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在社会认知领域,内隐理论对于人的自我调节行为和过程都有不同的看法,集中体现在对个体能力、行为调节和目标达成的看法和认识上,关于内隐理论的研究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探讨这些差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可以说,每一次探究都是对该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入。
一、内隐理论与自我调节
认知的内隐理论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所形成的,以某种形式保留于个体头脑中的关于认知结构及其发展的看法。内隐理论是一个概括性的知识结构,用以说明人们认知结构的稳定性特点以及用于阐释人们对事件的归因。正像科学家建立理论来解释他们考察的现象一样,普通人也会形成一种对智力、能力和人格等特性的看法或观念。不论正确与否,任何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观,诸如什么是聪明、什么叫具有创造力、儿童的智力发展过程是怎样的等等。与科学家的理论不同,普通人的看法或观念是内隐的,是保存于个体头脑中的。
内隐理论认为,关于人们个性品质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看法影响着自我调节的过程和结果,内隐理论在这方面的观念可以归结于两大理论:增值 论 ( incremental theory) 和 实 体 论 ( entitytheory) .增值论认为人们的一些个性品质( 如智力) 具有可塑性,它可以通过勤奋实践得以改变;而实体论则认为人们的智力品质是固定不变的,不会随着学习训练有所提高[1].两种理论都强调了对智力品质的控制性,这是其共性。另外,内隐理论还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通常被看作是决定自我调节过程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讲,内隐理论与世界观的结构是相似的,与代表关键信念的个体世界观的内涵也是相似的,所以内隐理论很难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起伏波动。
因此,不管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在运动领域,也不论是研究者采用的是实验法还是内省法,他们在内隐理论与自我调节过程的相关性上是达成共识的。即一致认为: 内隐理论可以预测自我调节过程,内隐理论对自我调节过程的预测是通过一个调节变量来实现的[2].内隐理论领域的大量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结论,证据缺乏来自自我调节领域的理论整合,为弥补这一弱点,Burnette 等人在内隐理论基础上,把 Carver 和 Scheier 的自我控制模型加以丰富和具体化,提出了一个 SOMA 模型,即关于目标设定/setting、目标操作/operating、目标监控/monitoring 和目标达成/achievement 的模型。该模型用一个宽泛、整合的框架来描述自我调节的三个重要过程以及内隐理论和自我调节过程之间的关系。Carver 和 Scheier 的自我控制模型将自我调节过程分成了三个核心过程: 目标设定、目标操作和目标监控。目标设定过程包括操作目标的设定和学习目标的设定,目标操作过程包括习得无助定向策略的选择和掌握定向策略的选择,目标监控过程包括负向情绪的评估和期望的评估[2-3].
SOMA 模型的提出不仅揭示了内隐理论和自我调节的三个过程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起决定作用的调节变量,而且也显示出内隐理论如何预测自我调节过程,什么时候可以预测自我调节过程,以至于实现目标达成的复杂关系。可以说,深入理解自我调节过程的三个核心过程是理解 SOMA模型的基础。
二、目标设定过程
“目标设定”涉及建立一个特定的参照点作为标准,内隐理论对参照标准的属性有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关于能力的属性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观点可以影响到目标设定的两个中心结构。根据Carver 和 Scheier 的划分,目标设定过程包括操作目标的设定和学习目标的设定,成就目标理论在剖析目标结构的基础上区分出了操作目标( 又称为自我投入或能力目标) 和学习目标( 又称为任务或掌握目标) .同时又进一步区分出了趋向定向目标和回避定向目标,趋向定向目标( approach-oriented goals) 旨在获得一个期望的结果,而回避定向目标( avoidant-oriented goals) 旨在直接避免一个不期望的结果[4].内隐理论决定着个体设定的目标是操作目标还是学习目标。当追求操作目标时,个体不断地强调优于他人的能力,比如学生看重想要达到的分数等级,同时看重优于他人的成绩。当追求学习目标时,个体努力去掌握一种技能,并强调由此技能所产生的内在满足感,这时更多学生看重的是: 他们在学校获得的知识比取得的分数更重要,他们通常认为学习是因为喜欢学而为之。例如,当学生报告说在学校他比其他同学表现更出色,由此使他产生成就感的时候,那么这个学生设置的是趋向定向的操作目标; 如果一个学生为了避免他( 她) 在同伴中看起来更愚笨而回避学业任务,那么他( 她) 设置的就是回避定向操作目标。同样,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那么他采取的是趋向定向学习目标,如果一个学生表现出避免失去学习机会,把学习机会看得至关重要时,他采取的就是回避定向学习目标[5].
