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

苏州工艺美术产业化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来源:建筑与文化 作者:杨仲恺年福华
发布于:2020-09-16 共6852字
  摘要:2018年,工艺美术产业成为国家重点支持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通过分析工艺美术产业化的发展条件,对苏州工艺美术品进行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重点探寻苏州可产业化生产的工艺美术品的发展困境。针对苏州工艺美术产业现状问题提出对策,以期改善其发展,并希望对其他传统文化产业提供一些借鉴价值。
 
  关键词:苏州; 工艺美术; 产业化; 产业发展条件;
 
  Study on the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uzhou Arts and Crafts Industrialization
 
  Yang Zhongkai Nian Fuhua
 
  Abstract:The arts and crafts industry became a key industry supported by the state in 2018, ushered in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his paper scientifically classify Suzhou arts and crafts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arts and crafts. On this basis, it focuses on the dilemma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ts and crafts in Suzhou. In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zhou arts and crafts industry, it is proposed to improve its development, and hope to have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other traditional cultural industries.
 
  引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以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我国今后重要的战略目标。我国更加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和扩大文化消费,工艺美术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背景下,2017年,我国多部委联合出台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2018年,国家发布的《知识产权重点支持产业目录》将工艺美术品列为国家重点支持产业,使工艺美术产业的保护与发展得到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手工艺之都,苏州工艺美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工艺美术成为了苏州重要的一张城市名片。苏州工艺美术的发展是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展示,是展现苏州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由于社会生产方式变更以及消费环境变化等原因,苏州工艺美术产业产值下降、遭遇瓶颈。如何发展苏州工艺美术产业,成为苏州保护和传承工艺美术必须解决的问题。
 
  1 工艺美术产业化发展特征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工艺美术品及其科学分类
 
  工艺美术品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物品,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意识与工艺发展水平的具体化。我国工艺美术品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现有11大类,总计达1881个品种。尽管工艺美术品种类繁多,但许多工艺美术品并不具备产业化生产的条件,因此必须依据现存的工艺美术门类,科学区分出适宜产业化生产的类别。不具备产业化生产条件的工艺美术品主要包括三类:(1)一些数量稀少、材料成本高的工艺美术品如果大规模生产,既可能破坏原材料资源的生态,也可能对现有市场造成冲击,所以不适宜产业化生产;(2)高度依赖手工的工艺美术品如苏州缂丝、宋锦等,如果用机器代替手工,会从本质上改变其艺术性,无法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所以也无法大规模生产;(3)很多工艺美术门类的技艺传承人很少,这一类工艺美术品也无法扩大生产。但需要指出的是,工艺美术品是否适宜产业化是相对而言的,随着技术发展,更多工艺美术品将具有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1.1.2 工艺美术产业化
 
  工艺美术产业化是具有产业化生产条件的工艺美术品的产业化,是工艺美术相关行业向产业转换的动态形成过程[1]。工艺美术产业化主要包括三层含义。
 
  (1)工艺美术的产业化要实现规模化。工艺美术的产业化要求通过扩大工艺美术人才队伍、提高工艺美术设计水平等手段增强工艺美术生产能力[2],并通过构建制作、研发、销售的全产业链,为工艺美术规模化生产提供保障。工艺美术产业化的最终目标是把工艺美术从社会事业转变为自给自足的产业。
 
  (2)工艺美术产业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特殊性,产业化不以“利润最大化”的完全市场化为目标。工艺美术要避免因完全市场化对工艺美术传统文化脉络带来破坏,在通过产业化激发工艺美术行业活力时,必须以保证工艺美术原真性为前提。工艺美术的产业化重点是通过加强工艺美术的文化竞争力重新获取人们的文化认同,并最终使工艺美术的发展产品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让工艺美术能够成为人们有意愿去主动消费的选择。
 
