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民警担负着案件侦破和抓捕罪犯的任务,在整个执法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极大的对抗性和危险性,为了避免自身及群众受到伤害、防止犯罪分子逃脱,警察必须具有快速制服罪犯的能力。因此警察的绝对力量和爆发力在工作中显得十分重要。由于公安工作强度大,时间长,民警能够进行体能训练的时间有限,因此,如何利用有限时间合理安排力量训练以提高训练效果对基层民警的警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运用运动生物化学知识做指导,以机体对训练的生化反应为依据,科学合理安排力量训练是民警提高力量训练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
一、基层民警力量训练现状及原因
良好的体能是民警完成公安工作的重要保障,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警察的控制能力和防卫能力。然而,当前基层民警的力量训练却普遍存在训练盲目、方法混乱、训练时断时续甚至基本不练、重技能轻体能等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训练意识不强
基层民警工作任务重,强度大,因此“没有时间训练”常成为部分民警不参加体能训练的托词。这实际上是思想认识的一个误区,体能训练不但能增强体质,而且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利于促进大脑思维,而良好的体能和敏捷的头脑有助于提高民警的办案效率。有的民警虽然也进行力量训练,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空的时候苦练,工作忙的时候就不练。由于训练时断时续,力量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二)训练方法不科学
一些民警虽然经常进行力量训练,但因缺乏理论知识指导,训练的目的并不明确,练习方法很随意,训练缺乏针对性。因此虽然训练刻苦,但力量素质尤其是关键部位的力量素质提高并不明显。
(三)重技能轻体能
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在公安部“大练兵”的推动下也经常组织民警训练,但主要以抓民警实战技能为主,对体能训练尤其是力量素质练习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没有从思想上和制度上形成促进民警加强体能训练的环境氛围,民警的力量素质没有能够通过“大练兵”活动得到明显改善。
(四)健身器械和场馆不足
由于经费问题健身器械和场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警锻炼的积极性。
二、运用运动生物化学反应基本原理指导警察力量训练
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出发,民警进行力量训练,首先要明确自己训练要发展什么代谢系统。在公安工作实践中,警察制服罪犯时极少有长距离的追捕,一般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在快速扑倒罪犯、快速破门等抓捕动作中,警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大力量以保证抓捕成功,因此警察的绝对力量和爆发力成为抓捕行动顺利与否的关键。从运动生物化学反应原理来分析,警察在快速制服罪犯的过程中肌肉做短时间的强烈收缩,骨骼肌的能量来源主要是由 ATP(三磷酸腺苷)、CP(磷酸肌酸)组成的磷酸原能量系统。对抗越强,肌肉收缩的强度越大,肌肉本身能量物质消耗越多。由于肌细胞内磷酸原贮量少,只能维持很短一段时间的供能(维持最大强度运动的时间只有 6-8 秒),因此,糖酵解系统供能是短时间剧烈运动时的另一重要供能途径。
在一次最大肌肉收缩时,骨骼肌只能利用 ATP供能。在以最大强度运动 6-8 秒时,CP 成为主要的供能物质,同时糖酵解过程被激活,肌糖原迅速分解成乳酸,参与运动时的能量供应,成为维持极量运动的重要能量系统。因此肌肉内 ATP 消耗后的恢复速度是影响运动能力的最重要因素,肌肉的无氧代谢底物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体的力量素质水平。运动训练不能明显增加骨骼肌 ATP 的贮量,但能明显提高骨骼肌 CP 贮量和提高肌酸激酶(CK)的活性,加快 ATP 的转换速率,提高肌肉的最大功率输出。
因此警察力量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发展无氧代谢系统,使身体发生生物学适应,提高骨骼肌中 ATP、CP、糖原等含量水平,提高糖酵解关健酶的活性,使尽全力时无氧代谢活动得到增强,增加肌肉短时间强烈收缩时的能量供应,从而改善和提高力量素质水平[1].
