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新时代民族唱法中如何融入西洋美声的发声方法

来源:大众文艺 作者:余沁怡
发布于:2021-02-24 共4059字

  摘要:新时代民族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相似之中兼有不同。传统民族唱法包括民间音乐演唱、曲艺演唱和戏曲演唱,新时代民族唱法加入了西洋美声唱法中科学的发声方法,使声音更加圆润宽广饱满,气息通畅连贯自然。近年创作的一些新民歌,新歌剧唱段,在演唱时都是采用此法,例如常思思演唱的《玛依拉变奏曲》《春天的芭蕾》等。要学好民族唱法,首先要了解戏曲、曲艺和民歌的风格特点、咬字和感情的处理,其次要有良好的呼吸,再者就是要自然的歌唱,它其实也是把歌曲中的内容和情感诉说给听众,我们在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时候难免会加些语气,唱歌也一样,在自然的基础上再加些感情的处理,声音就更加美妙动听,所以不娇揉造作的声音才能带给人们悦耳的享受。

  关键词:民族唱法; 气息; 咬字; 情感处理;

  引言

  民族唱法追求的是自然地声音,在演唱歌曲时感情要求更加丰富细腻,民族唱法在经过西洋美声唱法科学的发声方法润色后,在音色上更加圆润饱满。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有共性也有区别,常见共性在于都要求科学的发声方法和丰富的感情处理,明显的区别在于民族唱法对曲目的咬字行腔上要根据中国语言文字的发声特点,依字行腔,讲究"字正腔圆".本文主要是对民族唱法如何自然地歌唱进行总结,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拥有一个良好的呼吸状态有助于更好地歌唱。其次是对歌曲的咬字行腔。咬字行腔是歌唱的枝干,有了通顺自然的语言,才能把歌曲撑起来且唱完整。最后就是情感的表达和处理,情感是对一首曲目锦上添花。单有好的声音是远远不够的,若只一味追求声音傻唱,就会失去听众。我们要用"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用美好的声音和丰富的情感去打动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诠释一首作品。

民族唱法

  一、自然地歌唱理念

  唱好民族唱法,首先要学会说,然后再学会唱。这便是追求声音的自然,语言的亲切。我们可以先说后唱,边说边唱,随音乐情感去诉说。因民歌都是中国字,中国的汉语言讲究字正腔圆,发声有字头字腹字尾。[1]而外国的歌曲都是字母,本身设计也是根据五个母音"a""e""I""o""u"的发音特点。所以在演唱的时候咬字会更加方便。所以民歌中声音位置的统一也很重要。应该在声音自然的基础上,达到声音统一。

  民族唱法的歌唱理念应简单、自然。简单就是心无杂念,在演唱过程中,不要总是想着方法以及唱的每一句应如何发声,那样会让整个人身体和声音紧张。自然就是像说话、朗诵样的歌唱,是在旋律上进行激情、亲切的演讲。

  母音"i"等于"a",以前在唱"a"的时候,人们通常喜欢把嘴巴张得很大,其实这样反而会让声音向后倒,憋在身体里出不来,听起来便会闷闷的无音色。事实上可以在演唱"a"的时候保持着演唱"i"时候的口型,嘴巴不用张太大,这样会既有音色也能达到声音统一。

  声带是我们发声器官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唱器官粒所起到的作用相当于钢琴键盘,气息就相当于手指,气息和声带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冲击,才能发出声音。声带在唱歌中举足轻重,如何用好声带是唱歌的关键。在唱歌中,很多人的声音容易出现"小碎抖",就是喉头不稳定。原因在于没有把声带拉紧唱。其实人的声带就跟器乐的构造一样,大提琴的声音低且宽,所以它的构造就是宽且大,而小提琴的音色细、高且亮,它的构造也是小而窄。所以音唱得越高,声带就要拉得越紧。而且在唱高音的时候,必须音量减小,直接点到那个点,不需太大声音,不然音高便会偏低。在这里可以举一个恰当的例子。我们可以听钢琴上从低音到高音按键的声音,低音是宽厚的,而越往高,声音越细越窄。同理,唱歌音越高,声音的音量也要减小。

