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创作于 1939 年,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 , 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大合唱》套曲中的一首作品,原名《八路军进行曲》。作品气势恢宏、雄壮有力,以豪迈的气魄展现了我军战斗和生活的形象,并在我军音乐历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本文将对该作品的形式与内容作音乐分析,对作品形成的独特艺术风格作重点阐述,深入挖掘作品内在的思想含义及产生深远意义的缘由。本文更为关注作曲家郑律成的创作技法特点、作品风格特点、词曲结合特点等,考察作曲家如何以独特的音乐语言、东西方音乐元素及民族民间音乐的交融与结合,加上不拘一格的创作手段,完成了个性鲜明的我军音乐形象塑造,论证作品在我军音乐史中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并以此对军旅音乐发展及部队歌曲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音乐本体分析
(一)基本概念
进行曲(March):主要指行军中所用的音乐,是一种欧洲的器乐曲体裁样式 , 通常为集成性复三部曲式结构,音乐多采用 2/4 或 4/4 拍子和步伐行进般的节奏。同时,另有依进行曲风格而创作的歌曲。这类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属于流行 - 通俗音乐范畴,也是曾被称为群众歌曲的组成部分,既可由专业演员演唱,也可在大众场合(如集会、游行、检阅、队列行进)中演唱,在我国军队中也称队列歌曲。作为一支军队要有鲜明的旗帜、响亮的号角,要有凝聚战斗力量、鼓舞士气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最好的表现是音乐作品,而音乐作品体裁中进行曲风格是最具表现这种力量的结构形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就是以进行曲风格创作的歌曲,它以精炼的结构布局,号召性极强的歌词内容,强健有力的音乐曲调,展现了震撼性的音乐效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是套曲中的第四首歌曲,也是最着名、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据公木回忆,这是一首创作目的明确的作品,词曲作者对词曲形态有预先的设想。
(二)曲式结构
作品采用了典型的进行曲风格,以复二部曲式结构形成。作品以序奏、A、B、C、D 五个乐段,八个音乐主题及其发展,完成了整部作品的构架。声乐序奏配合着歌词“向前,向前,向前”,在同一个主音上的附点节奏,预示着战斗的序幕拉开,号召全体将士整装待发。第一小节的附点节奏,含有贯穿全曲的动感节奏型。整个序奏部分虽然仅有两个小节,但贯穿全曲的核心节奏已经形成。
以此发展导入了歌曲的A段。A段共有四个乐句,形成了主题及其发展。它的 A-a 主题(见谱例 2)的歌词这样写道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A-b 主题(见谱例 3)是“:肩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从词意表达了这是一支正义的军队,是保卫国家的武装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人民军队。
A 段四个乐句全部以四个小节构成,其乐首音全部采用了序奏主题动机 C 音,节拍方式以切分音和附点节奏串联,使 A 段的音乐具有了结构的完整性、主题动机的明确性、音乐发展的流动性等特点,集中体现了八路军步调一致、思想统一、一往无前的音乐语言。歌曲进入 B 段,以提高二度音程的方式,形成了循序渐进的音乐发展情绪。它的 B - c 主题(见谱例5)采用了 A - a 主题节奏型 ,B - d 主题(见谱例 6)以结构扩充形成了七个小节的乐句,使用连续附点节奏的上行模进,使歌曲进入到第一个高潮部分。
B - d 主题,大三和弦上行扩展的号角音调与下行乐汇构成拱形进行,形成了此起彼伏的音乐情绪。尤其运用连续三个小节的附点节奏模进,使音乐旋律激越而坚定,配合词意表诉的内容,形成了整部作品的第一个高潮。“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嘹亮。”这是 C 段的歌词,随着短促的主题动机 C 音,把高涨的音乐情绪迅速拉回到相对安静的氛围中,其目的是酝酿全曲的最终高潮。
C - e 主题,向下环绕进行及下行四度进行,与A - a 主题骨干音相同,构成坚定的形象。C - f 主题,五声化的上行音阶,具有展望的性质。以 C - e主题和C-f主题构成的C段是全曲最为精彩的部分,为最后高潮部分的迸发,形成了蓄势待发的音乐情绪。歌曲的 D 段是整部作品的至高点,D - g 主题(见谱例 8)和 D - h 主题(见谱例 9)构成的乐段,形成了全曲激昂情绪的迸发。
D - g 主题,上六度高潮音型,同音保持及下行环绕、下行四度,是套曲整体的核心乐汇与 C - e 曲首乐汇的结合体,展现了豪迈而坚定的形象。
(三)技法特征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全曲共 60 个小节,可以说短小精炼。它以一个主题动机(序奏动机)发展为多个主题形象,而多个主题之间存在着或明、或暗的多角度的密切联系。其中,最为明显的是 A - a、A- b、B - c 主题在音调、进行方向和节奏三个方面具有同源的关系。这种关系形成了全曲的基本主题特征,使人们易记住它的旋律特性,因此在传唱、传播的过程上有着明显的效果。稍显隐晦的是 B - d 主题在 A - a 主题大三和弦分解基础上压缩节奏并作音调上行扩展,成为派生乐汇的发展形式,体现出作曲家在创作上对和声的潜意识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虽然为单声部齐唱作品,但我们可以从旋律进行上感受到多声思维的和声功能进行发展的影子,也可看出作曲家为作品的声部配唱、伴奏写作等的创作设想。回到音乐主题形象还可看到较为隐秘的是 C - e主题实际是 A - a 主题后乐汇的前置扩充,C - f 主题则是 A - b 主题后部分的向上八度移位。这种材料的剪裁挪用是古典作曲法的创作准则,也表明了作曲家“洋为中用”的创作理念。再有,D - g 主题作为全套曲中的贯穿乐汇,在《八路军大合唱》套曲第一首《八路军军歌》中已形成(见谱例 10),并与本作品的各个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透过这一表象来看,这一主题也有着以 C - e 主题以“头”为“尾”