  (3)工艺美术的产业化要突破其作为传统行业的局限,引入新时代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并保护和发展工艺美术产业。工艺美术的产业化,一方面要推进工艺美术与现代科技、工艺装备的有机融合,将电脑、3D打印及雕刻机等现代创作和制造工具运用于相关工艺美术技艺中,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工艺美术产业化要引入现代产业管理模式,运用网络化管理及营销、产城融合以及产学研平台构建等手段发展工艺美术产业。
 
  1.2 产业化发展条件
 
  苏州工艺美术长时间处于一种有行业而无产业的状态,苏州工艺美术的产业化条件包括市场消费需求、产业政策保障等外部环境条件以及规模化生产和配套设施的条件。
 
  1.2.1 外部环境条件
 
  (1)消费需求
 
  消费需求是工艺美术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工艺美术品消费是工艺美术生产的根本目的,消费需求扩大才能促进工艺美术的生产与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
 
  苏州工艺美术品具有规模巨大的潜在市场。工艺美术市场与GDP有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只有人民物质生活不断提升,人们才会更多地进行工艺美术品的消费。2018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9379美元,依据国际惯例,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被引爆。根据文化部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年增长复合率达到18.89%(表1)。总体来说,近年来从各类摄影、美图软件的兴起、直播平台的大热,到音乐会、博物馆、电影票房的提升,无不反映了人们对于艺术和文化的追逐热情。我国现当代原创工艺美术品和艺术衍生品市场正迅猛发展,大众消费者对于艺术品的消费热情正在被点燃。
 
  (2)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工艺美术产业化发展的必要保障。由于工艺美术产业在文化属性方面的特点以及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工艺美术产业不能完全市场化,处在成长期的飞速发展的工艺美术产业,需要通过政府的产业政策优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强产业竞争力。
 
  苏州市政府充分认识到了工艺美术行业的重要性,从产业规划、资金扶持、组织管理等层面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工艺美术产业化营造了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在完善规划与政策体系方面,苏州陆续颁布《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条例与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苏州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总体发展方向与思路。在资金扶持方面,苏州先后制定《苏州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强化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在完善组织工作方面,苏州专门成立苏州市传统工艺振兴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为苏州市传统工艺的振兴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另外,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苏州现有的9个工艺美术的相关协会在为政府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建立并执行行业规范等方面已经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1.2.2 内部条件
 
  (1)规模化生产条件
 
  工艺美术产业的生产由创意性生产和普通性生产两部分合力组成[3]。苏州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为苏州工艺美术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动力。
 
  苏州工艺美术企业众多,从事工艺美术相关行业的人数超过15万。苏州丰富的工艺美术品类为工艺美术品的创意性生产提供了原料,苏绣、玉雕、核雕等已经成为苏州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翘楚,在全国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绣在中国绣品市场份额超过八成,镇湖刺绣更是在国际市场上得到认可并享誉全球。苏州玉雕技艺别具一格,形成了从业3万余人,经济总量达30~40亿产值的产业基地。在工艺美术人才方面,苏州已经形成了包括一批国家级、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和研究员级高工的工艺美术精英队伍。
 
  表1 艺术品市场规模(表格来源:文化部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     
 
  
 
  (2)规模化基础设施条件
 
  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是苏州工艺美术产业化的重要根基[4],苏州因地制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区(图1)。在苏州工艺美术产业相对集中、集聚并初具规模的地区,以工艺美术研发、展示、销售、培训为内容的公共服务平台、研发与展销平台已有雏形。目前,在苏州形成了宣传展示和销售体验两种形式的产业服务载体与平台。例如,镇湖绣品一条街已形成从事刺绣制作、开发、销售等相关配套行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成为“全国特色商业街”,拥有各类市场主体近450家。
 
