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社区音乐教育是社区教育工作的新模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6-05 共4345字
论文标题

  名词界定与释义

  一、社区

  “社区”一词是英文 Community 的译名,与“社会”一词相对。“社会是描述集合生活的抽象概念,是一切复杂的社会关系全部体系的总称。而社区则是一切人们实际生活的具体表词,它有物质的基础,是可以观察得到的。具体说来,社区至少包括以下三个要素,即人口、地域和文化。其中文化是社区研究的核心。”“社区”这一概念最早出自于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 Ferdinand Tonnies) 于 1887 年所着的《社区与社会》( 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又译作《礼俗社会与礼法社会》) 一书。他将“社区”定义为“基于亲族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社会联合。”
  我国的“社区”概念,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始于1933 年燕京大学介绍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的社会学时引入中国的,“他以地缘观点取代传统的血缘群体,这个以地域为特征,以群居环境为纽带的社区群体,进入社会学视野,确立了从‘血缘’到‘地缘’的研究对象。”

  二、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 Community education) 一词,我国学者认为其最早源于 20 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J. Dew-ey) ,“他提出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可以被认为是对‘社区教育’概念的最初诠释。”据王雷《“社会教育”传入中国考略》考证,最早向国人介绍“社会教育”概念的人是日本佐藤善治郎。他在 1902 年 8 月《教育世界》第 31 号《社会教育法》中称: “余所谓社会教育者,相对学校教育而言,目的在提高社会之智识、道德而已”。
  美国社区教育协会认为: “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哲学理念,它建立在社区学校的基础之上,致力于为每一个社区成员( 包括个人、学校、工商界、公众和私人组织) 创造机会,满足每一个成员的多种需要。社区教育最具特色的实施机构是社区学校,它的开放时间超出了传统学校的时空限制,为所有年龄段的居民提供学校课程、娱乐、健康、社会服务以及职业准备培训。”
  近年来,我国围绕社区教育的内涵及其概念出现了不少富有探索性的见解。一种意见认为: “社区教育的内涵应是在一定的社会区域内,把生活和教育结合成一体,发挥社区成员作用的、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并为了社区的共同发展和社区生活的向前、向上而进行的一种全方位、全民的和终身的教育。”
  另一种观点认为: “社区教育是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同时也有人指出: “社区教育的内涵应以社区为本,以社区人的发展为本; 并把社区教育与学习化社区在内涵上统一起来。”
  甚至还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是以社区学校为主体的一种形式化、组织化的教育形态”,或者干脆就是一种“教育综合体”。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我国社区教育的概念可以作如下界定: 为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对终身学习的需求,由政府提倡并与地区基层组织共同推动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育活动,其宗旨是提高地区居民的精神与文化素养,满足其自我完善的要求,切实保障地区居民的自主学习权利。

