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与变迁,心理健康已逐步成为当下最受社会大众关注的领域之一。而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与其成长背景、经历息息相关,中小学阶段正处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此阶段个体不仅需要面对青春发育的生理变化,更会遇到人格形成与固化、情绪波动变化、人际交流、同辈群体归属感等一系列心理变化。有调查显示中国有 32% 的中小学生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其中尤以焦虑情绪为主,而在韩国初中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者达到了 57%,墨西哥则是每 11 名青少年中即可能有 1 名存在心理障碍。因此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家庭、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对于中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随时间变化与心理问题产生突增期的探索将成为制定干预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对策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本次调查的重点。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本调查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中某社区内的 4 所社区小学 4、5 年级学生( 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难以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研究) ,3 所社区初级中学和 3 所社区高级中学内所有学生共 3010 名学生,其中男生 1534 人,女生 1476 人; 681 名小学学生,925 名初中学生,1404 名高中学生。除了年龄与年级之间存在互相关联外,其他因素均无相关性。故可认为调查对象按性别、年级分组后其基本资料均能保持一致,具有统计学可比性。
1. 2 方法
SCL - 90( 90 项症状清单) 又名症状自评量表由 Derogatis 于 1975 年编制完成。量表共有 90 个条目,包含有 10 个因子,具体包括: 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它等因子。该量表在精神科、心理咨询门诊和综合性医院中都广泛使用,是筛查个体心理卫生问题的可靠量表。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将设计好的 SCL - 90 自评量表发放至被测中学,由学生自行填写完成,并搜集。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较小,难以独立完成量表填写,所以将本量表由小学生带回家与父母共同填写完成。SCL -90 量表由父母填写评定学生心理状况,此方法在实践中被证明具有相关适用性。
1. 3 统计处理
使用 SPSS 13. 0 进行统计分析,年级、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采用相关分析; SCL - 90 量表小学、初中、高中汇总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 Z 检验分析; 按学校、年级、性别、年级类别分组对其 SCL -90 各因子分进行卡方分析( 测试各因子均分高于全国常模 1 倍标准差即判断为阳性) 。
2 结 果
小学生 SCL - 90 各项目与全国常模比较显示,除了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不存在差异以外,其余因子( 总分、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恐怖) 均与一般人群存在显著差异,且仅在恐怖因子中小学生得分高于一般人群,其余因子得分低于一般人群; 初中学生与全国常模比较显示,除人际关系因子外,其余因子均与一般人群存在显著差异,且初中学生得分均高于一般人群; 高中学生与全国常模比较显示,各因子均与一般人群存在显著差异,且高中学生得分均高于一般人群,此结果与杨碧秀2006 年所开展的调查研究具有相似性,可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在时间上具有普遍性,见表 1。【表1】
按学校类别分组 SCL -90 因子卡方分析显示,不同校别的学生在各心理因子中均存在显著差异( P 均 <0. 01) 。且小学学生与初中学生各因子的阳性率差异均很大,初中学生与高中学生在总分、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的阳性率差异较大,见表 2。【表2】
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在 SCL -90 各因子卡方分析中显示均无显著性差异。初中的预备、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学生在SCL - 90 各因子卡方分析中显示,各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 P均 <0. 01) ,总分、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在初一年级阳性率开始逐步呈现上升趋势,在初二年级阳性率增加最为明显; 而在人际关系、焦虑、精神病性因子中初一年级阳性率开始逐步呈现上升趋势,到初三年级阳性率增加最为明显。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学生在 SCL - 90 各因子卡方分析中显示,在抑郁、焦虑因子中存在显著差异( P 均 <0. 05) ,且在高三年级阳性率增加最为明显,见表 3。【表3略】
