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代发展的今天,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也使得人们对教育的关注也更加密切;如何培养优秀的人才?如何使教学成效最大化?这也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唐江澎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经验以及对前人的经验总结并在结合当今时代背景下,结合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下,提出了自己的阅读教学思想-“体悟教学”。本文旨在通过案例分析,课例研究,文献归纳与总结等方式方法并结合当今时代背景,对唐江澎的阅读教学思想-“体悟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文章主要从唐江澎的阅读教学思想概述、理论转型、实践探索以及现实意义为着眼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探寻唐江澎的阅读教学对于当今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唐江澎 阅读教学思想 体悟教学 研究
A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ading Teaching Idea of Tang Jiang Peng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demand for talents has becomemore and more strong, which has also made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education; How do wetrain good people? How to max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This is also a question thatdeserves everyone's consideration. In many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according to his own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he experience of his predecessors, Tangjiangpeng put forward his ownreading teaching thoughts-``understanding teaching"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eraand combining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and explore Tangjiangpeng's reading teaching thought "understanding teaching" through themethods of case analysis, case study, literature induction and summary, and the background ofthe current era. 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es on Tangjiangpeng's overview of reading teachingthoughts, theoretical transformation,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conducts analysis and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angjiangpeng's readingteach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oday.
Key words: TangJiangPeng; reading teaching thought; enlightenment teaching; research
目 录
一、引言
二、 唐江澎阅读教学思想概述
(一)阅读教学思想“体悟教学”的形成
(二)阅读教学思想“体悟教学”的内容
1.“体悟教学”的教学内涵
2.“体悟教学”的教学目标
3.“体悟教学”的教学策略
三、 唐江澎阅读教学思想理论转型
(一)教育思想方面的转型
(二)教育目标方面的转型
(三)教育方法方面的转型
四、唐江澎阅读教学思想实践探索
(一)教育研究视角的转变
1.教学模式的转变
2.师生观念的转变
3.课程观与教材观的转变
(二)语文定位的转变
五、唐江澎阅读教学思想现实意义
(一)尊重学生发展的观念
(二)尊重文本内涵的意义
六、结语
参考文献
一、引言
当今时代,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教育教学思想也随之发生转变。
一大批教育一线的教师根据时代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出了众多的教育教学思想与模式。 唐江澎,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现任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多年,教学经历经验丰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唐江澎坚守“教育成全人”的价值追求,并努力践行“让成全人的思想照亮每一个教育细节”。其提出的阅读教学思想“体悟教学”,在教学界引起巨大轰动,获得了众多的教育专家学者的支持与赞扬。
自新时期语文教育改革以来,涌现出许多教育教学模式,如陈钟梁的“问题教学模式”、宁鸿彬的“整体改革教学模式”、 钱梦龙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都关注了学生的“学”。
而唐江澎的阅读教学思想“体悟教学”,实现了教育研究视角的转变,从关注形式到关注学生的内在变化,这是语文教学模式的一大进步。顺应了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本文旨在结合当今时代背景,运用案例分析、课例研究、文献归纳与总结等方法,对唐江澎的阅读教学思想与传统教学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和对唐江澎阅读教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方法与体系以及具体内容与实践概况及其现实意义进行分析与探究。
二、 唐江澎阅读教学思想概述
(一)阅读教学思想“体悟教学”的形成
唐江澎,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出身于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从小勤奋刻苦,积极好学的他,那时16 岁,在 1979 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陕西省商洛地区的高考“文科状元”。虽然是一件大好事儿,可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他并未被录取,大学梦就此碎了。可是他并未停止学习的脚步,开始了自修。而与他一同落榜的同学,也与他一起进行复习,在他的指导下,第二年他的好友考上洛南县“文科状元”,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教育局长决定特聘唐江澎去学校教学,从此开始了他的教学之路。唐江澎在教学理念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6)是他才进入学校教学,这时教学理念是“以练代教”注重一个“考”字,只要能考出高分就是有效果的。第二阶段(1997-2008)是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的阶段,教学理念是“以教代学”,这时注重一个字“教”。第三阶段(2008—?)是唐江澎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提出的“体悟教学”,这时老师的角色应该是学习方向的引导者,情感的激发者,探究的合作者。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唐江澎能够把一种想法,思想付诸实践,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反思、总结;在结合课程论、教学论与实践经历经验的基础上,因此形成了其独到的阅读教学思想“体悟教学”。
(二)阅读教学思想“体悟教学”的内容
1.“体悟教学”的教学内涵
唐江澎经过多年的教学经历经验,提出了阅读教学思想“体悟教学”。那么到底什么是“体悟教学”呢?所谓“体悟教学”,按照唐江澎自己的说法是,“体”是体验、体察、体会,是手段、是途径和方法,那么什么是‘悟’呢?“悟”是领悟、感悟,是结果、是目的。