  2 苏州工艺美术产业化的困境
 
  2.1 缺乏整体规划与资源整合
 
  由于自身的文化属性,工艺美术产业不能实现“利益至上”的完全市场化,但同时又不能与市场脱节,这就需要政府或者协会的扶持与帮助。但从目前看,苏州在全局性规划指导和机构管理等顶层设计上较为缺失,缺乏对工艺美术资源配置的统筹安排,导致苏州工艺美术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各行业间缺乏有效协调与合作。从规划来看,苏州缺少对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整个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空间布局等核心问题都未明确,从而导致产业资源的积累还不成熟,工艺美术产业各个环节没有形成一个产业链,各个部门孤立作战,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从运作管理机制来看,2012年,苏州就发布文件成立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领导小组,但“领导小组”职权有限,导致在产业统一协调发展中产生了协调落实的困难。从政策来看,工艺美术发展还需要更多的产业政策,2012年就提出要制定的《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仍未出台。在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和引进、产业用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更符合当下形势变化的有效政策[5]。
 
  2.2 工艺美术缺乏创新与融合
 
  苏州工艺美术产业缺乏创新以及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工艺美术产业化的目的是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然而目前苏州工艺美术品结构单一、有效供给短缺而无效供给过剩。大部分工艺美术匠关注的重点往往在于工艺美术的保护与传承,而忽视了工艺美术内容的创新和产业的融合,缺乏进一步发展工艺美术的能力[6]。
 
  
图1 苏州工艺美术产业分布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在工艺美术品创新方面,很多工艺美术品在表现手法、工艺载体、创作题材等方面缺乏突破,无法满足消费者时尚化、多样化的需求。且大部分工艺美术产品以工艺欣赏品的形式存在,较少涉及日常生活需求,产品类型有待多元化。产业融合方面,苏州工艺美术总体规模较小,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导致工艺美术产业间、工艺美术产业与旅游、城市建设、城市设计等没有很好地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艺美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3 工艺美术人才的不足
 
  工艺美术的人才老龄化和人才缺失也是制约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瓶颈,苏州工艺美术的人才老龄化现象突出[7]。2019年,苏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平均年龄超过74岁,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平均年龄超过61岁,而且缺乏高端领军人才和复合型高级人才。以玉雕产业为例,苏州玉雕传承人的总量和级别不如上海,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数量则不如扬州(表2)。除此之外,近年来多元文化的冲击使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市场萎缩,工艺美术人才更加匮乏,很多工艺美术匠人改行另谋生路,新一代有知识的年轻人也不愿意从事工艺美术行业的工作。尽管少数工艺行业逐步形成了专业院校教育、专业培训、交流座谈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方式,但总体来说仍以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为主,专业化、有组织的培训教育较为缺失,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表2 苏州、上海、扬州玉雕大师人数(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2.4 经营理念陈旧
 
  苏州工艺美术产业作为传统产业,难以突破经营理念陈旧的制约,工艺美术从业者往往重视生产而对流通环节较为轻视,无法树立起有效对接生产与消费的流通平台。这种现代化经营理念的缺失使得苏州工艺美术产业在新媒体营销、品牌化发展等方面都有所不足,这些也对工艺美术产业化的发展形成了限制。
 
  在新媒体营销方面,苏州工艺美术产业作为传统产业,具有较高的互联网化壁垒,难以形成现代化的产业营销体系。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原因,工艺美术企业彼此并不愿意进行工艺、信息等生产资料的交换。对镇湖的调研结果显示,很多苏绣大师工作室仅有慕名者上门集中收购,没有动力进行互联网线上宣传与销售的现代化营销模式。在品牌化发展方面,苏州尚未形成成熟的工艺美术品牌。调查问卷显示,苏州工艺美术产品中除了极富盛名的苏绣、苏扇等工艺美术品了解人数较多,其他例如宋锦、苏州仿古铜器、灯彩等工艺美术品了解的人数就很少。虽然苏州工艺美术品具有不逊色于国外如路易·威登等奢侈品品牌的工艺和技术,却缺少品牌化的管理和宣传手段。正是因为缺乏有效的营销推广,阻碍了苏州工艺美术产业化的发展。
 
  3 苏州工艺美术发展对策
 
  3.1 加快协同推进顶层设计
 
  面对管理归属不清的现实困境,苏州工艺美术产业要明确并整合工艺美术产业的管理机构,以促进苏州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苏州应当明确工艺美术产业推进的职能权属,文化产业相关部门应组织成立“苏州工艺美术行业促进中心或发展中心”,直接承担全市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规划制定、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形成各部门联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创新工作新格局,从而形成推动全市工艺美术产业化的整体合力。
 
