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责任造就公信力成为客观需求
当前,我国出版体制改革已进入新阶段。“十一五”期间,我国有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单位转制或登记为企业法人。国家还要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时政类报刊单位一律在2012年上半年前完成或基本完成转企改制,同时,2010年正式实行退出机制,报刊将每3年实行一次末位淘汰的退出办法,退出比例不低于本区域报刊总数的3%。
大量出版单位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各种困难,同时网络出版企业如雨后春笋,其影响越来越大,传统出版单位和新媒体企业都面临一个同样严峻的问题:如何在维持生存的同时更好地坚守其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构建公信力的重要基石,是构建良性社会的重要因素。出版业社会责任缺失,已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多数出版单位仍未建立社会责任系统意识,只有极少数的出版单位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绝大多数也是“自己赞自己”,缺乏公正性,可信度不高。2008年,著名网络公司———腾讯率先发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报告。胡锦涛2009年10月出席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讲话时特别提到“媒体社会责任”。2010年5月8日,由百余家新闻出版单位共同倡议的《新闻媒体与企业社会责任宣言》发布仪式在第五届中国新闻媒体创新年会上正式举行。2010年9月25日,光明日报倡导发布“牢记社会责任,坚持正确导向”倡议书。对我国来说,出版单位秉持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但理论研究明显滞后,基本没有对其社会责任构成和评价研究。我们知道,强调出版单位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不能解决其社会责任缺失问题,对于出版单位来说,相比各种利益的诱惑与压力,研究者和社会的道义呼声显得十分苍白,因此,建立出版单位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显得十分紧迫。
二、出版单位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具有现实紧迫性
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提高行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传播力
全面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树立负责任的出版单位形象,提升中国出版行业的国际影响力,也对树立我国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责任已经上升为世界一流出版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流国际竞争力重要标志。
在传播、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新形势下,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出版行业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国际社会对行业评价的重要内容。出版单位社会责任报告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从制度上促进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按照规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另一方面出版行业也可以从社会责任履行中获得和谐的环境,而这对行业的长远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推行出版单位社会责任报告制度,通过展示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出版单位可以达到增强软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最终目的。
2.有利于从制度层面应对当前出版行业发展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对于中国出版行业来说,一定程度上政治约束的弱化,带来社会功能增强的同时,却也带来了导向的偏差和与主流价值体系的游离。市场化对于出版单位承担社会责任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脱离政府财政,为市场主体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独立的可能,但市场压力又使得为追逐利益而回避社会责任成为现实可能,并为其道德失范提供了“借口”。于是,漠视公共利益,漠视弱者利益和内容低俗、缺少人文关怀的出版物,引起群众极度不满。我国新闻出版单位是国有资产,依附于党委、政府,拥有大量资源,但有的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比例,可以说是效率相对低下,浪费大量资源。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出版单位切实承担社会责任。
3.从接受社会监督入手,规范出版行业行为
出版单位不仅应该以“自由而负责”的精神来履行职能,而且应该自觉地把行业纳入社会监督的体制,在社会监督下完成社会和公众所赋予的神圣任务。在获得社会所赋予的一定资源,行使自己所拥有的一定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承担这些社会责任,既是出版单位的自觉行为,更应该是必须执行的责任。“责任感是出版单位的公信力之源,而出版单位的公信力就是核心竞争力,是行业之魂。公信力与责任感有着辩证依存的关系,提出这个口号,就是要把责任视为公信力的源头和根本,就是要以务实、开放、负责的心态冷静观察社会,以建设性的视角参与文化建设。”
正如普利策所说:“只有最高的理想、兢兢业业的正当行为、对所涉及的问题具备正确的知识以及真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使得出版物不屈从于商业利益、不寻求自私的目的,不反对公众的福利”。
“公信力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媒体保持持久的竞争活力的不竭源泉。在未来的媒体市场上,谁的公信力高,谁就处于优势地位。提高媒体的公信力,既能提高媒体的舆论导向水平,发挥社会效益,又能使媒体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赢得受众,从而获得经济效益。”一句话,公信力是媒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契合点。要解决当前出版单位发展所出现的问题,必须担当社会责任,铸就公信力。
三、实施出版单位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建设的对策
1.首先要确立出版单位社会责任报告的规范
一个出版单位履行社会责任不仅仅是指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更要自觉遵守法律规范,体现出版单位价值,主动接受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监督。宣传部门有必要发布出版单位履行社会责任指南,编写社会责任报告就要认真遵循“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各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一定要把出版单位的社会责任上升到改革和经济大局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上,把握导向,维护大局,通达社情民意,弘扬主旋律。
2.要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试点
要逐步要求出版单位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公布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规划和措施,完善社会责任沟通方式和对话机制,及时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党和人民、社会的监督。
3.要发挥党委政府、研究机构在建设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中的作用
出版单位社会责任的推动离不开政府,党委政府不应“缺位”。其作用主要表现在:组织力量,加大研究力度。目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人才,所以政府应及时担当起为出版单位服务的职责,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中的合理因素,尽快在中国培育和建立类似的管理体系。积极引导,组织宣传培训,让政府管理部门的官员和出版单位理解社会责任对单位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要加大对出版单位社会责任的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出版单位社会责任,营造推进出版单位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完善法律法规,与国际标准接轨。加强检查监督,使之法制化,规范化。出版单位社会责任报告标准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规则,也不仅仅取决于出版单位的良心、觉悟。
