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五篇:基于色彩心理学的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
摘要:色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很多方面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风貌,在当代城市景观塑造中也会受地域、文化、历史的影响,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信息。本文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城市色彩景观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一些城市景观基于色彩心理学的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色彩景观发展提供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城市景观;城市色彩;色彩景观设计;
前言
城市是建立在一定的地理位置,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区域性空间。它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城市景观是城市空间和物质实体的外在表现,是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结合,是以一定的自然景观为基础的而建立起来的。自然景观的构成要素(地形、人文、自然植被),影响着城市景观的外观和轮廓;如重庆自然环境下的多山,形成了山城重庆的景观轮廓,苏州的自然环境下的多水,形成了水乡苏州的城市风貌;西双版纳自然环境下丰富的植被形成了植物王国的景观特色;等等。城市景观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景观的创造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对科学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史的一种总结和概括,通过形状、色体等其他方式来表达的。
1 相关概念概述
1.1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对色彩的心理活动反应的学科。色彩客观上是指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一种视觉符号,主观上体现了人们的心理反应与行为习惯。色彩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人的影响由多方面因素组成,一般通过视觉对色彩进行总结。色彩心理学从感官、符号开始分析,再到情感、认知、记忆等,其中极其复杂。在城市色彩景观的应用中必须更加重视这一因果关系,由积累的色彩经验转化为色彩的心理规范。
图1 都灵的城市色彩景观环景
图1 都灵的城市色彩景观环景
色彩对人类心理存在客观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该学科已经被用于解决一些人类心理问题。人们会因为周遭环境的影响对色彩有着不同的视觉感知,比如时间、意识形态和生活领域等对人类色彩心理的塑造,但是又因为生理的共通性,导致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
1.2 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指城市空间中的景观,徐恩淑、周文华认为:"城市景观具体说的是城市空间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以及构筑物、绿化、小品等所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的表现,是通过人的感官以及思维所获得的感知空间,是城市美学在具体时空中的体现,它是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进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1]."而凯文·林奇以城市人群为中心,将城市景观定义为"一些可被看、被记忆、被喜爱的东西"[2].综上所述,城市景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是各个空间要素和谐共存的景观体系和空间形态。
1.3 城市色彩景观
"城市色彩景观"是由色彩反射进入人类大脑所呈现的所有色彩要素组成的整体城市景观风貌。从广义上讲,城市的色彩内涵十分广泛,包括了城市的气候、植被、建筑以及物产、民俗等等,但城市色彩景观的概念由研究界定义为以"色彩"为特定的景观类型,在城市实体的可视因素范围之内[3].
色彩对于一个城市历史背景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色彩承载着区域记忆、审美价值、社会历史和人类逻辑。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学术界把"城市"作为颜色的载体来进行研究,针对城市问题的城市景观研究概念被提出之后,英国色彩规划专家兰卡斯特将关注点集中在了现代城市的色彩上,对于"色彩景观"的概念才开始有了一个系统性的研究。
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前期研究、现状调查研究、色彩景观规划与管理研究,对规划设计对象自然环境、历史建筑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查研究,通过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制定出适合城市的色彩景观设计方案,提取出城市特色的主色调,归纳出城市色相。研究城市色彩科学可以有效防止城市"色彩污染".
2 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2.1 城市色彩景观源流概述
城市色彩景观设计最初的产生是由于一场建筑清洁运动。1960年,欧洲基于旧城保护的需要,发起了一场建筑清洁运动,通过清洁修整,将城市建筑外墙恢复成初始的样子,使原本黑烟熏城的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场运动让人们开始关注到建筑的原始色彩,并开始有了保护城市传统色彩的意识。
1960年,法国的一位城市色彩理论家让·菲力普·郎科罗(Jean-Philippe Lenclos)教授提出"色彩心理学",指出城市景观设计中,需要分析该区域人们的色彩审美及心理变化,基于地域性来进行景观的色彩表现。"色彩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相关领域里许多专家的肯定。
工业革命之后,钢材、混凝土、玻璃这些建筑材料给城市建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代主义建筑的早期发展中,包豪斯的早期老师约翰·伊顿(John Eaton)是最早提出现代色彩系统的教育者之一。1960年代是国际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钢筋混凝土和玻璃被广泛使用,不久便掀起了单一且相似的建筑狂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在城市重建中逐渐意识到色彩对于城市景观的重要性,开始在城市建筑设计中邀请色彩设计师参与设计,极大地促进了对城市色彩设计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日本较早关注城市色彩,在立法中增加了管理城市色彩的方针。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建筑设计体现出了多元化、生态化、人性化的色彩理念。
2.2 城市色彩景观实践
在国外,一些城市制定了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还有一些国家也在使用色彩季节理论来研究城市景观。最先使用色彩作为景观规划方法的做法是意大利都灵,在旧城重建中的做法启发了人们,后被许多欧洲国家赞许并用于城市规划,开启了城市色彩景观的序章。1980年后,许多国家陆续建立了完整的城市色彩规划体系,并在城市色彩理论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就。
都灵是欧洲第一个建设出比较完整的色彩景观设计的城市。1774年,都灵政府在与建筑师讨论后提出了一项提案:以色彩来定义城市广场路线,通过建筑色彩协调卡斯特罗广场和街道,最终认定黄褚石色为当时广场的主色调。该颜色来源于都灵的泥土以及天然石灰石的色彩,并与其他辅助颜色配合使用,组成的色彩形式超过80种。都灵还成立了由建筑业主和用户组成的建筑商专业委员会,用于负责颜色方案的反馈和具体实施。1849年,在卡斯特罗广场(Piazza Castro)的色彩牵引下,"都灵黄"成为整个城市的主色[4].