“体悟教学”抓住了教学的意义。可分为三层来理解:其一,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带领学生阅读文本,让学生在多次,反复的文本阅读中,并结合自身生活中的经历体验,体察,体会,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从而在此过程中产生感想,有所领悟,有所收获,而不是老师一味的讲授,而学生并无过多的理解。其二,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学习方向的引导者,相当于主持人的作用,掌控着课堂与学习的进度,进行着合理的安排。其三,课堂生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唐老师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活动”,而不是用于讲解学习材料上。唐老师的课生成的是一种理念,对于学生来说生成的是对于文本的体验和感悟。通过让学生自己体验,产生领悟,并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等环节中生成课堂资源,这样学生会记忆深刻,理解感受,这就是学习的真正意义,这也是唐江澎的阅读教学思想“体悟教学”的突出之处。
2.“体悟教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从而,达到的一种目标效果。
唐江澎阅读教学思想“体悟教学”的课堂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其一,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其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其三,构建以学生为本的知识网络;其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最后一点,也是及其重要的一点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方法。
那么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唐江澎认为通过老师导向使学生自悟,即寻求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个人意义”,就是有意义的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而构建以学生为本的知识网络就是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老师作用是带领学生构建框架,而主体内容则需要学生自己去充实,在此过程中有所“体悟”。
而怎样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呢?唐江澎认为需要多阅读,老师带领学生读与学生自读相结合,学生在多次,反复的阅读中感受作品的情感与中心思想,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情感抒发方式,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
唐江澎阅读教学“体悟教学”的课堂教学目标,最后一点,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注重自身的主体地位,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以及学习框架,学会如何有效的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体悟教学”的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追古溯今,学习知识,丰富思想情感的主要途径。可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短暂的,要在短暂的课堂学习时间中,让学生有所收获,这时候就需要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如何使课堂具有吸引力?如何使课堂效益最大化?这是很多老师思考的问题。
唐江澎的“体悟教学”给出的课堂教学策略是:其一,唤醒学生的主动性;其二,调整期待,欣赏学生;其三,明晰教学目标;其四,调整师生关系,构建平等的“人—人”交际模式;其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参与。
唤醒学生主动性,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思考。其二,调整期待,欣赏学生;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他们的知识储备是有限的,老师不应该期望过高,对于学生的优秀之处,应该提出表扬,学会欣赏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学习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爱上学习。其三,明晰教学目标;也就是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要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其四,调整师生关系,构建平等的“人—人”交际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调整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不是领导者与服从者的关系,也不是上级和下级的关系,而应该是平等的“人—人”关系。其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参与;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一件事儿或者物品有兴趣,他就会去积极探索,而且在此过程中他是快乐的;对于学习也是同理,只要学生对于学习有兴趣,他就会去积极探索,乐于其中;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极其重要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参与,让学生置身其中,积极思考,理解感悟,那么学生会有所“体悟”,从而乐于学习,取得进步。
最后一点,培育创新意识,善待创见。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哈姆莱特”,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由于时代背景,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境遇的不同,造成了每个人,每一个个体的思维方式,所站立场,以及对于同一件事儿的看法和见解是有所差别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善待创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 唐江澎阅读教学思想理论转型
(一)教育思想方面的转型
教育思想是指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对于教育活动的认识和理解。通常以某些方式或手段以及论述,对教育的实践产生影响。从而使教育教学达到某种预期的效果。
例如我国古代着名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孔子出生于后周时代的鲁国,一个贵族家庭。这个时期只有贵族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平民是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的,贵族垄断政治,压迫剥削平民,对法律、道德具有解释的权利。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思想,认为不分高低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游说各国,兴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满足了平民对教育的需要,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
又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出生于清朝末年,经历了晚清的衰落,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以及列强的入侵,他感到只有教育才能救国兴国,提出“生活教育”,即教育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教育, 生活又必须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接受什么样的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接受艺术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接受劳动的教育。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可以打破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传统旧思想,接受生活的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 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这些教育思想都是教育家们基于对教育的思考与探索提出的教育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人才的培养,顺应了历史潮流。
