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技巧论文第五篇:合唱与独奏声乐技巧的同异性分析
摘要:作为人声表现音乐的重要形式,合唱与独奏在各种技巧方面都有所不同,所呈现出的美学也并不相同。本文针对合唱与独奏声乐技巧的同异性进行简单梳理,并根据自身理解,对其中的美学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合唱独唱;声铄技巧;对比方面;美学思考研究;
若想要演唱出更加优秀的作品,除了良好的嗓音以外,演唱者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提高并完善自身的音乐素养与演唱技巧。作为声乐艺术中不同的分支,合唱是将独唱者按照不同的声部进行划分统合,从而形成多个声部,需要注意的是,合唱并不是将不同的独唱进行统合,合唱与独唱两者本身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独唱更加注重与凸显出演唱者的个性,而合唱则可以称为一种群体性的艺术。
一、合唱与独唱在声乐技巧的共同性
独唱与合唱均是以人声作为主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两者都需要演唱者们以发声作为基础表演内容,并通过提升自身声乐的各项技巧与素质,不断提高自身演唱能力的。首先是独唱,独唱的演唱者需要拥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底,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巧与音乐素养,只有这样,独唱演唱者才能通过自然流程的表演过程,将演唱内容所要表达的内涵轻松的展现出来,并发自内心的向观众传递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从而完美的为观众演绎出独唱演奏者所想要演绎出的声乐艺术。而合唱则是将两组或以上的歌唱者统合,以相应的安排为准,同时演唱同一首曲目,这是一项需要集体力量共同完成的艺术,另外,合唱的艺术形式需要每一位演唱者都有着同样水平的发声方式与演唱技巧,并有着较为统一的音乐素养,这便是独唱与合唱之间的共通性。
二、合唱与独唱的声乐技巧差异性
(一)演唱方面
这一方面,合唱主要强调的是发声状态、用声位置、表达情感等多方面达到统一,在演唱时,所有成员都要专心的聆听他人的声音,保证自身发出声音的位置和声色与其他声音一致,从而保证每个声部之间和谐统一,使合唱队的演唱趋向于完美。但是独唱并不需要顾忌这些方面,独唱是一种个人完成的单独的演唱形式,只有每个独唱者所演唱出的风格声音都各不相同,才能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新鲜感,突出独唱者的个性。基于这一特性,使得不同独唱者在演唱同一首歌曲时,也能融入个人对于歌曲的理解与风格,从而为观众带来不同的享受。另外,在发声状态以及歌曲语言方面,合唱要求演唱者们多用混音、半声、轻声等发声状态,而独唱者则没有这些限制。在语言方面,独唱者需要保证呼吸与咬字吐字方面调整好,形成良好共鸣即可,但合唱则需要多人统一,否则便会导致整场演出毁掉。
(二)气息运用
独唱与合唱两者通常会采用不同的呼吸方式,从而达到不同的演唱效果。独唱基本会采取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呼吸法三种,而在声乐训练中通常使用腹式呼吸。但合唱的呼吸法通常为整体呼吸法、轮流呼吸法以及循环呼吸法三种,这三种方法都是只适合于合唱,独唱时是无法正常使用的。
(三)音域音量
与独唱相比,合唱的音域更加广阔,其最高音基本为女高,最低音通常由男低完成。因此合唱最大的演唱范围可从小字三组e到小字组c,这使得合唱队可以演唱三个八度的曲目。除此之外,因合唱的性质,使得这一艺术形式的音量强弱反差巨大,这也是独唱者无法达到的效果。
(四)音色方面
对于合唱来讲,音色的统一性导致每个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自身各声区音色统一,还需要保证所处声部的固有特征,并根据指挥的要求,与其他声部进行音色的调整,这种演唱方式使得演唱者更加理解如何根据内容选择适合的音色,而独唱者的音域并没有合唱广阔,但掌握一定技巧后,也可以为观众带来完美的视听享受。
三、美学方面的比较
(一)审美方面
