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北京地域特色街区景观改造探究
【第一章】地域性特色街景改造设计问题研究绪论
【2.1 - 2.3】地域性特色街区景观概述、构成及空间营造
【2.4 2.5】地域性特色街区景观改造设计原则
【3.1】地域性特色街区景观改造设计的方法研究
【3.2 3.3】国内外特色街区景观改造设计的实例分析
【第四章】北京地域性特色街区景观的规划理念及其表现
【5.1】以居住为主的地域性特色街区景观改造设计
【5.2 5.3】以商业为主的地域性特色街区景观改造设计
【结论/参考文献】特色街区景观优化设计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5 章 北京地区地域性特色的街区景观改造设计实践研究
5.1 以居住为主的地域性特色街区景观改造设计--南池子街区为例
以居住为主的街区是城市中最主要的类型,城市地域性特色的街区通常为多种功能混合,我们通常以主要的功能来定义街区类型。本小节以南池子街区为代表,来分析以居住为主的地域性特色街区景观改造设计,其落脚点是在北京地域性特色的主要承载体胡同和四合院中。
5.1.1 南池子街区相关背景分析
南池子街区位于北京市的中心,在故宫东侧。过去与紫禁城西侧的长街一样,均为一条街道,统称南长街。南池子只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曾叫"小南城",是皇帝的御苑。明朝末年清朝摄政王在此建造王府,名曰摄政王府。后来街区一带则转变为内务府的库区,储存各类物品。民国时期,逐步发展为居住区。
自辛亥革命结束之后,老百姓开始陆续搬进南池子街区中居住,从而形成了以四合院为主的普通居住区。1917 年张勋复辟失败,大量建筑被烧毁,使得原有库区的建筑基本消失。唐山大地震以后,政府开始允许居民搭建临时建筑,如小厨房、蓄煤池等。但是在二十年后,这些临时搭建的建筑不仅没有被拆除,反而由于人口的增多又开始扩建,街区内部变的杂乱无章。因此我们能够看出南池子在改造设计前的基本风貌便是这样形成的。
于是在 2002 年,北京市政府将它作为了修缮改造设计的试点,并提出:"整体保护、合理保存、适度更新、延续文脉、整治环境、调整功能、改善市政、梳理交通"八项基本原则。
5.1.1.1 南池子街区的边界在《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中提到,街区可通过模糊的或清晰的边界来限定。边界可凭借一种明显的地貌来限定,也可依据自然的障碍物或地界,如一条河流或一条繁忙的马路来限定,或为了管理的方便而人为决定[1].(图 36)如图中可以看出,南池子街区是以西侧南池子大街,东侧南沿河大街,北部东安门大街和南部东长安大街来划定边界。因此,清晰的街区边界影响了整个街区的布局和特性,同时强化了街区的地域性特色以及场所精神,使街区内部各方面功能和经济得到较好的互动和发展。
5.1.1.2 南池子街区的特征和个性林奇在他的城市意象中,将街区定义为"城市中的中型到大型的组成部分,设想它有二维平面范围,观测者在心理上进入其'内部',这两个平面因一些共同的、有个性的特点被识别出来。它们一般从内部看是可识别的,如果外部看也是可见的,则它们通常也用于外部空间的参照[2]."因此从图中(图 37)我们可以看出,南池子自 2002 年试点改造之后,拆除并修缮了原有的不规则院落及违章建筑,规整了街区内部的传统院落,使肌理能够有序安排。住宅、胡同交错分布以及街道的清理使街区功能尺度、可识别性增强,并自然的融于整个城市的环境中。再加以街区中传统活动的开展,更加彰显街区的地域性特色5.1.1.3 南池子街区功能与经济方面的联系在南池子街区景观改造设计之后,已形成明显的居住特征并从某些经济整合中获益。
关键在于:一方面保证了南池子街区的地域性特征以及功能上最大程度上的保护;另一方面给政府减轻了经济负担。通常,在街区改造设计时会不可避免的将重点放在历史资产的处理上和经济的发展上。而南池子则是将经济利益与振兴街区功能之间取得了平衡,并不只求经济发展而采用过分不恰当的措施。就如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城市的死与生》书中表示:不管城市街区是什么样的,或不是什么样的;不管它们有什么用途,或被认为应有什么用途,它们都不能以互相矛盾的形式来促成城市的移动和流动作用的形成,否则就会消弱城市的经济[1].