然而当今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进步,民主与法制建设日趋完善。为了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一批批具有现代化民主思想,能独立,会思考的人才,而不是只会服从安排,没灵性,不会思考的机器。机器是没有思想的,是不会思考的,它仅仅服从于人的安排。如果学校教育不能培养会思考,有思想的人,人人都像机器,那么社会就将是一个工厂,这样的话,何谈创新?何谈中国智造?又何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唐江澎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创造性的提出了“体悟式阅读”教学思想。唐江澎一直坚信教育是成全人,而不是扼杀人,让教育回到人生,回到学生作为人的意义上来 。这样的教育才有未来。其提出的“体悟教学”思想,正好契合了这一点,“体”即体会,体察;“悟”即领悟,感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体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鼓励创新;对于老师的答案,对于前人的结论,在课堂中允许提出问题,允许质疑,鼓励思考。置学生于学习,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快乐学习。从而为新中国培养会思考,勇于创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这正是唐江澎的“体悟式教学”思想的独到之处。
(二)教育目标方面的转型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一个期望的标准,教育目标根据教育思想为指导,也就是培养人的方向与要求,而制定。在孔子时代,诸侯林立,礼崩乐坏,贵族把持政治,经济,文化,平民生活困苦;在此背景下,孔子认为教育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认为平民也有获得教育的权利,周游列国,兴办私学,提倡道德,从而达到天下大同的局面,这是孔子毕生的期望,也是他的教育目标。而陶行知时代,经历了晚清,民国,中国社会混乱,列强入侵,国家积贫积弱,陶行知希望通过教育使国家富强,提出“生活教育”,即教育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教育,鼓励学生不要读死书,要放开眼界,这对于当时我国培养实用性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时间的车轮滚滚,一转眼,来到了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一举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人,从中国制造,大量的公司企业工厂需要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成本低廉的劳动力;到中国智造,需要可塑性强,会思考,勇于创新的科技人才。这也对中国新时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的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在此背景下,为了培养祖国需要的新型人才,唐江澎“体悟式阅读”教学应运而生,过去的课堂教学主要关注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等等 ,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有声有色,津津有味,忽视了学生的参与,这样既累了老师,学生也难以收获,无法使之映像深刻。而唐江澎的“体悟式教学”思想,其以学生为本的知识网络,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课堂中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大胆质疑,勇于创见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情感力,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符合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目标要求,有利于为我国培养创新性人才。
(三)教育方法方面的转型
教育方法是以教育思想为指导依据,为了实现教育思想,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方法、手段、策略、途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于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具有积极的意义。教育方法会根据时代的不同,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所差别。过去的教育,只要让学生懂得,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就行。而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要懂得知识,更要进行深入的思考,为何会是这样?怎么就不是那样?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而唐江澎“体悟式教学”,正好契合,在教育方法方面与以往的教育也有所差别。
“体悟教学”倡导用问题和情境的创设来调动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参与,以设问与理答为基本手段,通过老师的导向,使学生定向自悟,通过教师的“启悟”,使学生有所“体悟”。
唐江澎提倡启发式教育,认为教师的角色只是方向的引导者,探究的合作者,情感的激发者,方法的指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对于一个问题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提问,不要怕犯错误,鼓励大胆质疑,鼓励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善待创见;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才能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期待,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动力,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状态。此外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也是及其重要的,不管是高兴的、悲伤的、愤怒的、喜悦的,让学生有了对事物的切身感受,仿佛自己置身于其中,对文本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使学生主动融入课堂,融入知识点的思考中,创设一种积极活跃,充满朝气的课堂氛围。唐江澎的“体悟式教学”思想,其启发式教育,以及对情感的激发等一系列教育方法,这不仅使课堂充满活力,也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关系,形成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不再恐惧上课,不再惧怕发言,形成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让学习变得轻松,变得高效,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状态。
四、唐江澎阅读教学思想实践探索
(一)教育研究视角的转变
1.教学模式的转变
日常生活中,由于每个教师的教学思想彼此有所差异,不同的教育观念往往会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唐江澎看来,教育的终极价值,就是“对人生命的成全 ”。“它应成为教育的根本指向”。由此唐江澎提出了“体悟教学”,何为“体悟教学”?唐老师说,就是在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如调动主动性、鼓励参与和交流等)和方法(如设问、设境、换位、对比等),使学生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领悟,能够把自己已有的经验与当前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产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对形象的深刻感受和对方法技能的切实领会。唐江澎的“体悟教学”比较全面的实现了教育研究视角的重要转变,即从注重形式到注重实质,全面关注到学生的内在变化,这在语文教学模式探究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生命的意义》课堂教学实录:
师:“比你们还要小的时候,老师通过连环画结识了一位英雄—保尔·柯察金;后来阅读奥斯特洛夫的小说,这位钢铁汉子又走进了我的心里,影响了我的人生。的确,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同学们有读过吗?”
