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力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运动生物力学论文 >

男子羽毛球正手杀球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09 共6825字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速摄影及 Ariel 分析

  2.1.1 上臂与前臂的运动速度分析

  正手杀近网球较正手杀远网球上臂最高速度差异具有显着性,羽毛球正手杀球是上臂带动前臂的发力过程,羽毛球正手杀球动作属于典型的鞭打动作[12].羽毛球杀球的速度是指羽毛球离开球拍的瞬时速度。羽毛球的运动轨迹是由球拍击球瞬间的拍面角度和拍速决定的。随着羽毛球器材和场地等外部条件的优化,羽毛球的运动技术也经历了较多的改变,由之前的对打平高球技术转变为以“拉吊突击”和“杀上网”为主的进攻性战术,特别是高强度碳素材料在羽毛球拍的引进,使得杀球在比赛中的应用大幅度的增加,高水平的比赛中更多的讲究杀球的快速性和突然性[13].其中快速性是要大幅度的发力,使得羽毛球获得一个最大的速度,从而突破对手的防线;而突然性是指在做羽毛球杀球动作时,上臂带动前臂瞬间发力,从而使球拍达到一个最大的加速度,使对手猝不及防,从而突破对方防线[14].因此羽毛球杀球动作更强调上臂带动前臂在击球前一瞬间的完成加速过程,使羽毛球拍达到一个最大速度,从而传递给羽毛球一个最大的动量,实验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羽毛球正手杀近网球动作中上臂和前臂的最高速度分别是2.41~3.32m/s和6.64~8.87m/s.羽毛球正手杀远网球动作中上臂和前臂的最高速度分别是3.23~4.72m/s和6.99~8.26m/s.羽毛球正手杀进网球时上臂的速度都低于正手杀远网球。球的运行速度和弧线是由击球瞬间球拍的角度和速度决定的,由于实验中3名运动员使用同一球拍击打同一种羽毛球,在球拍和羽毛球的性能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看出在前臂速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正手杀远网球需要上臂有更快的速度,差异具有显着性。正手杀近网球要求落点尖锐,要求球的入射角度大,击球点一般要高,因而上臂的发力相对不明显。而正手杀远网球要球球速快,落点靠后场,入射角度小,击球点相对低一些,要求动作具有突然性,因而上臂发力明显。

  2 .1 .2 肩角分析

  羽毛球正手杀球是一项进攻技术,在比赛中较多的被运动员使用[15].初学者对扣杀技术动作往往认识不足,在扣杀时身体姿势容易发生变形,导致杀球下网[16].这些错误的身体姿势主要包括:

  身体过度前压和身体后倒。许多初学者在杀球结束时错误的将身体连同手臂一起压下去,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加大杀球的速度,增加杀球的效果。其实不然,在杀球时,身体过于下压,动作幅度过大容易影响球拍和球的接触角度,造成扣球下网。而且,过度的身体下压还会导致重心不稳定,增加机体运动的负荷,影响下一拍击球。

  因此研究杀球时的肩角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在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运动员在做正手杀近网球的动作时,肩角最大值范围是168.7°~172.9°,而正手杀远网球的肩角最大值范围是109.8°~126.2°。正手杀近网球的肩角的最大值明显大于正手杀远网球。这要求运动员在杀近网球时要提前把肘关节太高,来准备杀球。而正手杀远网球因为具有动作的突然性,因而肘关节不能提高到太大的角度,所以要求前臂的发力要突然,因此在杀远网球时前臂的爆发力训练是很必要的。

  2.1.3 杀球前准备姿势时的肩角对比

  为了获得较好的杀球效果,运动员还要尽早的调整好自己的身体姿势,以便于更好的去发力杀球,合适的击球位置也是杀球有效性的必要条件[17].水平高的专业运动员会在球下落前就到达杀球的位置,从而有足够的时间来做杀球的准备动作。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正手杀球动作准备姿势时的肩角都在85.4°~88.7°之间,角度大致相同,都接近90°。因为羽毛球是一项快速多变的运动项目,所以要求击球动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其中动作的一致性就是要满足这一点的需要,两种杀球动作的准备姿势大致相可以让对手难以判断球的路线,起到迷惑对手,增加对手防守难度,加强进攻的有效性的效果。

  2.1.4 两种杀球动作过程中关节最大速度对比

  两种杀球动作的完成时,腕关节和手的最大速度几乎相同,说明使用两种杀球动作完成击球时,最大球速差别不大。结合表1和表4可知,关节最大速度按肩、上臂、肘、前臂、腕、手的顺序依次增大;其中正手杀远网球时肩关节和手的最大速度大于正手杀近网球时的速度,说明正手杀近网球需要完成更大幅度的鞭打动作,躯干部发力更为明显才可以完成对手的关节贡献度,从而在保证击球落点的同时,提供最大的速度。依据鞭打动作的原理,在羽毛球杀球动作过程中,身体转动角度在预摆阶段有小幅度转动;当重心达到最高点时,运动员急速转体转身带动手臂快速鞭打,这一阶段身体转动幅度较大,此时转动角度较大,从而提高身体转动角速度,以便提高出手瞬间手的速度,从而带动拍面,提高击球速度和力量。

