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

土楼建筑发展融合艺术性的意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27 共381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艺术性在土楼建筑文化中的价值分析
  【引言 - 第二章】客家土楼建筑历史及形成
  【第三章】土楼建筑功能及建筑文化
  【第四章】建筑文化的艺术体现
  【第五章】土楼建筑发展融合艺术性的意义
  【结论/参考文献】客家土楼建筑文化艺术特征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五、土楼建筑发展融合艺术性的意义

  不管是东西方、中国或是世界的文化,都代表着历史及社会的复杂变化关系。多样的文化概念的界定,意味着人们生活日渐丰富的同时,文化现象带给人们认识也是多个层次视角。对于相关历史的了解,对我们认清当下格局中所处的位置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探究土楼建筑采用某些特定的形式和风格,我们需要对那个时期土楼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科技以及审美因素等等有全面的了解。土楼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不断的变化,当代的土楼的功能的变化也可以是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客家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部分,体现着客家人对自然、人文、社会与经济等要素的聪明的应对。时至今日,客家建筑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应对策略对于丰富当代建筑创作理论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与作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居住在优雅的环境当中,所以,了解诸如土楼这一类的历史建筑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从土楼这一类建筑所具有的艺术性中得到很多可以传承的部分。

  (一)现状与面临问题。

  现今客家土楼主要功能不仅是使人居住,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大部分客家土楼以营利的模式,开拓了旅游产业,供给外地游客参观及体验性居住。基于建筑美学及美学相关学科对土楼进行研究,有关专家学者正在探索,能否将其土楼建筑蕴涵的艺术特征运用到近代建筑中去,尤其是大中城市现代建筑的应用研究中。从美学思想中综合提炼出土楼的地域性文化特性,将建筑技术、建筑文化及艺术性融入到当地现代建筑中将成为一大面临问题。提炼土楼建筑理论的适用性概念,将其灵活应用到其他建筑中,对建筑发展的文化与美学方面意义深远。

  在我国土建筑保护方面,客家土楼开始的并不早。虽然现在也还是面临很多难以逃避的现象,就如很多周边环境已经被破坏,森林砍伐导致的树木、林地减少,水源也遭到相应的污染等问题。所以土楼建筑需要坚持融于自然、保护自然等观点,在发展建造周边环境时,保证其朴实的感觉与土楼建筑周边的其他场所精神保持一致,使得新建筑与土楼建筑相呼应。保证土楼建筑文化艺术性的根本,务必做到将建筑文化的本源给予很好的传承,只有保存住建筑本身的灵魂才能将大家的目光深深的吸引过来,才能让土楼走进各国人的视线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丰富吸引力的旅游景区,更应该是靠其独具特色的个性来夺得更多人的目光,而并非是靠夸大其词的商业广告来。

  土楼外圈具有防护功能的高墙,也是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虽说利于团结,但也给人相对封闭的距离感。现今具有防御敌人功能的建筑,在我们这个和谐的年代显然已用不上。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已不需要这种封闭的生活形式,外界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土楼中就有华侨楼,一个土楼群中出现数十个海外华侨,他们把外界的新鲜事物带回到土楼,又带走优秀的人才,这样循环的发展是的土楼这种传统民居能很快的接收到外界思维及信息。历经数百年的土楼,值得一说的现状还有其建筑的独特材料。现今模仿土楼而后作出的许多建筑,都并不能与当时土楼的建筑材料相比,只是都仅存在于视觉上的相似。客家土楼建筑墙厚度都有一米以上,它的隔寒隔热性能在现代建筑材料上并没有什么能与之相比较。土楼建筑哪种代表着闭塞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有的只是建筑所呈现出来的文化意义,或者是被新建筑所模仿。作为时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建筑,我们只能用欣赏的眼光,从各个角度,如,历史文化、社会文化、民俗文化、社会文化等去分析或学习。发展需求、民族凝聚力、和谐之美、防御功能等都涵盖在其建筑中,演化发展成现在的和合而聚的客家土楼建筑。和合而聚作为客家的文化,不可否认的证明了该民族的民族凝聚力,传统农耕文化下的文化结晶。这种和合文化体现了客家人民对民俗传统的传承,必然是时代进步的结果。和合而聚的传统形式的土楼,一个民族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的,小到几十户大到几百户的按照日出而起日落而居的简单纯朴的形式住在一起。

  上文也曾提到过,当今时代飞速发展,很多青年人为寻求更好的发展,离开了山区,离开了土楼,住在闭塞的山区里不能达到人们想要发展的目的,因而古老的土楼居住形式会相应的受到冲击。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土楼并不能居住饱满,有很多的闲置空间,也有很多因为已经并不住在此地,当地当户房屋就会不被受到重视。渐渐的,一些老化的房屋开始破损,而又因为并没有人住,得不到很好的修护。由于部分不能得到很好的修护,土楼建筑遭到了受损,并有一些受损严重。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土楼建筑在成功申请成为世界遗产的同时被开发成观光景点。游客也越来越多的被吸引过来,观光游客成倍增加(图 6),以至于达到上万的人数。旅客的大量成倍增长,已欲达到饱和状态,新的面临问题产生,能否合理的对此进行管理,能否合理的给予相对的保护措施,这些都成为关注的重点。

