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发展的食用菌大致有千余种,而且人工可以栽培的食用菌数量也达五十多种,主要集中在木耳、银耳、蘑菇、香茹、草茹、平茹和滑茹等几大类,在不同地区及不同生态环境下进行栽培。食用菌作为一种有机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食用菌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加快了产业化发展步伐,人们对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力度也不断加大。而且食用菌产业的日益壮大,使其不仅达到绿色、无公害的目标,而且也有效的确保了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1 培养料的配置
首先,在对培养料配置过程中,需要选择好原料的坯料,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要求来将这些干料充分的进行混合和搅拌,对于需要往这些拌料中添加的微量元素,则需要先用水将其化开后才能拌入料中,将所有料进行均匀搅拌,尽量避免有团料的存在,同时还要控制好料的干温均匀程度。
其次,培养料的含水量会对菌丝的生长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将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 55% 左右为宜,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是过低都会对产量带来较大的影响,特虽是当培养料含水量较高时,会导致下层的菌丝缺氧而不能正常进行吃料,从而导致原料的浪费。所以在培养料配置过程中,需要对原料的木屑的含水量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还配比含水量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木屑的粗细、软硬、空气湿度等进行充分的注意。
最后,在培养料配置完成后,需要在完成后七小时之内完成装袋工作,当装袋完成后还要及时对其进于灭菌。在灭菌时,需要将袋装的培养料放入到锅内,并利用猛火快速将其加热到100℃,然后再利用冷气阀降温到 0℃,再重新将温度加热到100℃左右。在整个过程中要做到猛火加热、温火保温,定时其灭菌锅内的温度情况进行查看,避免出现漏气的情况发生,从而确保达到较好的灭菌效果。
食用菌培养料配置工作直接关系到食用菌的产量,而且科学、合理的进行培养料的配置,还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所在,所以需要对培养料的配置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
2 选择优质的菌种及接种
在进行菌种选择时,需要根据栽培的食用菌的生长特点和适宜的生长环境来进行选择,确保要挑选优质的菌种来进行培养,在挑选菌种时还要确保其要与本地的生长环境相适应,选择具有优质、高产和高抗病性的优良菌种。在进行菌种挑选时,需要严格对所挑选的菌种进行检查,确保其没有受到杂质污染和无病虫害,有利于栽培和养育。在接种时需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接种程序进行,而且在接种完成后,需要及时将装菌种的袋子放入到无污染及空气适宜的培养室内。
3 培育环境的要求
菌袋在搬出菇棚进行培育时,需要保持培育环境适合菌袋成长。将菌袋搬入出菇棚的时间要尽量避免午间气温较高时进行;入棚的时间一般选在晴天的早晚进行,要防止入棚过程中菌袋受到雨淋。菌袋人棚后的摆放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操作,菌袋要并列排放整齐,且其间需要留 5 厘米左右的间隔以保持菌能够正常呼吸。
3.1 空气湿度
作为影响子实体生长的重要因素,如果培育环境的空气湿度太低,子实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就会加快,其基质中的含水量就会大幅度降低,进而影响食用菌的产量;相反空气湿度如果偏高,子实体表面的水份蒸发作用不明显,菌体内的营养运输受到阻碍,造成子实体无法进行呼吸作用而停止生长。如果栽培环境中的空气湿度长期处于偏高的状态,子实体会因为倒吸空气中的水份而出现腐烂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大范围的细菌传染。
3.2 保持通风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需要足够的氧气,和我们人需要呼吸一样,食用菌也会进行呼吸作用,它们吸人空气中的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虽然适量程度的二氧化碳对某些特别种类的食用菌菌丝生长有利,但是过多或是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导致食用菌菌丝停止生长,甚至会让菌丝体死亡。因此,出菇棚必须要保持通风,将二氧化碳的浓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确保空气流通。
3.3 光照环境
多数食用菌在出菇时需要散射光进行刺激,只有极少数品种要较强的散射光。通常情况下,光照越强时子实体的颜色就越深,光照越弱时子实体的颜色就越浅。栽培人员需要根据食用菌种类的差异对出菇棚的光照进行调节,如可以采用遮阳网、草帘等物品来调节室内光照。
4 使用无污染的肥料对食用菌进行施肥
4.1 喷洒酵母膏以及蛋白胨等溶液
用 0.3% 的酵母膏和 0.1% 的蛋白胨喷洒在食用菌的表面,能够使食用菌的身体变厚变肥,促进转潮,在温度为 14℃~l6℃时效果最佳。
4.2 人粪或人尿的喷洒
在喷洒人粪人尿时应当注意对人粪及人尿的加热,最适合的人粪和人尿应该是煮熟 20 分钟后的,对其进行对水,比例为1:10 或者是 1:20 进行喷洒,或者也可以用新鲜的牛畜尿液,煮熟与没有泡沫即可,进行对水,比例在 l0 倍~ 17 倍之间。
4.3 米醋的喷洒
在食用菌生长的中后期,可以用 300 倍的米醋对其进行喷洒,在采摘前的 1 ~ 3 天,每天必须喷洒一次,通常情况下可以使食用菌产量提高 6%,而且色泽会呈现出洁面。
4.4 豆浆水的喷洒
黄豆一千克,将其磨成豆浆后加入 75 千克~ I00 千克的水,喷洒到食用菌表面,喷洒完成后再用清水喷洒一遍。