内隐理论视域下对成就目标的看法存在不少差异,一些研究者用二分法的观点去看待成就目标的结构,他们认为,与实体论者相比增值论者较少设置操作目标,更多地设置学习目标。而其他研究者则引入了一个把内隐理论和操作趋向、操作回避和学习目标相联系的三分框架,或者采用一个把内隐理论和操作趋向、操作回避、学习趋向和学习回避相联系的四分框架来阐述此问题[6-7].
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是由于操作目标和学习目标的趋向/回避差异造成的。当测定操作目标或学习目标的时候,成就目标理论为趋向和回避倾向成为影响成就目标设定的重要因素,因此,趋向/回避倾向成为目标设置过程中的调节因素[4].
在与目标设定的关系上内隐理论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实体论者更多关注操作目标,他们善于设定一个证明其能力的操作目标; 增值论者则更多关注学习目标,他们善于设定一个有可能提高其掌控力的学习目标。相信能力是固定不变( 实体论) 的直接结果是尽力证明其拥有的能力,相信能力是可以发展( 增值论) 的直接结果是认为学习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两种理论代表人们认知自我的两种不同方式,它可以产生两种保持自尊的方式。对实体论者而言,自尊是由操作目标的达成而产生,它提供给个体的信息是他拥有实现目标的期望,他们害怕失败,因为失败向他们传递一种缺乏能力的信息,他们更善于设置一个回避失败的目标。对增值论者而言,自尊可以由学习目标的达成而激发,它提供给个体的信息是他拥有掌控力,他们不惧怕失败,因为失败给他们提供一种拥有更长学习时间的信息,可以充分提高其掌控力。在内隐理论研究领域,这种趋向和回避的差异被看作是操作目标定向的预测物[8].
研究证实,增值论者和实体论者在回避目标上的差异主要来自操作领域,在操作领域的趋向目标上没有差别; 在对挑战性任务的回避上两者差异很大,而在对挑战性任务的追求方面差异不大。在学习领域,实体论者关注的是避免失败,他们不认为学习有价值,他们不善于在学习领域建立趋向成功的目标。而增值论者关注的是学习的成功而不是失败,他们强调学习的价值,并由此发展能力。对增值论者来说,他们会设定同样强的学习趋向目标和学习回避目标[1].因此,研究没有发现两者在学习回避目标( learning-avoidancegoals) 上存在差异,也没有发现趋向 / 回避差异在学习目标设定中的调节效应。
三、目标操作过程
内隐理论引导人们对成就情景作出解释和反应,即使在无失败反馈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作为一个组织结构,内隐理论先于特定目标相关的自我调节,先于目标设定、目标操作和目标监控。例如,聪明的实体论者不愿意投入到成就情景中去,即使在对这个环境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也认为这一环境充斥着对自我能力认知的威胁; 而聪明的增值论者则善于投身于一个成就情景,他们相信这一环境充满了发展自控力的机会。这样即使在缺乏失败反馈的情况下,这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也会产生不同的目标操作过程[3].
目标操作通常包括一些指向目标达成的活动,包括策略和用于达成目标的行为等,它又可以分为无助定向策略和掌握定向策略。无助定向策略是指情景不为个人所掌控,它包括一系列无助反应,如一个人不能把适当的注意资源投入到达成目标的活动中去等。与无助定向策略相比,掌握定向策略被描述为一种勤劳的反应,表现出学习中的恒心和毅力[9],例如增加活动时间等。在学习环境中,认为能力是变化的理念的学生会为实现目标作出更大努力,比如面临考试时按计划复习和积极寻求帮助等。认为能力是不变的理念的学生则表现出习得无助。
内隐理论对目标操作过程的看法存在诸多分歧,第一个分歧是增值论者和实体论者在目标操作上是否存在差异,第二个分歧是差异是否仅出现在特定情况---自我威胁之下。实际上,许多针对操作过程的内隐理论研究仅仅是关注描述差异,而不重视研究差异的存在性。例如,一旦一个学生了解到他在第一次算术测验中的表现,他就会把他的成绩和他设定的目标相比较,根据他期望的目标和他当前成绩的差异,来决定下一步的策略,无论是表现突出,再接再厉也好,还是与目标差距明显,决定采取下一步的策略也好,他总是会付诸行动的。其实,当不存在偏差时,两类人的目标操作也有所不同。实体论者常通过避免暴露其缺乏能力的信息来获得自尊,面临失败时他们更善于采用目标操作来保护其自尊心。相反,增值论者在挑战情景中不会采取自尊保护策略,他们更多地采用掌握定向策略,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解决中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去达成目标[10].这两类人设定的不同目标和参照点决定了他们所采用的不同操作策略。
四、目标监控过程
