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浅析民间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来源:未知 作者:依依
发布于:2019-11-18 共3214字

  民间音乐论文(专业研究10篇)之第八篇

  摘要:本文在阐述目前民间音乐资源在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利用形式基础上, 将视角集中在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层面, 主要从编写民间音乐教材、优化音乐授课模式, 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及积极组织民间音乐活动等层面展开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民间音乐,音乐教育,人才培养

民间音乐论文

  民间音乐是我国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是几千年来各个民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淀的文明成果。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浩如烟海、内涵丰富, 形成了鲜明的风格与特色, 在世界文化宝库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多元文化迅猛发展的时代, 民族音乐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严重冲击, 许多优秀内容濒临失传, 高校民间音乐教育理应肩负起传承与弘扬民间音乐的重任, 依托民间音乐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本文将围绕民间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一、目前民间音乐资源在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利用形式

  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历史, 在民族民间音乐教学过程中, 高校要善于挖掘当地优秀的民间音乐资源, 以“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开展教学活动。目前民间音乐资源在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利用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 组织学生走出校园, 到民间乐团进行学习, 对民间音乐产生更加透彻、全面的了解, 将宝贵的资源带进校园, 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与学习。通过精心创编与打造, 使得古老的民间音乐成为优秀的教学素材, 打破地域性审美观念的束缚, 焕发出更大的艺术光芒。

  第二, 从地方乐团中聘请优秀表演家为学生进行指导, 向学生传授民间乐器演奏技巧, 对学生进行指导, 帮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设桥梁。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 在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借鉴、吸收, 以达到雅俗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三, 经常性组织民间音乐实践活动, 如民间音乐创作大赛, 社区民间音乐演出等, 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更多的民间风俗, 增强他们的民间音乐感知能力。

  二、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在阐述目前民间音乐资源在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利用形式基础上, 下文将围绕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展开探讨, 具体如下:

  (一) 创新授课模式, 改革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的授课模式

  民族民间音乐种类繁多, 民歌、戏曲、器乐、说唱音乐等精彩纷呈, 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在保持我国独特审美特性、弘扬民族音乐精神等方面意义深远而重大。高校音乐教育要汲取民间音乐文化的精髓, 以此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体系, 增强民族自豪感。开展民间音乐教学,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民乐演奏演唱技法, 让他们在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与感染的同时, 更深入的去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背景, 有利于学生更深刻感悟到民间音乐的朴实之美。然而, 受时代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高校民间音乐课程的数量与种类都不多, 学生对古典文化的认同感逐渐消失, 民族音乐中的文化精髓也越来越黯淡。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是传承民间音乐的重要途径, 要创新授课模式, 改革教学方法,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目的。一是鉴赏课, 学生在聆听民间音乐的过程中, 进一步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 接受民间音乐的审美观念;二是讲座课, 请资深民族文化学者、民族音乐家为学生授课, 使学生对民间音乐产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三是实践课, 让学生亲自参与音乐活动, 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民间音乐的博大精深。

  (二) 成立教材编写小组, 重视民间音乐教材编写

  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的概念, 不单纯包括简单的器乐与歌舞, 还拥有广泛的题材与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如果缺少了教材, 民间音乐教学则无据可依、毫无头绪。因此, 在编写教材过程中, 学校要立足于当地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 通过多种途径挖掘优秀的教育资源, 既要强调教材的审美性与专业性, 也要保证音乐作品的思想性与政治性。具体如下:

  一是, 应当由上级部门牵头, 组织专业力量组建教材编写小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学校要在省级教育部门负责人的引领下, 集中区域内多所高校的专业力量, 共同完成教材编写工作。教材编写结束后, 学校也可以成立教材编写小组, 由素质过硬的音乐教师、当地民间音乐家担任小组成员, 请他们对教材提出建议, 及时将建议进行汇总, 为专家组修订教材提供依据。

  二是, 遵循五大基本原则, 合理的编写民间音乐教材。在编写教材过程中, 需要注意遵循五大原则:一是全面性。要从多种渠道挖掘民间音乐资源, 并对各种资源进行整理与分类, 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 为编写教材提供素材。此项工作涉及面广, 对编写者的责任心与耐心提出了较高要求。二是民族性。民族文化多姿多彩, 各个民族的民间音乐都有着鲜明的特色、独特的个性, 要选择一些代表性较强的作品, 坚持精品战略, 与现代审美观念融合到一起。三是艺术性。在编写教材活动中, 要做好甄别与筛选工作, 从中提炼出有艺术穿透力和感染力、内容积极向上的部分, 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歌词, 都要有一定的艺术美感, 让学习者获得美的感受。四是普众性。在编写教材过程中, 要选择一些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内容, 使所有学生感受到民间音乐的魅力。五是体验性。可保持其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形式, 也可以在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改编, 在保持原有题材与风格优势的前提下, 做好借鉴与融合工作, 以大量师生互动来降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难度,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 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

  民族民间音乐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 如器乐、歌舞、中国音乐史、民俗学等, 但多年以来, 我国各个学段的音乐教育都陷入了重西方音乐轻民族音乐的误区, 再加上整个社会对流行音乐的偏爱, 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并不多, 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不仅要挖掘民族民间音乐资源, 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 以先进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 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如, 在学习云南民歌时, 可以先请学生欣赏多位艺术家演唱同一曲目的视频, 欣赏之后让学生进行对比, 自主总结出各种唱法的优势与不足, 为下一步的学习夯实了基础。再如, 民间音乐中不乏表达劳动人民美好情感的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 可以组织男女生对唱, 可以使课堂充满趣味性, 使学生对各个民族的生态景观产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 也要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 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 使他们感受到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如, 在欣赏壮族经典山歌《嘹歌》之前, 让学生去了解壮族民间嘹歌的文化背景, 再通过视频、音频让学生了解嘹歌的多种曲调, 总结出嘹歌的特点,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壮族嘹歌的独特艺术魅力, 从而更加热爱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民间。

  (四) 组织各种形式的民间音乐活动,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凝聚与导向功能, 通过系列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在长期的教学与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 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会产生水滴石穿的渗透力。学校可经常性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 成立民间音乐社团组织, 举行大学生艺术节, 组织民间乐器比赛, 开展民间歌舞展演活动等。通过这种途径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全校师生都能感受到民族民间音乐、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 还应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传承与弘扬民间音乐的过程中, 国家要为师资培养活动提供资金保障, 鼓励在职高校音乐教师参加业务培训, 组织下乡采风, 实地接触和感受当地的民族文化, 使他们的教学与教研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在日常工作中, 也要及时记录点滴感悟, 从深层次进行反思, 不断积累经验, 完善个人能力, 为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艳婷.纳西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 (21) .
  [2]吴春晖, 汪莹, 杨艳.民间音乐的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的改革与创新——东莞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J].神州, 2014, (18) .
  [3]王志毅.民间音乐讲演:当下实践性民族音乐教学的新思路[J].艺术探索, 2013, (03) .

点击查看>>民间音乐论文(专业研究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民间艺术论文音乐教育论文
返回:音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