 成 因 及 机 制 研 究[D].华 东 政 法 大 学,2014. 10.
原文出处:王民化. 党员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心理分析与对策建议[J]. 法制博览,2016,(02):115-116+11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预防职务犯罪论文犯罪心理学论文
返回:刑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