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增强小学语文课堂实施效果的思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5-17 共2217字
论文摘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形成和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师要时时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追问自己。

  追问一:胸中是否有“标”

  教学目标着眼于教师的教,落脚于学生的学,是指导教学双方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航标灯”,所以教师胸中有“标”,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什么”比“怎样教”更为重要。因此,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是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让我们来看《大禹治水》(二年级)和《嫦娥奔月》(五年级)两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悟大禹(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看完课例不免质疑:难道二、五年级都是一样的教学目标吗?教学目标的含糊其辞会直接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以学段为例,低中高年级段教学目标各有侧重,我们要从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这样才能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2.教学目标是否偏离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当我们制定出准确、精当的教学目标后,师生围绕目标进行教与学的活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心中要有一杆称,不断根据目标修正教学,一切教学活动不偏离目标中心。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教学《灰椋鸟》一课时,教学过程是这样的:(1)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导入新课;(2)多种形式朗读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的情景的句子(15分钟);(3)介绍徐秀娟的事迹,讨论:为什么徐秀娟能够舍身救鹤(15分钟);(4)合唱歌曲结束本节课。本节课教学,不禁引发我们思考:这样挖空心思地设计教案,会不会使语文教学陷入“方向偏离、内容偏颇”的泥潭。

  追问二:目中是否有“文”

  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文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如何用好文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教师,必须深入文本的语言中去解读文本,做到目中有“文”。

  1.目中是否有丰满的文本

  解读文本不能含糊,也不能有朦胧感觉。
  教学之前,教师对文本要有明确清晰的整体把握,不仅如此,还要抓住文本“留白”,引导学生体悟作者想说而未说的话,使文本丰满起来。
  案例(二):《永远的白衣战士》教学片断。
  师:遗像中,叶欣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微笑。对“永恒的微笑”,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1:为了抢救病人,叶欣与非典病魔顽强战斗是心甘情愿的,因此她是微笑的。
  生2:叶欣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许多人的生存,她很欣慰,所以微笑。
  生3:在与“非典”的抗争中,叶欣身先士卒、舍生忘死。在所有人的心目中,她永远是微笑的、美丽的。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永恒的微笑”
  这一“留白”进行填补,叶欣的形象就会愈发丰满,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2.目中是否有厚重的文本

  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教师解读文本有多深,他的学生就能在课堂上走多远。”因而,教师眼中的文本要厚重、深刻。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就能游刃有余地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组织学生展开思维碰撞,让课堂精彩纷呈。
  案例(三):《山谷中的谜底》教学片段。
  师:由雪松你们想到了那些生物?
  生1:麦苗冬季盖上“雪被子”,狗熊冬季躲进树洞里。
  师:由这些自然现象你们想到了哪些人?
  生2:《卢沟桥的烽火》中,中国守军退守宛平城,苏武牧羊,勾践卧薪尝胆。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但是,孟子说过,何为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我国的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人物。同学们想想看。
  生3:文天祥、刘胡兰……师:宁为玉碎,不愿瓦全的气节我们欣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胸怀也要……从这一片段来看,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正确、有创意”,他没有囿于教材本身,单纯从“弯曲不是屈服,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来组织教学,对文本进行了深度挖掘和横向拓展,从而使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

  追问三:心中是否有“人”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艺术”,陶行知先生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它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

  1“.主体”还是“伪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不容置疑,可是现在的课堂上我们经常见到学生深陷在“伪主体”的沼泽里。在课堂上,学生不停地活动,或感情朗读,或小组讨论,表面看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但是如果深入课堂,会发现学生的活动都是有底线的,那就是要围绕“标准答案”来进行。
  案例(四):《螳螂捕蝉》教学片段。
  师:少年的劝谏与大臣的劝谏有什么不同?
  生:少年是用亲眼看到的事去劝说的,大臣们只讲大道理·····师:你说的意思老师没有听明白,请下一位来回答。
  从上述案例看,学生的回答未达到老师心目中的理想答案,即“巧妙劝说”。其实,学生的这个“错误”恰恰是一种可贵的资源,如果善加利用,那将会是一次精彩的生成。
  来看另一位老师的引导:
  少年讲的故事真的是他亲眼见到的吗?请同学们讨论讨论。
  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并非少年亲眼所见,而是为了劝说吴王而精心设计的。至此,无须讲解学生就能深切体会到,与大臣们的劝说相比,少年的劝说是多么巧妙。

  2.尊重个性还是模式育人

  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困惑:课堂上,总是少数几位优生“独领风骚”,其他学生作壁上观。其实反思我们的教学,我们应尊重和欣赏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不能用简单的一句“错了!坐下”,来扼杀了孩子发言的积极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们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呵护学生的奇思妙想,让他们树立一种“有个性谁都了不起”的自信。这样他们才能灵性飞扬,这样的课堂才能流光溢彩。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