构成的形态。这种单一主题动机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巩固主题动机形象发挥了强大的作用。最后,歌曲曲首乐汇的附点节奏不仅与 B - d 主题、D - h 主题有着显性联系,而且与全曲除 C - f以外的所有主题都因为附点的存在而形成隐性联系。这些创作上的技巧,为作曲家之后的创作打开了思路,并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在全曲音乐主题形象确立的基础上,主题的发展方面作品以对比为表象,形成统一为内涵的多主题布局。A 部分的 A 段采用 a 与 b主题对比基础上的重复发展,B 段则采用 c 与 d 的先后独立发展。在 A 部分较为稳健的发展之后,B 部分是C-e主题与A-a主题前述的一点音调承继以外,基本上采用了 e - f - g - h 的顺序对比发展,成为发展的“加速”段落。这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整体的主题发展方式中,呈现出从稳健出发,逐渐以新材料“加速”,直至“一往无前”的过程。这种发展的布局正好与我们人民军队蒸蒸日上、发展壮大的性质相映成辉。
二、超越时代的军魂塑造
从以上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音乐本体的具体分析来看,这首歌曲能够成为经典之作、久经不衰的艺术作品,创作上有以下几个关键的因素。
(一)真挚情感中流淌内心波澜
从古到今凡是能成为具有生命力的音乐作品,都与作曲家出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是分不开的。作曲家郑律成从饱受殖民统治的朝鲜来到中国,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痛恨不已。在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延安,他感受到根据地人民团结一心奋勇抗敌的决心,看到八路军将士在“小米加步枪”的艰苦条件下依旧刚强、英勇、善战、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正是这种情感深深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以音乐作品为“武器”表现和赞扬八路军的形象,激励和鼓舞人民军队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纵观进行曲作品大多为器乐作品,如舒伯特的《军队进行曲》、约翰·斯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等。这些作品具有典型的进行曲特点,其音乐形象的表述也非常生动,表现了外国军事生活的体验。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作为声乐作品,在形象刻画上更加细致入微,当然词义的内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所作的音乐本体分析看到,它的旋律构成也极富形象表现力。这种音乐表现力来自于作曲家本身作为一名八路军战士,与大家一起住在窑洞、生活在一起的深刻体验,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胜过任何作曲技巧。
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深刻的内心体验才会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旋律中无不体现作曲家发自内心的情感,正是这真挚的感情使得这一作品成为军旅音乐的经典之作。
(二)民族风格中彰显八路军精神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音乐风格,就像前面所提到的舒伯特的《军队进行曲》具有日耳曼民族的音乐特点,约翰·斯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透着维也纳宫廷音乐风格,李斯特的作品有着匈牙利民间音乐风格,柴可夫斯基作品大多取材于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这些作曲家的作品能成为世界音乐的瑰宝,是因为它们都是带着强烈的民族风格才屹立在世界音乐之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创作就是基于民族音乐的风格,造就八路军的气质。中华民族有着 5000多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并有着它各个地域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国的民族调式——五声调式是最能体现中国民族风格的音乐手段。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广泛吸收了五声调式的因素,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旋律音调。但是这种风格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与西方音乐调式结合,形成了既民族又世界的全新音乐风格,其目的在于打造崭新的音乐形象,造就八路军的英雄气质。
一个军队最重要的是它所具有的气质,而八路军气质的体现是坚韧不拔、从不畏惧、绝不屈服、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该作品正是以民族音乐风格语言出发,在结构、旋律、节奏等方面充分体现了这一形象,也为军旅音乐的风格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热血奔涌中挥洒时代豪情
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都对音乐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抗日战争年代正是中国新音乐发展时期,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新音乐文化思想,成为抗日战争年代的主流音乐,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铁蹄下的歌女》,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在这个时期都唱出了中华民族大众的心声 ;而这些作品恰恰都体现了抗日救国的主题思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就是这个年代表现这一主题的音乐作品。在创作上作曲家深受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影响,把当时的音乐时代特征融入到作品当中,形成了这部作品的音乐风格。如 :呐喊般的主题动机(见谱例 1),就是对那个时代日本帝国主义凌辱、践踏我大好江山的侵略行径的反抗之声 ;最后的高潮部号召主题,反映那个年代八路军全体将士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的坚定决心。正是这种时代的紧迫感,使歌曲以其丰富的时代内涵成为经典音乐作品。
