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同伴互助在音乐微格教学中的作用和实施策略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4-05-05 共3297字

论文摘要

  微格教学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引入我国,并作为培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手段在国内许多高师院校得以推广。随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推进,及 2011 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修订,音乐课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高师音乐教育课程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高师《音乐微格教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要有新的转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间缺乏交流与互动,学生没有意识到要和其他同学进行相互合作和帮助。因此,为了提高音乐微格教学的效果,须发挥学生间同伴互助的作用,使“同伴互助”教学模式成为促进学生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同伴互助”教学模式的概述

  “同伴互助”的英文为“peer coaching”“peer”意指“同辈、同等之人”,之所以使用“同伴互助”的翻译,是因为“同伴”较之“同辈”更能体现出教师间的平等关系;而“互助”与支持、监督、指导等相比更能体现出学生持续主动地为提升自身业务水平而相互合作,并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关于对“同伴互助”的理解,我国学者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师同伴互助的内涵是指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对话、互动与合作。余文森教授深入地揭示了教师之间同伴互助就是相互学习、帮助和合作。由此可以看出同伴互助的主要特征:①同伴互助是由几个同伴自愿结合的互助关系,其地位是平等的。②同伴互助是以实践中的同伴为主体的,立足于教学实践,同伴间都会因相互指导活动而得益。③以促进同伴间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发展为目的。

  二、“同伴互助”教学模式在音乐微格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在微格训练中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如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缺乏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音乐微格教学中运用“同伴互助”的教学模式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使他们融入其中,培养他们相互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这种模式不但让每位学生都得到了锻炼,还增强了他们对音乐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比如,个别同学在教学实践中对某个乐理知识的错误理解,会被同伴及时发现并纠正。以此可以使学生明白,小组成员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只有小组同学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二)有助于学生在案例设计中共同把握教学规律

  音乐案例的设计是上好课的起点。学生首先要收集和整理与自己教学实践相关的材料,并对音乐课程标准、教材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撰写教案。同时,和同伴一起讨论教学设计,使之成为成熟的案例。通过案例解读激发同伴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使他们在讲述中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出教学难点的解决办法,总结教学规律。对于优秀案例要作为经验加以宣传和推广。教学案例的撰写可以促进学生在进行微格教学训练时,深入研究教材、课标、教案等,并能积极寻找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三)有助于学生在互相听课中共同改进教学方法

  在音乐微格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形成互助合作的模式。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听课,进行详细的记录,课后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了解上课同学的教学思路,并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反思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从团体中获得自我发展的宝贵资源,从而达到团体共同进步、个体相互促进的目的。

  (四)有助于学生在教学研讨中共同探讨教学策略

  教学研讨是为了解决教学实践问题。针对大家在微格技能训练中的困惑,筛选出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经常开展教学研讨,让互助小组的同学们集思广益,深入地进行教学研究,使学生明确现阶段技能训练的重点和应注意的问题,探索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研讨,同学们对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有进一步的理解,对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对今后的训练中的改进措施也有进一步的设想。

  (五)有助于学生在教学研究中共同分享教学经验

  在音乐教学研究过程中,单个学生的力量明显薄弱,不仅内容不够充实,而且研究时间有限,对问题的分析可能不全面、不深刻。“同伴互助”活动能够弥补这些不足,由互助的同伴组成小组,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同学进行深入研讨的同时,分享教学经验。特别是对一些教学重点、难点,同伴互助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同伴互助”还有助于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有效地促进学生在互补中成长。实践证明,同伴互助在《音乐微格教学》课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音乐微格教学中“同伴互助”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一)组织同伴互助小组,健全同伴互助制度

  在《音乐微格教学》课程中,学生同伴互助的小组规模以 5 至 6 人为宜。这样的规模既能保证同伴互助团队的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又可以在意见不统一时,少数人服从大多数人的意见。指导教师对学生参加同伴互助的活动要有合理的制度、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要求。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二)培养同伴互助组长,确定同伴互助任务

  在音乐微格课堂上,要培养同伴互助小组的组长。他们要具备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还要有较强的音乐教学能力、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有较高及较全面的专业技能水平,并能对同伴互助教学活动的实施进行统筹安排。如,同伴指导者针对个别同学钢琴伴奏能力差的特点,安排钢琴专业的同伴对其进行辅导等。技能训练后,组长和小组成员共同就训练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以便学生能及时总结自身经验,汲取他人经验以完善自身。因此,同伴互助组长的工作如下:对小组内同学进行教学活动引导;组织同学共同设计教学方案;自身进行示范教学;支持同学开展协作互助,带头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组织组内同学讨论,给同学的教学实践提出建议与反馈等。

  (三)激发学生参与同伴互助的兴趣,开展同伴互助活动

  注意引发学生参加同伴互助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开展同伴互助的活动,要让学生喜欢这种形式,而不认为是一种负担。通过同伴间互相帮助而产生的成就感,使互助成为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渠道。另外,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同伴互助教学活动。这样的活动是一个联系学生与音乐微格技能训练目标的桥梁和载体。同伴互助教学活动应该挣脱传统音乐教学的束缚,组织学生们参加形式多样的互助研讨活动。

  1.互相了解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学生在进行微格教学实践前,为完成训练目标所做的具体教学部署。因为每位学生的专业水平、文化积累、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程度等都存在差异,教学设计方案也会有所不同。小组同学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备课,形成共同的教学设计,或通过借鉴同伴在某个教学环节上设计的优点,取长补短,弥补自身的设计不足。比如,在进行导入技能训练时,同学们可以在小组成员间进行对比和分析,取同伴之所长,不断优化自身教学设计思路,达到共同提高。

  2.互相听课、评课

  教学设计方案只是教学实践的思路,而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使教学设计变得直观,通过听课可以了解同学的教学策略、教学细节等。在音乐微格教学中,学生要积极比较同伴和自身教学的差异。在听课中,收获到的教学精华可以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专业水平也会从中得到促进与提高。互相评课是对所听的课做出评价,是对听课成果的强化和巩固,以此达到完善、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的目的。互相评课要客观地指出同伴教学的优、缺点。指出优点可以肯定同伴的实践成果,说出缺点是提醒同伴,以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通过听课、评课这样针对性强的互助方式,可以使学生的音乐教学技能水平得到提高。

  3.上网学习,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在网上学习、网上研修,教师可以做在线指导。还可以及时收集网上的音乐素材,了解最新的基础音乐教育动态,也可以撰写自己的教师博客,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同学、教师一起分享、一起学习,并为同行的相互交流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同伴互助”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为宗旨,以平等的对话方式展开互助活动,以方便、易行、有效的特点在《音乐微格教学》课程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同伴互助的方式促进《音乐微格教学》课程的发展,有待于继续探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音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