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学习效率低、学习兴趣低的问题。大部分教师仅讲责任归咎于学生,教师则应该积极进行换位思考,不能一味否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不能让学生承担所有的责任。纵观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具有明显的双向性,在此过程中看不出哪一个方面更加重要,而应该采用平等对待的方式,不能忽视其中任何方面,否则,就会造成教育环境受到破坏,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1-2]。基于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教学也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上的被动地位得到改善,能够开展主动性学习。这里结合具体的实践思考,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保证课堂内外有效沟通,使得学习空间进一步扩展,保证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实现学习主体意识唤醒,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切实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一、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中
学生通过阅读环节,能够将文本意义进行具体的转化,并在此过程中,融入大量自身的经验和感受,这样才能更好明确文本的内涵。根据传统的认识,语文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则是往往固定的,学生利用阅读实现。但是,根据美学主义的观点,文本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当学生通过阅读感知文本,这样的审美对象就对直接影响学生的相关的情感、感悟以及对于文学作品的形象问题。一般来说,体现出两种相互交融的特点,情感和形象交互关系中,难以分清文本和读者的关系。如果语文课程教学较为枯燥,难以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大都数学生都是呈现出“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来说,则应该要求学生通过各项活动来切实保证走入文本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些则是进行语文课教学的重点。利用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则更容易理解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更好地与作者进行沟通,具有较强的探究的乐趣。
二、利用创设问题情境来形成阅读期待
通过结合题意的问题设置,能够更好地推进语文教学活动。在这过程中,就应该充分考虑到问题设计的方面,如果问题设计的得当,就容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课文内容,帮助他们发展思维,提升学习兴趣。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语文课文的特点,保证学生的创造性、探索性活动的顺利地开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3]。这里通过《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例进行说明,在进行文章教学中,在结尾处,教师可以总结并提问如下:同学们如何理解“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则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保证能够引入下述问题:如果在儿童多的地方,这样会有什么样的具体情境?另外,为什么能够得出“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会找到春天的结论?
通过上述的结合课文教学的问题情景设置,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开展阅读,具有较为强烈的探究能力。
三、文本意蕴利用形象意境的创设来领悟
作家在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将客体景物以及主观情思相互结合,能够形成浑然一体的境界,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作家的情绪色彩。
比如,对于“游子身上衣”来说,不仅仅则是普通的衣服,更多的则是体现出了母爱的伟大。具体的意境中,好的作品往往能够表达出情景交融的感觉。对于部分课文所描述的部分地区的景象,可能超出学生的一般认知范围,难以进入比较陌生环境的意境[4]。所以,语文教师就应该积极开展创设一种基于文本的意境。一方面,应该利用较为形象且直观的方式进行学生感知的丰富,利用模型、实物、挂图、语言、录像等方式,保证形象意境的积极创设,能有效获得感情经验,表现出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体现出灵性。在进行《水乡歌》的教学中,一般学生还不能较好地理解“水乡”的概念。具体的教学中,水乡的魅力可以通过课本插入、视频录像等形式,在这样的方式下,一般来说,江南水乡的概念能够让学生了解,能够利用多种感官刺激方法来感知事物,能够拥有更好的热爱生活、大自然的真情实感。这样则能够更好地体会在作品中的文本的意蕴。
四、文本灵性可通过想象情景创设来实现
在文学中的文本中,还包括这部分的空白,这就需要语文教学进行不断的挖掘,一方面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想象情景的创设,还能保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在进行积极挖掘文本空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积极进行引导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情感以及生活经验,能够有效地将作品和生活相互关联,填补文本空白,更好激发本文灵性。
这里通过《孙中山破陋习》教学为例进行说明,为了更好要求掌握课文知识要点,首先要求阅读全文,可以对姐姐在进行缠足的前后相应情况进行对比,结合课文描述内容,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比如,在进行“当时孙中山的家里很穷,他的姐姐一点儿也不怕吃苦,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空闲时,姐姐就陪孙中山一起玩。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来营造孙中山的姐姐的辛勤劳作,能干得了样样的杂活。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姐弟两在门口的空地上,哼着小曲,仰望星空。从上面所描述的场景中,能够看到,他们的生活依然充满着快乐的音符,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应该注意到,这些都是没有缠足前的姐姐所拥有的生活。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则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以及引导者,应该充分重视语文教师的自身的语文素养的提升,积极思考如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地位,利用创设情境方法,积极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杨丽红.例谈词语教学情景创设的五种方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23).
[2]曾丽蓉.学生口语交际情景"四步"行动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才智,2015(24).
[3]史秀玲.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6).
[4]李峰涛.小学语文情景创设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对比[J].课程教育研究,2013(3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我们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表情达意、互动交流、情感体验的例子不胜枚举。新课程理念倡导生活化教育,作为一...
目前,大多数教师过分注重显性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默会知识,从而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顺应新课标要求,需要重视默会知识的运用。由于默会知识具有不可言传性、实践性、情景性、文化性等特点,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面对世界的飞速发展,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心中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精神和...
评价是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相互作用共同构建的协调统一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影响着教学效果,而且教师的课堂评价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思想感情及认知水平的发展。但是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的游戏精神在逐渐缺失。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结合游戏精神进行教学,不仅符合儿童的心理,还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游戏精神的运用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解决,才能...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吃力,课堂教学耗时,教学效率却并不高的现象。那么,如何避免无效或低效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以最短的时间掌握更多...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依赖的一门学科。事实证明: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学习语文是需要积累的,这其中阅读量的积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现实状况是随着网络、电视的影响...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好问是孩子的天性.没过着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是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形成和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师要时时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追问自己。追问一:胸中是否有标教学目标着眼于教师的教,落脚于学生的学,是指导教学双方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航标灯,所以教师胸中有标,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