三、遵循运用生物化学基本原理进行力量训练原则
(一)超量负荷原则
人体在稳态条件下代谢系统自动保持平衡,训练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代谢系统原有的平衡,重新构建新的代谢平衡,因此稳态条件的平衡必须打破。通过递增身体负荷量,对代谢系统不断施加更高的应激,使代谢系统承受超量负荷,机体才能不断产生新的代谢适应。因此在代谢系统训练中,必须采用超量负荷原则。
(二)特异性(专门性)原则
专门进行某一代谢系统的训练,会优先发展某一代谢系统的能力,这是机体对训练生物学适应表现的必然结果。同样,需要发展某肌群的力量,在进行负荷练习时有针对性地把负荷施加于该肌群,就能有效提高该肌群的代谢适应,提高肌肉的功率输出。
(三)重复性原则
由训练所获得的生物学适应,必须不断加以巩固,否则所获得的训练效果会逐渐消退。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在停训 35 天后,肌肉 ATP 下降 14.9%、CP 下降 27.4%、糖原下降 49.6%,肘伸展力量下降34.6%.可见训练要有合理的重复。
四、民警依据运动生物化学原理进行力量训练的方法
因警察力量训练需要着重发展绝对力量和爆发力,因此需加强无氧代谢系统训练即加强磷酸原能量系统和糖酵解能量系统的训练。根据力量训练的生化反应原理,民警安排力量训练应处理好几方面的问题。
(一)训练要有针对性
训练是为了解决需要,因此进行力量训练首先要优先发展工作中需要经常发力的肌群。根据特异性原则,在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要分析抓捕过程中常用的动作结构,找出需要发展的肌肉群以及练习方法进行针对性训练。在通过力量训练发展主要肌群力量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去发展某些薄弱肌群的力量。
(二)结合动作特点选择力量练习
训练要根据抓捕动作的需要设计力量练习以提高训练效果,即力量练习要与动作特点相结合。结合动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力量练习与正式动作在结构上应极其相似;二是力量练习与正式动作的发力特点应极其相似。所选择的练习,最好能同时解决发展素质和改进抓捕技术两个任务。
(三)训练要有一定的运动量
适宜的运动量能迅速提高运动能力。运动量分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在运动训练中,根据超量负荷原则,代谢系统必须承受超量负荷,所消耗的能源物质的恢复过程中有一个超量恢复阶段,即被消耗物质恢复的数量超过原有水平。超量恢复和消耗过程有关,而运动强度决定消耗过程,在一定范围,运动强度越大,消耗越多,超量恢复越明显。如强度过大,会引起恢复过程延缓,强度过小,超量恢复不明显。这是训练提高运动能力的关键。警察的力量练习,应主要选择短时间、最大强度的练习,以发展和提高肌肉中的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在安排训练量和强度时,要因人而异,选择最合适的训练量和运动强度,掌握好负荷量,使之产生最明显的超量恢复,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四)力量训练方法
力量训练方法包括渐进性负重力量训练、静力性练习、等动练习等。
1.渐进性负重力量训练
渐进性负重力量训练也叫动力性练习。根据超量负荷原则,在力量训练中只有逐步增大负荷,力量才可以逐步增强。重复次数少而阻力大的练习,可很快提高绝对力量;中上负荷、次数少、快速度的练习,可发展爆发力;重复次数多而阻力小的练习虽然主要增大肌肉体积及肌肉耐力,但在训练初期也可增加力量。在公安工作中,快速破门、快速扑倒罪犯都需要绝对力量和爆发力。因此在进行力量练习时应多选择阻力大重复次数少的练习和中上负荷、次数少、快速度的动力性练习,以发展绝对力量和爆发力,同时兼顾发展肌肉耐力。
动力性练习可使全动作范围的力量普遍得到发展,使神经肌肉协调性加强。发展绝对力量的动力性练习,可采用 85%以上甚至极限的强度持续时间在10 秒以内的重复练习。每组 2~3 次,完成 8~12 组,间歇休息最短时间不少于 30 秒。因为这种练习几乎全部能量由磷酸原供应,间歇性练习时,要在 30~60秒后,肌肉中 ATP、CP 才能得到较好的恢复,继续练习才能继续供能,多次重复,就可以发展这一系统的供能能力[2].发展爆发力的练习,可采用 80%左右的强度,以尽量快的速度完成 2~3 次,重复 8~12 组。
2.静力性练习
静力性练习方法的特点是,肌肉在紧张用力时长度不发生变化,即保持身体在相对固定的姿势中静止用力。身体保持某一特定位置,肢体关节保持某一特定角度,用最大收缩 8~10 秒,每天一到数次可很快增大力量。这种方法对发展绝对力量和支撑力量、固定力量作用较大,对公安工作如射击时手臂的稳定性,快速扑、摔倒罪犯及扑倒后的控制所需的绝对力量和支撑力的训练都很有帮助。研究结果证实,在静力性力量训练中,当运动员在原来的力量水平上每周增加 5%的负荷,每天完成 1~6 秒的 2/3 最大的等长性收缩重复 5~10 次,便可以大大提高肌肉力量[3].因为,静力性练习肌肉收缩会使肌肉中血流量下降,从肌肉外通过血量供应的氧和能量物质减少,因而可以提高肌肉中 CP 和糖酵解的供能能力。
静力性练习的基本训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持续用力 6~8 秒钟,间歇 4 秒,重复 3~4 次为 1 组,每个动作 3~4 组。另一种方法是持续用力直至疲劳,1组就是 1 次,一个动作重复 3~4 组。
3.等动练习
是利用等动练习器进行力量训练的一种方法。等动练习器产生的阻力总是和用力的大小相适应。用等动练习器进行训练,当骨杠杆处于有利位置时,肌肉好使劲,用力比较大,因此器械产生的阻力也大;而当骨杠杆处于不利位置时,力量小些,器械产生的阻力也就小些。这种训练与警察抓捕的用力方式相适应,如警察在制服罪犯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遭到对方的反抗,在整个的用力过程中手臂肌肉所产生的力量并不一致,因此用等动练习器进行屈肘肌群的训练符合抓捕时的用力特点,训练效果明显。
(五)训练次数
根据重复性原则,训练要有合理的重复。作为公安工作一线的基层民警,职业的性质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专业运动员一样每天都能进行体能训练。因此,必须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尽可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训练时间、训练次数,取得最好的训练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每天训练 1 次和训练多次有同样的效果,运动新手隔天训练 1 次效果比每天 1次要好。另外,实验还证实,力量增长后若每两周训练 1 次,力量就能基本保持原来增长后的水平。因此,基层民警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训练时间和次数。