  三、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的范围相当广泛,可分为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及家庭音乐教育; 又可分为学前音乐教育、学龄音乐教育及终身音乐教育; 还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等等。本文的论述重点在于社区音乐教育,如没有特别指出,即是指以朝阳社区学院为依托的社区音乐教育。
  我国社区音乐教育对于社区音乐教育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认为,“社区音乐教育指的是专业音乐家与音乐爱好者以及社区音乐团体一起开展的音乐教育活动。”有的学者认为,社区音乐教育是对人进行美的教育,是一种包括各级各类音乐教育在内的,集各种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主体和对象一体的全方位教育形式。从大教育性的角度来看,也是一种群众性教育,即为了满足社区群众的音乐教育需要,由社区广大民众参与,面对广大民众的教育。因此也必然是学校教育同校外教育,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普通教育和各种专业职工教育的统一,是与现代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的教育。
  它既着眼于社区成员美德的完善,又服务于社区成员才能的提高。笔者认为,社区音乐教育是社区教育工作的新模型,满足社区成员需要是社区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而这一目标可以体现在为解决社区问题、满足一般需要等几个层次。
  由于不同社区教育机构针对相同社区需要所采取的专业技术可能有所不同,这些工作手法又必然会带来相应得社会功能。根据不同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得到社区音乐教育的概念构架。社区音乐教育的概念架构是开展社区音乐教育工作的指南,可以建立诸多研究假设。进行社区音乐教育的机构不同,它们追求的工作目标重点就不同;社区需求不同,社区音乐教育的务实手法、工作目标、工作对象就会不同; 社区音乐教育的工作手法受工作目标的影响、受工作对象类型的影响、受社区需要的影响; 社区音乐教育的工作手法不同,其实际功能就不同; 社区音乐教育的工作目标不同,其发挥的功能就不同。
  目前,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区居民进行思想道德和国家政策法规教育的一种宣传手段; 为广大城市社区居民提供高品位、可选择的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为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为大众培养审美意识的途径; 为社区居民强身健体、排忧解难的医疗保健向导; 为有效的社会互动、亲密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团结稳定起到凝聚作用的重要渠道。
  国际音乐教育协会社区音乐活动委员会前主席菲尔·玛兰认为,社区音乐教育应包括四种模式即: 社区发展模式、社区音乐作为复兴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力量、扩展的模式、业余的或自愿的模式。目前,前两种社区音乐教育模式在我国较为普遍,后两者模式的发展尚需时日。
  传统的学校音乐教育面对的只是儿童、青少年学生,在年龄、学习时间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对除此之外的广大社区居民则关注较少。作为应被音乐教育关注的新领域———社区音乐教育从根本上扩大了音乐教育的受众对象,使教育的时空界限不存在,任何人都将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音乐教育,这对提高社区居民的音乐素质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成功社区音乐教育范例对我们的启示我们知道,音乐教育不仅仅是音乐教育界的职责,同时也应该是全社会的职责。“音乐教育是社会生活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社会的专业音乐工作是依赖于其工作的对象群体而生存和发展的,音乐教育在社会音乐生活系统中的机制之一,正是为了造就这种群体。忽略和轻视音乐教育的观念和做法本身,就是否定和破坏专业音乐工作的生存和发展基础,继而使全社会的音乐生活陷入病态和瘫痪局面。”
  进入 21 世纪,欧美等国的社区音乐教育已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如: 丹麦有 263 社区音乐学校所,为丹麦 160万儿童与青少年提供优越的音乐学习条件与环境,是丹麦全社会儿童与青少年音乐艺术素质提高的重要保障。美国许多社区都有自己的社区乐团,成员大都来自本社区,乐团每年定期为社区内的中小学生举办免费音乐会,是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有效延伸。加拿大每个社区都有属于社区群族的艺术活动中心,开设多门音乐课程,学习对象有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和成人等。
  香港教育学院张翁伟仪博士在 2004 年 8 月“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学术研讨会”的嘉宾发言《英国的音乐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一文中,对英国未来的音乐教育的状况用一个图表进行了描述,图表一共有三层,第一层包括 6 个方面: 大学、学校、音乐中心、艺术机构、歌剧院、交响乐团,第二层包括 4 个方面: 中学音乐老师、小学音乐老师、职业音乐家和器乐音乐老师,第三层包括 3 个方面: 小学生、中学生、社区。通过这个图表我们清楚地看到,音乐教育不仅仅包括传统的学校音乐教育模式,它还包括其它类型种类繁多的音乐教育模式,音乐教育者不应只局限于一种音乐教育模式之中,而应利用社会中已存在的所有音乐资源,向学生展现音乐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手段、内容等等。
  不应只局限于一种音乐教育模式之中,而应利用社会中已存在的所有音乐资源,向学生展现音乐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手段、内容等等。对当前学校音乐教育的反思在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现代中国社会中,社区不再仅仅是人们生活栖息的地方,也是人们学习、成长和交往的社会化“大学校”。社区教育能对生活在社区内的每一位成员,尤其是青少年产生重大影响。正因如此,在学校教育获得长足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更多地将目光投向社区教育。
  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教育的功利取向,而在社区教育中,这种已成传统的文化积淀正在受到冲击。社区教育与规范型学校教育相悖的部分,正是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的途径之一。夸张一点,伴随着工业社会而产生的规格化生产型的学校,在后工业社会将被改造,而极富个性色彩、自主选择的教育模式首先在社区教育中形成,这是不足为奇的。当前,社区音乐活动已经越来越成为每个社区精神文明活动和音乐文化传承的普遍行为。社区音乐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音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已日益成为一种为了满足社区群众的音乐教育需要,由社区广大民众参与,面对广大民众的并与现代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的音乐教育。
  学校音乐教育讲授的音乐知识技能不与社区音乐活动相结合,单靠课堂的 45 分钟来提高是远远不够的。学校与社区是有着紧密关系的。任何学校都存在于一定的社区之中,社区对学校的影响也同样是客观存在的。学校与社区隔离,学校对社区封闭,学校孤立于社区,崇尚知识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学校关起门来传授知识,不重视生动的社会实际,与社区完全隔绝,这是传统的学校观念。而在实际上,社区是教育的基础,离开社区的生活,离开社区的成长,学校无法单独完成教育的目标。所谓( 个体) 素质,体现为个体对特定的思想、观念、知识的认可,并内化成为个体的自觉的行为。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形成自身的良好素质,学校教育是重要途径,但不是惟一的途径。如果学校不与社会、社区沟通、结合、互动,只是封闭在课堂教学中,封闭在学校的围墙内进行“素质教育”,是不可能真正形成学生良好素质的。青少年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需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新课标中也提出了学生对于社区和社会活动的参与,如感受和关注生活中的音乐、主动参与社区和乡村的音乐活动等要求。社区音乐教育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架起了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结合的桥梁,同时也对学校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必然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形式、方法及师资等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
  笔者认为,未来的社区音乐教育是内容更加丰富,对象更加广泛,视角范围更具社会性,价值判断标准多元取向,学习形式个别化与多样化为特征的教育。我们从音乐教育走进广大社区看到了一个自为的教育系统。在社区音乐教育中无论是音乐欣赏课还是合唱课都可让渴望交流的内心得到慰藉,让人们远离孤独和忧伤。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是城市发展的脉搏,社区文化建设更是市场经济社会城市现代化的风头浪尖。社区音乐教育应在这波浪壮阔的大潮中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音乐教育论文
返回:音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