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声乐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专业的声乐学习中开始逐渐接触、演唱德国艺术歌曲.作为一名声乐教师,想要唱好德国艺术歌曲,不懂得德语的发音规律、语言特点、诗歌与音乐的结合以及不同时期作曲家创作的风格与传承,仅仅靠唱译文或是了解大概的读音后听范唱模仿,是无法真正的表达作品和感染观众的.所以要想唱好德国艺术歌曲必须了解德语的基本特点以及歌词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一、德语的基本特点
德语属日耳曼语系,与英语是近亲.以德语为母语的国家主要有德国、奥地利、比利时和瑞士等.全世界大概有一亿人以德语为母语.发音较硬、语速快、大舌颤音以及语法复杂是德语的基本特点.所以要想把德语的发音发的标准就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搞清楚单词的重音位置
德语中单词的重音一般在第一个音节,即第一个元音重读.如Lehrer中第一个元音"e"需要重读.抓住每一个单词的重音,是培养语感重要的一步.
(二)要注意德语中元音的长短音的区别
在德语中元音"a、e、i、o、u"发长音的情况主要有三种:
第一、元音重叠时(即双写时)元音发长音,如"aa、oo、ee、uu"但元音"i"是特殊的,它在字母组合"ie"时发长音;第二、元音后跟字母"h"并且h后不 跟 元 音 时 该 元 音 发 长 音,如 单 词"Kehle";第三、当元音后面只有一个辅音字母时,该元音发长音,如单词"Name"中的"a"就发长音.而当元音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字母时,该元音发短音.
元音的长音和短音的不同在诵读和演唱中尤为关键,因为作为一名听众,在听歌唱时绝大多数是没有歌词看的,所以就要求歌唱者的发音一定要准确,否则就会造成词义上的误解.例如单词"Staat"中元音"a"1,意思是"国家",而单词"Stadt"元音"a"后面是两个辅音字母发短音,意思是城市.两个单词除了元音的长短发音不同之外其他发音完全一样,但意思却完全不同.
(三)要注意德语中辅音的清浊音的区别
在德语中一般情况下清辅音和浊辅音都发其本身的读音,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如:
浊辅音在词尾时要清化发成和它相对应清辅音的读音,比如单词"Tag"中"g"就应该发成清辅音"k";在单词中两个辅音在一起且浊辅音在清辅音之前时浊辅音要发成清辅音,如单词"Obst"中的"b"就要发成和它相对应清辅音"p";辅音"s"位于元音之前并和这一元音构成一个音节时"s"发浊音,如单词"Sonne";当"s"在词尾如"Bus"或其后无元音如"Post"或"s"重复时如"Tasse"时, "s"发清音.字母"β"是辅音"s"的特殊形式等同于双"s"(即β=ss),发音与s相同此字母永远发清辅音.
二、德国艺术歌曲的特点
德国艺术歌曲称为"Liede" ,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文学的发展进入浪漫主义阶段.作家们要求艺术作品应当像民间文学那样自然、朴实,反映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因而产生了一批德国文学中优秀的诗篇.这些诗歌与音乐相结合,产生了新的艺术样式──德国艺术歌曲.它的主要特点是把诗词与音乐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比民歌和一般歌曲的艺术水平更高,艺术技巧的难度更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打破了封建统治者对音乐的禁锢,走出教堂和宫庭,到了家庭和爱好者的集会中间,进入了更广阔的社会活动范围.
从古典乐派到浪漫乐派很多伟大的作曲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舒曼、理查施特劳斯等都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早期的德国艺术歌曲开始摆脱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形成具有德国民族特点的艺术形式.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在艺术歌曲这个创作领域里写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作品.海顿只是成功地表达了诗歌的意境;莫扎特作为天才的歌剧作曲家,试探着用它来表现人物和剧情,而贝多芬虽然涉及到了人的精神境界,但也还是属于探索的过程,在这个阶段里他们预示了艺术歌曲的发展方向. F.舒伯特在艺术歌曲的创作领域里开辟了新的天地.他的歌曲创作中,把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传统,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诗歌和奥地利民间音乐素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从柏林学派那里汲取各种分节歌以及较长的叙事曲的创作手法.他的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无穷尽的曲调源泉,色彩丰富的调性变化,以及伴奏中不同的音乐形象和意境,都是从诗词中得到启发而产生的.他把人物、剧情、自然景色用音乐语言综合为完美的整体.舒伯特完全掌握了艺术歌曲的精髓,做到用音乐去加强文学诗歌的感染力,而文学又辅助地解释了音乐语言的魅力,从而使德国艺术歌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这些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是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是诗人的思想与音乐家的灵感碰撞出的火花.它区别于其他歌曲特点有:
(一)钢琴作为独立的声部出现
在很多时候艺术歌曲钢琴与人声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钢琴部分并不是以简单的伴奏形式出现,而是以独立的声部与音乐形象出现.对人声产生支持,形成呼应与对比.以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为例,快速的八度三连音反复的音型贯穿歌曲始终表现的是父亲骑马狂奔的形象;而《菩提树》中的三连音则是表现的是风吹过树叶时的声响.