从音色方面来看,独唱是一种突出演奏者自身个性的演唱方式,因此对于每一位独唱者而言,都会拥有属于自身的且不可复制与替代的音色,哪怕自身掌握再多的技巧,也是需要以演唱者自身嗓音作为基础的。因此,独唱者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自身的嗓音,并使用科学的方式凸显出来,而不是仅仅追求自身所喜爱的音色进行刻意模仿,导致忘记自身特点,这也是每一位独唱者最初所要接触理解的道理。因此,相关人员在曲目的选择方面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选择更加适合自身音色特点的曲目,而不是一味的选择自己喜欢,或者难度很高的歌曲。确定曲目后就可以对音响效果继续不断调整,使其更加贴合于歌曲本身的风格。但因为合唱是由多个拥有相似音色的演唱者集合到一起,将其区分为不同的声部,再通过这些声部之间的相互结合使其产生一种合唱音响,在这种较为完整的音响之中,每个声部都拥有着属于自身的任务,这便是合唱的魅力所在,它将不同个体所发出的嗓音进行集中,并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种统一、美妙、丰富的音色。音色的差别与音区的适合度都能在合唱之中得到较为完美的融合效果,并让不同声部的每一位演唱者都能找到属于自身的音色,在这些条件相互碰撞融合时,便可产生出令人着迷的特质。此外,不同曲目对合唱的队伍都有着不同的需求,声部之间的融合程度也会因为作品的需求而不断更变。例如主调织体便是为了突出主旋律而设计的,但在复调织体中,每一个声部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所有声部保证音量一致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每一个声部都非常的清晰。因此,不论是哪一种织体,都需要在整体把控方面做到极致的均衡,从而保证音色持续且统一,进而确保合唱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因此,这就需要某一些合唱队员隐藏自身的声音特点,进而更好的融入集体之中,提高集体求共性,进而保证音色处于统一水平线上,这些内容对于合唱队员的耳朵与反应能力都是极为严峻的考验。此外,音色与声音的位置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关系。对于独唱者而言,只要能够自由娴熟的运用演唱技巧,并加上适合的声音位置作为辅助,便能够及时的根据整部作品的核心清晰的展现给观众们。而合唱则有一定的区别,对于合唱演唱者们而言,歌唱技巧是必须掌握的存在,此外,还需要根据指挥人员的需求,将发声位置控制在与他人相同的位置上。另外,在所有合唱者的意识之中,应牢牢记住集体高于个人这一准则,保证自身的声音会向着集体分区,而发声位置的统一也会对整体音色带来较大的正面影响。在合唱之中,只有每一位队员都拥有“集体高于个人”的意识,保证自身的发声技巧与音色都会服从并服务于整个集体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合唱者都拥有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自身整体状态,使合唱能够达到更加优秀的水平。音准的比较也是合唱与独唱审美方面的重要内容,准确而言,在独唱与合唱中,音准可以被称为两种概念,硬要是将其进行比较的话,可以说合唱的音准概念要比独唱更为复杂一些。合唱与独唱都需要保证横向的旋律音程不会出现错误,而这种由音与音组成的先后关系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旋律音程,通过不同旋律组合便会营造出各种各样的感觉氛围。在合唱之中,除去对这一方面有着严格要求之外,更是需要保证准确性,这也是确定音准概念中不可缺少的基本事项之一。合唱的整体演出是否和谐,也往往取决于音准概念。在保证音准的前提下,若希望每一个和弦都拥有独特且独立的性质与色彩,就需要对纵向音准进行细微的调整,进而保证每一个和弦都能够体现出本身应有的色彩。在独唱时并没有纵向音准的比较,钢琴虽然可以更加有效的调整独唱者的音准,但在合唱中,钢琴就没有如此好用的效果了。通常而言,合唱的音准基本是按照纯率的排列法进行,而钢琴等乐器则是由12平均韵律的率制组成的,这便导致在合唱之中,纵向的和声音准在进行调解时无法仅依靠钢琴等乐器完成,而是需要通过指挥对于和弦色彩的把握以及对于听觉的灵敏程度进行调整。除此之外,合唱队也需要根据和声的音准需求做出与其相应的反应,从而一步步锻炼出音准配合意识。另外,除了旋律音准与和声音准外,合唱者通常会出现无法坚定自身音准是否正确,并无法有效监听其他声部的音准这一状态,一但长时间陷入到这种状态之中,便会导致演唱者跟着非本声部的音准演唱,这种过于微小的改变也是会影响到整体音准效果的。此外,合唱时指挥手势不到位、合唱队员情绪、身体状态等问题的产生也是影响合唱音准准确与否的重要因素。独唱者通常是在演唱过程中不自觉的使用了不恰当的波音或是泛音,从而严重影响了整体的音准。
(二)艺术表现
