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语言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心理语言学论文 >

基于心理认知理论探讨俄汉隐喻张力演变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作者:刘虎
发布于:2019-01-15 共4798字

  摘    要: 隐喻张力是人类在隐喻认知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 从隐喻的出现到被接受是一个心理认知过程, 由此产生的心理张力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运用物理学的张力理论, 分析俄汉隐喻张力的形成、发展、消亡和复活。

  关键词: 俄汉; 隐喻; 张力; 心理认知;

  张力在物理学中分为表面张力和张力, 现代汉语词典 (第7版) 中对表面张力的解释:“液体表面各部分间相互吸引的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 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而对张力的解释是“受到拉力作用时, 物体内部任一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牵引力。”文学领域中的张力是运用了物理学的“表面张力”, 通常指文章创作新颖, 富有生机和活力, 语言张弛有度。艺术领域中的张力是在艺术创作中的创新和超脱, 营造一种审美上的心理张力。

  语言学中关于隐喻的“张力理论”则是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张力”。隐喻是对不同范畴、不同概念之间的融合, 隐喻张力则是一种因为隐喻的语义错置和不同范畴而产生的心理压迫感。隐喻张力存在于人们对隐喻的心理认知中, 是一个心理上的作用力不断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一方面隐喻充斥矛盾, 另一方面又似乎合理, 所以隐喻张力有发展也有消亡。

  心理学家认为张力是情感和神经上的紧张, 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由于某种冲突和矛盾, 引起人们心理的不适应和不平衡。格式塔心理学认为, 张力是一种场, 在张力场中会有相互排斥和吸引, 但总能达到平衡。弗洛伊德神经心理学把隐喻张力看作是一种潜意识、意识和前意识的对比平衡。无论是隐喻的创作还是隐喻的接受都可以用大脑意识来解释。总之, 心理学认为隐喻张力是一种心理上的不适应和紧张感, 是人的大脑活动和心理认知。本文拟以心理认知理论为基础, 分析俄汉语隐喻张力各个过程的具体情况。

  一、张力形成的因素

  隐喻的形成来源于隐喻创作的新奇性, 这种隐喻新奇有可能来源于大脑基本过程活动, 也可能来自于第二性大脑过程。“第二类的思维方式相当于我们常说的‘思想’, 即有意识的, 与现实相关的一种大脑活动。基本过程是一种无意识、非现实、看起来有点随意和自发的大脑活动, 是梦境和幻觉的主要表达方式。”[1]隐喻张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 好比大脑中两个相互作用的力, 互相牵引、互相矛盾, 而又互相联系, 达到平衡。有关隐喻的张力影响因素我们可以看作两个相反方向的作用力, 一个方向可以作为张力, 是心理的不可接受导致相互背离, 另一个方向又可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力, 这种力是文化力、宗教力、教育程度力和个人理解力等, 我们重点分析上面罗列的几个分力。

  文化对张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民族文化对隐喻的创作和接受极为重要。有些隐喻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 很难被不同文化的民族所接受, 比如吃官司、唱反调、跳槽、走后门、谈婚论嫁、狗仗人势等, 其中“吃官司”是中国文化独有的隐喻词, 用“吃”这个动作来隐喻官司的被动性。俄语同样有这种隐喻, 如горячийхарактер (急躁的性格) 、холоднаявойна (冷战) 、идётснег (下雪) 、стоялолето (正值夏天) 等。

  宗教对隐喻张力的影响更强, 在语言世界图景下不同民族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认知, 如наседьмомнебе (如登天堂) , 东正教对“七”这个数字非常崇尚。又如汉语的“上善若水”, 出自《老子》, 是道教学说的观点, 用来表示人的善行。宗教力产生于每个民族根基之中, 且力量较强, 不容易改变和消除。涉及宗教的心理张力通常被理解, 但是不被接纳, 因为一个充满着宗教色彩的隐喻很难在另一个没有相同宗教环境的地方使用和流行。

  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和思维能力是影响心理张力的主观原因。教育程度尤其重要, 一个人的教育程度决定了他的理解能力, 比如, 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刚开始很难理解“左倾”“魔方大厦”“直男癌”。不同职业的人也不会轻易理解另一个行业的隐喻, 如“影子经济”“引力场”“鳞皮病”等隐喻性的专业术语。不同年龄段的人也产生不同的张力, 比如, 老人很难理解现在日新月异的网络用语“蓝瘦香菇”“读了假书”“你有freestyle吗?”因此, 这些主观因素也是影响隐喻张力的重要部分。这种主观个人因素导致的隐喻张力更加灵活和可操作, 往往刚开始张力极大, 引起巨大的排斥力, 最后却又消亡很迅速。

