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现状及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现状; 措施;
临床医学检验是一门具有很强综合性、专业性及严谨性的学科, 它是临床医生进行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 也是医疗工作的基础。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不仅关系患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及时性, 也关系着我国医疗环境的改善与诊疗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 随着医疗检验设备的更新升级、医疗检验人员职业素养的变化以及患者对医疗环境要求的提高, 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及效率逐渐受到医疗工作者, 乃至患者的重视, 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临床医学检验实例为研究对象,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 并对检验现状及改善措施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0名患者, 其中男348例, 女252例;年龄在17~65岁, 平均年龄 (35.4±3.7) 岁。所有患者共进行1 250次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尿液检验 (共440次) 、粪便检验 (共290次) 、血常规检验 (共520次) 。
1.2 检验方法
检验过程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过程》操作, 记录各项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失误原因和例数, 对失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于检验完毕后向患者发放检验满意度调查表, 对检验工作的满意度 (工作态度、检验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
1.2.1 尿液检验
对于常规尿液标本, 应取患者清晨第一次尿液, 急诊者可随机取尿。标本应保持新鲜, 避光保存, 或于2℃~8℃条件下 (或加入防腐剂) 保存, 收集后2小时内检测完毕, 一般不超过6小时 (微生物检测除外) 。避免精液、粪便、血液等干扰物质的混入, 标本应标注患者信息 (姓名、收集日期与时间、唯一性标志、防腐剂标识等) 。
1.2.2 粪便检验
根据检验项目对患者粪便进行收集, 避免精液、血液、泥土、污水等干扰物质的混入。标本中有病理成分者, 收集病理成分, 无病理成分需多部位取样;检验应在收集标本1小时内完成。寄生虫检验样品需新鲜, 一般24小时内检验;进行化学检验患者按医嘱禁食。
1.2.3 血常规检验
血液采集部位一般包括静脉血和末梢血, 静脉血采集可选择肘前、手背、手腕等部位的静脉, 采集过程中压脉带捆扎时间应小于1分钟;末梢血采集要避开疤痕、水肿等处, 成人以指尖为主, 采集时穿刺深度应小于2 mm。血液采集前禁食禁水10~12小时。
1.3 评价标准
评价临床医学检验失误的标准如下: (1) 经2次以上医学检验, 最后1次所得结果符合临床验证, 被认定为失误。 (2) 检验样本受到污染、丢失等被认定为失误。 (3) 规定时间未完成检验被认定为失误。
检验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 (1) 满意:调查表评分80分以上。 (2) 基本满意:调查表评分60~80分。 (3) 不满意:调查表评分60分以下。
1.4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包括3点:一是检验人员检验失误比例及原因;二是各检验项目失误比例及原因;三是患者对检验工作 (检验结果、工作态度) 的满意度。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医学检验失误情况 (见表1)
对所有检验项目失误情况进行分析发现, 所有检验共失误268人次 (21.4%) , 其中准备阶段失误比例为61.2%, 样本采集的失误比例为13.4%, 样本处理的失误比例为12.3%, 仪器设备的失误比例为13.1%。
表1 临床医学检验失误情况
2.2 各检验项目失误情况统计结果
对各检验项目失误情况进行分析发现, 各项检验中准备阶段失误比例最大, 其中尿液检验为59.2% (45人次) , 粪便检验为65.6% (59人次) , 血常规检验为58.8% (60人次) , 而由于患者未按医嘱配合检验造成的失误比例如下:尿液检验为39.5%, 粪便检验为52.2%, 血常规检验为41.2%。具体见表2。
表2 各检验项目失误情况统计结果
2.3 检验满意度情况
共发放检验满意度调查问卷600份, 回收有效问卷594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9.0%。结果发现, 对检验工作满意者204例 (34.3%) , 基本满意者128例 (21.5%) , 不满意者262例 (44.1%) , 总体满意度为55.9%。在不满意者中, 对检验结果不满意的124例 (47.3%) , 对检验人员工作态度不满意的138例 (52.7%) 。
3 讨论
医学检验是指使用相应设备仪器、技术对患者的体液 (血液、分泌物) 或组织等样本进行的检验, 以判断患者疾病状况, 具有检验项目多、检验指标多、使用仪器设备多、涉及人员多以及操作步骤复杂等特点。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医学检验也发展迅速, 主要体现在检验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检验工作的多面化、检验技术增多、循证理论的应用以及医师+检验员共同制订标准等方面[1]。此外, 数字化信息化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建立、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的建立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2,3]。