按男女性别分组 SCL - 90 因子卡方分析显示,在焦虑、恐怖、偏执因子中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 P 均 <0. 05) ,且在焦虑、恐怖因子中女生阳性率明显高于男生,而在偏执因子中男生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小学生男女性别分组 SCL - 90 因子卡方分析显示,在总分、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中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且在上述各因子中男生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女生。初中生男女性别分组 SCL - 90 因子卡方分析显示,在抑郁、焦虑、恐怖因子中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且在上述各因子中女生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男生。高中生男女性别分组 SCL -90 因子卡方分析显示,在焦虑、偏执因子中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且在焦虑因子中女生阳性率明显高于男生,偏执因子中男生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此结果与罗伟在壮族地区开展的相关研究具有一致性,可见男女性别差异所存在的心理状态差异在地区上具有普遍性,见表 4。
按年级类别分组 SCL - 90 因子卡方分析显示,在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中毕业年级、起始年级、普通年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且在抑郁因子中起始年级学生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年级与毕业年级学生,在焦虑因子中起始年级与毕业年级学生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年级学生,在精神病性因子中毕业年级学生阳性率明显高于起始年级与普通年级学生,见表 5。【表4略.表5】
3 讨 论
3. 1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为乐观 小学生在总分、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等因子中较普通人群良好,仅在恐怖因子中不如一般人群。且小学生相对中学生在所有SCL - 90 因子中表现更好。同时小学生四、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无明显差别。这表明小学生时期个体较为天真,内心活动单纯,使其心理状态呈现较为优秀的状态。但由于小学生尚处于个体发育尚未启动阶段,面对陌生环境与突发情况时较难以单独应对,从而使其表现出恐怖水平较高的状态。
3. 2 初中阶段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初中生除了人际关系因子外,其余因子均劣于一般人群,且相较于小学生在所有因子中呈现的心理健康状态较差。可见初中阶段可能是个体爆发心理问题、心理困扰的关键时期。特别从初中各年级的比较中可见,各 SCL -90 因子的异常情况在初一阶段开始呈现上升势态,在初二年级则出现了总分、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异常的峰值。这样的变化恰巧与个体的生理发育期相吻合,即表明个体在生理发育是心理健康的狂风暴雨期。这与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提出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一致,个体在青春期由于其生理发育而造成的体内激素变化会对个体产生各种心理影响。另由于当下社会的物质发展,使得个体的发育呈现提前趋势,这也造成了个体在生理上成熟加快,而与心理成熟产生脱节的现象,这同样会使个体产生躯体成长与心理幼稚的冲突。综合各种情况个体在初中阶段尤其在初中二年级阶段,是心理问题爆发的关键时期。在初三阶段个体在人际关系、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异常值出现高峰,这可能与初三毕业的应激状态有关。由于初三毕业需要参加中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焦虑源,同时同学之间的竞争与比较使得个体人际关系也会受到影响,在考试焦虑、父母期待、同学竞争等多重压力之下,个体则表现出精神病性状态。
3. 3 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状态不理想且高考应激源效应明显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各因子中均劣于全国一般人群,且与小学、初中学生比较在总分、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领域呈现较为糟糕的状态。此现象不仅表明高中阶段仍然处于躯体心理发育时期,同时也可能揭示出高中生具有角色同一性的问题,即个体的理想生活角色与现实生活角色冲突的矛盾。在此阶段个体不仅会有“我希望( 能) 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迷茫,更会有“我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人”的冲突。而高三阶段由于高考这个较为明显的刺激源,对个体在抑郁、焦虑领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不良影响。整体看来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并未由于躯体发育进入尾声阶段而得到缓解,反而由于其心理发展带来了一些有待解决的心理课题,加上高考焦虑,使得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不理想。
3. 4 男女生在个体成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男生在小学阶段,由于其心理发展较女生迟滞,在学业方面也相对不如成熟的女生,使其表现出在总分、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劣于女生。而到初中时男生的心理逐步发展完善,使得其心理状态较小学阶段有所改善,此时女生在发展过程中可能由于男生的后来居上而产生压力,且其相对男生较早进入青春发育阶段,使其较男生在抑郁、焦虑、恐怖领域表现弱。到高中阶段,女生在生理上相较男生弱,而在某些数学、物理课程上不如男生,加上高考择业范围较男生窄,从而使其较多表现出焦虑; 男生由于躯体发展较快,使其相对自信,但此阶段男生的心理发展并未真正成熟,为了更多积累自信,挑战权威与反抗管束成为男生的行为模式,从而使男生表现出较多的偏执。
3. 5 起始年级与毕业年级学生相对普通年级学生更可能处于心理应激状态 起始年级学生由于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且彼此之间同辈群体也尚未稳固,使得个体较易处于焦虑紧张、抑郁低落的状态。而毕业年级由于中、高考压力,以及对于未来未知的焦虑,使得个体处于焦虑、精神病性状态。可见处于起始年级与毕业年级的学生更可能处于应激状态。