5.1.2 胡同景观改造设计彰显北京街区景观的地域性特色
改造设计后的南池子街区以普渡寺为中心,与故宫相呼应,形成了有典型地域性特色的城市景观。为了突出地域风貌,南池子大街东侧四合院建筑的改造设计是严格根据传统的建筑形制来进行。建筑大小错落有致,增添了街区的景观风貌。除此之外,改造设计方案更多的是延续北京胡同原有的尺度比例、立面肌理、建筑形式以及装饰构件,并与紫禁城保持一致。新建的四合院不进行原貌复制,而是提炼四合院的元素特点重新设计。在保持结构一致的同时,延续其精神,与整个街区相和谐统一。
5.1.2.1 南池子街区中胡同景观改造设计的相关类型分析5.1.2.1.1 街区的胡同尺度南池子街区以胡同组成,明清以后基本为四合院建筑。通常,胡同的立面高度一般在3 米左右(临街地平至建筑檐下),宽度一般在 3 米到 6 米之间,如果是 6 米,二者之间的比例是 2:1,如果是 3 米,二者的比例是 1:1[1].经调研得出:南池子街区在未改造前,胡同的两侧建筑为单层坡屋顶,建筑立面高度和胡同宽度均统一在 3 米左右(临街地平至建筑檐下),二者比例基本为 1:1.改造设计之后的南池子,胡同宽度在 3 米到 6 米不等,立面高度为 6 米,两层居多,容积率为 0.63.对交通布局而言,南池子街区中的胡同通常宽度在 3 米到 4.5 米之间,最宽至 5 米的,通常人车共同使用,停车位在胡同一侧;小于3 米宽度的是胡同尽端,禁止车辆通行。如缎库胡同、瓷器库胡同以及灯笼库胡同等。
5.1.2.1.2 街区的街巷肌理(图 40)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建筑群落的形态尺度不同,街巷肌理呈现多元化。如普渡寺北部街巷肌理大多是大块建筑;缎库胡同以南池子招待所为中心,周围建筑院落以及多层住宅交错分布;北湾子一带为多进院落和多层建筑,现代和传统相结合(图 41)。
南池子街区的空间肌理经过百年的历史并无大的变动,基本保留了原有格局。它采用东高西低、内高外低的街巷肌理。除此之外,南池子的特点是从街巷的名称和走向就可以追溯到某一历史时期,而且都是以一个主要的建筑进行延伸,如缎库胡同、灯笼库胡同等。
5.1.2.1.3 街区的建筑形制随着 2002 年底南池子试点改造设计的开始,在 6.39 公顷的土地上重建和修缮的院落共计 103 个,保留 31 个院落并按照传统工艺严丝合缝的进行修缮。由于南池子街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改造设计在八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保留其本身地域性特色、传统建筑形式以及还原了明清四合院。不仅适应现代的生活需求,而且使四合院的功能和地位在现代社会中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和延续。
在南池子街区的建筑形式上分为四类:一是原址保留的建筑,以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为主,如皇史箴;二是在原有街区肌理格局上重新建造的仿古建筑,如天地一家;三是保留原有的建筑高度、坡屋顶、高窗等形制,其他部分进行新建或者改造;最后一类是现代建筑,细部装饰采用传统类型的装饰构件.
