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上海高校心理咨询伦理标准构建(3)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2-13 共8383字
  (二)咨询伦理制度设计调查
  
  调查显示,90.6% 的咨询师同意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应将专业伦理列为专门考试科目,64.1% 的咨询师同意应修改全国性的心理咨询师专业伦理守则,93.8% 的咨询师同意应制定高校心理咨询师专业伦理守则,50.0% 的咨询师认为所在机构的要求与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有矛盾之处,78.1% 的咨询师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咨询伦理方面的困惑。这些调研结果说明,大部分咨询师认为目前咨询伦理的制度尚不完善,尤其是高校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需要明确制定。就咨询师个体来讲,多数咨询师存在伦理困惑,半数咨询师认为所在机构的要求与伦理规范有冲突之处,这些数据非常清晰地呈现了咨询师对于厘清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伦理规范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建立健全伦理制度,完善相关教育培训,为高校心理咨询机构提供更专业的伦理规范,对于指导实际咨询工作、解决伦理问题和困境有积极的意义,也成为推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高校心理咨询师面临的主要伦理困惑
  
  调查显示,高校心理咨询师在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多项议题上存在伦理判断和行为的分歧,普遍存在伦理困惑。具体来说,高校心理咨询师的伦理困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咨询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双重关系问题
  
  具体表现为:为目前正在修读自己课程的学生咨询、为自己学校教师提供咨询、以教育者的身份要求学生接受咨询。基于师资队伍和专业化发展的限制,目前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角色普遍比较复合,同时担任咨询师、教育者甚至管理者。面对同一名学生,教育者、管理者的身份必然对专业咨访关系的建立有一定影响,处理不好会降低咨询效果。但是,目前的工作现状常常要求咨询师有能够面对和解决此类复杂伦理问题的能力。调查显示,咨询师对伦理判断存在分歧,伦理行为中存在大量双重关系下的咨询,清晰呈现了双重关系问题是咨询师需要进行伦理权衡的重要议题。
  
  (二)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干预与治疗边界
  
  具体表现为:来访者知情同意后,在学校从事心理治疗;为有精神疾患的学生在接受医学治疗的同时提供心理辅导;为拒绝医学治疗的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精神卫生法》对于学校心理咨询服务的范围有明确的界定,但是很多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拒绝接受医学治疗,或者因为社会心理治疗资源缺乏并且收费昂贵,一些学生难以得到系统的医学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心理咨询师该如何应对?对该题项的伦理考量涉及行业规范、专业边界、社会协作、咨询师自身的专业水平等问题,不仅直接影响来访者的权益,也是攸关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议题。
  
  (三)与监护人和辅导员的合作及信息保密问题
  
  具体表现为:向前来问讯的监护人介绍咨询情况;向来访者的辅导员介绍咨询情况。高校心理工作是学生工作的一部分,学校心理咨询师经常需要与学校管理部门、辅导员、学生家长相互配合,一旦处理失当,可能会侵犯学生的隐私权。简单拒绝沟通,或者侵犯学生隐私,都不是合适的方式,如何在切实保障学生权益的情况下,同相关教师和家长协作,确实是咨询师需要发展的专业技能甚至工作艺术。
  
  (四)潜在危机下打破保密约定的两难问题
  
  具体表现为:在来访者可能伤害他人时打破保密约定。这个议题是心理咨询领域相当困难的两难问题,难度主要在于对来访者危机程度的专业评估。专业评估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咨访关系、充分的信息收集和咨询师成熟的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对于危机程度的不合理评估,可能对来访者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可能引发的后果十分严重,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危机状况普遍处于高焦虑状态,咨询师的危机评估虽然有专业路径可循,但是要承担如此大的压力,也是个体难以负荷的。
  
  (五)新生心理普测的实施和后续处理
  
  具体表现为:要求所有大学新生参加心理健康测试;将学生心理普测的结果通报辅导员。新生心理健康测试,是目前上海所有高校的普遍做法,但在具体实施上是否给了大学生知情同意的权利?是否同意一些大学生不愿参与测试的诉求?非专业人员可否接触测验结果?咨询师对这个问题的分歧非常大,可见从伦理的角度重新反思工作,反思心理测试的操作过程,是目前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在咨询实务中存在伦理分歧和伦理争议是合理的、正常的,但在咨询的基本原则、专业角色、专业设置、行为规范等基本问题上存在如此多的伦理分歧,必然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多突出的困难,高校心理咨询师队伍确实是在非常困难的问题境遇下艰苦摸索前行的。对这些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有效的解决,才能促进高校心理咨询师队伍的长效发展,才能充分为学生的心理成长服务。
  
  三、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适合高校的咨询伦理规范,并建设系统的机制促进伦理规范的健全、执行和监督
  
  高校心理咨询有自身的特点。从工作对象来看,大学生虽已成年,但高校对于其成长和发展仍负有一定的教育和管理责任。从工作背景来看,高校心理咨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战略。从咨询付费来看,高校心理咨询中学生并不是咨询的直接付费方,心理咨询中心的经费主要来自教育经费,使得咨询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与付费咨询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决定了高校心理咨询有别于社会咨询,有自身的特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实践中必然会出现对一般伦理规范的很多挑战。上述调查所呈现的伦理困惑都与高校心理咨询的这些特点有关。
  
  目前,很多高校并未建立适合自身实际的心理咨询伦理规范。为了充分保护来访者的权益、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整个行业对于咨询伦理的充分重视,建立符合高校心理咨询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明确的伦理规范,以指导具体的咨询实践。同时,为了保障伦理规范的贯彻实施,建设系统的机制以促进伦理规范的健全、执行和监督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心理咨询行业协会需要承担起制定行业咨询伦理规范的职责,并能够起到培训、监督、管理的作用,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才可能有法可依,咨询师才能有章可循,违规行为才可能被发现、监督和消减,从而更大程度地保护来访者的权益,提升咨询的成效,推动心理咨询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专业机构需要结合咨询伦理建立明确的工作制度,建设规范化、专业化的工作机制
  
  高校心理咨询师所呈现的伦理困惑,很大程度上与高校专业机构在这些问题上没有清晰的判断和行为规范有关。调查显示,50.0% 的咨询师明确表示所在机构的要求与伦理规范有冲突之处。高校需要充分重视咨询伦理,在最大程度地保障学生权益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结合高校心理咨询行业伦理规范,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制度,为咨询师规范、专业、有效地开展咨询提供保障条件。
  
  对于咨询师分歧较多的“与监护人和辅导员的合作与信息保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干预问题”“新生心理普测的实施和后续处理问题”,高校心理咨询专业机构要能够充分考量伦理诉求,规范咨询行为,结合本校的情况为咨询师和相关教师提供符合伦理规范的操作化路径。学校管理机构要能够为这些举措的实施提供相应的组织、师资和经费支持。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
返回: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