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社会责任自出世以来一直都是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研究热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发展, 然而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各种弊端, 其中之一就是企业只为追求利益而忽视了对相关利益者的社会责任。企业高管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者和制定者, 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以高阶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 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能背景、任期、是否有从政经历等维度出发, 探讨高管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并探讨内部控制是否在高管特征对企业社会的影响机制中起着相关作用。
关键词:高管特征; 内部控制; 企业社会责任;
一、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自诞生以来就引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发展, 然而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各种弊端, 其中之一就是企业只为追求利益而忽视了对相关利益者的社会责任 (田虹等, 2015) 。从近年来发生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苹果中国售后歧视事件、三鹿三聚氰胺事件, 更近一点的天津港爆炸事件等, 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在劳动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产品质量保障以及安全生产等企业社会责任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 相关利益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并通过各种渠道向企业施加压力。
我国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也颁布了相关政策。除了2008年颁布的企业社会信息披露报告外, 2010年中共中央政府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中指出该文件是“为了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果企业构建并完善了相关内部控制体系, 那么进而相关内部控制质量就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从而企业在生产和运营时能够降低相关风险, 更好地关注企业员工和产品质量等相关利益者的相关利益问题。通过指引可以看出, 企业是否有有效的内部控制直接影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高层梯队理论中提到, 企业高管在进行战略选择和决策时的行为受到其相关心理特质的影响, 在组织战略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同时, 高管的相关特征也会作用于其他的组织成员 (Hambrick和Manon, 1980) 。
二、相关研究
(一) 高管特征
在现代社会, 人力资源是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培养一支高效的高层管理队伍是非常重要的。本企业高管团队作为企业整体运营的决策者, 是其他企业不能复制和保持的竞争优势, 是一个重要的资源。目前, 国内外文献对高管特征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来研究:一方面是个体特征的异质性, 另一方面是团队特征的同质性, 一般用平均指标来衡量。
最初Hambrick、梅森 (1984) 提出了“高层梯队理论”。他们从人口特征, 如教育、年龄、任期、职业背景和其他人口学特征来衡量执行特征, 并认为不同的执行特征会影响他们做出的决定, 进而影响COMP的行动。贾建峰和赵西南 (2013) 通过实证研究, 得出拥有创业型特征的高管对企业的绩效有显著的提高作用。在非经济影响方面, 李察和查德威克 (2003) 通过研究发现, 高管的性别特征会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于一莹 (2018) 通过研究高级管理团队的年龄、任期、性别和学历四个特点, 探讨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张敏 (2017) 发现企业高管特征对企业的创新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年龄越小、拥有海外背景的人越趋向于创新。王夫乐 (2018) 认为企业高管的情绪对信息披露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亦有学者从宏观角度出发, 研究高管特征对企业大方向的影响。钱学洪 (2016) 探究董事会的财务背景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路阳 (2010) 从高管特征的同质性和异质性角度出发, 探究了高管个性与企业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些学者探究了不同行业企业高管特征对公司税收行为的影响的关系。施荣晗 (2012) 得出不同特征的高管的非税成本存在差异, 从而导致不同税收筹划行为的结论。张雯 (2017) 从高管胜任力出发, 并将高管胜任力分为三个维度 (管理知识、管理技能、管理素质) 探究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王欣悦 (2017) 从三鹿集团三聚氰胺这一事件展开探索, 分别论述了内部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他们之间的联系。
(二)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虽然在学术界已经发展很久了, 但是仍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自利益相关者理论出现后, 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是明确的, 就是其利益相关者, 最常用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分为狭义的定义和广义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维度的划分具有多样性, 最典型的划分维度方法是caroll (1979) 四分子概念模型。Carroll (1979) 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归结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 并作了系统的阐述。Oliver Sheldon (1924) 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经营者为满足行业内部和外部各种人类的需求的责任, 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维度划分为法律因素和经营者的道德因素。董毓华和许英杰 (2018) 从实现企业目标、实现社会目标两个维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重构的观点, 从而将企业社会责任重构为四个层面、六个类型的社会责任, 分别为纯利润性CSR、伦理利润性CSR、纯宠物性CSR、伦理宠物性CSR、利他性CSR和战略性CSR。李晶 (2018) 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公共责任、内部人责任、社区责任。
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入探索之后, 国内外学者开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总体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管理者特征层面, 二是组织层面, 三则是宏观环境方面的研究转向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的研究。最开始从高管特征视角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是Thomas和Simerly (1995) , 他们通过实证具有不同职能背景的高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会有一定的影响, 并且任职期限越长的高管越倾向于进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张雯 (2012) 发现高管的胜任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一定的影响。曾建光 (2016) 认为企业高管的宗教信仰与高管层的个人责任基调有关。从组织层面的研究有姜志华 (2011) 发现高管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之间有相关关系, 企业高管的价值观会对企业文化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除了理论界的发展, 我国政府也采取了相关措施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我国最早在2002年提出了对上市公司应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一系列相关要求, 上交所于 (2008) 年发布了有关上市公司如何进行社会责任披露的具体指引, 并于2012年扩大了上市公司强制信息披露的范围。
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在目前阶段已经趋向于成熟, 但是仍然有新的视角出现并对企业是否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 继续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前因后果以及其中的作用机制仍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 内部控制