在《八路军大合唱》的整部套曲中不难发现聂耳、冼星海的时代风格痕迹。尤其是《八路军进行曲》(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与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保卫黄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这三部作品都深深烙有时代的特征,才能成为跨时代的经典音乐作品。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现今的国歌;郑律成的《八路军进行曲》成为现在的军歌 ;冼星海的《保卫黄河》成为至今盛传中外的经典音乐作品。正是这些深深印有时代特征的音乐作品,才能经得起历史考验,成为经久不衰的音乐精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从创作发表之日起,就迅速在抗日根据地得到传唱,受到党中央及八路军将士的喜爱,并成为当时八路军标识性的歌曲。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任务,这首歌的歌词作了相应的修改,并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949 年,该曲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演奏曲目 ;1951 年,由总政治部统一修订,歌词刊登于《部队歌曲选集》第一集。同年 2 月 1 日,总参谋部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中,将它定名为《人民解放军军歌》。1953 年 5 月 1 日,总参谋部颁布的第二个《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将这首歌仍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65 年《,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988 年 7 月 25 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决定,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正式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在复二部曲式、进行曲风格的通谱歌中,以多主题多侧面的综合,表现了背负民族希望的正义之师、威武之师和胜利之师的形象,作为《八路军大合唱》诸首歌曲之冠,是套曲中最优秀的,也是我军最优秀的标识性歌曲,它的意义在于超越时代的我军军魂塑造,展现了我军发展壮大的未来。
本文立足情感教学的理论研究,分析了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意义,从教与学两个维度,就如何实现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教师要根据幼儿学生学习和心理的情况,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手段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从而让幼儿学生通过音乐教学获得良好的发展。...
声乐在我国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是一种以乐器和人声为载体的音乐形式,很多看似没有联系的东西,内部却存在着很多的联系。在人类开展文艺活动的过程中,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每个人都有激发美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通常需要经过想象、感知、情感和思...
本文会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实际生活的观察来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
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距今有近三千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已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古今注》载:邯郸女子,秦氏罗敷,出彩桑于陌上,赵王见欲夺之,罗敷乃弹筝,做《陌上桑》以自明。根据《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2012中国网络音乐市场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又提升2%.其中,通过互联网提供在电脑终端下载或者播...
我国的曲艺种类非常丰富, 基于此而形成的精彩的曲艺音乐通过长时间的发展与艺术实践, 存在着非常优秀的艺术价值。...
民间音乐是庶民百姓集体创作、真实反映他们生活情景,生动表达他们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江西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综合性乐种六类,是十分丰富的音乐遗产,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其中,发源于进贤县二塘乡的《长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发生变化,民间音乐面临一系列生存和发展问题。...
一、日常的期待现象与音乐审美期待期待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教室里的孩子期待着下课,放学,期待着操场上书包摆成的球门和回家路上踢不完的小石子;办公室里的职员期待着升职,加薪,期待着长长的加班之后一个短短的假期;河边的柳树旁,年轻人搔首踟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