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养成教育论文 >

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精选5篇)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肖薇薇
发布于:2018-03-29 共674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一篇) 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精选5篇)
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二篇) 论如何发挥古诗词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功能
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三篇) 论德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四篇) 试论大学生德育生活化
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五篇) 大学生生态德育养成的缺失与建构探索

展开更多

【第一篇】论文题目:生活德育视野下大学生休闲德育模式探究
 
  摘要:休闲德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新领域。当前, 在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大趋势下, 生活德育理论为休闲德育提供了理论资源。在生活德育视野下, 应该针对休闲德育问题系统设计建构课堂教学、生活体验、环境熏陶“三位一体”的休闲德育模式。
 
  关键词:生活德育; 休闲德育; 三位一体;
 
  大学生活与中小学生活相比, 存在更多的课余自由时间, 即闲暇时间。闲暇作为特殊的时空存在, 成为重要的德育资源。然而, 当前大学生的休闲生活状况不容乐观。2016年, 本项目团队对广东省5所高校大学生闲暇现状开展调研, 发现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休闲贫困”问题。具体表现为休闲异化 (不懂休闲、不能休闲、不愿休闲) 、休闲层次低 (浅休闲、假休闲、逆休闲) 、休闲伦理失谐 (休闲与自身、他人、自然失谐) 等, 这些现象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德育回归生活世界”作为德育现代转型的重要内容, 使“生活德育”成为新的德育理论研究热点, 也为大学生德育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因此, 从生活德育角度探讨大学生休闲德育模式,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生活德育理论为休闲德育提供理论资源
 

  (一) 何谓生活德育
 
  不论是中小学, 还是大学, 德育与生活世界的脱离, 导致德育中存在“三化” (政治化、专门化、知识化) 问题, 这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 近年来, 生活德育理论被提出并受到普遍认同, 成为当前德育理论和实践的一大热点。不论是美国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还是我国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 都是提倡德育回归生活实践, 倡导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支撑。我国德育专家鲁洁教授较早呼吁德育回归生活。杜时忠教授在《论德育的走向》一文中提出现代德育“走向生活”的趋势。高德胜教授的着作《生活德育论》对生活德育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为大学生德育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他在《生活德育论》中指出, 生活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范式, 是对以往和现行的割裂、知性和技术化管理为特征的德育范式的转换和超越, 生活德育的基本进路是“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1]74生活德育观指导下的学校德育, 应该是通过学校的整体生活进行的、对学校所有成员都起作用的、提升人的精神追求的教育活动。[1]89
 
  (二) 何谓休闲德育
 
  休闲与工作相对, 一般是指工作之外的自由时间 (闲暇时间) 从事的有利于身心的活动和从中体验到的闲适状态。休闲与时间有关, 也有状态有关, 是生命提升的机会, 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 突出的特点就是课余时间的增多。自由时间的增多, 意味着大学生可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从事休闲活动。如何充分利用大学生的休闲时空与休闲活动, 提升休闲审美的品味与境界, 关系到大学生道德层次的提升与培育, 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意义重大。
 
  近年来, 与大学生生活实践相关度很高的休闲生活、休闲教育、休闲德育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德育理论和实践界的关注, 但对于休闲德育的内涵和概念还没有达成一致。目前, 有的研究者侧重于闲暇的角度, 有的侧重于休闲的角度, 两者虽然在历史演化上有所区别, 但笔者认为, 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 两者内涵基本是一致的, 以下我们将休闲和闲暇等同理解。2005年, 邱伟光教授 (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 较早意识到闲暇教育的重要性, 并提出随着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增多, 组织与实施闲暇德育可以成为实践育人的新模式。此后多年, 休闲德育开始进入高层领导的视野, 得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领域的重视和关注, 并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所体现。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培训教材第五章中, 专门将大学生的休闲生活教育作为课改的新增内容, 作为新教师教育教学的必要内容引起了思政教育届的广泛关注。
 