  二、找到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呼吸方式的相通点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对呼吸的运用上是相通的。要准确的运用呼吸,才能将歌曲的发声、头腔的共鸣和情感的表达紧密结合起来。[2]歌唱时没有气息支撑,就会用其他地方发力,比如喉头、嘴唇、舌头及肢体的各部位,这时我们会发现,高音很难唱上去,中声区的声音也会显得不自然,声音不连贯不通畅,也就谈不上怎样表达歌曲情感了。我国古代民族声乐理论就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3]可见掌握正确呼吸方法的重要性。

  想要自然流畅呼吸,可以找平躺在床上睡觉的感觉,这时呼吸的感觉就很自然,而且吸的很深,直至横膈膜。还有我们吹蜡烛的那一股劲,吸的气也是非常深的,整个横膈膜和胸腔都会打开。歌唱时要求吸气无声响,当我们声音很大的去吸一口气时,那口气会吸的很浅,可当我们无意识的,就像正常呼吸那样吸一口气,这口气反而会吸的很深。自然地呼吸不仅要求我们呼吸要自然,连换气也要不知不觉中进行。正确的呼吸要求胸腔和腹部必须适度扩张,因控制气息的力是向下的,所以会有种感觉:声音是从肚腹部唱出去的,也就是所谓的"气沉丹田".在演唱歌曲时,正确的换气处理有助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在演唱歌曲前,我们需要先把歌曲唱熟,熟悉歌词内容并与旋律相结合,找到合适的换气点。初学声乐时,唱的歌曲都较简单,一些老师为让学生自然换气,通常选择两个小换一口气,这种方法对初学者气息还不是很足的情况下,在训练歌曲的演唱和呼吸上效果不错。但随着歌曲难度不断变大,歌唱能力不断增强,这个方法并不适用于民族声乐的每一首歌,在我们的肺活量不断变大的情况下,尤其显得死板。许多民族声乐的歌曲有很多附点的音符节奏,我们可以根据歌曲感情处理的需要,在附点后面偷换一口气,也可根据歌词的意境来选择换气点。

  三、民族唱法的行腔咬字

  歌唱中的咬字,其实就像说话一样,除了要咬准字头外,还要注意字腹的口型和字尾的收声,结合情感的处理,做好"字正腔圆".[4]

  《蓝色爱情海》是一首抒情的中国声乐作品,这首曲目虽无太高高音,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它的后半部分抒情、激动的地方都是在小字二组的"fa""sol"上,这对唱者的咬字有很大要求。在一句话里面,不能每个字都重咬,应把有的字突出,有的字则较弱,轻声带过就行。若整句话都咬文嚼字,便会没有语感,唱起来也会很吃力。掌握好咬字唱起来也会更轻松。比如说其中有一句是"把心儿连起来",许多人唱那个"儿"字的时候就会直接唱"er",而这个"er"在小字二组的"sol"上是很难唱的,在慢慢了解了民族歌曲的咬字行腔后,我们可以用"a"来代替"er",这样就更利于行腔了。

  有一首中国艺术歌曲叫《海的思念》,整首作品要求我们用稍慢、激情的感觉去演唱。这就更加考验了唱者的行腔咬字。若字没咬好,运气也会困难。曲目第一句"站在海岸上","站"字占了两个音的时值,许多人直接就发了"zhan"音,而没有注重字头、字腹、字尾。"zhan"的字头是"zh",字腹是"a"字尾是"n",所以在发音的时候,字头先有力的喷出,主要把声音控制在字腹"a" 上,最后结束在字尾"n"上,而不是一口气就把整个音全唱出来。还有后面一句"我远望那一片白帆",这句中的"帆"字一共占六个音共五拍。像这种在一个字上有很多音的变化,且停留很长时间的,在咬字方面要多加注意。"帆"字的字头是"f",字腹是"a "字尾是"n".若不懂行腔咬字,我们通常会在第一拍便直接唱出"fan",然后后四拍全部唱"an",这显而易见违背了民族唱法的行腔咬字。正确的方法应是在第一拍的时候就把字头"f"用力喷出,中间几个音全部唱"a ",最后才收在"n"上,这才是正确的咬字,听起来更舒服,唱者演唱起来也会更加方便。

