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养成优良的生活常规(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0-17 共4330字
(一)幼儿园应采取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的确,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有效地促进儿童与环境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也主张 :环境与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孩子从客观环境中得到的任何信息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心能否健康成长,同时,由于孩子的经验和能力有限,长久地生存于某种环境中,势必为此种环境中的行为与习惯同化。由此看来,环境会无声地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诠释了这一点。因此,要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最有效的做法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我国着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 :“小孩生来就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围绕“玩耍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应整体规划户外可利用的空间,以尊重原生态的自然风貌为主,把一些游戏设施、器材与自然环境很好地融合起来。让环境说话,调动幼儿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大树周围的网梯和攀登架”“原地面上的沙场”,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自由娱乐,使自己的机体在与环境的接触中产生经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
幼儿园每个班级的室内环境都有可供利用和挖掘的资源,由于小班幼儿多以直观和形象思维为主,幼儿园应创设形象活泼、造型简单,并带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图案。区角环境中应尽量布置现代家庭中常见的电器、桌椅、床铺等,原材料不一定要真实,但一定要存在。这些设施可以使幼儿体验熟悉的生活环境,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在游戏中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
(二)教师应采取的策略
教育幼儿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有规律性,要当好一名幼儿教师,单凭良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还必须按照幼儿教育的规律进行教育工作。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影响幼儿发展与成长的因素多样复杂,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就不可能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教育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是当前幼儿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1. 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常规教育。
首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有爱心、童心、耐心。 小班幼儿年龄小,第一次离开父母到幼儿园,难免闹情绪,这是正常的分离焦虑现象。这时候,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相信老师是有能力把他改正过来的。然后,老师就要用爱心、耐心感化孩子。帮助幼儿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为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创设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
其次,引领一半,留下一半给孩子,不能全部代替。小班幼儿年龄小,很多事情习惯父母代替,如吃饭、穿衣都不能自理,一味帮他们做,势必增强他们的依赖心理,不能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 ;而一下子让他们什么事都做,孩子们又接受不了。要想改变这一现状,经过反复实验验证:引领一半,留下一半给孩子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幼儿园一日流程中,如幼儿喝水时,孩子们都要拿着自己的杯子接水,有的幼儿却站在那儿,不知道怎么操作饮水机,我便走过去,帮他按下开关,让他仔细看。示范过后,幼儿便学会了,教师应在此时立即表扬他,并让他帮助其他不会操作的小朋友示范。这样,通过几次经验推广,全部小朋友学会了。还有吃饭时,教师组织小朋友进餐结束后,收拾碗、勺的事情留给幼儿,教师要有序组织幼儿把碗勺放到指定的容器里。其他如系鞋带、系扣子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效果不错。
最后,多鼓励,少训斥。在对待孩子犯错误这一问题上,教师应注意自身的言行。孩子都是喜欢听好话的,喜欢被人称赞,而且会从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师对孩子要以积极表扬鼓励为主,批评会使孩子灰心丧气。以表扬来说,对小班的孩子多表扬一些还是可以的,正如我们通常所说的“高帽子”.即使幼儿犯了错,教师也应该以和蔼可亲、鼓励的口吻教育他,如批评孩子抢别人玩具时,应该告诉他玩具是大家玩的,小朋友要友好相处等道理,不要简单讲“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坏”“你怎么老抢别人东西”.
2.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常规教育。
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的支配,无意记忆占优势,常常在无意中记住一些事物,有意记忆的内容反而记不住,因此,小班教学活动适宜生活化、娱乐化,让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中有意无意地接触生活经验,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将生活经验渗透进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使幼儿不知不觉地接受良好生活常规的培养,效果会更好。
(三)家长应采取的策略
自幼儿出生至入园,父母就陪伴在他身边。我们亲切地将家庭称为幼儿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从时间上来看,家庭教育是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教育 ;从空间上来看,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其他教育所不能及的。父母的言谈举止时刻影响着幼儿,对幼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以上原因,对新入园的幼儿,父母应竭尽所能,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
1. 家长的教育观点要与教师一致。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塌下去。”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改变幼儿家庭生活的随意性,为幼儿制定同幼儿园生活作息一致的时间表,幼儿要做到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过有规律的生活。家长还应教会幼儿生活的基本技能,如独自吃饭、睡觉、独自如厕、独自洗手等,锻炼自理能力。并养成不挑食、睡觉时不大声喧哗、不含小东西的好习惯。这样的常规训练往往能帮助新入园的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
2. 避免家庭畸形教育,不溺爱孩子。
早在 50 年前,陈鹤琴先生曾针对父母对儿童照料过度的现象说了这样一句话 : 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父母可以用言语、行动表达对子女的爱,但切记不要将这种爱转化为“多了”“滥了”的溺爱。卢梭在其《爱弥儿》一书中指出 :“如果孩子想得到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的话,他就会自以为是天下的主人,而你在最后不得不拒绝给他某种东西的时候,他就会把你的拒绝看作是一种反叛…… 这样,当他踏入社会时,就会觉得所有人都在反抗他们……这无疑是家庭教育的极大失败。”现实生活中,父母应给予孩子适当的爱,教育孩子从小事做起,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搞过度关爱和过度保护。溺爱培养不肖子孙,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常识。
综上所述,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的培养,要同时从多方面进行。一切教育手段都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实际出发。
只有了解幼儿,才能教育幼儿,才能帮助其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为其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 叶立群,郑慧英。幼儿教育学 [M].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2] 梁志燊。学前教育学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 [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 姚昕,李奕 . 浅论班级幼儿常规培养 [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11)。
[5] 杨小凤。幼儿常规教育初探 [J].南方论刊,2000,(Z1)。
[6] 隋新云。培养幼儿常规习惯的初探 [J].内江科技,2009,(2)。
[7] 张雨青。未雨绸缪说“适应” [J].女性月刊,2001,(44)。
相关内容推荐
-
小班幼儿习惯教育中绘本阅读的运用
小班幼儿心理发育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而绘本阅读因鲜明的直观性和有趣的故事性在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小班幼儿习惯教育中绘本阅读的运用的学前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以绘本阅读优化小班...
-
小班时期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常规
小班是幼儿离开家庭生活跨入社会集体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培养常规的关键期。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小班时期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常规的学前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浅谈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摘要:小班是幼儿离开家庭生活跨入社会集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