  2.1.5 两种杀球过程中人体质心时间变化对比

  杀球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它需要协调身体各个关节的力共同起作用[18].总的说来扣杀技术的发力顺序为:下肢蹬地,快速的起跳,带动腰部转动;利用腰部转动的力量将上身转向球网,带动右肩发力,增加上臂的初速度;用上臂带动前臂发力,利用前臂内旋进一步增加手腕的转动;在击球的瞬间,利用手腕的迅速下压将球击打出去[19].杀球是一个力由下向上传递的过程,如果在其中力的传递方向不对,或者力的传递发生中断就会影响最终击球效果,导致杀球速度不足。杀球最重要的是在击球的瞬间获得最大的击球速度,前面的一系列动作都是为了这一目的服务的,所以发力一定要遵循这一顺序。

  正手扣杀的击球点应在右肩前上方靠前一点的位置,这个点既有利于进行发力又有利于将球拍控制好杀球的角度。很多运动员在杀球时往往找不到自己合适的击球点,增加了失误的频率[ 20].击球点的选择应根据身高、弹跳等自身条件,准确判断球的速度、力量、落点和方向,采取合理的移动步法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做好击球准备。由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正手杀近网球是运动员的人体质心要高于杀远网球,这是由击球的位置决定的,正手杀近网球一般击球点高,运动员在准备时需要提前抬高重心,从而击打到高空的羽毛球。而正手杀远网球时,运动员需要适当压低重心,从而击打到稍低的球。正手杀近网球时运动员质心为1.29m,而在杀正手远网球时质心为1.18m,这都是由击球位置决定的。因而合理的质心位置和身体姿势是影响杀球质量的重要因素。

  2 . 2 肌电分析

  3名运动员肌肉放电量的平均值可以作为衡量肌肉活性的依据,确定该技术动作中肌肉的活跃情况。例如3名运动员在正手杀远网球的动作中,三角肌后束(FD)胸大肌(INF)的放电量平均值分别为262.81μV和578.92 μV(见表5),这说明运动员在做正手杀远网球的动作时,三角肌后束和胸大肌的活性较高,发力较明显,且放电时间较长,是羽毛球正手杀球时的主要发力肌群,三角肌和胸大肌位于躯干与上肢的连接处,在正手杀球动作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三角肌和胸大肌的肌力可以有助于提高杀球速度。羽毛球杀球动作属于典型的鞭打动作,要求背部和肩部发力要明显,从而使手和球拍获得一个较大的速度,其中三角肌和胸大肌为速度和动量的传递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3 . 1 结论

  (1)正手杀近网球要求运动员起跳高度要高,击球点要高;而正手杀远网球要求运动员的起跳高度和击球点相对较低。同时,羽毛球正手杀远网球时上臂速度高于正手杀近网球。因此在做正手杀远网球的训练时要重点训练带动前臂做旋转运动的三角肌和胸大肌。

  (2)羽毛球正手杀球的肩肘角度大于正手杀远网球 ,因此在做正手杀近网球的动作时,应该快速把肘绕肩关节沿逆时针方向向上旋转较大的角度,从而使球拍达到一个高的击球点,从而杀出靠近球网的球,突破对手的防线。

  (3)在做羽毛球正手杀近网球和正手杀远网球的准备动作时 ,运动员的肩肘角度大致相同,并且都较接近90°,良好的准备动作可以达到出拍动作一致性的效果,从而迷惑对手,达到进攻多变性的效果。

  (4)正手杀远网球时 ,3名运动员的三角肌后束 (FD)和胸大肌(INF)两块肌肉在正手杀远网球的动作中活性较强 ,放电明显。因此,在做此项动作练习时应重点训练这两块肌肉。

  3 . 2 建议

  (1)在羽毛球比赛中使用羽毛球正手杀球是应注意杀球力量和杀球落点的变化,结合羽毛球灵活多变的特点,可以把两种杀球动作结合使用。

  (2)在进行羽毛球杀球动作的练习时 ,应加强两种杀球动作的动作一致性练习,同时加强羽毛球球感练习也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罗炯 ,金季春 .表面肌电的处理方法及在体育科研中应用前景[J].山西体育科技 ,2 005 (25):1-4.

  [2] 陈谦,杨红春 ,王健。不同负荷水平颈部肌肉等长收缩的平均肌电变化特征[J].浙江体育科学,2010(9):91-95.

  [3] 宋雅伟,寇恒静,张曦元 .不同硬度鞋底在人体行走中的足底肌电变化[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12):1157-1160.

  [4] 李小兰 ,和海珍 .对负重半蹲快速起练习中下肢肌肉的表面肌电特点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12):142-144.

  [5] 单杰 ,朱洪顺。青少年羽毛球运动教学探究 [J].科技资讯 ,2009(10 ):1 9 9-2 00 .

  [6] 严辉。青少年运动员羽毛球击球技术与运用[J].学术论坛,2007( 6 ) : 5 7 - 5 8 .

  [7] 贺莉。浅谈快速步法在羽毛球运动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3):129-130.

  [8] 潘莉。谈羽毛球女子双打项目的扣杀与封网[J].南京体育学报,2 0 04 (3 ):6 7 -6 9 .

  [9] 赵孟君。羽毛球正手扣杀在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动作分析及其纠正方法[J].科技信息,2008(16):120-122.

  [10] 习羽,周鑫,杨洪武。普通高校非专业羽毛球教学发展现状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16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运动生物力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