首先是针对舞台效果进行比较,歌唱本身不仅仅是门艺术,其本身还包含了一定的表演艺术在其中,使用不同的舞台形象便会为观众呈现出不同的舞台效果。对于独唱而言,舞台表现与演唱者本身的乐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独唱本身就是一种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而当演唱者真正的融入到音乐中时,舞台效果便会表现得非常自然、饱满。但合唱会比独唱的舞台效果更加丰富,在作为我国音乐课堂的一部分被引入中国后,合唱也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以及文化发展等众多事件一起不断的普及与深入,从而逐渐形成了人们对于合唱的不同认知,也使得合唱这门艺术被更加细致的划分出了各式各样的分支,如室内合唱,室外合唱与群众合唱等,在这些分类中,还有人根据不同的演唱形式将其划分为混声合唱、同声合唱等,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分类之中,目前在我国发展最为专业的便是室内合唱,与之对应的,其舞台的表现形式也愈发多样化,从初期的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等,到后期根据作品风格融入的舞蹈成分,都能够有效的提高舞台的效果,在乐器方面,合唱也从单一的钢琴伴奏加入了西洋管乐、弦乐、打击乐以及民族乐器等,不但进一步提高了演唱整体的戏剧性,也能够在多方面极大丰富舞台的表现力。然后是肢体动作方面,演唱者在舞台表演时,一定无法离开肢体表演。独唱者通过手势动作在渲染曲目情感的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提高舞台整体的感染力,在刚接触独唱时,手部如何摆放是由老师决定的,这种适当的肢体动作能够有效的提高舞台整体给观众带来的舒适度,但对于一些乐感较为优秀的人而言,便无需通过固定手势来渲染舞台整体气氛,他们通常会根据自身对于曲目的理解,在舞台上选择相应的肢体动作,这会使舞台能够呈现得更加自然,哪怕是一部分肢体并不协调的人,只要将自身融入到音乐之中,也可以使自身的肢体动作显得自然流畅。因此,相关人员在表演时,应注意不要为了让舞台中有肢体动作而摆出肢体动作,进而严重影响舞台的美观性,使观众的注意力分散到肢体动作上,严重影响观众对于曲目的感受。对于合唱而言,肢体动作方面通常是找专人进行设计的。这些专业人员会根据曲目的内容、音乐的律动等多方面进行肢体动作的设计,并保证其在实际演唱中呈现出协调美观的感觉。不论是合唱还是独唱,肢体动作都是为了演唱本身服务的。合理的运用肢体动作可以为演唱本身加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演唱不足这一问题,但需要注意肢体动作绝不能太过夸张,这对于整体演奏并没有任何的好处。最后,本文将对独唱者与合唱者曲目选择的倾向进行比较。通常而言,独唱歌曲与在其基础之上改编的合唱歌曲大部分都是创作者对自身生活的感悟,而合唱在对其进行改编时,基本都是在原有的调试调性与律动基础之上进行的,也有一些思维较为活跃的作曲家会按照自身的风格对独唱作品进行非常大胆的改编,例如加入其他音乐作品的微量片段,或者只保留原作品的一部分,对其余部分进行原创等。但不论是哪一种改编方式,都会使得观众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笔者认为,只有在保留原曲中核心思想的同时,将自身的想法与观点融入作品之中,为这一作品赋予全新活力的同时,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作品本身意图展现的更加全面,才能被称为一个优秀的改编作品。
四、结语
总而言之,合唱因多声部这一特点对于统一性的要求更高,而独唱则更加重视技巧性,不论哪种演唱方式,都能为大众带来不同的试听体验。
参考文献
[1]余晓娜.论合唱与独唱的审美及艺术表现[J].北方音乐,2020(21):62-64.
[2]张雷格.浅析音乐中的肢体语言不同形式的重要性与作用[J]黄河之声,2020(19):84-85.
[3]徐沛东.试论合唱与独唱的异同以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J].黄河之声,2020(18):160-161.
[4]骆蓉.合唱与独唱的声音表现之比较[J].音乐爱好者,2020(08)38-42.
[5]郭年平.声乐教学中独唱与合唱的异同[J].北方音乐,2019(21)107-108.
[6]查淑华.变‘独唱”为“合唱’铜陵市推动社会组织组团参与脱贫攻坚[J].中国社会组织,2019(19):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