  在针对休闲德育所起的作用方面, 曾琰在其论文《大学生闲暇德育现状及对策分析》中指出, 由于高校的闲暇德育能为大学生营造一种“自由体验”的积极氛围, 有利于德育活动在主体参与和自主选择的时空境遇中进行, 改变了传统道德教育常常被诟病的人学空场现象, 因此充分尊重了人性, 体现了主体的“在场”。还有不少学者对于建构闲暇德育在方法论上进行了探讨。万慧进在其论文《高校闲暇德育对大学生闲暇德性的建构》中指出, 大学生普遍存在休闲资源意识淡漠、闲暇创造性缺失、闲暇生活质量欠佳等现象, 并提出通过确立合理的闲暇价值目标来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 丰富其闲暇生活方式, 提升其闲暇生活的文化底蕴与层次, 成就幸福的休闲生活。具有本真意义的幸福生活必然是具有德性的休闲生活。杨佳英在《浅谈闲暇德育》中提出, 要使得闲暇教育能真正实现道德引导与教育的良好效果, 就需要以休闲化的方式开展道德教育, 休闲化教育使人容易处于一种放松的“去目的化”状态, 不容易在主观上感受到一种强制性的道德说教, 使德育的积极效果能在休闲化状态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与发挥。但他也强调, 这种教育方式一定要注意保证德育的“焦点化”与“目的化”, 避免因为方式轻松而导致教育目的随意与涣散, 从而消弭道德引导的有效性。刘胜良、张百顺在其论文《高校闲暇德育有效性研究》中提出, 闲暇具有道德意蕴, 现存的高校闲暇德育表现为:闲暇时间充裕, 闲暇质量低下;闲暇内涵明确, 闲暇技能单一;闲暇动力强劲, 闲暇指导缺位;闲暇自律明显, 合作共赢低效。他们还指出闲暇德育理念偏失, 应试教育惯性冲击, 闲暇德育活动单一, 交互德育主体缺失等, 是造成高校闲暇德育低效的原因。树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挖掘闲暇德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闲暇德育活动、发挥闲暇德育主体的能动作用, 是提高高校闲暇德育有效性的主要路径。黎海燕在其论文《浅析高校闲暇德育的主要内容》里将大学生的闲暇德育内容归纳为学习、文化、心理、道德实践、生活自律等五个方面, 她还在其论文《闲暇教育特征论析》中阐述了作为既具备道德教育一般特征, 又有其独特品性的闲暇德育具有闲暇性、生活性、开放性、隐喻性等四个方面的特征。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 笔者认为, 休闲德育主要是通过教育者有目的地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和途径, 对大学生的休闲生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和影响的活动。因此, 高校的休闲德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一方面, 从时间维度来看, 是在大学生休闲时间范围内所开展的指向道德提升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 从形式维度来看, 是通过休闲实践活动来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休闲德育是德育回归生活、走向生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对更新德育观念, 创新德育模式, 提高德育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休闲德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新领域
 
  (一) “有休社会”需要休闲德育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有闲社会”逐渐成为现实, 人们将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用于全面发展自我。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 过有德性的休闲生活应纳入教育的重要议题。然而, 休闲的能力与职业技能一样, 并非与生俱来, 休闲的层次、休闲的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休闲需要教育。目前, 我国教育尚处于为职业工作做准备的阶段, 但在后工业社会, 出于对生命本真的考虑, 人们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它体现为“教育为休闲生活做准备”。[2]一方面, 休闲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活组成。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 有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每年在校时间约为280天左右, 其中双休日加上各种法定节假日竟有90天之多, 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 正常的教学活动会逐渐减少, 使大学生休闲时间进一步增多。另一方面, 休闲生活及其教育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教育要为未来培养新人。当前我们身处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技术等快速发展, “机器代人”成为现实, 未来职场需求的已不只是工作技能, 休闲、生活的技能越来越被提到重要地位。然而,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 当前的大学教育对于休闲及其教育力度是相当薄弱的, 休闲教育甚至是“被遗忘”领域。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休闲伦理的贬抑。传统伦理中我们往往宣扬“劳动至上”、“劳动光荣”, 导致对工作伦理的过度宣传, 一些劳模因过度工作牺牲生活、牺牲家庭、牺牲生命的案例也被媒体放大宣传, 导致民众对休闲的贬抑, 休闲往往与懒惰、颓靡联系对等而受到压制。另一方面是对休闲教育的忽视。休闲并非一种本能, 而是一种能力。能力绝非与生俱来而需要后天培养。然而, 传统的教育往往不遗余力地花费大量的资金与时间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工作技能, 却不愿投入一点时间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休闲生活技能。我国的中小学生常常从踏入体制内学校开始, 就被“埋葬”在题海战术中, 导致“不敢休闲” (常表现为“学习至死”) 。而休闲教育的缺乏, 使我们的孩子无法培养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与审美情趣, 即使有了休闲时间, 也不懂得过高雅而健康的生活, 甚至被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误导而沉迷其中, 表现出“不会休闲” (常表现为“娱乐至死”) , “窒息”了精神生命。这是教育的悲哀!与此同时, 不容忽视的另一个问题是, 当前随着网络休闲方式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休闲生活及消费中的价值观引导问题越显突出, 西方文化、非主流文化等通过休闲生活方式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休闲生活领域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阵地, 需要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视与警惕。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大学生在休闲生活中的德性培养, 即休闲德育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 休闲德育模式建构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高校更新教育观念, 促进道德教育范式的转型
 