许多欧洲国家在都灵的影响下,开始注重城市色彩景观设计,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合成涂料取代了传统建筑表皮材料,"都灵黄"逐渐被遗忘。但是在百年后,都灵理工大学教授乔瓦尼·布里诺(Giovanni Brino)重新唤起人们对"都灵黄"的印象,他在旧纸堆中发现了都灵曾经的色彩景观风貌,于是在19世纪70年代末,布里诺教授开始着手恢复"都灵黄"的色彩景观,他与其他建筑师和色彩专家依据档案资料,共同研究出了都灵的"色彩数据库",提供了具体的色彩方案。布里诺教授严谨的色彩研究方法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历史遗产的色彩保护和修复工作,使城市色彩得到了有效修复,让作为工业城市的都灵,透露出历史古城的优美和宁静[5](图1)。
西方的城市景观规划往往针对有历史色彩基础和积淀的城市,而对大量的新城建设参考性不大。事实上,城市的主色调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片面地认为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能够给定一个城市主色调,用以指导城市建设,是不切实际的。
3 城市景观色彩提升策略
3.1 构建景观色彩的审美价值
城市景观色彩设计能够最精简快速地传达至人们的大脑,满足视觉上和生理上的诉求。在城市景观色彩设计中,需要根据环境选择适合的色彩,同时还要注意人们的审美习惯。颜色必须根据当地的城市风貌来选择,视觉美学是城市景观色彩的营造的基础和关键。色彩匹配必须遵循色彩美学规则,创建令人愉悦的景观色彩环境。在景观色彩的审美价值构建上,不但需要注重整体的色彩审美,还需剖析城市景观色彩中的载体部分,让色彩层次更加丰富。比如城市主体建筑、周边绿色植物、公共基础设施、水体和道路等构成城市空间景观的部分都可以通过色彩设计,规划色彩载体,强调色彩层次。
在景观色彩设计中,需要把握好颜色处理,包括色相、明度、饱和度以及处理面积、空间位置之间的视觉效果,主色调和次要颜色之间的关系。避免因过多的色彩杂糅产生视觉不适,把握好色彩的视觉美学以获得视觉美感,增添更高的美学价值。从美学方面来看,色彩强调在对比中产生共性,可以通过景观元素之间的对比,产生共同影响,展现出具有美学价值的城市环境色彩。
3.2 强调景观色彩的心理舒适度
从广义上讲,舒适度主要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而颜色舒适度主要反映在配色中。城市中的色彩元素搭配应井然有序,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在景观色彩构成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整体的色调非常重要。人类对颜色的心理反应一般是通过色相、亮度和饱和度之间的对比产生,所以在景观色彩设计中,需要尊重自然环境与建筑表皮之间的色彩关系,避免造成景观色彩污染。数字采集所获得的城市色彩,仅为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颜色标号,这种未经过组织和调和的色彩并不能反映城市色彩的整体性关系。
中国美术学院宋建明教授将其与绘画艺术的原理作比较,"绘画能较好地起到协调和平衡人眼感知与内心需求的作用,利用色彩调和的原理,将整体的色彩呈现于画面,不必追求每个颜色的准确性".而现有的规划城市主色调的做法,显然没能尊重城市色彩是历史形成的事实。
在城市景观色彩的选择中,禁止高饱和度的颜色混搭方式,应根据不同元素的造型确定合适的色彩,通过人们的心理变化掌握色彩的过渡方式。比如在道路景观色彩中,人行道占比较多,可通过色彩对比,突出植被和绿色景观的重要性,在景观色彩方面进行调整,寻求颜色的变化和层次感。在建筑景观中,要注意户外广告给城市景观带来的色相与色度的变化,保证城市景观色彩的一致性。
3.3 加强景观色彩的识别引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色彩认识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以漠视自然、反抗自然为准则的西方文明逐渐对东方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结合的思想理念产生了共鸣。因此现代景观色剂就以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准则,是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和谐融合。
景观色彩同样也要准寻这种人与自然相融合的原则,通过精炼、提取、抽象,实现色彩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才能升华至色彩组合的艺术美。通常色彩自然景观要素与自然最为接近,而色彩是自然与景观的关联除了植物之间的纽带。因此可以说景观的塑造更易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因此色彩的组合对塑造景观尤其重要。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可以划分空间,加强空间的识别性,引导公共空间的秩序,创造有序且安全的的空间环境。用颜色划分空间,加强空间的识别的性,引导公共空间的秩序,创造有序且安全的的空间环境。不同的区域存在不同的功能环境,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建立相应的色彩环境。比如在道路交通空间环境中,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可以建立不同色差,发挥警示作用,指导行人和车辆的行为;在公共空间中,基础设施可利用颜色之间的区分来传达提示信息,以加强对空间行为的引导。