5 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需要确保所栽培的食用菌无化害、绿色健康。在对食用菌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利用无公害的防治方法,做好栽培工具和培育人员的清洁和消毒工作。针对于食用菌不同阶段生长的需要,做好室内通风、通气和采光的处理,控制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在食用菌成熟时在进行采取时也要做好消毒工作,采收时要利用正确的方式适时进行采收。
6 结语
目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菌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食用产品,这就加快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更应加大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推广,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柴智媛 , 刘明英 . 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重要性及内容 [J].吉林农业 ,2015(2)。
[2] 任岛峰 . 食用菌挂袋栽培与立体栽培的区别 [J]. 中国西部科技 ,2015(1)。
0引言在温室作物生产管理系统中,环境控制的最佳策略已经成为非常关键的主题[1],实行优化控制策略的前提是要充分了解室外气候条件和室内调控设施对温室小气候环境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温度普遍较高,尤其南京地区6~7月份,其较高的温湿度和较低的光照,...
香菇又称香菌、冬菇,是世界上第二种重要的食用菌。香菇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药用效果显著。在香菇产业中,培养料配方是影响香菇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合香菇生产培养料很多,但培养料搭配不合理,会造成原料营养的浪费,提高成本,且产量低、收益少,给...
丹参是我国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又名赤参、紫丹参、红参、血山根等,为双子叶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根类药用植物,富含丹参酮类化合物和丹酚酸类成分,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调经止痛、凉血消痈的功效,常服对冠心...
花椰菜又名花菜、菜花,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原产地中海沿岸,19世纪传入中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1]。金沙江干热区进行花椰菜制种,主要集中在以元谋为中心的永仁、武定、大姚、宾川,主要分布于海拔880~1500m的区域[2]。20世纪80年...
芋艿[Colocasiaesculenta(L.)S.]俗称芋头,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块茎。万年芋艿属多子芋类中的香沙芋艿品种,主要分布在江苏海门、启东、靖江、上海崇明等长江下游地区。因生长于黏性壤土(俗称犟黄泥)中,其质地细腻,干香可口,易酥不糊,营养丰富,...
0引言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精准农业的推广与实施奠定了基础,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农业生产环境信息的获取与调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与可靠的保证.感知农业通过在温室内部署的传感器及无线采集、控制节点,将传感器采集到的实时环境信息...
水杨酸(salicylicacid,SA)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酚类化合物,是细胞内信号分子,又是一种内源性激素[1],参与调节植物的许多生理过程。研究发现,SA具有诱导植物系统抗病性[2],提高植物对非生物逆境的抗性,如缓解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1],提高植物抗盐性[3...
尽管我国发现和利用食用菌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在诸多文献中有多达几十种食用蘑菇的记载,但对我国食用菌资源进行广泛而系统的研究却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过去30年间全国很多地方都开展了真菌资源调查,出版多部(册)有关食用菌的论着,其中具代表性的...
大白菜(BrassicacompestrisL.ssp.Pekinen-sis)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蔬菜,又名结球白菜,在西宁地区栽培历史悠久。由于海拔高,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大白菜的生长,西宁地区可进行春季育苗提前种植,或于5月下旬露地覆膜...
当前农业土壤遭受重金属污染日趋加重.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受Pb、Cd、As、Cr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hm,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1].长江三角洲地区约有10%的耕地因重金属污染基本丧失生产力.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及治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改良土壤质量,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