  休闲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不仅是技术层面上对德育内容的补充, 更是体现了德育观念的转变和德育范式的改变, 它充分调动高校在休闲德育资源开发方面的积极性, 强调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应注重从课程德育向整体德育转变, 从知性德育向实践德育的转变, 促进道德教育的生活化。
 
  2.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休闲生活从自发向自为状态转变
 
  休闲作为引导人走向自由的途径, 使我们能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获得思考的时间与文化创造的空间, 为个体的精神生命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彰显。休闲德育引导大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 激发大学生道德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 冷静反思社会与人生、理想与现实, 进行深刻的自我否定、批判扬弃、自我塑造, 使其在休闲生活中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 超越现有的自发生活状态, 创造理想的“可能生活”, 实现向自为休闲状态的转变, 达成生命的自我超越。
 
  3. 有利于拓宽德育生活化的空间和实践育人的新模式
 
  休闲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不是以休闲德育取代知性德育 (课堂德育) 。课堂德育作为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 能有效通过道德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让学生获得道德修养的基本理论。然而, 道德规范的确认、情感意志的培养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 则更需要在生活中践行并获得固化。休闲德育作为德育回归生活实践的一种形式, 以知性德育 (课堂德育) 为基础, 并对其进行有效补充、延伸, 能更好地弥补知性德育的不足, 为高校德育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并与知性德育一起, 包容了学生生活的全部, 避免因对大学生休闲生活的忽视所造成的“德育死角”, 有利于整体德育的建构, 对于提高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 休闲德育的基本进路:通过过“有道德的休闲生活”来学习道德
 
  生活德育是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而这里的“生活”包括了制度性生活和日常性生活, 也包括了劳作性生活 (职业生活) 和休闲性生活, 因此休闲德育作为生活德育的一个领域, 就是要通过过“有道德的休闲生活”来学习道德。一方面, 休闲生活关涉道德。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休闲必然包含着主观的社会价值取向。“自由”是休闲的本质规定性, 然而“自由”并非意味着“无约束的放纵”, 自由不仅是更高要求的自律, 而且应该自觉承担起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所应负有的基本道义与责任。“自由时间是自由的, 随意的时间, 也是检验道德和伦理判断的基础。”[3]也就是说, 人们的休闲方式必须符合社会伦理规范, 要做到“休而有节”、“休而有礼”。另一方面, 休闲伦理需要教育。休闲不仅在形式上有类型之分, 在精神层次上也有高低之别。正如有论者指出的“误用时间比浪费时间更可怕”。错误的休闲方式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 正确的休闲则是“成人”的重要途径。休闲伦理是人们在休闲生活中用于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价值原则和道德规范。休闲伦理和休闲能力并非与生俱来, 需要后天教育进行正确的培养与引导。
 
  三、生活德育视野下“三位一体”的休闲德育模式建构
 
  按照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 我们过一种怎样的生活就接受一种怎么样的教育, 生活就是教育。同样, 关于休闲生活的伦理道德学习, 也不能只是关在课堂里进行纯知识讲授, 而应该建立一种更整体的生态教育观念, 建构一种知性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 体现生活德育理念的“三位一体”的休闲德育模式。
 