(六)力量训练的时机
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警察很难有固定的时间进行体能力量训练,因此选择合适的训练时机以取得最大训练效果尤为重要。一般人的力量锻炼都会安排在上午或下午,条件允许也可以安排在晚上。
最近有的学者认为晚饭后进行力量训练对增加力量是最合适的,他们认为人体发育的重要时刻是夜间,晚饭让人可以充分摄取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钙。而运动可以刺激生长荷尔蒙的分泌,但这种刺激运动后只能持续 2 小时,因此应在晚饭后一个半小时进行力量锻炼,可以使摄取的蛋白质和钙易于消化吸收,使血液中氨基酸水平上升。也可以在午觉前进行力量锻炼[4]。科学合理的训练能显着提高力量素质,而力量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身体其它素质如速度、耐力等素质的发展。基层民警如能运用运动生物化学原理指导自己的力量训练,明确训练目的,因地制宜,合理安排训练密度,强度和训练量适宜,力量训练必能取得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王 冶,冯炜权,冯美云,宋成忠,蒋 忠。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149.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举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213.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219.
[4]陈长礼。浅论警察力量训练及效果测评[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38.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学生因乳酸堆积导致疲劳。关于疲劳的概念,许多学者都作过研究,提出过不同的看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在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大家对疲劳的概念作了统一,认为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
一、竞技健美操的运动特点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是运动员在905s或1055s的时间里,连续、复杂、高难度地表现成套动作,属于技能主导表现健美性的运动项目。其各个因素之间呈现出高度的融合性、技术上的复杂性及专项特异性,使相关的体能研究带有较大的挑战性。...
运动生物力学作为一门集生物学、力学与人体运动科学综合交叉于一体的学科。这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其关注度逐渐增加。第23届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年会在2005年8月22日至27日在北京市顺利举行。第十七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年会于2014年9月26日至29日...
维生素pp属于B族维生素成员,又名维生素B5,有尼克酸(又称烟酸)和尼克酰胺(又称烟酰胺)两种类型。临床医学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pp是构成NAD(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和NADP(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辅酶,是机体发生酶促氧化...
运动性疲劳是机体对运动训练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综合性复杂反应,易导致骨骼肌系统损伤,神经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功能障碍,机体的运动能力下降。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运动性疲劳的潜在关系的运动生物化学论文,供大家...
本文运动生物化学角度阐述中长跑运动能量供应及代谢规律,目的在于为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能量供给能力和运动能力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中长跑项目的能量供应及代谢规律研究的运动生物化学论文。原标题:运动...
羽毛球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但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其他国家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快速崛起,已对我国形成威胁。目前,世界体育强国都在如火如荼地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
本文通过综述酶的化学特点、作用机理、酶促反应特点,以及酶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帮助教练员准确理解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生物学机制,进而更科学地制订训练计划。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运动训练对骨骼肌酶含量与活性的影响的运动...
观察高住低练 (HiLo) 对优秀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探讨人工低氧环境对减控体重的作用。...
自1908年英国剑桥大学Berelius首次研究乳酸以来,许多研究者都在不断深入研究运动和乳酸,以及乳酸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许多研究表明,测试乳酸能帮助我们阐明和了解运动训练的原理,制订和修改运动训练计划,调节和控制运动训练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