  面对当前苏州工艺美术各行业缺乏协调合作、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困境,苏州工艺美术管理机构应当尽快健全苏州工艺美术产业整体规划与政策体系。一方面,要加快编制《苏州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任务,形成引领苏州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另一方面,要完善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促进苏州工艺美术产业化的发展政策,并通过体系保障,在行业扶持、标准建设、产权保护等方面夯实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3.2 构建城乡联动产业空间格局
 
  苏州必须以现有的工艺美术资源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继续大力推动如镇湖刺绣等“一地一品”的发展模式,推动苏州市工艺美术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通过重点打造工艺美术基础良好的古城和沿太湖地区的两大区域,相互配合,实现工艺美术产业城乡联动的发展格局。苏州沿太湖地区依据现有的传统产业基础,充分发挥苏州的高起点优势,重点打造一批工艺美术产业园区、工艺美术特色村镇。各区域因地制宜地发挥好工艺美术品基础,整合优势资源,拓宽工艺美术品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苏州古城则应利用旅游资源优势,选取合适的工艺美术产业重点培育大师工作室,努力展现苏州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利用旅游吸引力来形成展示销售功能为主的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区,实现与沿太湖地区的联动发展。
 
  3.3 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关于人才培育,一方面,苏州工艺美术产业的集聚为具有工艺美术专业化技能的匠人们提供了知识共享的市场,通过有组织的经验技术交流会,打造工艺文化人才高地。人才规模的扩大也有利于方便产业管理部门,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帮助创立人才品牌。同时,要做好行业大师、民间工艺家、乡土人才、高级专业职称等人才申报、推荐、评选工作,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实地社会化培训、师徒传承等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充实工艺美术人才,在保障工艺美术人才健康年龄结构的同时也要提升人才质量。另外,要重视市场营销和策划人才的培育,重视既了解工艺美术又善于营销的复合型经营人才,推动工艺美术产业的持续发展。
 
  3.4 现代化的管理和营销
 
  “苏作”一直是受人追捧并经受过历史检验的工艺美术品牌,新时代苏州工艺美术品要经历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与营销。一方面,苏州工艺美术品要注重“消费者的培育”,要积极引导当今购买力和审美不断提升的消费者建立起对工艺美术品的喜爱与忠诚,突破以往展销会、实体店消费等较为单一的消费模式,积极挖掘多元化的推广方式[8],如之前热播的央视综艺《国家宝藏》,既使人们了解了工艺美术品,又引导人们由盲目追随的从众消费到真心爱好的自主消费;另一方面,现有苏州工艺美术企业众多,但大部分体量较小,竞争对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众多企业应当联合起来,在苏州工艺美术协会的帮助下做大“苏作”品牌,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分析市场需求以指导生产、营销计划。
 
  结语
 
  苏州工艺美术自形成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经历着兴衰曲折。新时代苏州工艺美术要把握好产业化的契机,摆脱暂时的困境,不断发展,作为吴文化的特色,展现苏州工艺美术辉煌灿烂的历史。
 
  参考文献
 
  [1]李昕.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合理性探讨[J].广西民族研究,2009(01):165-171.
  [2]韩焦.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研究文献综述[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4.
  [3]陈庆德.论文化产业的生产特征与组织多样性[J].思想战线,2006(04):79-87.
  [4]鲁春晓.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产业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1.
  [5]袁牧.对“苏作”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基点与路径的思考[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48-52.
  [6]邢伟中.关于苏州传统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东吴学术,2013(03):89-95.
  [7]邢伟中,郭凯,沈稼溢.苏州工艺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7,31(03):11-16+45.
  [8]胡优玄.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13):176-178.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原文出处:杨仲恺,年福华.苏州工艺美术产业化困境与对策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0(06):208-21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工艺美术师职称论文
返回:职称论文