它突破了传统的守则形式,把对非经营性、非技术性要求进行了指标化。也就是说,它把抽象的“道德”和“精神”层面的东西指标化了,为切实解决出版单位的社会责任问题提供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工具,成为衡量出版单位的道德指数,这为我国将出版单位社会责任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有关的机构要切实了解和把握状况,加强监督检查,有效地将出版单位社会责任检查与法律监督结合起来,促使其运作法制化和规范化。
4.要尽快建立出版单位社会责任激励机制、监督
机制和社会责任披露制度激励机制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对好的出版单位的奖励就等于是对差的单位的惩罚。对承担社会责任成绩优秀的出版单位政府应给予必要的奖励,如评选社会责任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建立出版单位社会责任分级评定及升降级制度等。同时要发挥社会舆论、新闻出版单位、企事业单位及公民个人的监督作用,建立对违背社会责任行为的举报奖励制度。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在国外是一项成熟的制度,应该要求出版单位定期公布社会责任报告(应由第三方进行),政府有关机构也应该定期对辖内的出版单位社会责任状况进行调查、公布。
5.要加强出版单位社会责任的教育普及和科研工作
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责任理论已经成为很多高校成熟的学科和专业,各种相关内容的课程设置也相当完善。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还没有把出版单位社会责任明确列入学位专业,只有一门“新闻道德和法规”课,显然是不全面的。我国政府可考虑先把出版单位社会责任作为新闻传播学二级学科进行设置,首先开展教学工作。同时,加强出版单位社会责任的科研工作,在项目立项、成果奖励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四、结语
出版单位社会责任报告制度的实行及其编撰、发布,让监督者接受社会监督,促使其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将产生巨大社会效益,乃至经济效益。对政府来说,这是对出版行业管理制度与方法的一大创新,是由过去相对单一的政治管理向社会综合治理转变的巨大飞跃。对出版单位和社会来说,其积极意义不可估量。通过编写“出版单位社会责任发展报告”并向社会发布对其社会责任水平加以分析评价,剖析出版单位社会责任的典型案例,揭示其经验和教训。当前党和国家提出新闻出版单位要切实增强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推行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适应党的社会建设任务对新闻出版单位社会功能所做的强化,而并不是对西方理论的简单移植和全盘接受。
推行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对中国出版单位社会责任发展现状及时做全方位的扫描,对其暴露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可以让监督者接受社会监督,极大促使其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旨在使社会责任报告成为出版单位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反思自己的不足,认真履行其社会责任,这个制度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决不能像有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一样沦为自我表扬、自我吹嘘的“广告”和笑柄,否则就事与愿违,所以保证出版单位社会责任报告的客观性,维护其公正性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牢记,社会责任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也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价值要素。
总之,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公信力,强化出版单位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其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在当下时机成熟,宜予实施。
参考文献:
[1]柳斌杰.就中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答中外记者问[J].新闻记者,2011(1).
[2]罗以澄,包国强.新闻出版单位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探讨[J].新闻前哨,2012(8).
[3]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2010-1-4.
[4]黄逸秋.江作苏:新闻出版单位责任造就公信力.新闻出版单位.[2008-02/14]
[5]冯臻,涂颖清.新形势下新闻出版单位的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因及途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0).
[6]江作苏.责任造就公信力[EB/OL].2006新闻前哨.[2006-3-15].
[7]宋炯明.当前中国新闻实践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原因浅析[J].新闻记者,2012(9).
第三章工会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节社会、企业、政府和工会的相互关系一、社会、企业、政府的相互关系总体来看,社会-企业-政府呈现三足鼎立的形态,三者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本文中的社会是一个广义概念,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和人...
2.3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2.3.1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指企业以财务和非财务形式对其所承担社会责任所发布的信息,主要用来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发展状况的信息需求,同时也是向社会展示企业所承担的社会、公...
题目:地方中小型企业员工权益保障缺失与社会责任强化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地方中小型企业内部员工权益保障缺失问题的分析(一)、地方中小型企业对内部员工在经济方面的权益保障低(二)、地方中小型企业对内部员工在社会方面的权益保障低(三)、地方...
一、引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由美国学者Oliver.Sheldon(1924)提出的。在其撰写的《管理哲学》中指出:企业的责任不仅仅应该创造利润,而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动机应当是道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
导言一、问题的提出最近几年来,我的工作中遇到很多客户发来的供应商社会责任协议,使我开始关注起企业社会责任。随着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加深后,我发现较少有从物流行业角度来探讨社会责任的定义、履行和制度构建。因物流行业有其行业特点,社会责任制度...
进入20世纪,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由美国学术界首次提出。在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背景下,全球格局不断转变,企业社会责任得到愈来愈多专家学者的热切关注,使得其概念不断发生改变。当前,各行各业就这一社会责任仍然没有一个一致的界定。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摘要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履行社会责任、建立良好声誉并获得顾客忠诚度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然而,对于国内的很多企业来说,大多数仍然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在社会责任的理...
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对利益相关者、社会和环境负责,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根据现代企业组织理论,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就应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扮演着与财务信息披露类似的角色,即增加信息透明度,提高...
一、实现由利他道德维度向利己社会维度的有效转变,走出观念困境应该说,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至今,已经远远走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与企业争利、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捐钱做慈善的浅显、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观念误区,但从本质上如何认识企业社会责任对政府、对社...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企业社会责任正在重塑国际竞争新规则,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不再仅仅依靠廉价的原料或优质的产品,物美价廉将不再是市场竞争的唯一法则,全面责任竞争时代正悄然来临。近30年来,随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