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力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运动生物力学论文 >

抓举不同阶段膝角的变化情况对抓举成绩的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5-21 共3928字
论文摘要

  随着女子举重进入2000年悉尼奥运会舞台后,一直是我国重要稳定的夺金项目,并且在每次奥运举重比赛中,屡有世界纪录被我国选手刷新的场面。但是进入2008年后,中国女子举重绝对优势地位受到严峻地挑战。世界其它国家女子举重选手成绩上升趋势明显,比如韩国、朝鲜、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在部分女子级别中崭露头角。2010年在土耳其举行的第21届举重世锦赛上,中国女队虽以7枚金牌重新登上榜首,但是只获得两项总成绩冠军,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旗鼓相当,女子举重的优势项目有逐渐萎缩趋势。

  女子58kg级举重一直都是我国最具优势的项目,两届奥运冠军陈艳青仍然保持着该级别的抓举与总成绩世界纪录,挺举也是我国选手邱红梅保持的141kg世界纪录。随着陈艳青的退役,当前国内该级别优秀选手,被誉为陈艳青接班人河南选手李雪英,在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58kg级举重舞台上,分别获得抓举和总成绩平世界纪录的好成绩,再次说明了我国女子58kg级在世界女举舞台上的绝对地位。抓举是现代竞技比赛的重要项目,在技术上要求较高,合理的抓举技术可以使得运动员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抓举过程中,运动员膝关节是个非常重要的支撑与发力运动环节,有研究表明,抓举技术动作中90%的是依靠膝关节屈伸来完成的,其中屈膝90以下就占到整个动作技术的60%,可见抓举阶段中各个时期膝关节角度的变化程度是衡量抓举技术的重要特征。鉴于此,笔者以女子58kg级不同抓举能力的运动员在抓举个人最好重量成绩时膝关节在不同时相的变化进行比较,借助运动生物力学相关知识分析抓举不同阶段膝角的变化情况对抓举成绩的影响,为我国58kg级女子举重抓举技术训练、继续保持优势地位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福建省高水平女子举重队58kg级2名队员抓举最好成绩时膝关节在抓举杠铃过程中角度变化,膝关节屈伸速率与陈艳青、李雪英分别在雅典奥运会与全国十一届运动会夺冠成绩时抓举技术膝关节运动环节技术比较。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法根据研究需要,笔者查询了有关的抓举技术研究方面的文献,主要是我国优秀女子58kg级选手的相关研究资料,同时为了更深入研究抓举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查阅有关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著作。

  1.2.2影像解析法在2011年3月15日,在训练测试中,利用2台SX-16摄影机进行举重台左右两侧面定点对我校高水平58kg级两名女子举重运动员进行拍摄。采样频率50帧/秒,摄影机镜头到杠铃横杆中心的水平距离均为12m。运用星高钛运动图像解析系统对两名运动员最好一次抓举成绩所拍摄影像进行解析。采用8Hz截断频率进行数据平滑处理。

  1.2.3比较法对运动员最好抓举成绩时,从杠铃开始运动至第二次发力结束时整个过程中膝关节运动环节技术比较。比较的内容包括膝角的变化,膝关节屈伸速率比较。

  2、结果与讨论

  2.1抓举过程主要阶段膝角随时间变化分析

  抓举阶段技术结构,学者们给出了不同划分方法,当前比较一致的划分为7个阶段,即:预备姿势、伸膝提铃、引膝提铃、发力阶段、惯性上升、下蹬定铃、起立阶段。本研究根据抓举杠铃过程中膝关节变化情况的目的需要,考虑到下蹬、起立撑铃阶段,运动员膝关节角度几乎都是全屈与全伸,在所有成功的运动员中,这个阶段角度没有明显区别,所以本研究笔者主要针对伸膝、引膝、发力3个阶段的膝关节角度变化情况进行重点研究。即:第一阶段:预备姿势提铃开始时刻至伸膝提铃阶段结束;第二阶段:伸膝提铃结束开始至引膝结束;第三阶段:引膝结束开始至第二次伸膝发力结束。

论文摘要

  由于3个阶段中膝角的3个变化,在抓举杠铃过程中对杠铃用力传递与支撑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该过程中合理膝角的增大或者减小,是当前判断抓举技术是否合理的重要特征。3个阶段膝运动环节角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抓举提铃时刻至发力最大速度时刻,膝关节角度变化曲线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双峰单谷”走势,第一次峰值出现在伸膝提铃结束时刻,第二次峰值出现在引膝结束后,第二次伸膝发力杠铃速度到达最大时刻,而谷值出现在引膝结束时的膝关节完成回屈时刻。从结构上看,抓举杠铃膝关节运动环节都经过了伸膝、屈膝、二次伸膝3个过程,因此这3个阶段在膝关节的运动技术对于抓举成绩影响是决定性的作用,是抓举杠铃力量传递主要环节。