1947年, 美国会计师协会首次提出了内部控制这一概念, 到了20世纪80年代, 美国会计师协会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这一新理论改变了过去将内部会计和内部管理区分开来的观念。
《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中提出构成内部控制结构的要素, 即控制环境、控制程序和会计系统。
国外理论界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研究与探索。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执行情况及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进行研究。Altamur和Beaty (2010) 以银行业为对象, 探究银行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之间的关系, 发现进行内部控制报告披露的银行的现金流更加可预测并且信息透明度更高。张然、王会娟 (2012) 认为如果将管理层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这一信号传递向市场, 会在利益相关者那里得到内部控制良好的形象, 进而降低其相关资本成本。谢凡、曹建 ( (2016) 从内部控制缺陷角度对内部控制展开研究, 认为该关系呈负相关, 且该相关关系还会受到公司上市年限和公司规模的影响。也有学者从内部控制与腐败的关系出发研究, 如周美华、林斌 (2016) 从近年来反腐背景出发, 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对管理层权利所导致的企业内部腐败的影响, 发现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抑制企业腐败现象的产生。从内部控制要素来看, 企业的控制环境及风险评估对腐败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说明企业内良好的控制环境和风险评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管理者追逐自身利益所导致的代理成本。当然除了上述不同角度研究之外也有学者从其他角度进行了研究, 如杨雄胜 (2005) 指出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视野较狭隘, 原因在于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薄弱, 并未对经济学理论基础给予足够的关注。
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可以看出, 内部控制目标的不断变化是内部控制发展的内容之一。在内部控制研究方面, 大部分学者都是以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和维度研究为主, 并且不同学者以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丰富了内部控制的研究思考路径, 为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打下了基础。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 很少有研究以内部控制为中介变量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前置因素对该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因此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这一相关理论研究仍然具有可研究、探讨性。
三、研究总结和展望
通过对高管特征、内部控制、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文献研究总结发现:第一, 在对高管特征的相关研究方面, 大部分学者对以高阶梯队理论为依据进行探究, 研究大多倾向于高管的基本特征加上一些新的探究方向特征, 虽然高管特征的结果变量研究的较为丰富和成熟, 但是仍然有很少文献探究高管特征是如何影响这些结果变量的, 其中的结果变量包括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第二, 在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方面, 国内外大部分学者集中研究了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其要素, 并且从不同角度和理论对其进行了探讨。第三,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 大都是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前因后果来进行的,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细化, 高管特征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前置因素进行研究颇受欢迎, 然而大部分学者是直接探讨高管的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并未寻找是否有相关机制在两者之间起到相关作用。因此, 本文探讨内部控制在高管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机制中起到中介作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学术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婉莹, 谢柳芳.高管特征对公司影响的研究述评及展望[J].财会通讯, 2018 (12) :86-92+107.
[2]俞逸颖, 符大海.高管特征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基于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国际商务财会, 2018 (01) :34-44.
第三章工会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节社会、企业、政府和工会的相互关系一、社会、企业、政府的相互关系总体来看,社会-企业-政府呈现三足鼎立的形态,三者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本文中的社会是一个广义概念,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和人...
2.3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2.3.1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指企业以财务和非财务形式对其所承担社会责任所发布的信息,主要用来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发展状况的信息需求,同时也是向社会展示企业所承担的社会、公...
题目:地方中小型企业员工权益保障缺失与社会责任强化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地方中小型企业内部员工权益保障缺失问题的分析(一)、地方中小型企业对内部员工在经济方面的权益保障低(二)、地方中小型企业对内部员工在社会方面的权益保障低(三)、地方...
一、引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由美国学者Oliver.Sheldon(1924)提出的。在其撰写的《管理哲学》中指出:企业的责任不仅仅应该创造利润,而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动机应当是道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
导言一、问题的提出最近几年来,我的工作中遇到很多客户发来的供应商社会责任协议,使我开始关注起企业社会责任。随着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加深后,我发现较少有从物流行业角度来探讨社会责任的定义、履行和制度构建。因物流行业有其行业特点,社会责任制度...
进入20世纪,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由美国学术界首次提出。在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背景下,全球格局不断转变,企业社会责任得到愈来愈多专家学者的热切关注,使得其概念不断发生改变。当前,各行各业就这一社会责任仍然没有一个一致的界定。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摘要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履行社会责任、建立良好声誉并获得顾客忠诚度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然而,对于国内的很多企业来说,大多数仍然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在社会责任的理...
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对利益相关者、社会和环境负责,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根据现代企业组织理论,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就应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扮演着与财务信息披露类似的角色,即增加信息透明度,提高...
一、实现由利他道德维度向利己社会维度的有效转变,走出观念困境应该说,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至今,已经远远走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与企业争利、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捐钱做慈善的浅显、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观念误区,但从本质上如何认识企业社会责任对政府、对社...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企业社会责任正在重塑国际竞争新规则,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不再仅仅依靠廉价的原料或优质的产品,物美价廉将不再是市场竞争的唯一法则,全面责任竞争时代正悄然来临。近30年来,随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