  (一) 课堂中学习
 
  休闲德育并不局限于在闲暇时间内开展的德育活动, 还包括关于休闲道德的教育。因此, 发挥大学生课堂的主渠道功能, 在相关人文教育、思政课程中设置相关内容, 甚至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休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 我们应该鼓励高校开设独立形态的休闲公共课程。这一类课程应以明确的目标和内容体现直观的休闲教育内容。如有一些高校所开设的“休闲与工作”、“休闲与学习”、“休闲生活技能”、“我的休闲我做主”等公共课程, 将休闲教育作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一个健全人培养的重要一部分。但限于人力物力, 目前此类与休闲有关的专门课程在高校还鲜有设置, 条件不具备的院校可以退而求其次开设相关选修课, 鼓励具有休闲意识的学生进行选修学习。另一方面, 我们应鼓励高校在人文教育、思政课程中设置或渗透休闲教育的精神与技能。一般高校难以开设大量专门的休闲课程, 因此通过其他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渗透休闲教育观念和技能, 是最切实可行的 (但也是难度最大的) 。如在旅游、艺术、体育等文体艺术类课程, 烹饪、烘焙、园林设计等各类专业课程, 甚至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课程中渗透休闲教育的精神与技能、内容与理念等。但是这需要学校在宏观层面上加强对教师的休闲教育, 提高教师休闲理论水平, 形成教师休闲教育的自觉, 使其能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具有言传身教的体现与示范。
 
  (二) 生活中体验
 
  区别于传统知识理论传授中他者“自外而内”的灌输式教育, 休闲德育更注重自我“自内而外”的体验式建构。因此, 高校的休闲德育应注重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注重方法整合。首先, 从教师角度而言, 要强化教师休闲能力的培养, 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只有教师的幸福感提升了, 才能言传身教, 以自己积极的休闲行为引导学生积极体验休闲实践。其次, 从学生角度而言, 要培育和引导文化社团的发展。大学生社团一般可以分为兴趣爱好型、公益服务型、专业学习型等几类, 是高校学生开展休闲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因此, 通过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指导与监督, 有利于营造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 为休闲生活文化品位的提升提供积极支持。最后, 从学校角度而言, 要突出院校特点开展休闲教育。为规避休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剥离, 应尝试把休闲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 充分利用专业教育的资源。专业教育与休闲教育并非对立的两个教育领域, 休闲应该是专业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高校可以面向师生开放专业教育的实验室、科普展示室等, 让学生对专业有更加生动、活泼的多元体验, 引导学生把专业不仅视为谋生的手段, 更提升为乐生的途径。此外, 还应积极拓展网络时空的休闲教育,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开展休闲活动, 让师生成为校园休闲文化生活的创造者、体验者和积极传播者。
 
  (三) 环境中熏陶
 
  生活德育非常强调教育环境、教育情境的创设。校园文化、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整体氛围, 一方面是休闲德育的“隐性课程”, 另一方面也是休闲德育最终达到的目标。在具体实践中, 高校应以“幸福校园”作为目标, 将休闲精神融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夯实休闲“软件”的建设基础。此外, 还要注重加强相关的休闲“硬件”建设, 注重加强校园休闲生活设施和环境的改善。每所高校除了建设好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体育馆等传统体育设施外, 还应该根据高校学生年龄、心理和专业特点, 增设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与专业兴趣培养的场地设施, 如保证校园休闲公共场域的基本建设, 休闲广场、舞蹈室、合唱室、乐器室、形体训练中心、健身房、阅览室等娱乐设施应符合基本配比。此外, 还可以考虑在学生比较集中的地方, 如在生活区配备便利的娱乐、休闲与健体活动室, 在教学楼、图书馆、实训楼等教学设施配备适当的休息室、茶吧、音乐吧、咖啡吧等, 引导学生参与健康有益的休闲活动。同时, 在管理上、在时间安排上和空间设计上都要尽量将休闲伦理考虑进去, 教育、激励、引导师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休闲价值观和伦理规范, 让校园的师生能在一种休闲与审美中提升自我, 享受幸福, 过一种有德性的休闲生活。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2]陈建华.教育为休闲生活做准备——兼论教育与休闲关系的历史嬗变[J].教育研究, 2011, (10) :84.
        [3]托马斯·古德尔, 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成素梅, 马惠娣, 季斌, 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262.
原文出处:肖薇薇. 生活德育视野下大学生休闲德育模式探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2):64-6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大学生德育论文
返回:养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