从总体上来说,南池子街区中的建筑主要是传统的四合院形制,即青砖、灰瓦和坡屋顶。改造设计之前南池子中的四合院是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居住要求,于是在改造设计时,政府为了提高建筑的利用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建筑的竖向发展,檐高不得超过 6 米;除去之前 31 个保留院落中,其余 103 个院落中还有 49 个是新建的复式结构院落,并设地下室等。
5.1.2.1.4 街区的装饰构件在南池子街区改造设计时,对街区的装饰构件进行了妥当的修缮。如其户门附有拥墙、上马石、下马石、栓马桩,样样不缺(表 2)。拥墙外撇,与大门衔接处为一字墙,即一封书式八字影壁,栓马桩为石碑式,顶部雕刻祥云,之下挖鼻梁式圆孔,置于拥墙当面.四合院的装饰构件在改造设计前,基本上在一条胡同中很难寻找到一模一样的门楼、户门、门墩儿,样式繁多。但是改造设计之后的南池子因顾全大局,部分细节处理不到位。设计者并没有在意这些装饰构件的不同款式,则几乎全部为清一色的青砖灰瓦、红色大门、黄色门钹、石质的白色门墩儿,风格雷同。
5.1.2.2 南池子街区胡同景观改造设计中地域性特色的表现5.1.2.2.1 街区景观的符号化根据《城市意象》中凯文·林奇所说,为了保存群体的历史和思想,景观充当着一个巨大的记忆系统。若将街区景观看做空间中的一个小角色,那么它便有了自己的社会属性。
在人们所熟悉的环境中,成为人们的共同记忆和符号源泉,从而促进人们的相互交流。在南池子街区景观中,设计师将胡同、四合院、街区的空间格局和肌理作为景观的地域符号元素,进行最大限度的保留,并与皇城的地域性特色保持和谐统一。如对街区建筑中的新建院落并不是原貌复制,而是将四合院的构件等进行符号化设计。充分彰显了北京的地域性特色,使整个街区形成了丰富和谐的秩序。
5.1.2.2.2 深化街区的区域特征区域可以包含其它元素,尺度较大并与不同的道路、节点以及标志物产生一定的联系。
其它元素在街区的内部则可以构成区域,并强化其特征。改造设计之后的南池子街区中胡同单体通过地域、空间关系、胡同肌理合理的连接在一起,共同反映区域的整体特征。因此,不同街区在共同的北京地域文化中,展现出丰富的城市空间,使北京地域性特色街区景观的区域特征更为深刻和复杂。胡同的群组能反映该街区景观及人文风貌,也可表现出与街区所不同的地域性特征。然而,南池子街区景观的改造设计是通过街区建筑形式的创新,以及所保留的街区原有胡同群组(如胡同群组中的空间关系、尺度、体量、色彩、肌理等方面),进一步强调了街区的地域文化,同时也深化了区域特征。
5.1.2.2.3 增加街区景观的可识别性南池子街区肌理的保持、街区交通的整合、街巷尺度的改善、停车区的划分、公共活动与功能空间的巧妙利用、街区界面建筑的修缮以及色彩的提炼等方面在改造设计时均突出了政府提供的八项基本原则。深化了南池子街区的地域性特征,进一步增加了街区景观的可识别性。南池子街区的改造设计能够让人们明确的识别出它的个性特点,而且对街区外部空间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可参照性。
5.1.2.2.4 烘托街区氛围南池子街区中胡同展示着北京的地域性特色,使置身其中的人们会有归属感和空间感。
与此同时,它所营造出街区的空间氛围使人们能够感悟到一个街区内在的民族文化。因此胡同作为生活在街区中人们的一种记忆场所,也是街区景观中的一种地域文化形态。
南池子街区中通过胡同的空间尺度、天际线、建筑形制、植物、材质、装饰构件以及公共空间的开辟、节点景观的处理上都恰当的烘托了街区的氛围,强化了街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记忆。正如简?雅各布斯所说:"即使是对一个最具城市化的人来说,不管在街区外面有多少选择,他也得关心他所在的街道和地区的氛围;对于城市人的日常行为和生活而言,他们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所在的街区"[1].也正如罗西所说:"城市是人类生活的剧场"[2].这个剧场充满了场所感、记忆感及对于未来的憧憬。对于南池子街区而言,其空间结构并没有一成不变,而是不断的发展,它是一种间接过渡,延续过去并展望未来。
5.1.3 南池子街区景观改造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
南池子街区的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它的改造设计一方面为了保持与故宫的整体性,如内部景观、街巷布局以及传统四合院在尺度、色彩、空间规划等;另一方面对四合院建筑形制进行特殊处理,有修缮、也有创新设计成复合式院落并加以现代生活设施,很大程度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基本的生活需求。
