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别名粗果相思,属 于 含 羞 草 科 (Mimosaceae)金 合 欢 属 (Aca-cia),自然分布于8~20°S,原产于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山地、丘陵、平原。厚荚相思自引种以来,在我国南方林区普遍用于营造用材林、纸浆材林、薪炭林和沿海防风林。虽然厚荚相思是一个多功能树种,但其种皮坚硬,透水性极差,在自然条件下极难进行吸水萌发或萌发率极低,使其难以进行自我更新。
目前,国内外对厚荚相思的引种、生物量、育苗、造林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对厚荚相思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较少,目前尚未见有相关的研究报道。
而种子繁殖仍然是厚荚相思主要的繁殖方式。因此,研究温度与光照对厚荚相思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对于长期保存厚荚相思的种质资源有重要意义。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LRH-400-G光照培养箱、BC/BD-388A电冰箱,发芽盒(25cm×14cm×6cm),滤纸。供试的厚荚相思种子为2011年6月30日采集于广西钦州市的新鲜混合种子。新鲜种子采回后,放在通风阴凉条件下自然干燥后分别保存于4 ℃的冰箱备用。种子千粒质量为20.900g,含水率为3.91%。
1.2 试验方法将厚荚相思种子放在98%的浓硫酸中浸泡30min,浸泡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浸泡完成后用冷水将种子洗净,并将种子用蒸馏水浸泡24h后,用0.5%的KMnO4溶液浸泡10min进行表面灭菌。用蒸馏水将残余的KMnO4洗掉,将种子整齐地摆放于发芽盒中,置于指定条件下进行培养,统计其发芽情况。种子萌发过程中每隔24h检测1次,将已萌发和腐烂的种子移走。种子萌发以萌发形成正常幼苗为标志,以连续3d每天的发芽率不超过参试种子总数的1.0%视为萌发结束。种子的萌发实验以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0粒进行。于2014年7月1日进行发芽试验。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计算方法为:【1】
1.2.1 不同温度对厚荚相思种子萌发的影响设置15℃、20℃、25℃、30℃的恒定温度和变温25/15℃(昼25℃,夜15℃)、30/20℃(昼30℃,夜20℃)共6个处理。
1.2.2 光照条件对厚荚相思种子萌发的影响设置全光照、全黑暗、半光照半黑暗(12h光照12h黑暗)共3个处理。黑暗处理意为将发芽盒置于不透光的盒子内,并把盒子放入光照培养箱中;发芽温度为恒温25℃,当存在光照时其强度为3000lx。
1.3 数据整理
采用DPS6.55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温度对厚荚相思种子萌发的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厚荚相思种子的萌发,而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种子的萌发效果才最好。
由表1可 知,发 芽 率 与 发 芽 指 数 的P值 均 为0.000 1,发芽势的P值为0.051 3。这表明温度对厚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极显着,而对发芽势的影响不显着。在恒温情况下,厚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到25℃时达到最大值67.00%,而后随之降低;厚荚相思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则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到30℃时,种子具有最大发芽势和最高发芽指数,分别为33.67%和16.06。而在变温情况下,25/15 ℃下的发芽率明显高于30/20 ℃下的发芽率,其差异极显着;而不同变温下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差异不显着。
恒温情况下,当温度为20 ℃、25 ℃时,厚荚相思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其值均超过60%,低温15℃和高温30 ℃均不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当温度为30℃时,种子有最大发芽势、发芽指数,说明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发芽势、发芽指数。变温25/15℃情况下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均优于30/20℃,其中25/15℃与恒温下的25℃在各项发芽指标上差别不明显,即都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2】
2.2 光照条件对厚荚相思种子萌发的影响
光照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复杂且有其独特性,根据光照与种子的相互关系可将种子分为需光性种子、嫌光性种子和光中性种子。由表2可知,发芽率的P值为0.408 2,发芽势的P值为0.300 1,发芽指数的P值为0.215 6。这表明不同光照周期对厚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均不显着。由表2可得,厚荚相思种子对光照不敏感,为光中性种子。但厚荚相思在25℃12h光照/12h黑暗的环境下,发芽率比其他处理稍高;在25 ℃全光照下,发芽势比其他处理稍高;在25℃全黑暗下,发芽指数比其他处理稍高。【3】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表明,温度对厚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极显着,而对发芽势的影响不显着,光照周期对厚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均不显着。综合考虑,厚荚相思种子的发芽最适温度可采用25℃或25/15℃,适宜的光照周期为全黑暗处理。种子的萌发是外界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产物,它包括温度、光照、水分、氧气、酸碱性、盐分浓度等,而温度与光照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2个方面。故为了全面地掌握厚荚相思的萌发特性,需要在未来系统地开展发芽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肖石海,方碧湘,施纯涂,等.厚荚相思等树种引种试验初报[J].福建林业科技,1996,23(S1):70-72
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etZucc.)又名果松、海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为我国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红松作为辽宁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栽植历史已经近百年,造林经验比较丰富。但是,由于立地条件不同,红松的生长情况也...
我国治沙技术措施分为工程和生物治沙两类,工程治沙技术通常也称为机械固沙,是采用各种工程手段,防治风沙危害的技术体系。为此,工程技术措施则成为防治风沙危害不可替代的风沙危害防治措施之一。沙障是最早应用于防治风沙危害的工程治沙技术之一,是生物治沙的...
胡杨森林群落是南疆荒漠地带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阻止沙漠外延北侵、稳定河道、维持荒漠区生态平衡的重要功能,是维系塔里木河流域荒漠生态系统的主体[1];而叶绿素是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的最主要色素,是光合作用的捕光物质,在光合作...
红松(Pinuskoraiensis),常绿乔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是东北亚地区的代表物种,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珍贵树种和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作为小兴安岭天然原始生态系统的顶级群落,其生态价值极为珍贵[2].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小兴安岭山脉的中段,是全球原...
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inn.)、柠条(Caraganakorshinskii)和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均具有较好的水源涵养、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功能,是目前北票地区生态恢复和青山工程中常用的造林品种。为比较这3个树种的抗旱能力,本试验对它们的叶绿素含量...
柿(DiospyroskakiL.)为柿科(Ebenaceae)柿属(Diospyros)植物,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柿属有64种和变种(型),其中尤以柿资源最为丰富,是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的食用品种,约有1058份柿品种资源。柿叶、花、皮、根和蒂等均可入药或有可能成为...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地形复杂多样,高山、丘陵、河谷、盆地交错分布,平均海拔高度3000m以上,形成了低温、干燥、多风、缺氧的高原气候特点。青海高原灌木林以高山灌木林、温性荒漠灌木林和河谷地灌木林为主,其中高寒灌木林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全省灌木林...
通过对柴河林业局森林与湿地交错带群落的类型、分布、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为科学经营管理湿地资源,有计划地实施天然湿地恢复工程,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原有功能及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以最终实现地区的经济发展与...
随着全球气候变迁、干旱发生频繁,水分短缺已成为抑制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1,2],有研究表明当植物受到水分胁迫时,气孔因素(气孔关闭引起CO2供应受阻)、非气孔因素(叶肉细胞光合活性下降)以及气孔与非气孔共同因素导致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下降[3...
原标题:水分胁迫对欧美I-107杨树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提要:以欧美I-107杨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处理对杨树苗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杨树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显着降低;束缚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