  综合比较, 张力的大小排序为:宗教>文化>思维能力>职业>教育程度>年龄/性别。根据宗教和文化在心理张力影响中的可变性, 宗教力最强, 而文化的影响次之, 因为人的文化接受能力较之宗教强。思维能力有共性特征也有个性差异, 从共性讲, 人普遍的思维能力是张力产生的根源。从个性讲, 个人的思维具有不同的活跃性, 决定了它处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之间。其次在一些主观因素中教育程度、职业、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极其微妙, 我们根据普遍规律大致做了这样的比较, 其中可能因人而异。

基于心理认知理论探讨俄汉隐喻张力演变

  二、隐喻张力的消亡

  “张力的消解表现为隐喻错置消除和喻义生成的过程。动词隐喻从自我矛盾、自我毁灭的表达中建构出既有意义又自我矛盾的句子, 此时动词字面意义的毁灭促成了新的认知内容的衍生。”[2]即现在所说的“死喻”, 死喻就是被人们已经完全接受的固定词语, 如桌腿、牙床、过山车等。

  1. 主观心理因素

  隐喻张力的消除在于心理紧张感和不适感的消除, 在于接纳隐喻带来的陌生感。在大脑接受隐喻的过程中, 主观的感受显得尤为重要。这好比我们对一个新事物从排斥到接受的过程, 本质上是心理的渐变过程。完全的意识流不被大脑接受, 就好比疯子和诗人的区别, 疯子只是简单的想象, 完全沉浸在幻想之中, 而诗人的创作是把想象和现实联系起来。我们心理渐渐接受的只是那些切合实际的隐喻, 张力感的消除取决于张力的大小, 当隐喻不切实际时, 张力就变得无穷大, 也就没有了消失的可能。当张力达到人类可以接受的范围时才有消失的可能。

  隐喻张力消除的关键还是心理上的接受和认可, 是大脑的内部调节, 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隐喻接受过程, 在句法结构上有所体现, 如“Этадевушкапохожанакуклу” (这个女孩像一个洋娃娃) , “Этадевушка—кукла” (这个女孩是洋娃娃) , “Этадевушка—настоящаякукла” (这个女孩是真正的洋娃娃) , 从上述不同的描述看出隐喻张力的不同, 从“像”到“是”再到“真正的”显示了隐喻的张力在一点点的消除。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 我们把心理上的变化用语言来显现出来。

  2. 社会演变因素

  张力消亡是社会演变的结果。新奇隐喻张力相对较大, 事物的新奇性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在这个过程中, 有些隐喻张力甚至需要上百年的适应期, 而有些因为契合某一历史阶段的社会现实而逐渐被接受, 如оттепель (解冻) 第一次出现在爱伦堡 (И.Эренбург) 的小说《оттепель》中, 不久就被隐喻为赫鲁晓夫时期文学上的“解冻”。普通隐喻张力大小适中, 因为它们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和人们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容易被接受。其次笔者称一些隐喻为“生动隐喻”, 如船头和桌腿, 生动地表达了事物的特征, 生动隐喻符合大众认知, 所以其隐喻张力极易消亡, 最容易被大众和社会接受。

  当隐喻已经不再与原义产生联系, 即与原义产生断裂时, 隐喻张力也就不复存在, 或者转为新的张力。张力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演变, 如同志、小姐、先生等称呼词。汉语的“小姐”一词, 最初用于仆人对主人的称呼。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倡导人人平等, 已经没有主仆之分, 所以逐渐成为对年轻女子的称呼。但是后来用于专称女服务员, 到现在已经演变为一个贬义词, 多用于对轻浮女子的称呼。在渐变过程中, “小姐”的隐喻经过了两次断裂, 产生另一种新的张力。

