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和财政部 《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 号文件中特别提出:要加强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要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建设 500 个左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 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高校体育院系的实验教学改革也不例外, 运动生物化学作为体育专业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在运动对人体影响的实践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想提高体育院系学生的综合素质,承担实践任务的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因此,安排科学合理的运动生物化学实验不仅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有利,而且对学生把理论向实践进行转化更有利,并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1 运动生化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轻视实验
当前高校体育院系学生普遍存在对实验课不重视的观念,产生这种不正确观念的原因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一是与体育院系自身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有关,在实验室的资金投入上,长期处于欠账状态,导致实验仪器设备年久失修,设备老化严重,仪器的更新率低,有些实验室十年内没有现代化的新仪器设备采购计划。有些体育院系为了培养研究生和博士生, 也采购了一些比较先进和昂贵的仪器设备,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这些仪器设备并未对本科生开放。于是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方面是新的选的仪器设备未物尽其用;另一方面实验教师只能以陈旧落后的仪器设备来开展实验教学,发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叹,对学生的实验兴趣也有很大的打击。二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包括体育院系领导在内,认为专业术课才是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方面,对理论课,包括实验课比较轻视,认为学好专业术课就行了,对理论课的学习不重视,更别提附属于理论课的实验课了。
1.2 课时安排不合理
按当前我国高校体育院系的实验教学计划,运动生物化学实验课一般为 6~8 学时,且在总课表上并未作出具体的安排,只在实验教学分课表上有所安排,这对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不利。 一方面不利于集中开展实验教学。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院系普遍实行的是学分制管理,提倡学生进行选课以修满学分,这管理模式虽然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但学生的流动性也很大,出现学生不能到齐实验课堂的情况,使教师很难进行全体学生的实验教学。二是实验学时少,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运动生物化学实验知识,熟悉主要的实验仪器及其操作方法,与运动生化实验教学的出发点相矛盾。
1.3 实验内容设置不合理
在传统的运动生化实验内容安排中,验证性实验主导地位,绝大多数实验为验证性,如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尿蛋白的测定等,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占的比例太低,而创新性实验接近于无,这对我国提倡的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不利。 验证实验的实验效果几乎与演示实验等同,不但实验的主要内容陈旧单调,且实验的方法也较呆板。学生每次做实验时,不管实验内容有多少,实验时间都为 2 课时,进行实验时学生和老师基本上按部就班地获取实验数据, 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是主动的,而是基本上按教师的布置在进行,能应付已经不错,不用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了。
2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2.1 高校体育院系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
首先,高校体育院系主管部门应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行动上应向学校争取实验教学专项资金的投入,每年或每隔三五年应采购新的仪器设备,淘汰旧的仪器设备,以使实验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其次,各体育高校的实践教学主管部门应考虑将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设为独立授课的可行性。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学是依理论课的陪衬,自然降低了其重要性,但事实上理论和实验课不能作为依附关系而存在,因为二者皆为培养合格全面的体育人才服务,都是体育教育中重要的环节,两者相辅且相成,各有各的侧重点。最后,高校教学主管部门应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选修课程安排时间集中上课,并以小班授课为主,以避免因学生选课较多而带来的人数不齐现象,顺利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并取得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2.2 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首先应增加三性实验(综合、设计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在实验中不能只有验证性实验一统天下, 不能只是简单重复前人实验成果,应体现实验教学的创新性和综合性,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以响应国家提倡的创新性教育,这样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真正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应大量减少验证性实验,使实验类型的比例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构,将理论课中的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地安排在验证性实验中,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要密切注意国内外运动生物化学实验发展的走向,吸收国外最新的实验教学成果,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的实验教学中,对新兴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仪器设备要进行介绍和学习,使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不断完善和现代化,以提高学生对运动生物化学实验的兴趣,进而提高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力。
2.3 优化实验教学队伍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因此,首先应选好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主任应由高学历和高水平的人担任,最好是实验教学和学科带头人,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比较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其次应选拔优秀青年教师人事实验教学工作,制订有关人才引进政策,引入年轻的高学历人才加入实验教学队伍,以更新实验教学队伍,使实验教学队伍更具年轻活力,使实验教学内容和手段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同时也培养了新的实验教师队伍,为其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最后是应努力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 随着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实验教学模式的改进,对实验教师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因此,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很有必要,实验教师除自学外,还应积极到先进兄弟院系观摩学习或进修。
运动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改革是个系统的庞大工程, 牵涉面很广,这不但要实践教学主管部门引起重视,还需教师转化教学观念,也需学生的积极配合,更需要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提倡,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帮扶,只有认识上到位,行动上落实,各种关系理顺,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伍淑凤,翁锡全,林文弢。浅谈体育院校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7):236-239.
[2]王林玲,苗雪,龚娟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2:166-167.
[3]许春艳,曹建民。运动生物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研究 [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249-250.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学生因乳酸堆积导致疲劳。关于疲劳的概念,许多学者都作过研究,提出过不同的看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在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大家对疲劳的概念作了统一,认为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
一、竞技健美操的运动特点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是运动员在905s或1055s的时间里,连续、复杂、高难度地表现成套动作,属于技能主导表现健美性的运动项目。其各个因素之间呈现出高度的融合性、技术上的复杂性及专项特异性,使相关的体能研究带有较大的挑战性。...
运动生物力学作为一门集生物学、力学与人体运动科学综合交叉于一体的学科。这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其关注度逐渐增加。第23届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年会在2005年8月22日至27日在北京市顺利举行。第十七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年会于2014年9月26日至29日...
进入21世纪,世界竞技运动水平正逐步提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运动性疲劳也在不断增多。通过电子检索手段输入关键词运动疲劳生理生化机制中枢疲劳外周疲劳等检索出多篇相关文献,从各篇文献中提取出适合本研究内容的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整理。疲劳指机体...
维生素pp属于B族维生素成员,又名维生素B5,有尼克酸(又称烟酸)和尼克酰胺(又称烟酰胺)两种类型。临床医学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pp是构成NAD(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和NADP(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辅酶,是机体发生酶促氧化...
运动性疲劳是机体对运动训练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综合性复杂反应,易导致骨骼肌系统损伤,神经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功能障碍,机体的运动能力下降。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运动性疲劳的潜在关系的运动生物化学论文,供大家...
本文运动生物化学角度阐述中长跑运动能量供应及代谢规律,目的在于为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能量供给能力和运动能力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中长跑项目的能量供应及代谢规律研究的运动生物化学论文。原标题:运动...
羽毛球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但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其他国家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快速崛起,已对我国形成威胁。目前,世界体育强国都在如火如荼地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
本文通过综述酶的化学特点、作用机理、酶促反应特点,以及酶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帮助教练员准确理解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生物学机制,进而更科学地制订训练计划。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运动训练对骨骼肌酶含量与活性的影响的运动...
观察高住低练 (HiLo) 对优秀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探讨人工低氧环境对减控体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