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语言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心理语言学论文 >

对偶修辞格的中华文化特征(2)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5-08-18 共4569字

  
  事实上,在中国,人们一直都追求对称平衡、和谐庄重的美学特质,从中国古代的皇家宫殿、庙宇楼台,到现代的高楼大厦、平民宅院,无不体现对称均衡的审美追求。人体五官四肢的分布、植物枝叶花朵的的展开,还有出土陶器上、铜器上的人面、兽面纹的饰对称描绘、中国古建筑沿着中轴线向两边的对称扩展等等,都是恪守对称平衡美学法则的体现,这种美给人以安定、安全之感。就像王希杰先生所说: “符合对称法则的均衡的东西可以给人以喜悦欢畅满足感,而违背了对称的法则,则会使人不安烦躁忧郁。”[3]

  再有,对偶修辞格体现节奏美。节奏一词源于希腊文,原义为匀称、端正。节奏无处不在,以独有的方式融于人们的生活中,如物体运动时有规律的变化是运动节奏; 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是音乐节奏; 人拥有呼吸消长、循环起伏、精力张弛的生理节奏等等。节奏也是语言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语言艺术的节奏美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节奏美一样是可以调节的旋律,正是 “语音只有经过节奏的梳妆,才会优美动听。语言若是有了节奏的点缀,就会更加迷人。”[4]

  对偶句式追求和谐的音韵,铿锵的节奏,刺激人的听觉,使人心旷神怡,带来诗一般美好的感觉。经研究,对偶句式应用于诗歌中具有比普通句式更为强烈的节奏感,能起到抒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诗意的作用。例如,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 《登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毛泽东 《冬云》) .再如,“嘉陵江边迎朝阳,昆仑山下送晚霞” ( 薛柱国 《我为祖国献石油》)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 叶旭全、蒋开儒 《春天的故事》) ,“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 ( 瞿琮 《我爱你,中国》) .这些诗句与歌词上下句词性相对、句法结构对应,体现一种重复的节奏; 语音上平仄交错、音韵铿锵,构成起伏的节奏; 对偶工整,音节平稳,节奏明快,琅琅上口,形成变化统一的节奏。因此,激发并唤起吟 ( 歌) 者与听众的情感共鸣和对美的想象、追求。

  三、对偶修辞格凸显对称和谐的民族心理

  对偶作为汉语修辞技巧之一,是一种讲究结构词性相同、字数相等、平仄相反、意义密切相连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的修辞格,是汉语语言中独有的语言现象。对偶句式形式整齐,结构均衡,读之顺口,听之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以 《岳阳楼记》为例,此文词藻华丽,音韵铿锵,多用对偶句写景状物。如 “衔远山,吞长江”,由两个动宾短语组成,其中动词 “衔”和“吞”相呼,形容词 “远” “长”相应,名词“山” “江”相对,极其工整的对仗,显现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仅以六个字就描绘出 “横无际涯”的洞庭湖的壮阔。又如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对偶句,无论从组词看,还是从语意看,都体现语言要素的均势对称。这一特点的形成与汉民族特有的对称和谐的文化心理有着必然的联系。统一和谐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中国人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的集中反映,追求 “致中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深深扎根于汉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对于汉民族来说,人们从不把事物的两方面绝对化地分开,而是希望通过一定的手段或者方式寻求事物两面的转化与统一,正如 《中庸》中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之道”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思维定势和认知方法,在此基础上,便形成汉民族讲究对称和谐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正如陈光磊先生在 《汉语辞格的文化观照》中所言: “中国人具有一种喜欢成双作对的情感心理或文化心态。这种心态反映和表现在语言表达上,就是喜欢用成双作对的词语、句式,使汉语在结构上和表达上自然形成一种骈体性和对偶性。”[5]

  像 “郎才女貌”“一不做,二不休”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些日常口语就是 “喜欢成双作对的情感心理或文化心态”在语言表达上的实例。诸如此类的还有重视结构对称,布局统一,情景交融的园林艺术; 使用对称图形和对称纹样的剪纸、刺绣、年画、陶瓷器、青铜器等民间艺术; 以及直立书写,贴于左右,体现对称之美的楹联艺术等等。由此可见,这种对称和谐的观念已深入到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之中,成为汉民族审美心理的深层内容[6 -7].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对偶修辞格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以其不可替代的表达作用和修辞效果,体现了人们阴阳和合的辩证思维、感观形式的美学追求以及对称和谐的民族心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8.
  [2] 谭永祥。 汉语修辞美学 [M]. 北京: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132.
  [3] 王希杰。 修辞学导论 [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358.
  [4] 田文强。 浅谈文学语言的节奏美 [J]. 新疆大学学报,2000: 100.
  [5] 陈光磊。 汉语: 跨文化走向世界 [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14: 77.
  [6] 杨荣祥。 易色修辞格的社会心理依托 [J]. 辽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17 ( 3) : 99 -102.
  [7] 郎晓梅。 倒反修辞格的文化精神 [J]. 辽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17 ( 3) : 103 -107.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心理语言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