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群体的恐怖主因,可开设以生活问题解决取向的团体活动,活动中可通过对于普遍生活事件模拟的角色扮演,让小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具体解决问题的方式,例如遇到同学或自己受伤了怎么处理、遇到坏人如何寻求帮助、遇到突发紧急情况应通过什么途径向外求助等。同时也可以鼓励小学生在家和学校多做父母及老师的小帮手,以完成简单任务获得奖励的形式在提升其生活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发展。同时针对小学男生精力旺盛好动的特点,可以开展相应体育活动比赛等,以此来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心理动力,并树立男生自信心、形成群体荣誉感。
针对初中学生可开展相应青春期心理发展及其困扰的辨识应对课程。由于初一年级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增长期,可通过问题讨论与探索应对的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在讨论沟通中将心中的疑惑郁结表述出来,并以互助形式讨论可能的应对技巧与方法。在初二年级的心理问题爆发期,可采用个体管理的方式,针对已产生或极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并辅以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解决难点问题,争取将心理疾病控制在未然阶段。
对于高中学生可针对其自我同一性相关议题开展互动讨论,探索自身优势与特点,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拉近,降低心理焦虑程度。同时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明白每个人有其性格特征,要成才并非只有一条途径,发挥所长不仅可以事半功倍的取得成功经验,更可以提升自我效能感,自信心的完备又可以激励自我获得更多成功经验,如此良性循环中女生可以积累自信降低焦虑,男生可以找到比挑战权威更好的自我实现方式。
而在起始年级可更多的开展学生群体间彼此认识、增进交流、形成团体凝聚力的心理活动或课程,激发学生对于新环境的兴趣并获得归属感,以此来降低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
在毕业年级中一方面可以开展回顾过往活动,与过往的学生时代告别,一方面可以在合理认知自我的前提下针对自身规划未来,努力将毕业年级学生的焦虑与不安以合理途径释放出来。
总而言之,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其不同的特点与个性化过程,但群体主要的心理发展瓶颈与困惑也存在相通之处,正所谓大禹治水疏而不堵,如何根据个体与群体的特性与共性采用相应对策减少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水平,让个体自然积极的成长需求与动力体现出来,才是上好良策。相信只要耐心探索、合理引导就会发现其实青春期并不一定就是疾风暴雨的浩劫,那应该是一场跌宕起伏的自我探索发现之旅。
参考文献
[1]刘佩霞,范爱军,侯晓婷,等. 焦作市部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3,5( 2) :115-116
[2]杨碧秀,袁国桢,蒋小娟,等.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及干预对策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 3) :310-311,314
[3]韩素婷. 浅谈培养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体会[J]. 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2013,29( 15) :15-15
[4]李明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良倾向及对策[J]. 江西教育,2011,62( 10) :30-31
[5]周红梅. 菏泽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 7) :1071-1073
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选择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就产生了决策。风险决策是决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风险决策,顾名思义,是指面临两个或多个选择时,是选择风险较大的还是较安全的结果。本研究旨在探究人格因素和情绪...
按照WHO对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观的定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反映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方面。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约4.5亿,我国完全进入老年型国家,所以,研究老年群体的心理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筛查出高风险的影响...
决策风格是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习惯的行为模式。个体在广泛的决策领域中采取一种相同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是决策风格的体现。研究发现,驾驶员决策风格对交通事故具有预测作用。以往国内外驾驶决策风格研究,主要集中在编制驾驶决策风格量表,探索驾驶决...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大。军队医务人员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既要肩负着救死扶伤、保障军队任务的使命,同时也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各种因素迫使医务人员在为患者健康服务时,容易忽略自身的健康。因此,医务人员的心...
社区心理治疗是用心理学原理与技术对社区居民的心理问题进行援助的一种途径,包括解决心理困扰和平复心理创伤等,近年来国家在社区心理治疗中一直提倡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