(二)通过调式的转换表达不同的意义
调式的转换是作曲家常用的写作手法,在艺术歌曲中作曲家用不同的调式讲述不同的事情.以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五首《菩提树》为例,歌曲开始时用的是温暖的E大调,表现主人公在回忆童年时在古井旁的菩提树下游玩时的情境,然后作曲家选用了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随着带有淡淡哀伤的e小调,主人公开始描述现在寒冷而无家可归的景象.
(三)叙事型歌曲中不同角色的扮演
在德国艺术歌曲中有很大一类是叙事型的歌曲,在这个类型的歌曲中经常会出现几个不同的人物.如舒伯特的《磨工与小溪》中的磨工与拟人化的小溪;《魔王》中的父亲、孩子、魔王以及叙事者;勃拉姆斯的《徒劳小夜曲》中求爱的小伙子与调皮的姑娘;舒曼的《两个掷弹兵》中的两个士兵等.在演唱这些歌曲的时候就要求歌唱者熟悉人物,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不同的人物.
德国艺术歌曲作为学习美声唱法的必学科目,有着很好的训练技术、培养乐感作用.只有认真深入地学好基础德语,用心分析作曲家在音乐中选用的调式、和声以及伴奏织体,才能真正把德国艺术歌曲完美诠释.
第二章郭兰英演唱特点分析第一节郭兰英主要代表作品及其形象塑造但凡欣赏过郭兰英表演的人都无不惊叹于她那高超的唱功,精湛的舞台表现,掷地有声的念白以及表演过程中的真情流露。每一场戏,每一首歌,都能给人以震撼心灵的冲击。一、歌剧《白毛女》中...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作出来的、最能直接反映现实、被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民歌按歌唱场合和艺术特点还可以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和长歌。民歌,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它...
中国儿童歌曲自产生一百多年来,同中国社会现实一道风雨兼程,共同经历了数次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新中国的成立,对儿童歌曲的创造来说,毋庸置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为界,探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儿童歌曲的创作问题。从现象上看,我国儿...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开端可以追溯到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其发展从古至今历经千年,在人们的不断探索研究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已发展成音乐学中一门重要独立学科。近几十年来,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
在少数民族乐器的大家园中,巴乌以其独有的音色魅力备受人们的青睐,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传播,使巴乌成了家喻户晓的乐器.笔者认为,一件乐器,尤其是少数民族乐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在广大地域和群体之间流传,除了其自身的优势特点...
摘要郭兰英,我国享誉盛名的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她在吸收了戏曲艺术的基础上,将戏曲中的四功五法成功运用于歌剧和民歌中,尤其在作品人物性格塑造和舞台表演上,更是准确拿捏好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内在的情绪表达。这些都无不体现了郭兰英的表演特...
流行唱法与美声唱法是现代声乐表演中较为常见的两种形式。这两种唱法在演唱风格上既存在差异、也有相通之处。比如演唱流行歌曲的优秀歌手在演唱的过程中常巧妙利用民族或者美声的发声技巧,使流行歌曲的唱腔更加富于韵味。美声唱法中也会融入一些流行元素,...
第二章、陆金山的埙演奏风格在笛界大展拳脚,做出巨大成就的陆金山,在埙的领域也奏出了不一样的乐音。他研制的埙不仅给埙家族注入新鲜血液,也为这件古老乐器的发展拓宽了道路,使沉睡七千多年的埙,在新时代重放光彩。第一节埙曲创作特点一、独创。导...
1984年,中央电视台以及各个省市联合举办了第一届青歌赛,即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对于民族声乐的发展而言,这是一次伟大的尝试,不仅丰富了全民的音乐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们对民族声乐的了解,同时还促进了民族声乐的发展,创作出许许多多优秀的艺...
在我们普通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中,由于中国语言的特有发音方式,教师和学生们都倾向于使用中国歌曲进行教学,觉得方便可行,学唱速度快。但是中文发音往往不太适合美声的演唱,没有外国语音来的那么自然松弛。所以在演唱初期会适当的加入一些意大利歌曲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