  对游客饱和状态,一些土楼已采取了措施,进行了游客限制,可如果管理跟不上发展,同样会有拥挤的状态产生,使土楼建筑的观光景点遭到很大压力。土楼观光景点的周围,遭受的了商业开发的产物,如,餐馆、住宿、纪念品饰品商店等。环境渐渐被可以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商业化所玷污,这与其建筑内部曾经的纯朴民风大相径庭,传统民俗文化精神因此遭遇了强大的打击。上述问题的出现,给原有形象带来巨大打击,与此同时,土楼建筑的发展不整体、不一致性的问题也逐步暴露。

  (二)发展方向。

  人们选择居住环境同时,环境也改变着我们。土楼可以说是融于自然的民居建筑,客家人用其聪明才智建造了,即不破坏自然的又沉淀着其特有的艺术文化的土楼。他们的民俗文化在生活经验积累中逐渐创造出,淳朴的生态理念及风俗习气在土楼建筑中透射。客家土楼的建造思想需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到延续与发展,它所承载的生态理念也应得到合理的开发及利用,中华民俗传统文化应该用科技给予保护,从而诠释出民居建筑的可持续性,营造出更为舒适的人居环境,做到传承与开发共进。

  作为世界遗产景观地点之一的永定土楼,其涵盖的方面非常广泛,包涵了民俗风俗、民居及当地语言等多种,想要对客家文化及建筑达到真正的延续,都必须对相关方面进行全面的保护措施。要以宽阔的胸怀容纳相关前沿文化,才能对客家土楼更好的发展得以帮助。在小农思想、经济封闭的环境下,很容易在老旧文化熏染下积攒恶劣意识,潜意识拒绝了外来的前沿文化知识。最好是汲取到外界的精华,既多元化并存又保持自身特色,同时又能达到没有舍弃本身的特性与本质。如果以传承与延续的形式,用建筑艺术性体现的视角对客家土楼进行研究,把其有意义的土楼建筑进行保护。把在客家土楼中有代表的地域性建筑进行传承,那么我国各个民族文化能很好的避免被汉族或其他民族同化,确保了各个民族的多样性得到个性化的保留,民族的个性化决定了土楼建筑发展及存在的意义。个性化传统民居的保留凸显出各民族特色的同时,使多种建筑文化得到了共同的持续性的发展。再者说,我国各民族都有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客家土楼建筑也并不例外,所以这样的发展与传承绝对是背负着极其重要的国家民族使命。说到对土楼建筑的保护与发展,不单单是针对建筑,对其周边部落的自然环境景观,场所气氛的保护,都对它深远的遗存文化有重要作用,当客家人们的生活、生产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才算是完整的保存住我国客家土楼这个世界文化遗产,永远的让人们体会到土楼建筑的最具神韵的艺术建筑文化。

  无论是哪种文化,建筑文化亦或是人文文化,它们都是无法再生的,对民族文化的延续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它是十分敏感与脆弱的存在于现有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延续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文化的传承,这些延续性都要在建筑的保护过程中特别的注意,如果不能对其很好的保护那它的存在意义将会消失。重点保护的矛头也同样应指向真实性的建筑历史,如对其产生相对的背离也会失去其本质意义。当然,建筑本身的完整性的保存,一样也包涵在发展方向之中。发展建筑艺术文化范围十分广泛,尽量做到顾全各个方面,避免单一方向的保护与发展。客家土楼建筑在民俗文化的角度,在发展过程中会有相应的脆弱的表现。在加大人们对土楼被保护的认知,在关系的利用及保护之中处理他们的关系,才能使土楼建筑得到更好的持续发展,确保用科学的方法来开发或发展现有的土楼建筑楼群,务必做到不去盲目破坏土楼建筑周边环境。

  在民俗文化传承的视角,将客家土楼的良性可持续的发展作为对象,首先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从而良性循环的达到发展的可持续,进行存在相关问题的分析,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方法研究。在当今大的时代背景下,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挑战都会出现,客家土楼建筑也在所难免,免不了会在保护或者发展上等遇到无法预料的困难。在前人所对此作出的经验总结中,将客家土楼建筑作出好的对策来保护。它能代表历史发展过程,土楼建筑把历史、当今及未来做出了串联。时代在不断进步,万物更新换代都需要发展,文化、科技发展的同时,土楼建筑也将相应的发展。这也是说明,万物发展离不开本根,发展不能离开传承,创新的可持续也离不开传承,创新的本根离不了历史延续下来的精髓,以坚持不断的延续发展保留本根的建筑艺术特性,让其成为链接继承与发展的一条锁链。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环境艺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