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07 共2146字
标题

  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人谈起自己的经历,总是无一例外地会提到一点:自己比同龄人多读了几本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对课外阅读作出了量的规定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初中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着。”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受办学条件及社会、家庭的影响,语文阅读资源相对贫乏,从近几年的中考命题形式来看,语文越来越重要了。这就要求我们把语文阅读充分重视起来。农村中学生从小接触的书籍较少,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较差,这就导致他们对语文的阅读没有兴趣。那么,如何来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在我校承担的课题《农村中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的实践过程中,笔者结合自身情况做了以下尝试:

  一、阅读课堂,在收获阅读方法的同时获得阅读的享受。

  (一)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从应用的角度看,泛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当今社会处于知识裂变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大,绝不可能对所有篇目详加研究。因此,要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同时,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画。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有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他们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二)摘录与随感相结合。

  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往往过多注重于书中的故事情节,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广撷博采并内化吸收,学以致用。新课标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特别是阅读完名着之后,要思收获,谈体会,发表见解和主张。要做好这一点,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写读后感,真正让学生读有所得。

  (三)传授阅读基本技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增强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方法。

  学会做读书笔记,是阅读最基本的技巧。“不懂笔墨不读书”,徐特立先生的话告诉我们:阅读时应该边读边圈、点、批、划。同时,每人准备一本摘抄、感想本,要做好摘要,记好笔记。记笔记的内容包括摘抄词语,句子,分析、品味语言,概括要点,还可以作评价、写心得。对学生长期做读书笔记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积累资料、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就更能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如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日日阅读”、“好书发表会”、“写书评” 、积极投稿参加作文竞赛等活动,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吸引学生参与,消除阅读中没有成就感的自卑失落情绪,从而获得成就感,增强阅读兴趣,吸引他们去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阅读享受。

  (四)阅读与争鸣相结合。

  阅读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不仅掌握更多的信息,也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组建班级“图书馆”,将图书资源“共享”.

  学生手里都有几本甚至十几本的课外图书, 据调查, 由于受电视动画片的冲击, 多数学生对读书不感兴趣, 有的让家长读给自己听, 有的干脆只 是一种摆设。于是,将学生的图书集中起来, 组建一个班级“图书馆”, 发挥图书应有的价值, 让全体学生都来关心阅读, 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形成一种“群体阅读”的风气。在班内做好了动员, 同学们兴致都很高, 纷纷把自己的各种图书都“贡献”了出来。为了便于管理, 我们规定, 图书还是由自己保管, 只要将图书的名称报上就行。这样, 把学生的姓名、图书名称列了一份清单, 用电脑打印一份, 贴在了班级的一角--图书角。

  同学们只要到这里找到自己想读的书, 就可到书的主人那里去借。教师也和学生们一起借书、看书, 班内形成了浓厚的“群体阅读”的风气。在这种风气的感染下, 每个学生都自觉不自觉地有了进步。

  三、通过多种渠道,开拓阅读的新视野。

  我校为了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于2014年秋启动以“诵读千古美文、创建书香校园,提高道德素养、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组织七八年级全体学生参加经典诵读活动。诵读内容包括《论语》、《弟子规》、《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春江花月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满江红》《蒹葭》、《关雎》等经典篇目,现已整编成我校经典诵读校本教材。活动进行的方式主要采用教师范读带读、分班练习、集体齐读、抽签展示,让学生做到充分地读、投入地读、尽兴地读,激发诵读兴趣。在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的情况下,学校每学期进行“经典诵读先进班”评比活动,使经典诵读活动既保质又保量,进一步促进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蓬勃发展。不仅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更能锻炼学生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形式、多渠道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返回:语文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