用色彩划分城市空间,可有效引导人群识别区域,比如在中央景观上使用明亮色彩,丰富景观效果,运用不同的色调及色彩设计,区分不同功能的公共基础设施。
3.4 注重传递城市的文化脉络
城市的景观色彩能够传递城市文化内涵,是传递城市文化脉络的重要途径。城市的更新与发展与色彩有着紧密的联系,色彩能够升华到精神领域,使城市焕发光芒。如果想成功塑造城市景观环境的色彩,需根据一个城市固有的文化特征,突出传统色彩在城市中的运用,表达丰富的精神内涵。
在景观色彩设计中也同样包含着独特的精神文化,在进行城市色彩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应尊重历史,充分挖掘文脉资源,将独具特色领域的文化融入到城市色彩景观建设中,留住城市记忆,展示地域文化,促进文化继承与创新。考虑到城市文化的延续,城市自然色、文化色都应经过适当的调整转换,在建筑现场要合理设计颜色,反映传统的区域彩色图像。
4 结语
城市色彩景观的研究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作为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色彩心理学对于保护和促进区域文化以及建设优秀的城市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艺术是色彩的基础,而色彩感觉是激发艺术家创作的内在动力。在国内,对城市色彩景观的研究往往会忽略人群对色彩的敏感度,没有系统的设计策略,且目前城市色彩景观的研究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城市规划部门无法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城市色彩,希望通过以上基于色彩心理学的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为今后城市景观色彩的发展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徐恩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171.
[2]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4-10.
[3]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的规划与设计[J]世界建筑, 2003(9):68-72.
[4]卜菁华,王玥色彩景观设计的目标与方法[J].华中建筑, 2005(3)-117-120.
[5] ]包晓雯,邱惠英国外城市色彩规划实践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城市规划, 2018(4):115-118.
[6]葛剑萍,唐旭诗情画境中的色彩美对现代植物景观的设计启示--以南京城南河片区景观设计为例[J]园林,2021,38(02)-:58-64.
[7]韩秋月基于情感色彩的弹性景观设计--以浙江金华燕尾洲公园为例[J]流行色,2020(12):43-44.
[8]乡村景观风貌评价与建设优化策略--以鹤壁市塚儿章村为例[J]赵梦蕾姚正阳,达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9]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在旅游景区中的运用[J].曾立新。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9)
[10]姚剀琦探究色彩美学下徽文化元素在博物馆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流行色,2020(11): 108- 109.
色彩在丰富人类感官的同时,还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室内设计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凸显。...
色彩是儿童图书插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带给孩子无限的欢乐,但是,儿童和成人的色彩偏好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生活环境和体验不同,色彩偏好也不同。...
文章分析色彩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并通过目标人群的色彩偏向、基于水杯功能性的色彩选择、色彩的情感特征以及基于文化特色的色彩选择等四个方面探讨水杯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1.将微信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2.打开微信扫一扫从相册识别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QQ号
3008635932
2.打开QQ→添加好友/群
粘贴QQ号,加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