根据 Carver 和 Scheier 的自我控制理论,目标监控涉及获得成功的潜在的有利资源。目标监控过程包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负向情绪的评估和期望的评估,正如图 1 中所描述的那样,一旦个体设定一个目标并以某种方式操作( 路径 a‘) ,他们就必须对活动进行监控并估计它能获取成功的程度( 路径 d) ,同时促使其越来越接近期望的目标,增加其潜能以获得最终的成功( 路径 a 与 b) .因为目标监控明确揭示了个体在追求成功过程中采取了什么行为,是否需要额外的操作或是采用何种策略最适合等问题,所以监控在自我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路径 c)[11].Carver 和 Scheier 用行为反馈的活动回路( action loop) 和元回路( meta loop) 的动力机制来解释目标监控过程。他们认为活动回路反映的是当前操作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偏离程度( 偏差) ,元回路反映的是监控系统内随时间变化而减少的偏差比率。就是说,活动回路监控当前行为与目标的距离,元回路监控当前行为向目标状态递进的速度。例如,如果一个学生想达到 85% 的分数等级,在六次测验的第一次测验中,他获得了 70%的等级分,距离目标 15 个点。如果在接下来的 2次测验中,他分别获得了 75%、80%,那么他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虽然距离目标很近,但是进步的速度较慢。因为他需要在接下来的 3 次测验中获得一个 95% 的平均等级,以弥补前三次测验中75% 的等级平均分。Carver 和 Scheier 还发现,元回路中的错误信号实际上是个体内部体验的外部显现。当一个人的当前进步速度达到或超过期望的进步速度时,他就体验到快乐的积极情绪,当进步速度低于期望的进步速度时,他就体验到焦虑或紧张的消极情绪[3][12],这种负向情绪使他感受到一种“自我威胁”,从而影响目标的达成。
“自我威胁”( ego threat) 是指一切对自我形成的潜在威胁,包括任何自己不喜欢的事件和信息等。内隐理论中的自我威胁强调的多数是个体对自我能力的恐惧或由负向情绪、失败或自卑等构成的对自我的威胁,理论上讲就是个体实际状态和期望状态之间的偏差信息。由负向情绪或自卑带来的自我威胁涉及对成功期望的低估,内隐理论所讲的期望是人对未来目标达成可能性的估计,它与目标的达成( 成功) 密切相关。实体论者在追求目标过程中进步之所以缓慢,是因为他们做事拖延时间、有自我妨碍倾向,并善于采用回避和情绪化处理策略,这些都导致行为涣散。他们似乎缺乏对趋向目标的速度的正确认知,从而产生对目标的低期望。Carver 和 Scheier 认为,重复经验可以使目标期望变得更强烈,在判断未来发生的事情时,人们更多地依赖于记忆而不是当前经验,此时实体论者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进步速度较慢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可导致自我威胁的增加和未来成功期望的减少。在对一个较慢的进步速度做解释时,增值论者和实体论者的差别也非常突出,增值论者常认为其行为提供了目标操作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掌控力,他们较少产生负向情绪,更多地产生对目标实现的积极期望。相反,实体论者更可能知觉到一种不能完成任务的速度,似乎这会向他人显露他缺乏达成目标的能力,因此,实体论者更易于产生自我威胁并形成对未来期望的消极评估[2].内隐理论领域的大量研究都支持了实体论与自我威胁呈正相关,与期望呈现负相关的假设[2][5][9],很少有证据支持相反的结果。
五、结语
在内隐理论视域下,实体论和增值论与自我调节过程的联系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本研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联系,阐释了决定两者关系的调节变量---趋向/回避倾向和自我威胁。实体论和增值论两种观念对人的能力认知上的共性在于强调其控制能力,而区别在于对当前操作与目标达成的差别---期望的认知评估,所以,内隐理论是通过影响目标设定中的趋向/回避倾向和自我威胁来影响自我调节的。这就意味着内隐理论通过与趋向/回避倾向和自我威胁发生交互作用来预测自我调节过程,自我调节过程又进一步预测成就。
摘要对我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而言,研究民族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民族认同与民族成员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行为适应等方面有直接的关系。维吾尔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独具特色的民族之一。维吾尔族大学生是一个很关键的群体,他们对维吾尔族的发展及国家的未来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