  四、民族声乐作品的情感处理

  要想把一首作品唱好,就得唱它的情。歌唱艺术的目的就是唱"情",以"情"感染听众。但是,怎样去表达一首歌曲的情感呢。首先,我们得了解一首曲子的内容,仔细读懂歌词到底写了什么,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然后,根据自己理解的意思将情感表达在歌曲中。在中国作品中,歌剧表达的情感是最为强烈的,我曾唱过一首歌剧选段《海风阵阵愁煞人》,选自歌剧《红珊瑚》,其选段《海风阵阵愁煞人》是珊妹的唱段,唱出了在渔霸的欺压下渔家遭受的不幸和苦难,表达了渔民盼望早日解放的急切心情。所以在演唱的时候,唱者必须把握好这种情感,把珊妹那种受了欺压后的悲愤、思念爱人的心切和知晓人民解放军要来解救渔民的兴奋唱出味道来。

  一首曲目,光去表达情感是远远不够的,对其细节的处理也很重要。《海风阵阵愁煞人》吸收了河南地方戏曲和民歌的音调,第一段由歌词"海风阵阵愁煞人"开始,将整首歌曲的高潮部分展现出来,"海"字要用强音加上感叹的语气,"风"字由弱到强,富有激情地将其喷出,"阵阵"二字,仿佛那一阵又一阵诉不尽的苦难,所以这里的声音要往低迂回,到"愁煞"二字要吐得铿锵有力,声音要突然顿一下,等伴奏声音出来以后,再用悲痛的情感激发出"人哪",紧接着的高音"sol"需运用声音的爆发张力把声音送出去,待旋律转入拖腔,声音力度要减弱,这时的运腔可以稍作委婉。[5]在唱高音"re"时,颤音也是由弱到强,由慢渐快地将声音送出去。第二段的演唱借鉴了戏曲"慢三眼"的板式手法,采用戏曲拖腔,演唱时要求音色柔中带刚、百转迂回,最后一句的"苦"字可唱的长一点,以表达苦难的深重及盼望苦难早日尽的心情。第三段主要表现出渔家人民盼望解放的热切心情。这里的情绪要饱满、激动、兴奋,但速度要在"此话想必都是真"这里缓下来,突出"真"字;在拖腔中,要把终于从苦难中走出来的激动心情唱出来。最后一段仿佛又回到现实中,开始两句用的是近似戏曲中"流水"的板式,这里要唱得细腻而坚定,到第三句时节奏渐渐放慢,作为铺垫,引出最后一句,要唱出珊妹百般的忍辱负重和被逼无奈。[6]

  五、结语

  歌唱学习是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我们的声音也从自然-不自然-自然不断改变,随着歌唱理念的更新,人们的歌唱追求也在不断进步,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自然的声音是我们歌唱者需要一直去追寻和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晓贰著。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8月,ISBN7-540-42520-1.

  [2]孟新洋,柯琳著。民族声乐理论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ISBN7-811-0866-3.

  [3] (唐)段文杰。乐府杂录[M].北京市:中华书局,1985年,第15页。

  [4]许讲真著。歌唱语言艺术[M].大连出版社,1992年1月第一版。

  [5]王春萌。谈民族歌剧的演唱-以歌剧<红珊瑚>选曲<海风阵阵愁煞人>为例[J].音乐创作,2012年第四期。

  [6]李玲。海风阵阵愁煞人[J]的教学要领论析。艺术科技,2010年第4期。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原文出处:余沁怡.浅析民族唱法如何自然地歌唱[J].大众文艺,2020(21):95-9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声乐论文
返回:音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