(学生齐举手)
师:这么多人看过,老师真是高兴。好,今天诵读《生命的意义》这一片段,再一次走近保尔。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诵读。并想想保尔在什么环境中思考了什么?请同学们小组朗读,每人读一段,然后说说为什么这样读?道理何在?
(小组内同学间进行朗读交流,老师参与讨论、巡视组织)
师:下面有请第三组同学来朗读,然后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完了以后,大家在评评,看他们的读法有没有表现他们的道理。
生:(第三组同学依次朗读后,组长谈读法设计的道理)我觉得我们读得还可以。
我觉得其中的景物描写给人感觉很好,总体读起来,催人奋进给人鼓舞……师:所以,你们读得慷慨激昂。
(众笑)
生:(举手并从座位上站起来)我要指出他们组朗读出现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师:哦,严重问题,说说看。
生:他们读得没有感情……
师:我听起来激情充沛,怎么说没有感情呢?
生:不是那种感情,他们主要没有理解保尔当时得心情。
师:太重要的一个提醒,看来,我们应该把握主人公的感情,有了一定理解后再来读。
在这段课堂实录中,唐江澎看似普通的开场白,其实对于这堂课的教学起着重要的意义。因为这句话首先让学生想到了这位英雄怎样的汉子?其次又会产生好奇又是怎样影响老师的人生的呢?唐江澎让学生产生疑问,好奇,从而吸引学生去探索。紧接着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并用喜欢的方式进行诵读。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何这样诵读,道理何在?唐江澎作为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诵读,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去诵读,用自己的理解带着感情去读,当学生的理解与常规思维不符合的时候,唐江澎并没有说他们是错误的。当别的学生反对的时候,唐江澎的角色相当于一个主持者,顺势让学生提出自己质疑的看法何在。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具有积极的意义。
唐江澎在学生的建议下,让学生试着理解保尔的心情,然后在诵读。
师:保尔单目失明,退伍后参加筑路,得了伤寒,在床上躺了一个冬天。大病初愈的保尔出门后,对着他望了一冬的小鸟说:我们终于熬过了这个冬天。可见他已经经历了一次生死的考验。现在他想回到工作岗位去,走之前来到了……
生:(众)公墓
师:公墓里埋的是……
生:是瓦利亚等,是保尔的战友。
师:是童年的伙伴。本该是鲜活的生命, 现在却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回到最初的问题,保尔是在什么环境中思考了什么?
生:是在公墓中,面对战友的坟墓,思考了生命的意义。
师:现在该知道怎么读了吧?
生:语气低沉。
唐江澎又问,保尔面对战友亡灵而产生了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深刻理解,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对于同学们自身为什么活着?又将怎样活着?学生们在课堂激烈讨论,各抒己见。
唐江澎的“体悟教学”,就是这样让学生在课堂中,自己体会,领悟,感悟,老师只是情感的激发者,方向的引领者,探究的合作者。让学生在对课文,对主人公情感的把握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联系自身,引发思考,从而使学生映像深刻,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2.师生观念的转变
唐江澎认为教育应该回到原点,就是回到人生,回到学生作为人的意义上来。于是他认为,其一,应当把学生当做发展着的人,他们有无限的可能,他们需要获得人生的意义。年幼的学生,处在一个生机蓬勃的时期,他们具有无限的想象力,创造力,知识结构,情感经验在不断完善,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教师应当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不要用一些陈旧的观念去扼杀学生,教师的作用是辅助学生的发展,就像园丁一样守护着幼苗的成长,而不是拔苗助长或者是让幼苗按自己喜爱的形状成长。把学生当作发展着的人,关注学生的成长。另外,还应把教师当作发展着的人,教师不能只是消耗自己,而是要丰富和提升自己的人生意义。时代在变化,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教师作为个体,如果不跟上时代步伐,知识见解难免会显得陈旧,因此,教师要时时刻刻丰富自己,不断的提升自己,把自己当作发展着的人。除此之外,还应以“人—人”模式构建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的核心是所有人都活的有意义,因而这一关系成了“体悟教学”的基石。众所周知,教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而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教师也被推上神坛,神坛上赫然写着“天地君亲师”,足见人们对教师的尊重,可见教师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部分教师对自己的地位认识不清,把自己当作“神”,当作绝对权威。
师生之间不是神仙与凡人,不是领导与下属的关系。这不利于“人—人”模式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师应当走下神坛,把自己当作人,把学生当作人,与学生平等对话,在知识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拉近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3.课程观与教材观的转变
过去的课程观与教材观缺乏体系,偏于狭隘,认为课程就是教科书,缺乏整体的构建。唐江澎提出“体悟教学”的课程观:课程是以课的方式来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它的性质应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框架中应该包含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唐江澎阐明“体悟教学”更多的强调对统编、通用教材的选择与剪裁,要求语文教师拥有自主开发(剪裁与整合)课程的能力。“体悟教学”的教材处理策略是“用而非教”,即教材是教师用来教的,更是学生用来学的,这样学生才能回到教学的核心地位,学生才可能有些体悟。
