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后勤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必要支撑。高校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目的是把高校的后勤服务推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而推行财务预算管理对高校后勤提高管理水平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的内容及其重要性分析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 后勤财务; 预算管理;
一、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一)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的内容
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是指高校后勤开展的财务预算编制、报告、执行、调整与控制的系统性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确保财务管理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管理手段,贯穿于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全过程,直接影响着后勤财务管理的效率及学校整体管理目标的实现。后勤财务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管理、资金管理、经营管理等内容。
首先,成本管理是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的基础内容。高校后勤承担着全校师生教学、生活的基础保障任务,由于高校发展和建设的资源相对有限,做好成本控制就是要合理调配各种资源,用最低的成本支出获取最大的效益。
其次,资金管理主要是现金流管理。高校后勤对全校经营性收入的现金统一管理,利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来实现现金流管理的公开透明,杜绝“小金库”等现象。
最后,经营管理是指高校后勤对其经营性业务的全面控制和管理。常见的有学校食堂、超市、书店、快递收发点等与广大师生的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业务管理,在实现经营收入的同时给师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有助于推动高校持续平稳发展。
(二)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有助于实现后勤事业的平稳顺利发展。现阶段高校后勤管理着眼于实体发展的问题,财务预算管理的推行效果一般。全面推行后勤财务预算管理能够保证高校资金合理、有序、高效地使用,根据科学的管理制度来增强财务管理的预见性,实现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用,对确保后勤实体管理的各项内容平稳顺利发展非常重要。
其次,做好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有助于降低经营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对全面合理评价后勤经营指标提供了框架,通过预算管理进行预测、组织和实施,对后勤事业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判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避免,全面降低经营成本,保障经营性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的改革正在初步深化,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也逐渐建立,但财务预算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对高校资金使用效益的考核、监督和评价的制度没有形成,后勤管理部门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相当淡薄。一是财务主管领导“重分配,轻监督”的思想普遍存在,财务预算对资金的分配使用规划相对详细,但对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监督和控制。二是后勤财务人员关注于成本核算、收支核算等业务内容,对预算管理认识不足,进行财务规划及管理活动时忽视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后勤财务管理的效果不佳。
(二)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不完善
一是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编制不够科学,绝大多数高校的后勤预算编制是基于历史数据按照一定的增长率进行简单的估算,完全没有考虑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下属部门的收支状况,基础数据不够准确全面,对未来的预测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二是后勤财务预算执行不力,对业已编制完成并通过审核的预算不能严格的执行,现阶段存在的随意调整预算情况非常普遍,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大打折扣。三是后勤财务预算管理的分析缺失,“重核算,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关注于预算的编制环节,对预算执行结果未能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分析总结,预算管理的职能和作用被削弱。
(三)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不科学
一是长期以来高校管理后勤的管理模式过于粗放,缺乏绩效评价管理的意识,具体到财务管理活动中只注意了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对资金的使用效益并不关心,尤其是对国家财政划拨资金的使用效益长期低迷,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浪费。二是高校正在建立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机制,但缺乏系统的绩效评价分析指标;虽然借鉴企业绩效评价的现象普遍存在,但由于高校与企业的性质不同,绩效评价分析指标往往生搬硬套。三是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的绩效奖惩机制缺失,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好与干坏一个样”,这些严重阻碍了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
(四)高校后勤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
一是高校后勤的改革正在推进,改革前财务人员存在的“铁饭碗”意识未能有效革除,一些业务素质不过硬的财务人员由于长期合同的存在导致了解聘困难。二是高校后勤的业务量过多,财务工作量激增,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难以落实,新入职的财务人员火线上岗现象普遍存在,财务部门整体的业务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三是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部分财务人员单纯地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理解为“部门报预算,领导批预算”,个人工作只是简单地汇总,预算审核与预算管理不细致、不科学。
三、解决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全面增强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意识
首先,强化后勤领导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财务预算管理涉及到高校后勤的方方面面,不同部门承担的职责不同,各个部门的经营目标也不同,因此,各部门预算编制各有侧重,只有上级领导高度重视,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才能做到预算管理的科学编制,切实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益。
其次,全面提高后勤财务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财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只考虑到资金管理、成本核算、收支分配等内容显然不符合高校长期发展的需求,预算管理质量的高低不仅体现出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而且对促进高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必须要持续加强财务人员预算管理意识的教育,要求财务人员对本部门及其他部门报送的预算编制进行全面审核,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不断增强他们的预算管理意识。
(二)完善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体制
首先,持续加强后勤财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一是要全面收集后勤管理的基础数据,包括经营收入、支出状况、部门亏损等数据,力求做到真实、准确,为财务部门编制预算提供相对准确的参考依据。二是结合高校发展规划及后勤发展状况,在基础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预测,增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其次,增强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的执行力。科学合理地预算编制如果得不到全面的执行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所以必须要对随意调整预算编制的情况进行控制。一是强调财务管理的权威性与严肃性,要求各部门及相关人员严格执行业已制定并通过审核的预算编制。二是对执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之处,明确预算调整的审批手续,确保预算执行与预算目标的一致性。
最后,重视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的分析。在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内容中加入预算管理分析,组织财务人员对预算管理成效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见性提供参考经验。
(三)构建科学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首先,要在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中重视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及其带来的积极作用。通过执行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不断增强财务人员的责任心,使财务人员全面重视并开展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其次,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的绩效评价制度,构建符合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需求的绩效评价制度。一是要灵活借鉴企业成功的绩效评价制度,切忌“生搬硬套”,做好绩效评价制度的“移植”工作。二是结合高校后勤发展的实际状况,广泛听取包括财务人员在内的后勤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构建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体系。
最后,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对财务预算管理成效突出的集体或个人要给予奖励,对绩效过低的要根据制度进行惩罚,全面提高财务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切实为高校后勤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持续提高高校后勤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首先,加强对现有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一是组织专题教育培训,为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供经费保障。二是定期组织考核,对经过培训仍然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的财务人员进行辞退。
其次,面向社会招录业务素质高的财务人员,壮大后勤财务管理队伍。严格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扩大招录范围和对象,“优中选优”,对新招录的财务人员要结合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行业务培训,达到条件的才可转录上岗,全面提高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
四、结束语
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是高校后勤管理的软实力。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增强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完善后勤财务预算管理体制、构建科学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与持续提高后勤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从而实现高校后勤管理在促进学校建设与发展中的保驾护航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晓红.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财会学习.2019(06).
[2]钱慧,舒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01).
[3]李娟.高校后勤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8(08).
[4]李萌.高校后勤预算管理的对策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