3.1 本院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 临床医学检验涉及的人员、设备、操作等方法、环节较多, 各个环节都可能会出现问题。通过对本次研究分析发现, 实际检验工作的失误率较高 (21.4%) , 由此可引起重复检验、检验准确度差, 降低了检验工作的效率、疾病诊断准确度, 同时降低了患者对于检验的满意度 (检验满意度调查显示, 不满意者占44.1%, 其中对检验结果不满意的占47.3%, 对检验人员工作态度不满意的占52.7%) 。其中, 准备阶段的患者配合度差、检验人员缺乏是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 样本采集中的采集时间、部位的错误也会造成失误, 样本处理中的样品污染、遗失造成的失误也有发生, 而检验仪器设备的误差、损坏也是造成检验失误的原因之一。对于各检验项目, 血常规检验时易发生采集部位错误, 尿液检验和粪便检验易发生采集时间错误, 而采集时间常与患者配合度相关。
由此可知, 影响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4点。
(1) 与患者沟通不畅、患者不配合。在医学检验过程中, 常需要患者配合样品采集工作 (如常规尿液检验用清晨第一次尿液、粪便化学检验前禁食含过氧化酶等食物3天、血常规检验前禁食禁水等) , 检验人员检验前如未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检验流程, 或者患者不配合检验工作, 就会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检验时间拖延, 从而影响患者对检验过程及检验结果的满意度。
(2) 检验工作人员缺乏, 职业教育存在缺陷, 检验人员素质还需提升。对医学检验人才的调研结果显示[4], 目前检验人员的职业热情度较低, 学历层次不高, 职称制度、职业理想缺乏。现有医学检验本科四年制教育不能满足对专业教育的需求, 且与临床实际有一定差距;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及课程陈旧、设置不合理, 与临床脱节, 学生难以继续教育, 检验教师队伍临床经验缺乏等, 均影响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5]。此外, 检验工作繁忙造成学习时间较少, 不利于检验技能的提升, 从而影响了检验人员素质的提高;而检验人员的缺乏导致了实际工作强度大、工作疏漏多, 无法详细对患者不理解之处进行解释, 进而导致患者配合度差, 影响检验结果和检验的满意度。
(3) 临床医学检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检验操作标准不够明确。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医学检验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 明确分工、明细职责、保障物资设备有利于检验的顺利进行。当管理中缺乏技术技能的考核时, 可造成检验误差的产生, 而考核制度的缺乏, 可能会造成检验人员对于工作的怠慢、拖延, 从而引起检验失误。检验标准操作不明确时, 检验人员可能为了尽快完成任务, 随意更改、减少检验操作, 造成误差或失误。
(4) 检验仪器设备故障、误差大。检验仪器设备经长期使用, 存在一定的损耗率以及偏差, 未及时检修或修正就用于医学检验, 会造成检验结果的偏差或检验时间的拖延。
3.2 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以上各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 现有以下4点建议[6,7]。
其一, 检验人员培养方面[5]。以临床实际为关键点, 通过设定课题、信息检索、实施检验、检验总结等方面,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自发性解决课题, 完成检验任务。通过网络建立知识共享平台, 在平台中, 学生可自由发表观点、分享知识、随时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性。与企业或者医院合作培养, 开办讲座、论坛等, 开阔视野, 使学生熟悉实际临床检验工作的内容、流程, 使其毕业后可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增强适应能力, 提高竞争力。加大职业宣传力度, 并在实践过程中以老带新, 定时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 提高检验人员的职业素养。
其二, 规范操作方面。根据检验项目不同, 建立标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各仪器设备使用标准操作规程、各检验工作标准操作规程, 把操作内容细致化、流程化, 并设专人进行考核评分。检验各阶段 (标本采集、分析、质量控制、报告等) 均可引进计算机技术, 实现检验过程自动化, 减少操作不当引起的实验误差, 提高检验效率。
其三, 实验试剂、仪器设备方面。建立实验仪器设备使用台账、损坏维修台账,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误差校正, 并记录维修保养信息。建立试剂领取、使用、退回台账, 按要求临用现配或冷藏储存, 定期清理检查试剂库存, 保证使用试剂在有效期范围内。
其四, 制度管理方面。建立临床医学检验相关的管理制度, 保证检验流程顺畅, 人事职责明确, 定时监督, 奖惩分明, 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热情及工作积极性, 发现检验结果误差或失误及时召回更正。管理制度项目可包括职责权属、人员分配、检验技能及素养考核制度、检验操作标准、差错登记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技能培训制度等。通过实验过程监控,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知识技能培训, 提高检验人员职业技能素养, 开阔视野, 建立职业理想;通过危急值报告制度, 对数据异常病患及时通报, 分析原因, 避免需紧急救助患者错失治疗机会, 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吴兴龙.探析医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6 (22) :4343-4344.