  2.2膝运动环节角度变化差异性比较

  2.2.1伸膝提铃阶段膝角变化比较。在抓举准备姿势中,4位选手的开始时刻的膝角分别为:陈艳青82.50°、李雪英75.72°、学生甲79.46°、学生乙55.98°。伸膝提铃结束分别为138.85°、132.93°、118.66°、120.97°。因此在伸膝提铃第一阶段,她们膝角分别变化56.35°、57.21°、39.20°、64.99°,从而可以判断学生甲膝角变化的幅度偏小,此阶段膝关节主动发力不充分,与中外优秀选手角变化50°~70°之间差距较大。虽然学生乙运动员第一次伸膝发力时膝角变化大于李雪英与陈艳青两名国手的角度变化,但是她是在预备姿势中借助过分屈蹲下实现的,从解剖学角度分析,过于屈蹲对快速爆发式伸膝发力不力,易造成此阶段运动时间过长,杠铃加速上升速度太慢,不利于后续动作的连贯实现。从另一方面看,伸膝结束时刻,两名大学生运动员膝角也明显低于两名世界冠军级别的选手,说明在此阶段中,大学生运动员在抓举伸膝提铃过程中膝关节运动环节发力不够充分,膝关节发力程度以及力量的传导效果将会大大低于世界冠军选手伸膝提铃发力时刻膝运动环节的运动效果。

  2.2.2引膝阶段膝角回屈值变化比较。引膝阶段也有学者称之为“过渡阶段”,主要是为抓举杠铃时第二次发力创造条件,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引膝动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抓举动作完成的质量,甚至影响到了抓举的成败。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引膝阶段即第一次膝角峰值至膝角谷值过程中,陈艳青从138.85°降至115.64°,李雪英从132.93°降至113.66°,学生甲从118.66°降至110.49°,学生乙从133.78°降至122.31°,回屈值分别为-28.21°、-19.27°、-8.17°、-11.47°。
  由此可以看出,两名世界水平的选手在引膝回屈阶段,回屈值较大,平均回屈了23.74°,与当前公认的抓举引膝阶段世界优秀选手26°左右相当,但是两名大学生运动员回屈值明显偏小,平均值只有9.82°。引膝是抓举技术中的非常重要的阶段,是为膝关节力矩第二次发力创造适宜的运动幅度。根据力学原理,工作的力矩越大,产生的用力效果越明显,因此两名大学生运动员引膝阶段的回屈技术还有待于大幅度的改善,成绩也将会有大幅度提高的空间。

  2.2.3发力阶段膝角比较。此阶段主要任务是抓举过程中第二次给杠铃用力加速。从图1第二次发力结束后膝角峰值看,李雪英在148.35°、陈艳青150.64°,而两名大学生运动员分别只有141.27°和139.77°在发力结束后,陈艳青与李雪英两名优秀选手膝角变化了35°左右,而大学生运动员膝角变化只在30°附近。这些差异上反映出优秀运动员在此阶段,膝运动环节加速工作距离相对较长,加速效果较好。加速发力结束时刻膝角适当增大,伸膝肌群能够充分拉长。

  2.3膝运动环节角速率差异比较。

  膝关节的爆发式的屈伸是优秀抓举运动员的重要特征。美国宾州大学雷·伯迪特研究认为:水平越高的选手在抓举过程中膝运动环节各个阶段用时较少。这说明水平高的运动员在抓紧时,瞬间爆发式的膝关节发力能力较强。通过比较两组不同水平选手膝运动环节角速率,发现她们之间存在着明显性差异,详见表1。

论文摘要

  从表1统计的膝角每个阶段的运动角速率横向比较可知:陈艳青、李雪英两名国手的抓举主要阶段中,膝运动环节角度的平均运动速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陈艳青从伸膝提铃阶段平均速率110.49°/s增长到加速发力阶段的最大化速率为194.44°/s,而李雪英此过程中膝运动环节角速率增长更加明显,从108.77°/s陡增至216.75°/s。同时笔者发现两名大学生运动在抓举过程中,膝运动环节角度速率先变小后增大。

  这些现象说明了低水平的举重选手在引膝阶段技术不够完善,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选手的心理因素,担心过大的回屈角度有可能给杠铃的二次伸膝发力造成困难,害怕加速提铃发力失败,有意识的控制膝角回屈幅度与回屈速度;二是膝运动环节系统调节不足,表现为肌肉本体感觉差,肌肉屈伸控制能力不到位。优秀的运动员应该能够很好的体会引膝阶段中回屈的幅度,并且能够很好的控制住适宜的角度。

  3、结论

  3.1膝角运动幅度

  两名国手无论在伸膝提铃阶段还是引膝回屈阶段、加速发力阶段膝运动环节角度大于两名大学生运动员。

  3.2伸膝提铃-加速发力阶段时间

  4名选手时间具有差异性,李雪英在此过程中用时0.84s,陈艳青用时0.81s,大学生运动员甲同学用时0.98s,学生乙达到1.05s。

  3.3膝运动环节速率

  随着抓举不同阶段时间的变化,陈艳青、李雪英膝运动环节角速率呈现出逐渐加速趋势,从运动力学角度看,两名国手膝角的快速加速,更有利于杠铃的快速提拉。而大学生选手在引膝回屈阶段膝运动环节角速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然后再加速发力;从速率大小看,两名大学生运动员在每个阶段角速率明显小于陈艳青与李雪英的角速率。

  参考文献:
  [1] 任景萍,刘学贞,王向东. 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22 ( 3) : 42.
  [2] 李建英,季跃龙. 第 11 届全运会女子举重冠军抓举技术的运动学参数特征研究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51 ( 7) : 60.
  [3] Yung Hui Lee,Chin Yang Huwang,and Yang Hwei Tsuang.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e-activation and pulling phases of snatch lift [J]. 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1995,10( 11) : 288.
  [4] 任景萍. 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动作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D].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2005. 6.
  [5]( 美) 宾州大学雷·G·伯迪特. 高水平与一般水平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生物力学 [J].中国体育科技,1984,26 ( 21) : 5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运动生物力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