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眼科论文 >

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行改良泪道探通术治疗的效果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13 共2554字

  新生儿泪囊炎是婴幼儿比较常见的眼病,泪道探通术是本病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方法简单,创伤小,效果显着。但传统的泪道探通术容易损伤下泪道,且易形成假道,并且厂家提供的泪道探针较长,不易操作又浪费时间。为此,本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科行改良泪道探通术治疗的209例(248 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了探通技巧和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眼科门诊2012年1月至2014 年6月209例248眼新生儿泪囊炎,经泪道冲洗证实泪道不通,并除外鼻腔病变及泪小点、泪小管发育异常。其中单眼170例,双眼39例; 男112例133眼,女97例115眼; 年龄2-24个月,2-5个月145例(172眼)、6-11个月54例(63 眼)、12-24个月10例(13 眼)。患儿先局部点妥布霉素眼药水(爱尔康公司生产)+按摩泪囊治疗2周,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采用自制7号腰穿针经上泪小管行泪道探通手术。

  1.2 手术方法 ⑴医生位于患儿头顶部,护士用布单将患儿躯干及四肢包裹起来,平放于手术床上,护士固定患儿头部,家长固定躯干和双手,于患儿泪小点处滴一滴丙美卡因表面麻醉剂。⑵7 号腰穿针头尖头磨钝、抛光,制成自制探针,然后将装有5ml生理盐水的5ml注射器固定在探针上。⑶医生右手持自制探针,左手食指及拇指扒开内眦部上睑,暴露上泪小点,垂直插入泪小点1-2mm,然后顺上泪小管走行稍偏向鼻下侧滑入泪总管,然后垂直进入泪囊,进针约1.5cm 左右,进行泪道冲洗,把泪囊内的部分脓性或黏液性液体冲洗出来。然后继续向下垂直进针进入鼻泪管(如果碰到骨壁则回退2mm,略调整进针方向再进针),突破鼻泪管的下端开口(大部分有一种落空感)进入下鼻道,总进针长度约3cm左右,推注少量生理盐水,这时会看到患儿有吞咽动作或鼻腔有液体流出(部分患儿鼻腔有少量出血),留针5-10min.⑷拔针,缓慢回退探针,同时注射生理盐水,直到拔出探针。

  1.3 术后处理 术后连续泪道冲洗2次,每天1次,抗生素眼药水点眼3-5d,不通畅者,1周后可行第二次探通。1.4 疗效标准 治愈: 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吞水或鼻腔流水);反之为未愈。

  2 结果

  所有209例(248只眼)一次性探通治愈240眼,一次治愈率96.77%(240/248);其中2 眼探通时探针不能进入鼻泪管,怀疑鼻泪管畸形或骨性阻塞。二次探通治愈6眼,总治愈率为99.19%(246/248),发生皮下水肿4眼,患儿术毕鼻腔少量出血,无须特殊处理,均自动止血。术中患儿无窒息、泪道撕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新生儿泪囊炎是婴幼儿常见眼病,发病率约为2%-6%[1].新生儿泪囊炎主要致病原因是鼻泪管下端鼻腔开口处被先天性膜组织封闭,生后4周左右这一膜组织没有破裂或鼻泪管被上皮碎屑堵塞; 少数原因是先天性鼻泪管狭窄或阻塞[2].新生儿泪囊炎治疗方法较多,常用的有点抗生素眼药水+ 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术等,其中早期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治愈率仅为3-5%[3].目前,泪道探通术是众多学者推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出生后2-6月龄是最佳探通时机,成功率在90% 以上[4-6].但传统的泪道探通术可导致术中出血、假道形成、下泪点撕裂粘连、下泪点闭塞等并发症,并且要求术者有熟练的操作技巧。随着医疗环境的恶化,许多眼科医院或医师放弃了新生儿泪囊炎的泪道探通术。

  针对传统手术方式和手术器械的不足,本研究对手术方式和手术器械进行了改进。传统的泪道探通术是先扩张下泪小点,将泪道探针垂直插入下泪小点,然后拉直下泪小管,将泪道探针转向水平位置与下泪小管走向一致,用柔和的力量缓慢向前推动探针,直到探针接触泪囊窝骨壁,将泪道探针前端顶住骨壁,使探针从水平转向垂直向下并稍偏向后外侧,向下推动探针直插入鼻泪管。本研究改从上泪小点插入,该方法的优点: 一是不损伤下泪小管,并能更好的保持下泪点的功能,75%的泪液从下泪道排入泪囊,因此,下泪道损伤的危害远远超过上泪道损伤; 二是上泪道的走行基本与泪囊、鼻泪管的走行一致,而下泪道与泪囊、鼻泪管的走行约呈75-80°角,旋转时泪小管张力较大,易造成下泪小管撕裂伤和形成假道。因此,经上泪道插入会减少假道形成和泪道撕裂,同时降低手术的难度。

  传统的泪道探通术是先探通后冲洗,本研究中的改良泪道探通术是边冲洗边探通,优点是在冲洗的同时把泪道打开,探针只是轻轻插入泪囊,既可以减少假道形成,还能把泪囊中的脓液冲洗出来而减少周围组织的感染。传统的泪道探通术是拔针后再冲洗泪道,而本研究改良的泪道探通术是回退探针同时缓慢注射生理盐水直到拔出探针,优点是能减少泪小点的损伤。

  新生儿泪道的长度一般为30mm左右,因此,探通时插入28mm-32mm 即可[7].传统泪道探通术的探针由厂家提供,针长5.5cm,过长较软,稳定性差,不易进针。本研究选用7号腰穿针头,制成针长4.0cm的探针,尖头磨钝、抛光,操作时泪点插入简单、稳定性好、容易进针,可有效减少机械性损伤、泪小点括约肌断裂、泪小管裂开以及形成假道等。

  改良泪道探通术均在表麻下完成,时间约5-10min,患儿痛苦小。关于留置时间,阎雪梅等[8]认为留置5-10min为宜。如果探通完毕立即拔针,会导致一次探通成功率的明显下降,而留置时间过长,患儿及家长无法耐受。在行泪道探通术前应与患儿家长充分交流沟通,向他们解释泪囊炎的相关知识,在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后方可进行手术。

  综上所述,采用改良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并发症少和疗效好等优点,是目前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较好方法。

  【参考文献】

  戚凡。56例新生儿泪囊炎治疗体会[J].山东医药,2013,53(22):99-100.
  李俊洙。实用小儿眼科学 [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67.
  林静萍。泪道探通术联合氧氟沙星凝胶填充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15(2):228-229.
  刘淑玲,李瑞宏 ,姜洋 ,等。3500例婴幼儿泪囊炎的疗效分析[J].眼科,2011,2(03):192-195.
  王可为,王曦琅,陶利娟。泪道探通术治疗不同年龄新生儿泪囊炎疗效探讨[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4):699-700.
  李绍军 .新生儿泪囊炎不同年龄段的治疗方法 [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3,35(12):932-934.
  庞润晖。自制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215例 [J].山东医药,2009,49(10):74.
  阎雪梅,张俊霞,张斌。泪道探通术后通而不畅的处理方法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2):167-16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中医眼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