唐江澎的“体悟教学”的课程观与教材观,是民主的,科学的,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实践活动 ,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提倡的校本课程在苏南地区被广泛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文化知识与文学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其在教材观方面,也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让教师要有统一规划的视野,要有裁剪与整合的能力,这不仅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也使得对教材的把握更加清晰,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省时高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加有效的知识;一方面,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贴近于社会生活。唐江澎的“体悟教学”课程观与教材观,形成了一整套的教学体系和整体构建,打破了以往的课程框架模式,使课程开发具有多样的形式,多种的方法,更贴近与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语文定位的转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国家的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一些刻板的模式,以及固定思维,对于语文教学的定位的认识,主要是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或者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却忽视了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这一功能。北师大中文系教授童庆炳在语文教学与人的建设中认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五种能力。第一,培养感知力,也就是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其中包括审美感知力。第二,培养情感力,也就是对周围事物进行情感评价的能力。第三,培养想象力,其中包括培养艺术想象力。第四,培养理解力,其中包括艺术理解力。第五,培养学生高水平运用母语的能力。对此在语文教学一线多年的唐江澎提出了“体悟教学”,并做出了坚定的回答:语文课程就是要培养出把阅读当作生命方式的人、负责任地表达自我思想的人、有美感与激情并能富有创意地生活的人。
唐江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阅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让学生一次一次的阅读,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以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唐江澎还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发言,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与表达的能力。唐江澎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善待创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唐江澎的“体悟教学”思想,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体”与“悟”,使语文教学侧重于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转变,从而实现了语文定位的转变。
五、唐江澎阅读教学思想现实意义
(一)尊重学生发展的观念
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仍恪守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信条,以传授知识为主,这是知识储备型社会的教育。但我们已进入能力发展型社会,教育应该培养能够创造未来的人。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在当前创新型社会大环境下,需要一批能力出众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教育的发展极其重要,教育兴,才能科技兴,科技兴才能国家强。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积极期待上,建立在教师的教育智慧与教学艺术所达到的高度上。我们的教育应该本着人的回归,教学的中心也应该围绕着学生展开,尊重学生的发展。唐江澎认为:教育不能过度关注单一的技能,而要通过文学艺术的熏染,培育美丽的心灵,丰富的情感,使孩子充满激情,有创意的生活。
唐江澎的阅读教学思想—“体悟教学”,一切本着尊重学生的发展而展开,符合时代的潮流,以及社会的需求。其在师生观上,明确提出了“学生是的发展着的人”的理念,教师的教学工作应围绕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展开,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健康成长。在教学模式上,从注重形式到更加注重实质,全面关注到学生的内在变化;提倡“有意义的学习”,认为“用问题的创设,情境的创设,来调动学生情感与思维的参与,以设问与解答为基本手段,通过教师的导向,使学生有所体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课程与教材观上,提倡“用而非教”,要求教师把握教材,拥有裁剪和整合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实践与探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力。唐江澎的阅读教学思想,一切本着尊重学生的发展观念,符合社会发展与时代的要求,是积极进步的,对于我国培养有思想,动手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尊重文本内涵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有所收获,应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立足于时代背景,把握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情感。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脱离文本,架空语言的做法值得警惕。一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应是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进入文本深入,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祖国语言的精妙,进而构建文本的意义,建立必要的知识,获得求知和审美的愉悦。