  三、张力复活

  张力感消除之后隐喻会变为死喻, 但是之后还会出现一个特殊的现象, 即隐喻张力的复活, 本来被大家接受的隐喻重新引起内心的不适应, 引起大家的怀疑和争论。“死喻最初都是具有鲜明隐喻意象特征的活隐喻, 只是在长期频繁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失去其隐喻特征, 最终才成为词汇化隐喻 (lexicalized metaphor) 。隐喻从活隐喻演变为死喻历经了隐喻意象的消解及隐喻意义词汇化过程。”[3]如马后炮、落水狗、金丝雀等, 但是这种死喻多数会回归其原本的意思, 比如“我折了一只纸老虎, 快看这只纸老虎啊”, 这句话中纸老虎已经复活为它原本的意思, 而不是表示人。这种隐喻的复活现象是文化的张力作用。在俄罗斯同样有这种具有浓厚文化的词汇, 如жёлтыйдом (精神病院) 、собакyсъеcть (精通) 、зелёноелицо (脸都气绿了) 等。

  1. 一词多义与张力复活

  文字是语言的形态, 只有通过字面才能表现出来, 这也决定了隐喻张力的复活机制始终要回归到字面上。在隐喻复活的过程中, 我们的心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有时候是不假思索的, 因为有些死喻的字面意思仍然非常明显, 死喻在心理认知过程中的张力感已经消除, 然而在形容字面意思时, 内心的张力感又重新被点燃, 比如“铁公鸡”在重新形容鸡时我们又会产生心理的不适感, “铁公鸡”形容吝啬小气的人, 而现在又重新形容鸡, 内心的这种紧张感就产生了。张力复活在俄语中同样存在, 如петух原意是公鸡, 可以表示好斗之人, 同样也可以表示花心的男人, красныйпетух则有火灾的意思, 这些意义渐渐地成为死喻。“但无论死喻多么的牢固,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复活他们。因为隐喻都有多义的现象。”[4]多义的存在为张力埋下复活的种子, петух仍然能表示公鸡。词语的多义性由原始义的外延变异而来, 张力复活是原始义与引申义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由此而产生的张力大小取决于新义与原义之间功能和结构的相似性。此外, 隐喻义的确定也取决于具体的语境, 在具体的语境中需要保持概念内容的统一, 使隐喻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2. 语言模糊性与张力复活

  隐喻复活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具有模糊性, 我们在处理语言的模糊性时总是从语言的认知出发, 比如颜色词的模糊、分类的模糊、称名的模糊等等。隐喻也是一种不确定性, 所以隐喻与语言的模糊性密切相关。研究隐喻复活的模糊性应从其张力消失的模糊性说起, 隐喻张力消除并不是彻底的消除, 它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比如“纸老虎”是指人还是物, 具有明显的模糊性, 为以后隐喻张力的复活埋下种子。

  人的意识在认知心理中是对不同语境和功能的反映。语言的模糊性与语言的贫乏有关, 语言贫乏也是导致隐喻张力出现的因素。“在言语交际中, 用模糊言语形式表达, 较之其他表达形式, 在营造隐晦含蓄的审美情趣上, 确实有过人之处。”[5]语言模糊性在交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语言缺乏了这种模糊性, 就会丧失语言的魅力和灵活性。如“我认为没有人是‘智多星’。”在这句话中, “智多星”表示的是什么?在不同的语境下表示不同的含义, 可以表示有智慧的人, 也可以表示《水浒传》中的人物“吴用”, 甚至可以用于反语, 表示不聪明的人。这种语言交际上的模糊是隐喻复活的基础, 是隐喻复活的重要因素。这也充分说明了模糊语言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隐喻张力是隐喻心理机制重要的现象, 从隐喻的产生到被接受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本文研究的隐喻张力是基于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交叉, 分析张力理论的物理学起源及在语言学中的发展, 以及如何运用到隐喻中, 并且探讨产生隐喻张力的主客观原因, 从隐喻产生到消亡甚至复活分析了隐喻过程中的隐喻张力。最后阐明特有的隐喻现象———隐喻复活。其中, 隐喻张力的产生前提是文化、宗教、职业、年龄等因素的存在。隐喻张力的消亡是个人心理认知的渐变和社会演变的结果。隐喻张力的复活则是一词多义和模糊性的结果。隐喻无处不在, 隐喻张力是人类心理和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隐喻张力所产生的心理认知对俄汉对比、俄汉互译以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彭玉海, 王洪明.动词隐喻的隐性语义错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1) .
  [3]石本俊.死喻复活的工作机制及激活方式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3 (1) .
  [4] Арутюнова Н.Д.Теория метафоры[M].Москва:Прогресс, 1990.
  [5]韩媛, 范武邱.语言模糊性的常见生成机制探析[J].中国外语, 2013 (6) .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
原文出处:刘虎.俄汉隐喻张力的心理认知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10):103-10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心理语言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