[2]顾国浩, 邱俊.着力推进数字化临床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J].临床检验杂志, 2016, 34 (10) :721-723.
[3]张婉, 曹永彤, 王云亭.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市场作用及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医院, 2015, 19 (8) :27-28.
[4]林发全, 罗佐杰, 刘成玉, 等.医学检验工作者对医学检验专业状况认知的问卷调查与思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6 (13) :1957-1959.
[5]李玮玮, 江海东, 廖奔兵.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创新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 2016, 34 (2) :8-10.
[6]李萍, 杨静波, 佟鑫.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提高的影响因素及措施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7 (86) :839-840.
[7]杨正萼, 王雪.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装备, 2013 (11) :89-91.
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为了解决日益凸显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整合现有各级医疗机构,构建以功能齐全、层级分明、资源共享为理念的集约化新型医疗卫生模式,根据《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北京市构建了多个区域医疗联合体系(以下简称医联体...
临床检验是现代医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可以给临床疾病诊断以及对患者提供监测起到较大的帮助。在临床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临床疾病诊断和控制都具有较大的帮助,能够提升临床医疗质...
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对于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对于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及医院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医学检验中的重要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不但可以为患者的诊治提供及时有效的资料数据,还能够提高各科室医疗水平,从整体上提升医院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文章...
近年来我们在制作石蜡切片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分别在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等关键环节上采取了大量改进措施,制作了一些优质的石蜡教学切片,从而提高了切片质量。现将改进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固定液、药棉、纱布、组织块、10%...
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中国城乡卫生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和城市普通居民,其中乡镇卫生院更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中枢环节,是广大农村居民的就医首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2001~2009年卫生统计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拓展,检验医学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医学检验发展而来。检验医学是现代实验室技术与临床医学结合,是多个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医院的诊疗活动中...
药物是具有生物学功能与特殊结构的化学物质, 作用于人体可影响体液中一种或多种成分浓度水平, 进而影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
HBcAb的检验结果呈阳性,表明患者患有急性乙肝或是慢性肝炎,且乙肝病毒具有传染性,患者需要得到治疗。选取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能够为患者定期监控乙肝病毒性肝炎提供基础,为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基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不同检验系统的灵敏度、准确性等存在差异,导致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间的可比性较差,患者在各个医院间经常需要重复检验,给患者、医院均造成了财力和物力的浪费。基于该现实情况,实现院间检验结果互认非常必要。常熟市医学检验所是国内首家采用区域内集约化管...
在医学检验中需要用到很多先进的技术,还有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方法进行研究,在运用这些方法对医学检验的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当然,除了技术问题外,受检验的患者与医护人员对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