唐江澎的阅读教学思想—“体悟教学”,注重学生的体会和感悟,注重在大量阅读之后的反思;强调尊重文本内涵的意义。其认为教师的教学不能偏离文本,教学工作应联系文本而展开,让学生在对文本的多次阅读后,联系作者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人物情感而产生体会和感悟。否则片面强调工具性,或者人文性,则容易把语文上成“思想政治课”或者“人文教育课”,从而使学生缺乏对文本的理解,缺乏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教师的教学应该尊重文本内涵,才能使学生有所体悟,获得知识。当然仅提供学生接触文本的机会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努力让学生亲近文本、走入文本,努力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调动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参与,使学生把文本直接与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
在《生命的意义》这堂课中,唐江澎让学生多次阅读文本,了解文章的背景,走进保尔的生活境况,把握主人公保尔的思想情感。学生们慢慢了解到,保尔已经单目失明,退伍后参加筑路,得了场重病,经历了一次生死的考验。大病初愈,来到公墓,告别战友和同年伙伴。面对本该是鲜活的生命、现在却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战友的坟茔,他思考了生命的意义。让学生在多次的阅读中,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展开精神的对话。并让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从而让学生有所收获。
唐江澎的阅读教学思想——“体悟教学”,注重学生对人物情感的把握,注重对文本的体会和感悟,尊重了文本内涵的意义。有利于学生构建文本的意义,品味语言的优美,以及获得审美和求知的愉悦。
六、结语
经济发展的今天,社会急需创新性人才。唐江澎的阅读教学思想—“体悟教学”,对于当前的语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在教学模式,师生观,或者课程与教材观上,都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参与,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一切本着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唐江澎的阅读教学思想的提出,引起了教育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并得到了教育界专家的支持与赞扬;笔者对此也颇感兴趣,并对唐江澎的阅读教学思想从思想概述,思想转型,实践探索与现实意义进行了探究。从一开始的不太了解,到通过反复的材料阅读以及大量的思考,总算是对唐江澎的阅读教学思想渐渐的清晰了。
或许笔者对于唐江澎的阅读教学思想了解还不太深入,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未来期待有识之士能进行更深的了解与挖掘。在此次的论文写作中也算是收获颇丰,能够沉下心来阅读与写作,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对于笔者来说,磨炼了意志,充实了自己,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具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唐江澎着:《我的专业发展历程》,《人民教育》,2002 年第 6 期
[2]王建军着:《“体悟教学”的教育学意蕴》,《人民教育》,2002 年第 6 期
[3]杨帆着:《语文体悟教学思想发展探究》,《教学与管理》,2010 年第 7 期
[4]童庆炳着:《语文教学与人的关系》,《课程·教材·教法》,1999 年第 5 期
[5]成尚荣着:《唐江澎:“体悟教学”的意义》,《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1 年第 7 期
[6]王谨 糜晏嵩着:《唐江澎:将真正的教育坚守到底》,江苏教育报,2014 年 12月 31 日 第 004 版
[7]顾黎艳着:《唐江澎“体悟教学”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
[8]唐江澎着:《课例一《生命的意义》课堂教学实录》,《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 2 期
[9]寇永升着:《“看”唐江澎老师的课》,《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1 年第 7 期
[10]唐江澎着:《为了前方的航线,回望……》,《中学语文教学》,2003 年第 8期
[11]杨九俊着:《唐江澎和他的体悟教学》,《江苏省教育研究》,2013 年 26 期
[12]顾黎艳、洪劬颉着:《有意味的“体悟”-唐江澎“体悟教学”思想与实践综述》,《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1 年 07 期
[13]陈兆兰着:《名师唐江澎传奇》,《江苏教育》,2002 年 19 期
[14]赖配根着:《让学校的旗帜上高扬着“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教育改革记略》,《人民教育》,2012 年 23 期
[15]小尧着:《中学语文高层论坛暨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第 29 界年会》,《课程·教材·教法》,2005 年第 12 期
[16]唐江澎着:《要琅琅书声,更要理解感悟》,《人民教育》,2003 年第 10 期
[17]唐江澎着:《诵读: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中学语文教学》,2003 年第 4期
唐江澎的阅读教学思想的提出,引起了教育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笔者对此也颇感兴趣,并对唐江澎的阅读教学思想从思想概述,思想转型,实践探索与现实意义进行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