但是南池子街区的改造设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南池子街区总用地面积为 6 公顷有余,原有建筑有 3 万平方米,最终保留下来却只有 6 千多平方米,原有的传统院落均被拆除。除此之外,南池子街区所体现的历史价值、区位优势并没有被完全挖掘,反之因为过度的拆除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当然针对南池子街区的改造设计评价有好有坏,有人认为它改善了街区环境质量,满足了人们的居住要求。但是如果从专业和更为客观的角度而言,不禁会有这样的问题:这究竟是一个房地产项目,还是历史遗产?南池子景观改造设计的时候"被流失"很多,虽然做到了整体性,但在整体性中的细节处理却过于"整体性",如每一个四合院的装饰细节过于雷同:通篇的青砖灰瓦、红色大门、黄色门钹以及石头质地的白色门墩儿等。
从南池子街区景观改造设计中,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是:对地域性特色的风貌该是一视同仁,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笔者认为,一个舒适的景观环境不仅需要在地域性特色的街区中要具备,在我们现代的小区中也更应该注意,这是城市建设的基本问题之所在。
地域性特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变化,如元朝与清朝时期南池子风貌的不同。我们不应要求它们均保持在同一时期的风格一成不变,但也不可全部拆除重建。我们需要做的是间接过渡、循序渐进的改造设计。如此不仅可以使街区景观得到延续和深化、识别性被增加,而且也使街区的场所氛围与人的感情更为贴合。
3.3老年人居住室内环境设计需求与基础设施。对于老年人来讲,居住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老年人居住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室内环境的设置以及基础设施的布置。室内居住环境主要是包括室内阳光采集、室内的装饰品布置以及通风情况...
2.4地域性特色街区景观改造设计原则2.4.1景观风貌的保护地域性特色街区景观风貌是由街区景观构成要素组合形成的抽象感受,是环境中具有普遍价值并能被人的视觉所感知到的物质形态组合体,是风景体验者对景观的一种整体感受[2].我们对地域性特色街区景观...
第3章地域性特色街区景观改造设计的方法及实例3.1地域性特色街区景观改造设计的方法研究3.1.1视觉秩序的保持3.1.1.1视觉遮蔽在地域性特色的街区景观中,街巷通常会提供视觉景观,如人们的生活场景、不同形式的建筑、店铺等。如果这类景观延伸很远...
绿色居住环境的植物陈设首先要考虑健康(人的健康与植物生长)和环保两个方面,这属于功能性的一部分,是谈植物陈设艺术的前提。...
5.2以商业为主的地域性特色街区景观改造设计--前门街区为例以商业为主的地域性特色街区景观与居住区的特点不同之处在于:其街区由临街的店铺、各式招牌和装饰构成;街巷的长宽比居住区的要大,最大的街道通常是临街的;街区的局部道路一端或两端设有广场,...
第2章地域性特色的街区景观改造设计研究综述2.1地域性特色街区景观概述2.1.1地域和地域性的涵义地域(region):按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4卷的解释:地域是指具有内聚力的地区(area)。根据一定的标准,地域本身是具有同质性的,并以同样的标准与相邻...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才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进而控制人口的增长。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口寿命逐渐的提高,进而导致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在发达国家,老年人养老问题已经...
在小空间使用大型吊灯,人们会感到拥挤和堵塞。另外,灯具的造型也要符合空间的使用,否则,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只有将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好的照明设计,才能充分体现建筑空间的风格,增强建筑的美感和艺术性。...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殊的地域风貌。而地域性特色的街区是每个城市文化精华之缩影,能够真实的反映该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民俗特色。地域性特色街区特有的肌理和建筑风格,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并...
为提高我国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创造无障碍且舒适的居住环境。对老年群体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